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8章 宋太祖杯酒釋兵權

澤州城內忽然起了大火。原來,李筠逃到澤州后,連忙派遣儋珪守城。儋珪見宋兵聲勢浩大,竟然棄城逃跑。本來就善于騎行,不逃更待何時?急得李筠倉皇失措。李筠的小妾劉氏來到軍中,勸李筠備馬連夜出逃,返回潞州,李筠猶豫不決。這時,李筠得知宋將馬全義登城,城門被攻破,于是決定自焚。劉氏想跟著他一起死,李筠嘆息道:“我已經沒有退路了,所以才甘心赴死,你肯隨同我一起,志節可嘉,我很欣慰。只是你還有孕在身,要是生的是男孩兒,將來或許還能為我報仇,快去逃生吧!”劉氏聽后,哭著離開了。李筠當即縱火自焚,大火被風一刮,轉眼間紅光四映,照亮了全城。

李筠的士兵看到主帥自焚,全部嚇得潰散。馬全義從城上下來,打開城門,將宋軍大隊人馬迎入城內。王全斌首先殺入,正遇到衛融單槍匹馬向外奔逃,當即大喝道:“叛賊休要逃走!”衛融勉強抵抗,不到三個回合就被王全斌擒住。城內的士兵和老百姓大多被王全斌斬殺。

太祖進城后,命令士兵撲滅大火,然后貼出告示,安撫百姓。軍士把衛融推上來,太祖勸他歸降。衛融鐵骨錚錚地說道:“你敢有負于周,但我不會有負于漢!”這兩句話戳中了太祖的痛處,太祖怒火中燒,命令衛兵用鐵錘猛擊衛融的頭額,衛融頓時血流滿面。但他還是不肯屈服:“死不負主,死了也值得了。”太祖因為他語直氣壯,不覺得憐憫起來。太祖并不是不忍心殺他,只是自己心虛罷了。于是太祖讓衛兵罷手,將衛融松綁,好言勸慰,并封他為太府卿,衛融這才肯降,真是有始無終。

第二天,太祖發兵直指潞州,李守節大吃一驚,飛速向漢主求援。誰知道漢主早就跑了,李守節一時沒有辦法。等到宋軍兵臨城下,傳令李守節如果獻降,就免罪不予追究,李守節本來就不愿意起兵,加上現在孤立無援,便出城迎駕,匍匐在地上謝罪。太祖說道:“你父親不明是非,但我知道你忠心一片,朕難道不會區分善惡嗎?朕今天不但要特赦你,還要封你為團練使。你一定要好好干,不要辜負朕對你的一片好心!”李守節沒想到太祖這么大度,連忙泣涕謝恩。

太祖入住澤州城,安撫百姓,遍宴群臣。在宴席上,太祖賞賜李守節裘衣錦帶,黃金千兩。李守節感激萬分,趴在地上磕了好幾個響頭。等到太祖回京后,李守節才想起查訪父親的小妾劉氏。

劉氏當時跑到了一個百姓家中暫時躲避,后來被李守節找到。不久劉氏腹中的胎兒出世,是個男丁。李守節做了三州團練使后,不久便病逝了,他膝下沒有兒子,幸好劉氏生的是男孩兒,得以繼承李家的香火,李氏才不不至于斷子絕孫。這或許是李筠對周朝至死不渝的忠心的回報吧。

太祖平定潞州后,班師回朝。過了幾天,南唐使臣入朝,上表祝賀太祖大捷,并附上淮南節度使李重進的密書,太祖打開一看,只見上面寫道:

周淮南節度使李重進,奉書南唐主麾下:重進,周室之懿親,藩鎮之舊臣,世受先帝深恩,不忍背負,今將舉兵入汴,乞大王援助一旅之師,聯鑣齊進,聲罪致討,若幸得成功,重進當拱手聽命,還爵朝廷,少效臣節于萬一,寧敢窮兵黷武為哉?惟大王垂諒焉!

太祖看完后,勃然大怒:“李重進竟然背叛我!我曾經派遣陳思誨賞賜他丹書鐵券,加以撫慰,如今陳思誨還沒有回來,他卻暗地里勾結南唐,起兵造反,真是可恨!”太祖對南唐使臣說道:“你的主子忠心耿耿,朕很欣慰。你回去后轉告你的主子,守住要塞,不要讓叛軍侵入,朕不日便發兵平定淮南。”南唐使臣便領命離開了。

太祖命令石守信、王審琦、李處耘、宋偓四員大將,分別帶領大軍,出征李重進。太祖這次沒有派遣高懷德,想必是念及和燕國長公主的兄妹之情。

李重進是周太祖郭威的外甥,太原人,晉、漢、周三朝供職。周世宗在位時,任命他為淮南節度使,鎮守揚州。宋太祖即位后,加授他為中書令,命令他移守青州。李重進本來和太祖趙匡胤官職不分上下,都手握重兵,聽說趙匡胤陳橋兵變,黃袍加身,擔心會被猜忌,所以常常坐立不安。

后來,太祖命令李重進移守青州,李重進感到更加慌張,于是他索性舉兵造勢。這消息傳到了揚州,李重進害怕宋廷大軍壓境,孤立無援,于是派遣親吏使翟守珣前往潞州,希望能和李筠聯盟,約定南北夾擊,誰知道翟守珣卻跑到了汴都,將李重進的陰謀一一稟告給了太祖。

太祖聽完翟守珣的稟報后,對翟守珣說道:“李重進無非是害怕朕加罪于他,因而起兵,朕這就賞賜他丹書鐵券,表示不會無故加罪于他,他能不能相信我?”翟守珣說道:“臣以為李重進一直胸懷大志,希望陛下還是小心提防!”太祖點頭說:“朕和你也算是老朋友了,你前來稟報朕,真不愧是朕的故交。朕想要親自征討潞州,但是朕擔心李重進會乘虛而入,這樣朕就不能首尾相顧,那就不妙了。所以麻煩你回去勸慰李重進,盡量拖延時間,不要讓他們兩人一起發難,讓朕分兵。等朕平定潞州之后,再去征討李重進,到那時就勢不可擋了。”說罷太祖又厚賞翟守珣,命他馬上返回揚州。

翟守珣返回揚州后,見到李重進,編了一大堆謊話,阻止了李重進發兵。等到太祖親自北征,還是擔心李重進會偷襲后方。為了以防萬一,太祖特地派遣陳思誨賞賜李重進鐵券。李重進留住陳思誨,說等太祖還都汴京,便和他一起進京。

等到太祖凱旋回朝后,李重進非常害怕,正準備收拾行李和陳思誨一起進京。偏偏這個時候,部將向美、湛敬等人出面阻止:“李公是周室的至親,又手握重兵,總免不了被宋主所忌憚。要是李公再入朝覲見的話,正好中了他的詭計,恐怕只會一去不復返吶!”

李重進憂心忡忡地說:“要是宋主責怪下來,我該怎么辦?”

向美說道:“古人說:‘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現在宋主剛剛平定潞州,已經是人疲馬乏了。李公何不馬上興兵討逆,直搗汴京,來個先發制人呢?”

“可是我兵力不足,恐怕無濟于事啊。”李重進猶豫道。

湛敬獻計道:“我們可以扣留住汴京的使者,然后再向南唐乞求支援,只要我們有南唐的幫忙,還擔心大事不成嗎?”

李重進說道:“不管是臣服宋朝,還是抗拒宋朝,反正都難逃一死。既然這樣,我還不如搏一把,也許還有一線生機!我就依你的意思辦!”隨后,李重進便拘押了陳思誨,一面給南唐主寫信,一面修城磨槍,準備起事。

轉眼幾天過去了,忽然有探子來報,說宋軍已經南下,直奔揚州來了。李重進大吃一驚地說:“唐兵還沒有借到,宋兵已經來了,這該如何是好啊?”向美、湛敬也不免有點驚惶,但這次的兵禍是他們兩個惹出來的,所以他們只好硬著頭皮,請兵出戰。

李重進調派一萬人馬,交給這二位,自己留在城里據守,靜候佳音。誰知從前方傳來的都是敗耗。李重進又聽說宋太祖親自南征,更是慌張得不得了。他正準備再招些兵買些馬,迎接來敵,忽然看到湛敬狼狽不堪地跑了回來,并說向美已經陣亡,折損了大部分的士兵。李重進被這噩耗嚇得兩眼發呆,面如土色。不一會兒,城外喊聲震天,鼓角齊鳴,李重進料到宋軍已經殺到,勉強登上城墻,往下一看,只見宋軍像螞蟻一樣,密密麻麻,排列整齊,長約數里。只見趙匡胤一馬當先,全身甲胄,威風凜凜,不愧是開國皇帝,果然不同凡人。

李重進長嘆一聲,下城對將士們說:“我本來是周室的舊臣,理應以死報主。現在我整個家族將要玉石俱焚,你們自己都逃生去吧!”左右請求斬殺陳思誨,以泄私憤。李重進說道:“我都要死了,殺了他有什么用?”說完,李重進命令手下取來柴火,先讓妻子跳到火里,自己隨后也跳了進去。一道青煙,不久便化作了焦骨。

李重進死后,城中大亂,哪里還有人會去防守。宋軍當即登城,魚貫而進,捉住湛敬等數百人。太祖進城后,下令緝捕逆黨,一律斬首。然后,太祖又詢問起陳思誨,將士們說已經被逆黨殺死了,橫尸獄中。太祖很是嘆惜,命人將他厚禮殮葬。太祖又問及翟守珣,將士們搜尋了好久,費了很大的精力才找到他。太祖撫慰翟守珣道:“揚州已經平定,愛卿可以隨同朕一起回京!”翟守珣說:“臣害怕李重進懷疑,所以才躲了起來。臣今天能夠重新見到陛下,也算是我命大吧。但是臣畢竟為李重進出死入生多年,我不忍心見到他暴骨揚灰,還望陛下特別開恩,批準臣替他一家收拾骨灰,安葬在野外,也算報答他的一片知遇之恩了。”太祖見翟守珣能知恩圖報,說:“就依愛卿,朕不會怪罪你的!”翟守珣收拾完李重進一家的遺骨后,便跟隨太祖返還京城了。

宋太祖回京后,提拔翟守珣為補宮殿直,并時常命翟守珣跟他一起微服私訪。翟守珣進諫說:“陛下剛剛得到天下,人心還沒有安定。總是外出私訪,要是有什么不測,該如何是好?”太祖笑著說:“帝王創業,自有上天庇護。凡事不能強求,也不能抗拒。從前周世宗在位的時候,見到方面大耳的將士,經常拿下斬首。朕當時整天呆在他旁邊,也沒有遇害,可見朕是天命所歸,所以一般人暗算不了朕。”

一天,太祖微服到趙普的府邸,趙普慌忙出來迎接。趙普也勸太祖小心謹慎些。太祖又笑著說:“如果真的有人要得了天命,那就隨他去吧,朕是不會阻止的。”

趙普擔心地說:“陛下雖然圣明,但是普天之下未必人人都心悅誠服。想加害陛下的人還是有的。就是各鎮將領,也不是個個都能靠得住,萬一他們趁機兵變,禍起蕭墻,到那個時候后悔也來不及了,所以陛下還是要早做準備啊!”

太祖說:“石守信、王審琦等人都是朕的老部下,想必不會叛亂,愛卿不要過慮了。”

趙普解釋道:“我不是懷疑他們的忠誠,只是根據臣觀察,他們都不善于駕馭部下。要是軍中有人脅迫他們造反,他們就不得不從了。”

太祖覺得趙普說的話也不無道理,便說道:“朕也想留在宮中縱情享樂,可是國家剛剛建立,人心是否歸向還不知道,所以這才私行察訪,了解情況,不敢有半點怠慢。”

“要是陛下能將所有兵馬大權握在手中,那別人就不敢再打歪主意了,這樣一來就太平無事了。”趙普獻策說道。

太祖聽后只是沉思,并沒有說話。后來他又和趙普談論了幾句,便回宮去了。

轉眼到了建隆二年,京城內外的眾將帥和以前一樣,沒有太大的變動。趙普私下里卻很著急,但是他又害怕觸怒了太祖,不便時常進言,所以只好隱忍過去。

到了閏三月,太祖開始有了動靜。他首先調任慕容延釗為山南東道節度使,撤銷其殿前都點檢一職,拔掉了一顆眼中釘。夏秋交界,太祖召見趙普進宮乘涼,當時他們旁邊沒有別人,太祖感嘆道:“自從后唐以來,幾十年間,八姓十二君,篡奪相繼發生,變亂無休無止,朕想要息兵安民,想出一個長久之計,愛卿覺得怎么樣?”

趙普說道:“陛下能這么想,真是百姓的福氣,依臣愚見,五季變亂,全是藩鎮割據、君弱臣強惹的禍。要是陛下能將他們的兵權撤銷,稍加裁制,還怕天下不安定嗎?臣去年多次想要啟奏這件事,可是又害怕多嘴,觸怒了龍顏。”

太祖說道:“愛卿的好意朕心領了,這件事朕自有打算。”趙普不久便退出了。

第二天,太祖命令有司在大殿上設宴,召石守信、王審琦、張令鐸、趙彥徽等大將入宴。酒喝到一半的時候,太祖令左右退下,對眾將說:“朕要不是有愛卿們的支持,恐怕也坐不了這皇位。但是朕覺得做天子太難了,還不如擔任節度使逍遙自在。朕受禪到現在,已經有一年多了,可是一次安穩覺都沒睡過。”

石守信等人聽后,站起來問道:“陛下還有什么煩惱?”

“朕和愛卿們都是老朋友了,也不妨直接告訴你們。這皇帝的寶座,哪個不想坐呢?哪個不眼饞?俗話說得好:‘不怕賊偷,就怕賊惦記啊!’”太祖笑著說道。

石守信等人嚇得連忙伏在地上叩頭:“陛下何出此言?現在天下已經穩定,哪個人還膽敢生有異心?”

“我知道愛卿們肯定是沒有這種想法的,但要是你們的部下貪圖富貴,暗地里慫恿你們呢?他們一旦發動兵變,將黃袍披在你們身上,你們即使不愿意,也不好收場吧。”太祖說道。

石守信等人哭著說:“臣等愚昧,還希望陛下能夠指條活路!”

太祖安慰道:“愛卿們先起來!朕有些話想跟你們商量一下。”石守信等人遵旨起來,太祖接著說:

“人生如白駒過隙,忽壯忽老忽死。總沒有幾百年壽數,所以縈情富貴,無非欲多積金銀,厚自娛樂,令子孫不至窮苦罷了。朕為卿等打算,不如釋去兵權,出守大藩,揀擇良好田園,購置數頃,為子孫立些長業,自己多買歌童舞女,日夕歡飲,借終天年,朕且與卿等約為婚姻,世世親睦,上下相安,君臣無忌,豈不是一條上策么?”

石守信等人聽后又下跪叩拜:“陛下為我們考慮得這么周到,真是待我們親如手足啊!”宴席散后,他們便各自回府去了。

第二天,諸將都上表稱病,請求讓出兵權。于是太祖命令石守信為天平節度使,王審琦為忠正節度使,張令鐸為鎮寧節度使,趙彥徽為武信節度使,并收回他們的兵權,將他們分派到各地去了。還有駙馬都尉高懷德,也被任命為歸德節度使,撤去殿前副都點檢的職位。諸將先后辭行,太祖又對他們好好賞賜了一番。眾人相繼離開京都,離開朝野紛爭,去過逍遙自在的日子了。

過了幾天,太祖又召見雄軍節度使符彥卿,打算讓他統領禁兵。符彥卿是宛邱人氏,父親叫符存審,曾經是后唐的宣武軍節度使。符彥卿自幼擅長騎射,年輕時驍勇善戰,歷經晉、漢兩朝。周太祖即位后,授他為天雄節度使,晉封為衛王。周世宗先后冊封他的兩個女兒為皇后,趙匡義則娶了他的第六個女兒做繼室。因為符彥卿德高望重,又是國丈,所以周世宗在世時加封他為太傅。到了宋太祖時,更是加封他為太師。太祖手下的將帥大都被調去鎮守地方,京城防守空虛,于是太祖打算召符彥卿進宮統領禁兵。

趙普知道消息后,連忙進諫:“符彥卿已經位極人臣,怎么能再交與他兵權呢?”太祖說道:“朕待他不薄,他應該不會辜負朕的。”趙普突然問道:“那陛下為什么會辜負周世宗?”一針見血,太祖聽后沉默了很久。

不久,永興軍節度使王彥超、安遠軍節度使武行德、護國軍節度使郭從義、定國軍節度使白重贊、保大軍節度使楊廷璋等人同時入朝,太祖在后苑宴請他們,從容地說道:“愛卿們都是國家老臣,據守藩鎮已經很久了,也該休息休息了。”剛說完,王彥超離開席位,跪拜道:“臣沒有什么戰功,承蒙陛下錯愛,才得到這些榮華富貴。如今臣已經老了,請求陛下準許老臣告老還鄉!”太祖連忙扶起他,嘉獎安慰道:“愛卿過謙了!”武行德等人不明白太祖話里有話,反而還自夸以前勞苦功高。太祖冷笑道:“這都是過去的事了,就不要再提了。”

等到宴席散去后,武行德等人預料太祖肯定會有舉動。果然,第二天太祖下旨,將武行德等人的節度使罷免,只留下王彥超一個人留守原地。太祖先后將衛軍和藩鎮徹底進行了一番裁制,自此那顆警惕之心才肯放下!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平邑县| 浮山县| 南皮县| 临沭县| 北碚区| 靖宇县| 陵水| 墨竹工卡县| 甘泉县| 上栗县| 平谷区| 玉溪市| 政和县| 保山市| 康保县| 高阳县| 平果县| 怀来县| 维西| 肇东市| 九龙坡区| 富平县| 斗六市| 横峰县| 紫金县| 苏州市| 阿克苏市| 门头沟区| 青冈县| 库尔勒市| 汤原县| 原平市| 木兰县| 同德县| 凭祥市| 丽水市| 黔东| 竹山县| 广宁县| 乌拉特后旗| 呼图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