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不是迷茫,而是自制力不強
- 菲爾圖
- 2022字
- 2019-01-05 03:02:21
給自己建立“制約機制”
我見過很多自制力薄弱的人,和他們交談,就好像在和兩個人對話一樣。
一個是他們自己,另一個是他們隨身攜帶的一位“辯護律師”,你看不見,但卻總能聽到律師的辯護詞。
“是的,我沒有堅持減肥。”一位女士這樣說,她的“辯護律師”會補充道:“(我的當事人)最近工作壓力實在太大了,根本顧不上減肥啊。”
“我努力過,但是我還是放棄了。”一位經(jīng)理低著頭說,他的“辯護律師”馬上替他解釋:“(我的當事人)在過去半年時間里,確實付出了很多努力,但是放棄也是不得已的。”
“是的,我沒有接受那個俱樂部的訓練計劃。”一位球員這樣說,他的“辯護律師”馬上替他辯解:“頂級聯(lián)賽可不是隨便就能上場的,(我的當事人)還不如在差一點的聯(lián)賽中打上主力位置呢。”
你看到,這些隱形的“辯護律師”,就在你說話的同時出現(xiàn)在你的身邊,他們替你辯解,把你的主動放棄解釋得合情合理,于是,從心理上,你逃脫了“罪惡感”,成功地維護了尊嚴。
我相信,你和所有的人都一樣,在心理上不愿背負任何的“罪惡感”。很多人因為自制力的薄弱而中途放棄過努力,但是大部分的人自尊心很強,不愿意承認自己犯了錯,于是,“辯護律師”出現(xiàn)了,成為幫自己開脫罪名的“最佳人選”。
于是,你的自制力依然薄弱,永遠得不到提升,因為,你有“辯護律師”,你根本不需要改變!
我的侄子曾經(jīng)就是這樣。他嘗試過很多工作,但沒有一次能成功地堅持做下來!一次家庭聚餐時,當有人問起他為什么不固定一份工作時,我聽到了他的“辯護律師”極為慷慨的陳詞:
“不不不,一個不能讓員工按時下班的廣告公司,根本就不值得去工作”;
“雖然那家IT公司待遇不錯,但是我覺得他們并不想提升我做主管”;
“你要是我的話,也不會繼續(xù)在這家大型設備公司工作,上班實在太遠了”;
“我真不知道那家電視臺是怎么想的,居然讓我從實習記者做起”;
……
他的旁邊,真是站著一位巧舌如簧的“辯護律師”,在維護著他強烈的自尊心!
他說得如此自然、如此肯定,好像發(fā)自肺腑那樣。而我也深深地知道,他所講述的一切,例如那些不公平的遭遇,都是他內(nèi)心真實的想法,而非胡編出來應付在場的每個人。
但是,這些真實的想法,在我看來,無非還是那位幫他逃脫罪名的“辯護律師”努力工作的結果。如果沒有“辯護律師”,他的問題將會顯露無遺,一切的失敗都會歸罪于他自己,他會欣然接受嗎?當然不。
我真想大聲反駁他的那位“辯護律師”:
“加班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為什么只有你不能堅持?”
“如果你想成為主管,你先要學會像一個主管那樣珍惜工作,為什么你做不到?”
“上班的遠近,不是你放棄一份有前途的工作的正當理由,為什么你把它當作理由?”
“很多從事高級工作的專家,一開始都是從底層做起,并干了很多年,為什么你不能接受?”
但是我并沒有那樣做,因為在眾人面前,那樣說話會讓他的自尊心遭受嚴重的打擊。我和他約了個時間一起釣魚,我們坐在湖邊,一邊等著魚上鉤,一邊聊天。
時機合適的時候,我對他說:“孩子,我有一位老朋友,他的公司現(xiàn)在正在招聘,待遇還算不錯。”
“哦,是嗎?”他表現(xiàn)出濃厚的興趣。
“是的,不過這份工作并不輕松,需要經(jīng)常加班,而且離你住的地方也不近,工作兩年之后可能會有升職的機會。這是一份有挑戰(zhàn)的工作。他問我是否有合適的人時,我很猶豫,我不知道你能不能勝任。”
“您認為我真的不能堅持下來嗎?”他強烈的自尊心表現(xiàn)了出來,“那就麻煩您幫我問一下我能否參加面試,其實,我很喜歡接受挑戰(zhàn)。”
“好樣的,孩子,我希望從我的朋友那里傳來你的好消息!”我微笑著說,“看,魚上鉤了!”
就是這樣,我介紹侄子進了朋友的公司,我同時要求我的朋友對他“苛刻”一些。直到今天,幾年過去了,他已經(jīng)在那家公司升了三級,成為公司里重要的一員。
為什么我知道我這樣做,他一定能堅持下來呢?這是因為一旦他中途放棄,他會在我面前顏面盡失,對于一個之前善于讓“辯護律師”維護尊嚴的人,這一點他肯定無法接受。要么他一輩子成為我的“笑柄”,要么低著頭咬牙堅持下去,只有這兩個選擇。
所以,對于習慣通過“辯護律師”來掩蓋自己薄弱自制力的人來說,提高自制力的有效方式,是讓自己根本無法派出“辯護律師”來,即形成“制約機制”。也就是說,他給我的承諾,在制約著他自己,這是個事實。
對于自尊心強但自制力薄弱的人來說,幫助自己找到“制約機制”是一件值得去做的事。例如,對于想要減肥的女性來說,你能找到的“制約機制”有哪些?至少我知道一位女士,成功地做到了。
她把自己的減肥目標設定出來,然后把適合現(xiàn)在穿的、肥大的衣服通通送給了朋友,并向朋友承諾:“除了我今天穿的,我現(xiàn)在衣柜里的、最近和未來買的衣服,都是我減肥成功后才能穿進去的!”
當她做出承諾并付諸行動后,她的“制約機制”形成了:對朋友的承諾和手上衣服的尺碼。于是,每當她想放棄減肥時,她發(fā)現(xiàn),“辯護律師”不再出現(xiàn)了。
那么,你呢?如果你薄弱的自制力還在被“辯護律師”所保護著,可你又真心想要改變的話,試試建立“制約機制”吧。
馬上就會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