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先秦寓言 (2)
- 中國寓言故事(新課標必讀叢書)
- 新課標研究組
- 4661字
- 2013-08-02 23:39:57
孟子說:“如果是居住在楚國,即使讓一個齊國人教他,也會受到當地楚語的干擾,這樣一來,哪怕天天鞭打他,逼他學好齊語,也是不可能的;如果把他領到齊國臨淄城內最繁華的莊、岳鬧市區住上幾年,那么,就算天天責打他,要他講楚語,那也是做不到的。”
日攘一雞選自《孟子·滕文公》
今有人日攘鄰之雞者,或告之曰:“是非君子之道。”曰:“請損之,月攘一雞,以待來年然后已。”
有一個人,每天偷鄰居家的雞,不偷就手心發癢。別人勸告他:“這樣做太不道德了,趕快改了吧。”那偷雞的人說:“好吧,我聽你的。不過我的偷癮太大了,一時還做不到。這樣吧,以前我一天偷一只,從明天起,我改為每月偷一只,等到明年再歇手吧。”
王良駕車選自《孟子·滕文公》
昔者,趙簡子使王良與嬖奚乘,終日而不獲一禽。嬖奚反命曰:“天下之賤工也。”或以告王良。良曰:“請復之。”強而后可,一朝而獲十禽。嬖奚反命曰:“天下之良工也。”簡子曰:“我使掌與女乘。”謂王良,良不可,曰:“吾為之范我馳驅,終日不獲一;為之詭迂,一朝而獲十。詩云:‘不失其馳,舍矢如破。’我不貫與小人乘,請辭!”
趙國的掌權大臣趙簡子,有個御用車夫,名叫王良,駕車技術一流。某天,簡子寵信的小臣奚要出去打獵,他便吩咐王良給奚駕車。王良規規矩矩地駕車,結果奚一整天也沒有射到獵物。奚回去就對簡子說:“王良是天底下最差勁的車夫!”
這話傳到了王良耳朵里,王良便去找奚,請求再給他駕一次車。奚起初不肯,經過王良再三請求才勉強答應。結果那天,奚一個上午就射得了很多獵物。奚回來后,興高采烈地對簡子說:“王良真是天底下最好的車夫!”
簡子見他這樣高興,就說:“我讓王良做你的專職車夫吧。”于是叫來王良說了這件事。王良卻不同意,并對簡子說:“我規規矩矩地給他駕車,他一整天也射不到一個獵物;我不按規則給他駕車,他反而一早上能獵到不少鳥獸。詩經上說:‘不失其馳,舍矢如破。’——按規則駕車,箭射出即能命中鳥獸,好比射中靜止的箭靶。由此可見,奚是個破壞規則的小人,我不愿違反規則,因而不想給這種小人駕車。請允許我辭去這一職務。”
貪吝失徒選自《商君書·徠民》
齊人有東郭敞者,猶多愿,愿有萬金。其徒請赒焉。不與。曰:“吾將以求封也。”其徒怒而去之宋。
齊國有個叫東郭敞的人,心中有無數的愿望,并夢想得到一大筆財產。有一次,他的門徒請求他周濟一下,他非但一口回絕,還一本正經地說:我還要留著這筆錢去買官爵呢!”他的門徒聽了非常憤怒,便離開他投奔到宋國去了。
鵬程萬里選自《莊子·逍遙游》
窮發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魚焉,其廣數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曰鯤。有鳥焉,其名為鵬,背若太山,翼若垂天之云;摶扶搖、羊角而上者九萬里,絕云氣,負青天,然后圖南,且適南冥也。斥笑之曰:“彼且奚適也?我騰躍而上,不過數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間,此亦飛之至也。而彼且奚適也?”
在遙遠的北方,有一塊不毛之地。那里有片廣袤無垠的海,叫做天池。天池中有一條大魚,名叫鯤。身寬有幾千里,沒人知道它有多長。鯤變成一只大鳥,稱為鵬。它的脊背如同泰山那樣高,起飛時,它的翅膀如同遮天蔽日的云彩,扇動翅膀形成強大的旋轉氣流,送它直上九萬里高空。它背靠青天,云層都在它腳下浮動。
大鵬鳥打算飛往南海。一只生活在沼澤地里的小雀鳥,見它飛得那樣高,那樣遠,很不以為然地笑著說:“它還想飛到哪里去呢?我跳躍飛騰,自在地向上飛,幾丈高就落回地面;在蓬蒿叢中飛來飛去,也算怡然自得。大鵬鳥還想飛到哪里去呢?”
越俎代庖選自《莊子·逍遙游》
堯讓天下于許由,曰:“日月出矣,而爝火不息;其于光也,不亦難乎?時雨降矣,而猶浸灌;其于澤也,不亦勞乎?夫子立而天下治,而我猶尸之;吾自視缺然,請致天下。”許由曰:“子治天下,天下既已治也;而我猶代子,吾將為名乎?名者,實之賓也;吾將為賓乎?鷦鷯巢于深林,不過一枝;偃鼠飲河,不過滿腹。歸休乎君,予無所用天下為!庖人雖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
上古時期,在堯帝的治理下,人民安居樂業。堯帝很謙虛,當他聽說一個名叫許由的隱士非常有才能,就想把首領的位置讓給他。堯帝對許由說:“日月出來之后還不熄滅燭火,和日月比起光亮來,燭火不是太沒有意義了嗎?及時雨普降之后還去灌溉農田,對于潤澤禾苗不是徒勞嗎?如果由您來擔任首領,一定會把天下治理得更好,我占著這個位置還有什么用處呢?我覺得很慚愧,請允許我把天下交給您來治理。”
許由聽了堅決不接受,并說道:“您身居帝位,統領天下。如今天下已經治理好了,卻讓我來代替您,難道要我去空負治國有方的名聲嗎?我現在自食其力,要那些虛名做什么呢?您看,鷦鷯筑巢,占據的僅是茫茫林海中的一樹一枝;偃鼠飲水,不過喝滿一肚子水而已。天下對我是毫無用處的,您還是算了吧。即使廚師不做祭祀的飯菜,管祭祀的人也不會離開自己的崗位,去替廚師烹調啊!”
不皴手藥選自《莊子·逍遙游》
惠子謂莊子曰:“魏王貽我大瓠之種,我樹之成而實五石。以盛水漿,其堅不能自舉也。剖之以為瓢,則瓠落無所容。非不呺然大也,吾為其無用而掊之。”莊子曰:“夫子固拙于用大矣。宋人有善為不龜手之藥者,世世以洴澼為事。客聞之,請買其方百金。聚族而謀之曰:‘我世世為洴澼,不過數金。今一朝而鬻技百金,請與之。’客得之,以說吳王。越有難,吳王使之將。冬,與越人水戰,大敗越人,裂地而封之。能不龜手一也,或以封,或不免于洴澼,則所用之異也。今子有五石之瓠,何不慮以為大樽,而浮乎江湖,而憂其瓠落無所容?則夫子猶有蓬之心也夫!”
惠子對莊子說:“魏王賜給我一種大葫蘆的種子。我把它種上,后來果然結出了一個大葫蘆,能裝六百斤糧食。我想用它來盛水,可它的外殼不夠堅硬,也不能提舉;把它割開做成一個個小瓢,卻又平又淺裝不下什么東西。您瞧,這個葫蘆并非不夠大不夠空,可是卻沒有一點實際用處,我索性就把它敲碎了。”
莊子聽了,說道:“在利用大物方面,先生您不夠靈活啊!在宋國,有個人善于制作一種不皴手的凍瘡藥。也正是靠這種藥,他家世世代代以替人漂洗絲棉為生。有個外地人,聽說了這件事,表示愿出高價購買這個秘方。宋國人召集了整個家族商議這件事,他說:‘我們祖祖輩輩為人漂洗絲棉,賺不到多少錢;現在賣掉這秘方,一下就能得到一筆巨款。我看不如賣給他吧。’
“那人買到了秘方,就去游說吳王。恰逢越國進犯吳國,吳王便派他去統兵迎戰。當時正值隆冬季節,兩國水上交兵,吳軍因為涂了那秘方做的藥,手腳沒有凍裂,得以打敗越軍。戰后,吳王封給他土地,讓他做了大官。
“同樣是防治手部凍裂的秘方,有人能用它得到爵位,封得土地,而有人卻只能靠它漂洗絲棉,勉強過活,這其中的原因就在于用法不同。您有能容納六百斤糧食的大葫蘆,為什么不考慮把它做成腰舟,到江河湖海逍遙自在地漂游,而只是考慮盛東西用呢?看來,您的心思還是不夠靈活啊!”
麗姬悔泣選自《莊子·齊物論》
麗之姬,艾封人之子也。晉國之始得之也,涕泣沾襟,及其至于王所,與王同筐床,食芻豢,而后悔其泣也。
艾地封疆守土的官員有一個寶貝女兒,名叫麗姬,晉國征伐麗戎時被俘獲,將要獻給晉國的君主。麗姬感到非常害怕,非常痛苦,天天哭泣,把衣服都哭濕了。等她真的嫁過去后,與君主同眠于華麗的床榻,一起享受美味的食物,麗姬感到非常快樂。想到當初自己哭得死去活來,她感到非常后悔。
罔兩問影選自《莊子·齊物論》
罔兩問景曰:“曩子行,今子止;曩子坐,今子起。何其無特操與?”景曰:“吾有待而然者邪!吾所待又有待而然者邪!吾待蛇蚹蜩翼邪!惡識所以然?惡識所以不然?”
罔兩,就是影子旁較為淡一些的半陰影。某次,半陰影問影子:“您一會兒走動,一會兒又停下;一會兒坐著,一會兒又站立。您這些動作都是跟隨著人的一舉一動,為什么沒有自己獨立的意識活動呢?”影子聽了,告訴它說:“我的行止、坐立,都是有所憑借的;而憑借的這些事物,也是有所憑借才這樣的,這就好像蛇的行動要靠它腹部的皮,蟬的飛翔要靠它的翅膀一樣!至于為什么會這樣而不是那樣,我怎么會知道?”
莊周夢蝶選自《莊子·齊物論》
昔者莊周夢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適志與!不知周也。俄然覺,則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夢為胡蝶與?胡蝶之夢為周與?
莊子做了一個夢,夢見自己變成了一只翩翩飛舞的蝴蝶,自由自在各處遨游,這時的莊子根本不知道自己是莊子。等他夢醒時,則是直挺挺躺在床上的莊子。那么,到底是莊子做夢變成了蝴蝶呢,還是蝴蝶做夢變成了莊子?
庖丁解牛選自《莊子·養生主》
庖丁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觸,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向然,奏刀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經首》之會。文惠君曰:“嘻,善哉!技蓋至此乎?”庖丁釋刀對曰:“臣之所好者,道也;進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時,所見無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嘗見全牛也。方今之時,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視,官知止而神欲行。依乎天理,批大郤,導大窾,因其固然,技經肯綮之未嘗,而況大乎!良庖歲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數千牛矣,而刀刃若新發于硎。彼節者有間,而刀刃者無厚;以無厚入有間,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發于硎。雖然,每至于族,吾見其難為,怵然為戒,視為止,行為遲。動刀甚微,然已解,如土委地。提刀而立,為之四顧,為之躊躇滿志;善刀而藏之。”文惠君曰:“善哉!吾聞庖丁之言,得養生焉。”
有位名叫丁的廚師,給梁惠王宰牛。他手觸、肩扛、腳踩、膝頂,動作與牛骨肉分離的聲音和諧統一,刀進刀出,嘩然有聲,無一不與音樂的節拍相合:姿勢的優美,比得上宋國著名的《桑林》舞蹈;聲音的動聽,如同堯帝的《經首》樂章。
梁惠王見了不禁點頭稱贊:“妙啊,你解牛的技術怎么竟達到了這樣的境界?”
廚師放下刀子回答道:“我愛好的是探求食物的規律,比技術更進一步。我剛開始宰牛的時候,看到的無非是一頭頭整牛,不知道從哪兒下刀才好;三年后,在我眼里呈現的只有牛的骨縫空隙,再不是整頭牛了;現在,我可以憑借心神去感覺牛身體的內部結構而不再用眼睛去看。感官的功能停止了,而心神卻能隨欲而行。解牛時,我順著牛體的組織結構,將刀插進筋骨間的縫隙中,導向骨節間的竅穴,自然運刀。那些不容易切開的地方,比如筋骨和筋肉聚結的地方,我的刀從不去觸及,更不用說那些大骨頭了。
一般技術好的廚師,都是一年換一把刀,因為他們用刀割牛肉,刀自然會鈍;更多的廚師是一個月換一把刀,因為他們用刀砍到了牛骨。我手里這把刀,已經用了十九年了,分解過幾千頭整牛,而刀鋒還像剛剛在磨刀石上磨過那樣鋒利。牛骨節之間是有空隙的,刀片卻很薄,把薄刀插入有縫隙的骨節中,運轉起來自然很寬綽。但即使如此,我每次解牛時也還是很小心。每當遇到筋骨交錯聚結的地方,我心里就警覺起來,放慢動作,力求準確地進刀,然后輕輕移動,牛便嘩的一下解體了,像一攤泥土一樣堆在地面上。我慢步徘徊,像欣賞藝術品一樣看著自己的勞動成果,心里感到十分滿足,隨后再把刀揩拭干凈,小心地收藏起來。”
梁惠王聽罷,高興地說:“真是妙啊!聽了廚師的這番話,我從中悟出了養生之道。”
拊馬不時選自《莊子·人間世》
夫愛馬者,以筐盛矢,以蜄盛溺,適有蚊虻仆緣,而拊之不時,則缺銜毀首碎胸。意有所至而愛有所亡,可不慎邪?
有一個非常愛馬的人,用精致的籮筐盛放馬屎,用珍貴的大貝殼接馬尿。有一天,一只虻蠅飛來,落在馬身上吸血。這人一見愛馬被蟲子吸血,痛心不已,一個巴掌打下去,馬一下受了驚,掙脫韁繩跑了。那個人碰破了頭皮,傷得不輕。
真心相待反受其害,這種事能不慎重嗎?
駝背之樂選自《莊子·人間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