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42章 好消息和壞消息

  • 欲望掙扎
  • 青藍
  • 3278字
  • 2013-08-03 03:35:11

杜春生帶來了一個好消息,繆更新打算來鄉(xiāng)里見他,他已經(jīng)動了留在村里當書記的念頭。方大正知道,繆更新不是那種沒有思想、沒有能力的人,他想干,就能干好。

“方書記,那天你跟我說的事兒,我是這么想的,我出去打工,一年能掙幾萬塊錢回來,這個不假,我也有這個能力。在村里當這個書記,一年工資也到不了一萬塊錢,這個你應該清楚。”

“可是,我一個人有再多的錢,我家里人呢,鄉(xiāng)親們呢?一個人富證明我有致富的能力,一個人帶著一群人富,那需要有更大的能力。換個角度說,我在外面掙多少錢,最后不還是回到繆家營嗎。我就想著,在村里找個大家都認可的營生,大家一起干,一起富,雖然苦點累點,總歸是自家的地盤兒。”

繆更新的話讓方大正很滿意,能想通這點,是最好的。葉落歸根,農(nóng)民都有很濃厚的鄉(xiāng)土意識,“金窩銀窩也不如自家的窩”,作為一個地地道道的農(nóng)村人,骨子里流著的,還是農(nóng)民的血。

“你打算怎么辦,是不是有想法了?”方大正問道。

“也沒有啥成型的想法。我們村這幾個黨員,選舉應該沒啥問題吧?”繆更新有些不確定地問,畢竟離家有幾年了,村里的情況是不是發(fā)生了變化,他不敢確定。

“選舉成功不成功,你都得把這個擔子挑起來。村里選舉如果選不出結果,鄉(xiāng)黨委可以任命你當村書記,這個你放心,我這就去跟胡書記匯報一下。”

繆更新告辭走了。方大正琢磨了一會兒,打電話問辦公室胡天佑是不是在辦公室,向琪說胡天佑縣里有會。方大正決定到東口村的蔬菜基地地去看看,自己畢竟是這個片的書記,村里的事情還須過問,該去的時候還是應該去。

冷曉紅正在大棚來忙著,看到棚里的西紅柿長勢良好,她的心里有說不出的高興。方大正鉆進大棚的時候,冷曉紅正在給西紅柿整秧。才一個多月沒有來,大棚里的西紅柿已經(jīng)快要開花了。

看到方大正進來,冷曉紅急忙放下手中的活兒,向方大正走過來:“方書記,今天怎么有空過來?”

“過來看看大棚,長得不錯喲。”方大正蹲下來,撫弄著綠色的秧苗。

“還可以吧。縣里的崔技術員常來指導,前些天,來咱這兒好幾趟了,手把手地教。”冷曉紅也蹲下來,隨手拔掉鉆出來的一顆小草。

“村里的其他棚怎么樣?這么多,你照顧得來嗎?”

“現(xiàn)在還行,人手不夠了,村里人都閑著,雇工唄。就是前期的投入挺大的。等年前這西紅柿大批量上市了,有了回頭錢,就好了。”冷曉紅對未來充滿希望。

“你爸怎么樣?經(jīng)常來地里看看嗎?”

“他也常來,跟著學了不少技術,還幫著別人家忙活呢。大棚里的活兒,比較膩歪人,我爸干了半輩子的農(nóng)活兒,這點事兒一點就通,挺上心的。”

“還有什么困難嗎?”

“目前沒有了。方書記,我真得好好感謝你呢,如果沒有你,我們這個基地也建不起來。”冷曉紅的眼睛里冒著別人不易察覺的愛慕。

“你能有這個想法才是最主要的。有沒有提前考慮一下銷售的問題?”

“前些天我去了一次BJ,找了幾個經(jīng)銷商,他們說等看菜的品質再說,只要產(chǎn)量能達到他們的要求,銷路沒問題。”冷曉紅的手不停地在西紅柿上忙活,一看就是個干慣活兒的人。

“這樣最好了,要打好提前量,別等批量下來的時候再動手。把那些經(jīng)銷商們請過來看看,讓他們早有底兒,把咱們放到他們的計劃中,別臨時抱佛腳。如果需要我?guī)兔Φ模M管說。”方大正說著,往大棚門的方向走去。

“方書記這就要走啊?”縱然有些不舍,可冷曉紅知道自己吃幾碗干飯。

“哦,你忙吧,我去找冷書記呆會兒。有什么事兒給我打電話。”

方大正走了,冷曉紅心里空落落的,看著棚里的西紅柿秧苗發(fā)呆。

冷家平也在大棚里忙活,干著跟冷曉紅一樣的活兒。兩人閑嘮了一會兒,拐到了冷家山與他的關系上。

“他呀,這回老實了。調地那會兒,可把他憋屈苦了,人家一聽說他調地,都不調給他,他人本質還不壞,就是脾氣倔。男人嗎,有脾氣是正常的,尤其是農(nóng)村爺們兒,沒點脾氣不行。”冷家平道。

“嗯,還是你心胸寬,上次他打了你,如果不是你放他一馬,他不蹲監(jiān)去了嗎。”方大正拍拍他的肩。

“我肯定不會那么辦的,都是村里的老少爺們兒,沒那么大的仇。我真把他送進去了,在這個村里我也呆不下去了。當村干部的,就得長個大肚子,別人生氣咱不氣,氣出病了苦自己,沒啥意思。他也是一時想不開,本家哥,氣也氣不了,所以干脆就不氣。”

“挺佩服你的,冷書記,能有這么大的肚量,真是難得。”由衷地向冷家平豎起大拇指。

“不這樣又能怎么樣,真的斤斤計較,工作也干不下去了。斤斤計較不但是為自己樹敵,也給自己壘了一道墻。農(nóng)村的事兒,也就那么回事,太真摯了,沒啥好處。”

冷家平的話,引起了方大正的共鳴,有些事情,難得糊涂最好,非要較那個真,傷害別人,也傷害自己。

回到鄉(xiāng)里,方大正心里很不平靜,心里像有十五個吊桶七上八下,把一天的行程簡要地做了記錄,把雙手放到腦后,做了一個深呼吸,電話鈴聲讓他心驚肉跳,趕緊接起。

“大正,你快回來吧,媽病了!”是方大滿,他的心馬上揪到了一起,母親身體一直不好,如果不是有特別的情況,哥哥是不會打電話給自己的。

“怎么了?先告訴我情況怎么樣?”嘴唇哆嗦著,聲音已經(jīng)發(fā)顫。

“你回來再說吧,爹也讓你回來。快點,跟單位請個假。”聽著大哥的聲音還算平穩(wěn),方大正的心稍稍放下了。

急火火地開車跑回家里,屋里屋外已經(jīng)全是人了,雖然天氣很冷,沒有人說話,氣氛緊張得讓人無法呼吸。

“哥,怎么樣,我看看。”看到方大正回來了,方大滿眼淚掉了下來,他身為長兄,卻不自覺地把方大正當作主心骨。拉著兄弟進屋,邊走邊告訴母親的情況。父親已經(jīng)臥床不起了,如果母親再有三長兩短,最難過的就是老爺子了。

母親躺在炕上,閉著眼睛,人已經(jīng)昏迷,“怎么沒打120?”方大正聲音顫抖。

“打過了,一會兒就快來了吧。”方大滿道。聽著家里人你一言我一語的訴說母親發(fā)病的過程,方大正不敢掉淚,這個時候他必須挺住。

救護車終于來了,看著母親被抬了上去,醫(yī)生們采取了緊急措施,方大正的心稍稍放了下來。兄弟姐妹六個已經(jīng)到了五個,還有最小的弟弟在外上大學。雖然常年有病,這次比較兇險,他總覺得母親能挺過來。

急救室外,兄妹五個誰也不說話,看著醫(yī)生們進進出出。雖然人都有生老病死,一輩子遇到這種情況也不在少數(shù),可誰也不愿碰到現(xiàn)在這種情況。兄妹五個誰也沒有回家,方大正給徐方潔打了個電話,告訴她母親病了,正在醫(yī)院搶救,今天晚上不回去了。

他并不指望徐方潔能幫得什么忙,她能把軒軒照顧好就行了。三個多小時的搶救,搶救終于結束,醫(yī)生告訴他們,母親得到的心肌梗死,如果再晚些,恐怕性命不保。不過,情況仍然不容樂觀。

晚上8點多的時候,徐方潔來了,帶來些吃的。徐方潔沒有多說什么,主動請纓晚上在這兒照顧婆婆,讓方大正回家去休息。方大正沒有答應,他怕發(fā)生意外情況。

徐方潔沒有堅持,呆了幾分鐘,就說軒軒一個人在家,她得回去了,方大正點了點頭。

母親還沒有從昏迷中醒過來,打著點滴,被各種儀器包圍著,方大正看著心酸。這些年來,母親一個人支撐著這個家,現(xiàn)在兄妹們都能吃飽穿暖了,她卻重病纏身。

母親是農(nóng)村婦女的典型代表,也是最沒享過福的那批人。小時候家里窮得揭不開鍋,沒上過學,每天兩開一睜就開始下地干活兒。結婚后本以為會好一些,父親又癱瘓在床,再加上六個孩子,苦不堪言。

看著母親刀削斧刻般地臉,一頭花白的頭發(fā),坐在病床前的方大正不由流下了眼淚。輕輕握住母親那雙粗糙的手,細細地撫摸那一條條紋路和厚繭,那一條紋路,是歲月的侵蝕;那一條厚繭,是磨難的沉積。

母親是個性子很好的人,非常善良,非常溫柔,在方大正的記憶里,母親似乎從來不會發(fā)火,總是耐著性子跟孩子們說話。即使是父親在剛癱瘓時,脾氣急躁,對她非打即罵,她仍然不急不惱地跟父親說話,父親曾不止一次地說:“老婆子,下輩子換我伺候你。”

“大正,要不你回去睡個覺吧,我看媽挺穩(wěn)當?shù)摹A魞蓚€人就行了,大哥,你和大姐找個地方睡吧,我和老五守著。”二姐方大蘭輕聲說道。

“不,二姐,我和老五守著吧,我給你鑰匙,都到我們家去吧,家里有電話,如果有什么事兒,我就打電話。”方大正說道。

“不去了,還是你回家吧,都守在這兒,也沒什么事兒。別都累著了。”二姐又勸道。

方大正不再說什么,徐方潔的脾氣,他太清楚了。他不愿意在日后的爭執(zhí)中,這件事情成為那些“陳谷子爛芝麻”中的一件。

主站蜘蛛池模板: 武邑县| 沁阳市| 峨山| 巨鹿县| 酉阳| 双柏县| 广宁县| 东阳市| 正蓝旗| 柳林县| 延安市| 寿宁县| 博湖县| 石门县| 青海省| 乐业县| 邯郸市| 当阳市| 广平县| 金山区| 从化市| 松原市| 都匀市| 新民市| 英山县| 从江县| 宁晋县| 灵丘县| 波密县| 奈曼旗| 仪陇县| 玛多县| 大化| 玉田县| 富川| 昆明市| 文山县| 桑植县| 上饶县| 辽宁省| 任丘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