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法庭較量唇刀舌劍 是非之爭不依不饒
- 回歸
- 烏安詩云
- 2416字
- 2011-07-25 13:35:56
先由燕子這邊證人出庭,證人是桂花。她是在燕子和京城律師的反復勸導下才勉強答應出庭作證的。她起先堅決反對兩家對簿公堂,卻也攔不住燕子,便對燕子說:“我有言在先,我只會按事實講,不會胡編亂造。”她走向證人席的時候經過劉嫂身邊,低著頭沒敢看她。在證人席上,她如實敘述了當年經過,以及當時說過的話,其間不停稱劉嫂為恩人,還說了一些對不起之類的話,京城律師多次借提問之故有意叉開她的那些過于恭謙的話,被審判長厲聲呵斥,叫他不要打斷證人的陳詞。
屎蛋那邊由劉嫂作為證人出庭作證。她是被兒子屎蛋逼著來的。她起身經過桂花身邊時也低著頭,只當沒看見一樣。她也如實地講述了當年的經過。
由于時間跨度長,人證物證都有限,所以法庭調查階段很快就結束,進入法庭辯論階段。辯論主要集中在兩個律師之間,可謂唇槍舌劍,妙語連珠,旁聽人覺得哪個都說得在理。
到底是京城來的律師,見多識廣,嘴皮子更利索。他身著筆挺西裝,架著眼鏡,一副斯文儒雅的作態,尤其是他的京腔,南方人聽得很有味,他說:
“審判長,各位審判員,桂花當年送佛像給劉某,是在不知其佛像真實價值的情況下實施的饋贈,說明該饋贈不是她的真實本意,請問各位,假如桂花當年知道佛像的真實價值,她還會做出這項饋贈決定嗎?對,結論很難下!當然,法律不是不講人情,桂花為表達謝意,為感謝危難之際幫助過她的人,送東西給對方是人之常情。但是,現在我們知道,她送出去的這尊佛像價值幾百萬,甚至無法用金錢來衡量,請問,在座的有哪位會因為報答別人的幫助而送出幾百萬的酬謝甚至送出無價之寶?答案不用我說了。這就說明,這個饋贈是建立在我的當事人不知道該饋贈物真實價值的基礎上,因此,這樣的饋贈是不是我的當事人的真實本意?就要打一個大大的問號了。其二,就算我的當事人的饋贈是真實本意,但我必須提請大家注意一個細節,我的當事人在說出饋贈之意后,對方有個明確表態,剛才對方證人也證實過,就是她并未同意這項饋贈,明確表達的意思是替她收藏,暫代保管,這是一個至為關鍵的證詞,這個證詞恰恰證明了我的當事人的觀點,即當年的這項饋贈是無效的,佛像本該屬于我的當事人。我要再次重申,如果說當年的饋贈是基于情,那么我要提醒各位,現在是法治時代。我的陳述完畢,謝謝審判長!謝謝審判員!”
京城律師的話引來下面一片交口議論聲。是啊,再送禮,誰也不會送幾百萬的禮,再報答,誰也不會用無價之寶去報答啊!
王律師也不是吃素的。他穿了一套并不太新潮的西裝,領帶打得也不夠工整,他平時是個不拘小節的人,但在法庭上,他思路敏捷,頭腦清晰,他不能讓對方代理人占了上風。他站起來辯護道:
“審判長,審判員,我完全不同意對方辯護人的觀點,我要提請審判長注意,對方剛才陳詞時遺漏了一個至關重要的細節,我不知道對方是無意的疏忽還是有意的遺漏。我的當事人當年雖然明確表達了不接受饋贈的意愿,可對方當事人對她的這個意愿并未表示認同,也就是說她不同意,她不同意我的當事人關于代為保管的說法,也就意味著仍然維持饋贈意愿。這是其一,其二,剛才對方代理人說,饋贈不是他的當事人的本意,因為她不知道饋贈物的價值所在,那好,我要提請審判長注意,提請在座的各位注意,中國有句老話,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知恩圖報是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滴水之恩,不可謂小,涌泉相報不可謂大,兩者無法用當今的金錢價值觀來衡量。危難之際的幫助,無法用金錢來衡量其價值,因為它本身就是無價的,所以,用無價之寶酬謝無價之恩完全是對等的。我的陳述完畢,謝謝審判長,謝謝大家!”
王律師的話引得法庭內一陣如潮的掌聲,他引用了中國的一句老話,符合人們隱藏很深的價值取向,贏得了大家的認同,使得原本認為佛像該歸屬它的原主人的一部分旁聽者也倒向了他這邊,他們認為法律雖不講人情,但也不能有悖人情。
京城律師對王律師所說的桂花沒表示認同就是不同意的觀點進行了反駁,他說:“我的當事人沒表示意見恰恰說明她同意,即默認了劉某所說的代為保管的說法,因為人們的語言習慣通常是反對時會明確表達反對意見,而贊同時則常取默認態度。”
京城律師的話立即引來現場一陣騷動,大家紛紛議論,有表示贊同的,也有表示反對的,此時人們對京腔的新鮮感已過,更加注重說話的內容了。審判長用法槌敲了好長時間才把騷動的議論聲壓下去。
王律師則對京城律師的話當即給予反駁,他說:“法律重口供,也重證據,說了的話才算數,沒說的話不能妄下結論。”
臺下又是一陣騷動。
法官用法槌重敲一下,宣布法庭辯論結束,問當事人是否還有最后陳述。
桂花舉手示意有話要說,審判長點頭表示允許。
桂花緩緩地站起身,走到話筒面前,話未出口先落淚,好不容易才將自己的情緒穩定下來。她說:“這個官司本不該打的,劉嫂夫妻倆對我恩重如山,想當年生活貧困時,兩家人如同一家人,互助互濟,不分你我,現在生活好了,日子好過了,卻多出了許多煩惱。佛像是我婆婆留下的,當時的確不知道它值錢,現在想來,真不知它當年該值錢好還是不值錢的好。劉嫂說替我保管時,我當時也是認為它值不了多少錢,就沒再反對,想著今后日子好過了時再另酬謝。關于佛像的事,法院怎么判我都沒意見,我只想在這里對劉嫂夫妻倆說一聲,對不起你們了!”
桂花說著就朝劉嫂深深地鞠了一躬。桂花說得動容,舉動更為感人,臺下旁聽人中的感情脆弱者都禁不住了,也都跟著掉淚。
燕子舉手示意有話說,經審判長同意后站起來說:“我們爭佛像是為了明理,并不是為錢,法院如判決歸我們,我們愿考慮支付一定的保管費用和補償。”
審判長問劉家人有無最后陳述。
劉嫂說:“我沒有什么意見,我只想說,當年我們幫助桂花,并不為圖錢,那個年頭錢的作用并不大,能保住命才是最緊要的,現在既然已經鬧到了法庭,我的想法是,無論法官怎么判,我都接受,我沒什么別的意見。”
屎蛋說:“我只想說一句話,我相信法律,相信法庭會給我們一個公道。”
審判長問兩家愿不愿意接受調解,雙方都表示愿意接受法庭調解。審判長敲下法槌宣布休庭,擇日進入法庭調解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