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巴經濟走廊的政治經濟學分析
- 高柏 甄志宏
- 2433字
- 2019-01-04 19:31:22
二 國家間關系
國家間關系的基本結構先于中巴經濟走廊而存在,是中巴經濟走廊建設和運轉的基本環境和框架。其主要有兩類:中巴雙邊關系和由第三方加入所構成的若干三邊關系。
中巴雙邊關系
中巴友好關系是中巴經濟走廊的核心推動力量,是中巴經濟走廊建設能否成功的決定性因素。這看似正確的廢話,但近來的討論更多集中于建設過程中存在的各種挑戰和風險,常常忽略了這個決定性的因素。時事觀察家和評論家一般傾向于關注矛盾和風險,或者關注收益和成效。于是有不計其數的分析家或者強調中巴經濟走廊將破解中國的馬六甲困局、縮短中國聯通波斯灣的距離、輸出剩余產能、擴大海外市場、獲得瓜達爾港等,或者強調中巴經濟走廊將給長期停滯的巴基斯坦經濟注入強心針、改變巴基斯坦經濟狀況、帶動巴基斯坦經濟起飛等。
脫離中巴雙邊友好的總體框架和目標,單純討論中巴經濟走廊,至少有兩個方面的危險。其一,片面強調中巴經濟走廊給中國或者巴基斯坦各自帶來的政治經濟收益,將中巴經濟走廊視為各有所圖的權宜之計的合作。其二,相應地,人們會把發展私人部門的關系置于維護和發展政府間關系之上,片面強調加強經濟關系而忽視繼續維護和鞏固政治關系。雖然我們不能否認長期可持續的雙邊經濟合作必須建立在現實可見的互利雙贏的基礎上,但是如果把中巴雙邊關系簡化為普通的雙邊經濟合作,那從長期看將會有害而非有利于雙邊友好關系,因為那樣實際上把中巴特殊關系降格成了普通的雙邊關系。
所以有必要重申,中巴雙邊關系是決定中巴經濟走廊的真正核心變量,它是對中巴經濟走廊具有終極決定性影響的唯一變量。兩國政府的政治意志和決心是中巴經濟走廊的最終保障和必要條件,也是克服內部和外部各種困難繼續推進中巴經濟走廊并完成建設的決定性因素。但在當今復雜的世界和地區局勢中,中巴關系始終處于第三方的關注和影響之下,中巴雙邊友好關系并非自然而然、一勞永逸的,而是需要雙方的自覺維護;中巴經濟走廊本身有一個重要的目標,即進一步鞏固雙邊友好。如果走廊建成,而中巴關系的屬性和味道發生重大變化,那么不能說中巴經濟走廊是成功的。
第三方力量和三邊關系
從經濟地理學來看,中巴經濟走廊的主干部分是建在南亞地區。南亞政治舞臺上有許多重要國家存在,中國和巴基斯坦都與世界各國建立了親疏不同的外交關系。就此而言,無論是總體的中巴關系,還是中巴經濟走廊的建設和未來運轉,都不能避免第三方力量的影響。
過去幾十年,三角關系是南亞地區國際關系的一個重要景觀,其內核是印巴關系。基于印度與巴基斯坦的長期敵對,次大陸其他國家很難在印巴之間保持真正的中立和平衡;進入南亞的域外國家則或多或少地進入包括印度和巴基斯坦的三邊關系乃至三角關系中。加上區域外國家之間的復雜關系,在當前的南亞舞臺上,巴基斯坦、印度、中國、美國、俄羅斯、日本、阿富汗、伊朗、沙特阿拉伯之間形成的三角關系,數量幾乎等于數學排列組合公式計算出來的結果,其中大多與中巴經濟走廊有現實或潛在的關聯。
如果說中巴雙邊關系是中巴經濟走廊的決定性力量,中巴友好是中巴經濟走廊的保障和引擎,那么,第三方力量和三邊或三角關系對中巴經濟走廊的影響,則要復雜得多,也很難簡單地稱之為“積極”或者“消極”因素。
一方面,第三方的影響不是決定性的。除非選擇發動戰爭來阻撓中巴經濟走廊,否則任何第三方力量都無法從根本上改變中巴經濟走廊的建設進程。目前還看不到有國家打算為阻撓中巴經濟走廊而發動戰爭的可能性。另一方面,相關第三國可能通過多種方式影響中巴經濟走廊建設的成本和代價。其主要方式至少有三種:一是通過雙邊外交分別對中國和巴基斯坦施加影響;二是在中巴兩國內部尋找和培植其利益代表;三是與中國和巴基斯坦構成三角關系。此外,非南亞地區的國家也可能通過借力于某南亞國家(不包括巴基斯坦)來影響中巴經濟走廊。
在諸多可能影響中巴經濟走廊的第三方力量中,印度位居榜首。無論是基于地緣政治,還是基于其實際擁有的行動能力,印度施加影響的可能性都遠遠超過美國、伊朗、俄羅斯、日本等國。對于美國、日本、俄羅斯等域外大國而言,南亞只是其全球若干利益領域中的一個。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后,美國在南亞地區多次重復進入—離開—再進入—再離開的舞步。地理距離遙遠是一個重要的客觀原因。麥金德早就強調過自然地理對人類活動能力的強制局限,即便21世紀的交通、通信和運載技術已有重大進步,但太平洋和印度洋在未來一段時期還是“巨大的地理界限”,對人類活動還是有一定限制。迄今為止,美國主要是在亞洲東部地區“平衡”或者“再平衡”中國。但近兩年印度和美國關系明顯加深。種種跡象顯示,今后美國將主要通過印度來影響南亞乃至全亞洲的力量對比。2015年印美兩國首腦聯合聲明表示,兩國決心加強全球伙伴關系,特別是加強雙方在印度洋-太平洋地區的戰略合作。
雖然印度至今還沒有公開放棄“不結盟”的外交立場,但印美關系的新進展已促使俄羅斯調整其對南亞尤其是對巴基斯坦的政策。
若干三角或三邊關系中,對中巴經濟走廊影響力最大的當數中國-巴基斯坦-印度關系。主要原因有三點。第一,中巴經濟走廊建設需要總體和平、至少總體可控的地區環境。在這方面印度和巴基斯坦缺一不可。第二,中巴經濟走廊與孟中印緬走廊(以下簡稱BCIM)同屬“一帶一路”倡議的六大走廊,而且都是“先行項目”。雖然印度對參加和啟動孟中印緬走廊和“一帶一路”沒有興趣,但它對中巴經濟走廊的密切關注和擔心隨處可見。第三,印度是南亞頭號大國,隨著其經濟持續強勁增長,它在世界政治經濟事務中的地位將進一步鞏固,這也是美國和日本等地理上離南亞較遠的世界大國近年來在地區事務中日益倚重印度的基本背景。
印度的影響力正在向全球擴展,是世界大國競相交好的對象,是南亞舞臺上多個三角關系的連接點,處理好中-印-巴三邊關系無疑將極大地有利于中巴經濟走廊。20世紀末以來,印度同中國的關系已經有了長足進展。但是,要處理好中印巴三邊關系并不容易,受地緣政治的影響,中巴經濟走廊必須承受印巴長期敵視和中印互不信任所滋養的諸多成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