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章 香孩兒出世

滅宋大將伯顏曾說:“得國由小兒,失國由小兒。”這是他拒絕宋使的一句話,本來沒有什么特殊的含義,但是事后追憶起來,好像有天大的玄機在里面。宋朝的江山是從周主柴宗訓那里奪來的,柴宗訓才七歲,哪曉得保家衛國的方法?周世宗納宋朝大將符彥卿的女兒為皇后,后來皇后不幸去世,又納她妹妹為后。柴宗訓的繼母符氏才進宮十幾天,哪里懂什么國家大事?不巧又遇到周世宗駕崩,她整日只知道以淚洗面,恨不得隨周世宗長眠地下。俗話說:蒼蠅不鉆無縫的蛋。看到這孤兒寡母勢單力薄,殿前都點檢趙匡胤以為有縫可鉆,便起了謀逆的異心。

機不可失,時不再來。趙匡胤暗地里聯絡心腹將士,借口北伐,趁機發動了陳橋兵變,黃袍加身,居然自己做起了皇帝,擁兵還朝。試想,那七歲的小周王和二十出頭的周太后,孤兒寡母,無勇無謀,怎么抵擋得住狡猾奸詐的趙匡胤呢?只能眼睜睜地看著大好江山被趙氏奪取。而趙氏卻說皇位是禪讓得來的,他是為了保全故主的江山,為了百姓免受禍亂不得已才做了這皇帝。世人卻歌功頌德,搞得好像舜、禹再生,湯、文復世一樣,真是令人捧腹。

五代年間,亂臣賊子爭奪地盤的混戰長達十幾年,百姓苦不堪言。這個時候來了一個逆取順收、不動干戈的主兒,百姓倒也高興,誰還會去追究什么隱情呢?因而遠近歸附,趙匡胤南收北撫,一統了中原。這一舉兩得的好事全讓他碰到了,于是才僥幸成功。

也許冥冥之中自有定數,宋室皇位傳了八九代以后,大金將黃河以北的江山奪去,宋室成了偏安一隅的小朝廷;康王南渡后,又傳了八九代,元將伯顏引兵南渡,勢如破竹。那時的南宋,只剩下兩三個小孩,今年立一個,明年就被敵兵擄走了;再立一個,不到兩年又被驚嚇死了。可憐宋室只留下趙氏一塊骨肉,孤苦伶仃,流離逃亡,勉強挨過一年,最后還是命歸黃泉,宋室最終覆滅。只剩下文天祥、陸秀夫、張世杰幾個忠臣,力竭計窮,終究不能力挽狂瀾,先后殉國,也算得上是以死謝責了。

善惡終有報,天道好輪回,不信抬頭看,蒼天饒過誰?不管你如何精心策劃,干成一番驚天動地的大事,到了子孫手里,也會有人像他們先祖那樣,不是巧取,便是豪奪,以眼還眼、以牙還牙總是逃避不了。多行不義必自斃,這并不是什么迷信的話。五代君主,大都是兇殘暴虐,臭名昭彰,雖然自己很得意,但子孫不免遭殃,一會兒興起,一會兒滅亡,五代總共有十三位君王,前后不過四五十年。唯獨兩宋傳了十八代,一共三百二十年,這也是幾位寬厚仁愛的君王嘔心瀝血、勵精圖治的功勞。兩宋歷時只比兩漢短幾十年,比唐朝長幾十年,最后實在山窮水盡,才走向了滅亡。

宋朝確實有不少英明的政舉:第一,整頓后宮,消除了紅顏之禍;第二,抑制宦官,杜絕了閹黨之禍;第三,睦好和親,防止了宗室之禍;第四,防患外族,避免了外戚之禍;第五,鑄劍為犁,沒有了內亂之禍。這些善政,不但漢、唐不能相比,就連夏、商、周恐怕也要稍遜一籌。然而,這也造就了兩大隱患:北宋重文抑武太久,對外缺少精兵良將;南宋不能人盡其才,對內缺少理朝輔政的良相。遼、金、元三國相繼強盛,威脅邊防。然而,趙宋全盛時期都不能收復燕云十六州,后來國力日漸衰弱,更是無暇顧及。于是敵寇一旦侵犯,便像摧枯拉朽一般,大片江山淪陷,最后就連皇帝都被擄走了。偏安以后更是茍延殘喘,好不容易出了幾位善戰大將,又被那亂賊奸相栽贓陷害,真是:有力沒處用,有志沒處行。再后來,大家都對大宋的存亡心灰意冷,只能坐聽敗亡了。

說也可憐,兩宋三百二十年的歷史,始終被外族欺壓,最后弄得個寸土全無、國亡家破,當年叱咤風云的趙太祖哪會料到有這樣的收場?

但凡君王出世,都會有獨一無二的奇異事件發生,當然,趙太祖也不例外。唐明宗天成二年,洛陽的夾馬營內生下一個香孩兒,遠近傳為奇聞異事。什么叫香孩兒呢?相傳是一個小孩兒出生后,一道紅光圍繞著他,還有一股奇異的芬芳,久久不散,所以才叫作香孩兒。后唐明宗李嗣源繼位之后,每天在宮中焚香禱告,祈求蒼天早生圣人,撥亂反正,一統中原。可能是他的一片誠心打動了上蒼,洛陽的香孩兒就是將來的真命天子,所以出生伴有奇異景象,也是理所當然的事情。當然這些都是史官編造出來奉承趙氏的,但是崛起稱帝,傳續三百年的基業,也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顯然,這個香孩兒就是宋太祖趙匡胤了。他祖籍河北涿州,整個家族世代為官。高祖趙朓是后唐永清、文安、幽都的大官,曾祖父趙珽做過藩鎮的地方官兼任御史中丞,祖父趙敬是營州(今遼寧朝陽)、薊州(今天津薊縣)、涿州三州的刺史,父親趙弘殷驍勇善戰,后唐莊宗留他在禁軍任職。后來,趙弘殷娶杜氏為妻,杜氏第一胎生了一個男孩兒,取名匡濟,不幸夭折了,第二胎又生了個男孩兒,就是香孩兒。

據說香孩兒剛生下來全身泛著金光,幾天都沒褪去,人們都說是羅漢轉世。長大后更是氣宇軒昂、性情豪爽,大家猜測他將來必成大器。趙弘殷經歷后唐、后晉兩個朝代,從來沒有失過職。香孩兒趙匡胤在軍營中長大,喜歡舞刀弄槍,騎馬射箭,有時候父親出征,他在家里無所事事,總是以騎馬射箭作為娛樂。母親勸他多讀書,趙匡胤奮然說道:“治世用文,亂世用武,現在世間紛亂,刀兵未停,孩兒愿意練習武功,留待后用。以后有機會一定要定國安邦,出人頭地,才算不虛度此生。”杜氏笑著說:“我希望孩兒能繼承祖業,不玷污了門楣,就已經很不錯了,什么大功名、大事業,可不敢妄想。”趙匡胤不服氣地說道:“唐太宗李世民也不過是一個將門之子,為什么就能造就帝業呢?兒雖不才,但也想和他一樣,轟轟烈烈地做個大丈夫,母親覺得如何?”杜氏生氣地說:“你不要信口胡說!世上說大話的人都沒什么用處,不要瞎鬧了,趕快讀書去!”趙匡胤見母親動怒,也不敢多嘴,就灰溜溜地退了出來。

無奈趙匡胤天性好動,不喜歡舞文弄墨。他總是和街坊鄰居的小伙伴溜出去比賽騎馬射箭,但每次都是他贏,大家心里不免有幾分嫉妒。一天,一個小孩牽著一匹馬去找趙匡胤,寒暄幾句后,趙匡胤便問他拉著馬干什么。這孩子說:“這匹馬野性十足,沒人能駕馭得了,我想你的騎術高明,或許能降服它,所以特地來請教一二。”趙匡胤仔細打量了一下這匹馬,黃鬃黑鬣,除了身材肥壯高大外,并沒有什么特別的地方,于是說:“天下沒有難騎的馬,越是怪馬,我越要騎他,只要駕馭得當,我就不信它能犟到哪兒去!”真是年少輕狂啊。那孩子故意激他說:“這也不能一概而論,就像的盧馬總是妨礙主人一樣,你還是小心為妙。”遣將不如激將,這孩子也會使壞心眼。果然趙匡胤著了他的道,笑道:“連馬都駕馭不了,以后怎么駕馭得了人呢?我這就跑一回給你看。”

看到愣頭愣腦的趙匡胤上當了,這個使壞心眼的小家伙心里樂開了花,嬉笑著說:“好好好,那我去把馬鞍拿過來。”趙匡胤不屑地說:“要什么馬鞍!”說完,就從那孩子手里接過馬鞭,奮起一躍,上馬而去。這馬果然是匹烈馬,還沒等鞭子落下就飛奔起來。只見它展開四蹄,風馳電掣一般,一會兒工夫就跑了五六里。

不久,前方出現了一座城鎮,城門低矮,人流密集,趙匡胤擔心馳騁的野馬進城傷及無辜,于是勒住韁繩,想沿著原路返回。偏偏這匹馬不聽約束,拽弄半天仍飛奔向前,趙匡胤不免焦急起來。正在想法子的時候,不料這馬越跑越快,三腳兩步,不一會兒就跑到了城關。趙匡胤剛抬起頭,差點撞上了門楣,要不是及時后翻跳馬還不知道會發生什么呢!真是讓人捏了一把冷汗!那個小孩一路尾隨,遠遠看到他從馬上墜落,禁不住歡呼:“趙匡胤吶趙匡胤,你也有今天!就算你是銅頭鐵臂,恐怕也要撞得粉身碎骨了。”剛說完,忽然看到趙匡胤從地上站了起來,搶步追馬,竟然給追上了!趙匡胤翻身躍上,揚鞭攔住了馬頭,馬居然隨著鞭子回過頭來,不再像剛才那么倔強了。

看到趙匡胤悠然地沿著原路返回,小孩子眼珠子都快掉下來了,心想這怎么可能!看到趙匡胤面不改色、從容自若,他不由吃驚地問道:“我正為你擔心呢,總覺得你這次墜馬肯定會受重傷,偏偏你有這么高的本領,還能安然無恙地把馬騎回來,有沒有摔傷?”趙匡胤說:“我倒沒事,不過這馬確實彪悍,要不是我反應夠快從馬上翻下來,頭早就撞爛了!”說完,下馬作別,小孩目瞪口呆地看著他徑直回家去了。

從此以后,趙匡胤名聲大噪,周圍的孩子都很敬佩他,再也不敢戲弄他了。其中,和趙匡胤關系最鐵的要數韓令坤和慕容延釗。這兩位都是當時的少年英雄,卓爾不群,因為聽說趙匡胤的名聲,特地前去拜訪。想不到三人一見如故,互相視為知己。這三人除了研究軍事武器之外,還經常結伴出游,要么比賽射箭,要么打獵作樂,要么蹴鞠擊球,非常自在!

一天,趙匡胤和韓令坤在野外的一間土房子里玩得正高興,突然聽見外面鳥雀嘰嘰喳喳一陣亂叫,很是嘈雜,他們覺得很奇怪。趙匡胤道:“是不是有猛獸經過,所以鳥雀才嘰喳個不停。我們正好帶了弓箭,出去射死幾只猛獸,不但為鳥雀掃除危害,還可保百姓平安,韓兄以為如何?”韓令坤聽了,驚喜道:“正合我意。”于是拿著弓箭一起出去了,可瞧了半天并沒有發現什么毒蟲猛獸,只是一群麻雀在聚眾斗毆。韓令坤說:“鳥雀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趙匡胤問:“你可有好的辦法替它們解圍?”韓令坤說:“這不難,驅趕一下自然就散了。”趙匡胤一本正經地說:“我們好歹也算是好漢,學小屁孩兒趕麻雀丟不丟人?”韓令坤問:“照你說來,該怎么辦呢?”趙匡胤若有所思道:“兩伙麻雀之所以打架,無非是幾只麻雀在帶頭鬧事,只要我們把那幾只射死以示懲戒,就可以平息騷亂了。來來來,你射左邊的,我射右邊的,看誰射得準!”韓令坤覺得頗有道理,便和趙匡胤抽箭搭弓,朝那群麻雀射去。颼颼幾箭,射中了好幾只叫囂厲害的家伙,不一會兒麻雀全部自行散去了。

說來也巧,他們剛停手,只聽見身后一聲巨響,好像地震一樣。往后一看,竟然是那土房子突然坍塌了。韓令坤驚訝道:“好好的一間房子突然倒了,真是奇怪,幸虧我們跑出來射麻雀,不然就壓死在下面了。”趙匡胤說:“怪了!想必是我們命不該絕,麻雀是在叫我們出來。它們救了我們,我們卻要了它們的命,真是不應該啊!現在后悔已經遲了,我們還是好好安葬它們吧!”韓令坤連連點頭,二人將射死的麻雀掩埋后,便各自離開了。

后晉滅亡,后漢興起,中原一帶大都被遼國占據,民不聊生。趙匡胤那時已經二十出頭了,一聽到這種消息心中憂悶,恨不得馬上從軍,驅除大敵。后來遼國逐漸衰弱,將中原兵馬撤出抗金。趙匡胤的父親趙弘殷為他操辦了婚事,新婚燕爾,免不了兒女情長,英雄氣短。到了漢隱帝時,趙弘殷出征鳳翔,大敗王景,升為都指揮使。可惜趙匡胤沒有隨軍出征,又熬不住一腔熱血,想要辭母西行。杜氏當然不肯答應。后來,他竟然偷偷溜了出去,到了襄陽的時候,才寫信勸慰母親和妻子。她們知道為時已晚,只好任由他前去了。

趙匡胤第一次出遠門,不認識路,本來打算向西跟隨父親,不料走錯了路,朝南邊去了。等他發現后,索性將錯就錯,一條道走到黑。無奈身上的盤纏帶得不多,走到襄陽的時候已經身無分文了。眼看日暮窮途,進退維谷,不得已投宿在附近的寺廟。

僧徒大都很勢利,見他行李少,衣衫襤褸,料到是個落魄的窮鬼,所以冷眼相對,嚷著喊著趕他走。趙匡胤沒辦法,只好好言央求,希望能借宿一晚。可不管趙匡胤怎么說,那幫和尚就是不答應。趙匡胤頓時火冒三丈,忍不住罵了起來:“你們這些禿驢,真是不講情面,不要把我惹毛了,不然要你們好看!”一個和尚嘲笑道:“你以為自己是哪根蔥?要什么答應你什么。我今天就是不讓你住宿,你能怎么著?”話音未落,這個和尚的大腿就挨了趙匡胤一腳,被踢倒在地。另一個和尚見勢沖趙匡胤吼道:“大膽狂徒,吃老子一拳!”說時遲,那時快,和尚舉起拳頭向趙匡胤胸口猛砸過去。趙匡胤倒是不慌不忙,伸出右手將他的拳頭接住,一聲大喝,將那人推出了幾丈之外。旁邊的幾個小沙彌嚇得魂不附體,一哄而散。不一會兒,從寺廟里走出一位老僧,趙匡胤見他仙風道骨、鶴發童顏,和剛才見到的那兩個和尚大不一樣,不由得平息了怒火,對他肅然起敬。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源县| 丰台区| 广东省| 南乐县| 博客| 彭泽县| 罗平县| 山丹县| 襄汾县| 高州市| 多伦县| 汶上县| 福州市| 建水县| 兴城市| 闸北区| 兴安盟| 大田县| 历史| 辛集市| 连江县| 宁国市| 广东省| 界首市| 阿克苏市| 漯河市| 邹城市| 清涧县| 嵊泗县| 呼伦贝尔市| 双城市| 依安县| 怀安县| 盱眙县| 琼中| 益阳市| 巴林左旗| 固阳县| 刚察县| 河曲县| 平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