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小鎮疑云(18)
- 白與黑·今生無緣
- 沙邇浪
- 1157字
- 2007-10-06 16:11:23
“人是不能簡單地用好與壞兩個字來區分的。就說《九三年》里的老伯爵吧,盡管他鎮壓起義手段兇殘,對部下的管束非常嚴厲,似乎毫無人性。但在關鍵時刻,為了挽救孩子們的生命他卻不惜犧牲自己。這就充分說明了他是有愛心的。你說他是好人還是壞人?堅決維護落后的皇權,對新生的共和國充滿仇恨是他所處的社會立場所然。由于他出生貴族以及從小受到的貴族教育對他形成的局限。他是個悲劇人物。”
“而另外一個人物——于連,同樣充滿悲劇色彩——
“于連出身低微,但他不甘心不承認自己低賤。他所處的那個貴族專制的封建社會等級森嚴,他想出人頭地,想躋身上流社會。但這為盤踞在上層的貴族階級所不允許。打個極簡單的比方——你想擠上公共汽車,可車上的人會對此不滿,多擠上一個車上的空間便擁擠一分,因此他的個人奮斗受到社會上層的壓制。不時要遭受旁人的白眼和譏諷。那個社會……”
“現在也一樣。”田然嘰咕了一句。
李桂蘭斜睨她一眼,突然笑了,“是呀,所以有人為了一個莫名其妙的什么干部身份想花大價錢購買。”
她哈哈大笑,隨手折一根柳條抽打著路邊的蒿草。田然吃驚地看著她,夕陽斜照在小楊林里,似乎在旋轉著的金色光縷罩住老師,罩住她好象很多天沒有認真梳理的長發,老師的形象有點瘋顛。
“可是他錯了!一萬塊——那是很大的一筆資本,運籌得好可以干出一番大事業。可那傻瓜卻用來買一個即將一錢不值的干部身份。”
“老師,你真的認為會這樣嗎?”田然將信將疑,“你真的認為中國社會即將發生象你說的那樣幾乎是翻天復地大變化嗎?”
“毫無疑問。因為中國的經濟一度走到了崩潰的邊緣。而不論出身哪個階級無論什么身份,都不愿意看到經濟崩潰的最后結果。那對誰都沒有好處。因此中國要變,必然要變。怎么變呀?就是摸著石頭往前趟……”李桂蘭又哈哈大笑,手中柳條抽打著樹上的柳條,“而趟來趟去最后只能有一個結論,那就是讓資本發揮作用。而資本是個什么東西?沒錯,正象馬克思他們說的——是魔鬼!魔鬼可以逮起來可以關在瓶子里。可你一旦放它出來卻根本不存在什么約束條件。它只會按著自己的意愿行事。”
有人鼓掌,“精僻!太精僻了。謝謝你——李老師。”
李桂蘭一楞,老楊樹腳下突然站起一個人來,轉身沖她鞠躬。再定睛一看,這人四十來歲,衣著倒還考究,襯衣、領帶、長褲還有腳上的皮鞋都很新。也看得出這人不拘形跡,象是剛在草叢里睡過一覺,褲腿、鞋面甚至頭發上都扎了些小毛毛球。他的發型很古怪,大部分卷著,兩邊塌著,腦門頂上又異軍突起地站起一撮,象站崗的哨兵。
“你是誰呀?”李桂蘭楞楞地。扭頭瞅瞅身邊的田然,她象傻了一般,兩眼瞪大大的看著這男人一動不動象被點了穴一般。
“看這丫頭——傻的。”男人嘿嘿一樂,又對李桂蘭微一躬身,“我叫田禾……”
“認出來了。”李桂蘭沖他呲牙一樂,“你不就是田然她藝術家的父親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