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一 影響中巴經濟走廊的國際關系結構性變量

理解國際關系中的結構性力量對中巴經濟走廊的影響,首先需要澄清三點。

第一,中巴經濟走廊與國際關系結構之間的關系有兩大維度:局部與整體的關系,互動關系。一方面,中巴經濟走廊本身屬于國家間關系的范疇,是中巴友好關系的產物和象征,從屬于中國、巴基斯坦各自的對外關系。作為一個局部,它承載著國際關系結構的DNA,相關國家之間的合作、競爭和較量,伴隨其始終。另一方面,中巴經濟走廊也在參與塑造現有的國際關系體系。不過,本文只集中論述國際關系環境對中巴經濟走廊的影響。至于中巴經濟走廊對國際關系的影響,他日另文再述。

第二,變動不居的國際關系是否有一種相對穩定的結構?本文預設為“有”。主流的國際關系理論一般認為國際社會是無政府狀態,但無政府狀態不等于混亂無序狀態,因而不等于無結構狀態。實際上,無政府狀態只意味著在國際社會不存在正式的國際政府和真正的全球掌控者。即便是無政府主義理論,也認為社會建立在自組織、志愿者協會和相互幫助的基礎上。Cynthia Weber,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Theory: A Critical Introduction, Routledge 2014, p.240.而這些組織、協會及其相互間關系,本身就是一種結構。

中巴經濟走廊誕生在雙重結構中。其一,在全球層面,中國興起為第二大經濟強國,對于中國的海外存在及其行為,世界各國給予不同程度的關注。其二,南亞地區自1947年以來便已形成以印巴敵對為基調的穩定的國際關系結構。南亞政治舞臺上的其他國家行為體莫不在此框架內活動:或是選邊站隊鞏固敵對格局,或是試圖從中調和,或是盡力維持某種平衡。冷戰時期美蘇的對抗和博弈也不例外。20世紀五六十年代,巴基斯坦加入美國組建的中央條約組織和東南亞條約組織,印度則親近蘇聯。1970年代末到1980年代,美國通過巴基斯坦積極介入阿富汗抗蘇戰爭。冷戰結束和反恐戰爭依然沒有改變這一基本結構。就此而言,無論人們如何暢想中巴經濟走廊可能具有扭轉乾坤的功效,但在可預見的將來,它將只能在南亞政治既有的框架內生存和發展。此外,無論在全球國際關系舞臺還是在南亞政治經濟舞臺,中巴經濟走廊都不是唯一劇目。這意味著它必然受相關國家間關系的影響。

從中巴雙邊友好關系的角度看,與此前數以百計的友好合作項目相比,中巴經濟走廊的特殊之處在于,走廊將成為一個地理事實和經濟通道長期存在下來,之前被巴基斯坦稱為世界第八大奇跡的喀喇昆侖公路,也將在中巴經濟走廊框架內進一步改造和提升。作為中巴經濟走廊重點建設項目的電力工程和工業園區,將可能重塑南亞地緣經濟關系。地理事實的塑造本身是重大地緣政治事件。不過,在這方面,中巴經濟走廊并非開創者,而是類似構想的后來者。印度、美國、俄羅斯和伊朗等國各有自己的中南亞能源管線和道路交通設施發展戰略規劃。不同之處在于,中巴經濟走廊立足于雙邊合作,有良好的雙邊政治關系作為支撐,因而是類似構想中開始付諸實施的先行者,但它并不能超越和擺脫南亞地緣政治經濟的既有結構和慣性。

更進一步來看,可把影響中巴經濟走廊的結構性國際關系因素分為三類。一是歷史因素,包括歷史記憶、長期關系的友好或敵對等。二是主要行為體之間相對穩定的關系狀態,包括雙邊、三邊、多邊等不同層面。三是若干功能性問題,比如地緣政治和地緣經濟利益、大國關系框架、非傳統安全等。討論國際關系結構,并不意味著這種結構是固定不變的。相反,隨著國際政治生活的變化,這三大支柱都在變動之中。其中,歷史因素是后兩類因素的底色和塑造力量,體現在后兩者之中,并且通過后兩者不斷更新和延續。為此,本文主要討論兩類因素:國家間關系、功能性問題。具體有五大主要變量:國家間關系、地緣政治、能源政治、聯通政治、認知政治。

第三,需要說明的是,非國家行為體在南亞也相當活躍,包括跨國公司、次國家層面的族群和地方武裝,以及跨國恐怖主義力量等。對此本文暫時不予討論,因為在某種程度上,非國家行為體對中巴經濟走廊的影響還勉強可“包容”在國家之中。現有“包容”機制主要有以下兩類。

·非國家行為體作為“內因”,從屬于中國、巴基斯坦兩國政府同其各自的反政府力量之間的關系。比如活躍在中巴經濟走廊沿線地區的分裂主義、恐怖主義、極端主義力量。對它們來說,中巴經濟走廊是它們同本國政府斗爭的“新戰場”,因而可能設法加以阻撓和破壞,但其原動力并不在走廊,而在它們同各自政府之間的關系。在這個過程中,不排除兩國各類反政府力量聯手的可能,出現以中巴政府為一方,以若干反政府力量聯合為另一方的斗爭。

·非國家行為體從屬于國際關系范疇。有一些跨國激進主義、極端主義和恐怖主義力量長期寄居在巴基斯坦,這些力量的構成和背景復雜。中巴經濟走廊為它們謀利提供了新機遇,其中一些力量可能附著或從屬于第三國,演變為第三國的戰略工具或代理人。這一點在俾路支省已初露端倪。近來人們集中關注的達伊什(DAESH, IS)人們更常把IS直接翻譯為“伊斯蘭國”。基于筆者對政治學和極端主義的有限研究,更傾向用DAESH。名稱絕非簡單的名號,還包含著自命名者的一種價值追求。接受其名號,相當于對它自詡身份的承認。身份及其承認是政治學范疇的重要問題。本文采用“達伊什”的音譯。在巴阿地區的力量擴展,大體也屬于這一類。根據筆者的觀察,達伊什雖然在2014~2015年提出“呼羅珊省”和哈里發建國計劃,但它目前在阿富汗和巴基斯坦的爪牙,更多是巴基斯坦和阿富汗當地武裝分子主動投誠效忠的結果,而不是它有組織的規劃和發展所致。投誠達伊什的當地武裝分子以巴基斯坦塔利班(TTP)發言人阿布·穆罕默德·阿德南(Abu Muhammad al-Adnani)和指揮官哈菲茲·賽義德·汗(Hafiz Saeed Khan),以及烏茲別克斯坦伊斯蘭運動(IMU)領導人吾斯曼·加齊(Usmon Ghazi)為代表;它們不是巴阿武裝分子的主力。實際上,阿富汗塔利班和巴基斯坦塔利班的主流力量都反對達伊什在當地的擴張,為此已經同達伊什發生多次武裝沖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波密县| 江津市| 菏泽市| 遂宁市| 怀柔区| 黑水县| 十堰市| 富川| 纳雍县| 大余县| 右玉县| 新蔡县| 南通市| 威信县| 香港| 彩票| 镶黄旗| 泸西县| 皋兰县| 广丰县| 略阳县| 于都县| 沾益县| 孙吴县| 湄潭县| 收藏| 内丘县| 曲阜市| 盐源县| 民和| 石景山区| 临高县| 奇台县| 扎囊县| 加查县| 曲麻莱县| 鄂温| 沧州市| 台东县| 开阳县| 获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