- 你不是迷茫,而是自制力不強
- 菲爾圖
- 1554字
- 2019-01-05 03:02:22
告別對“明天”的依賴
關(guān)于大家對“明天”的依賴,在課堂上我聽得太多了,人們?yōu)椤澳芡弦粫菏且粫骸闭伊烁鞣N借口:
一位來自密歇根州的女士說:“我總是覺得明天能賣出更多的產(chǎn)品。”
一位來自芝加哥的設計師說:“我也有這種感覺,我總覺得明天會更有靈感,但好像沒有。”
還有一位來自猶他州的教師說:“我總希望明天我能做點什么有意義的事,而不是現(xiàn)在這樣一天天地重復下去。”
她說完這句話之后,另一位來自曼哈頓的雜志編輯補充說:“是啊,我也總是期待明天能夠做點什么,但每天我都覺得自己的時間不夠用。”
……
大家你一言我一語地發(fā)表了看法,我坐在講臺上微笑地聽著。人們總是期待著明天去解決問題、改變生活,而“今天”只不過是為了明天的行動做做規(guī)劃、打打氣罷了。那么,“今天”的意義在哪兒?請問現(xiàn)在的你,是活在“今天”還是“明天”?
今天的你,真的是被各種事物所安排得滿滿當當,還是你總喜歡拖拖拉拉,把要做的事情和你的期望放到明天?
《高效能人士七個習慣》《要事第一》的作者柯維博士曾經(jīng)說過這樣一句話:“人們總是覺得時間不夠用,但大多數(shù)人卻總是把時間亂用。”柯維博士這句話的深層次含義是:人們總是沒有把時間用對地方,所以造成了拖延。
但根據(jù)我的研究發(fā)現(xiàn),即使很多人科學地采用時間管理法,也一樣會產(chǎn)生不同程度的拖延。按照之前流行的方式,人們會把事情分成ABCD等幾個級別,然后按照級別安排自己一天的工作和生活。在我的學員中,很多人也是采用這種方式來規(guī)劃時間,但是這并不能有效改善人們的拖延癥。
人們可以做到科學的安排和短暫的高效,但無法持久地堅持下去,對于“明天”的依賴主要源自長期以來對“今天”的放棄,這種放棄主要是因為人們的自制力水平還不夠強大。
無論是外界的干擾還是誘惑,抑或是本身長期習慣造成的影響,很多人都不能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nèi)完成自己的計劃,所以才會對“明天”產(chǎn)生依賴。
這個時候我們需要擺脫這種依賴。我知道有的書中提到過一種方式,就是讓你假想明天就會離開人世,通過這種方式來敦促你珍惜今天的時光。我也曾研究過這個方法,但是收效甚微。因為人們的潛意識里會告訴自己:“明天就逝去,那是不可能的。就算是真的,那更沒必要努力去做什么事了。”
所以,我不會向我的學員推薦這種毫無效果的方法。但是有一種方法,我曾經(jīng)在一些團隊中使用過,效果非常不錯,能夠大幅提升團隊中每個人做事的效率。其原理和之前提到的“制約機制”有些相似。
幾年前,一家小型IT公司曾邀請我為他們進行自制力方面的培訓。在培訓的最后,公司的創(chuàng)始人史考特先生對我說,如果我能夠幫助他們提高一下工作效率就再好不過了。我想了想,答應了他,并給他提供了一個方法。
我是怎么做的呢?我讓公司購買了一個大屏幕的顯示器,放在辦公區(qū)顯眼的位置。這個顯示器上會滾動播放每位員工當日的工作計劃,并隨機安排一個檢查員。例如狄恩是這家公司的程序員,他在今天的工作計劃是完成25頁代碼的編寫,這個任務量對他來說并不輕松。在下班時間,電腦會隨機安排另外一個員工來檢查狄恩的工作,可能是馬克,也可能是布萊爾。
這樣做的結(jié)果是,公司里任何一名員工在工作時都會受到兩方面制約:一方面所有的人都知道你今天要做什么,雖然他們并不關(guān)心你是否能完成,但你會產(chǎn)生心理壓力,就好像你大聲對所有人宣布今天你的目標一樣,你還會拖拖拉拉嗎?
另一方面是檢查你工作的人,每天你都會對不同的人做出承諾,你也希望能成為所有人心目中保持誠信的人,對嗎?同時,這樣做的另一大好處是還能增進同事之間的交流。
很快,史考特先生打來電話對我表示感謝——公司員工的工作效率有了顯著提高!
如果你理解了這個原理,你也可以通過這種方式來制約自己,主動把自己的工作計劃、學習計劃等讓更多的人了解,然后讓他們檢查你完成的情況,長此以往,你會成為真正的高效能人士,而你也無須再用別人來制約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