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鎮鳳樓間評書聲
- 無關風月終唯夢
- 三爺丶
- 3054字
- 2014-07-16 21:46:44
書生處一亭中,手持折扇,面帶微笑,一襲白衫,胸前墨竹點點,一紙折扇,扇起陣陣秋風,左手高舉一杯,是那般的風流倜儻,瀟灑自如。依云想來,這般瀟灑人物,必然是在飲茶與之前那醉俠相對吧。只是湊身近前,果然在這一面的左上角,也有幾行字:“浩氣長舒天下事,快意恩仇任逍遙。”與之前那格調雖然有所相似,但也不是盡然,少了那些醉俠所獨有的淡淡憂傷,卻在這豪氣干云當中,平添了書生意氣,這一文一武,倒也是相得益彰。日后依云每每想到此處,那書生,那醉俠的形象,仍然歷歷在目。
依云回神,忘過去的時候,只見那做店小二打扮的人,已經在西南角樓梯處等他了,依云走了過去,不好意思的笑了笑,那人回之一笑,沒有多說,只是微微彎腰,俯身作“請”狀。才到這木階上,雖看上去很是踏實,可是踩上去卻不知怎地的,每隔個四五階,便會“咯吱——”作響,低處反倒不是很在意,只是越往高了走,右邊全然沒有憑靠,這茶樓一層本就建的高,竟然一時半會也登不上,越高了越是因為這時不時的“咯吱——”聲搞得心驚膽戰,依云,只得微微向靠向左墻,但瞥了一眼身后那人,竟然全然不懼,沒有絲毫謹慎小心的樣子,只道是爬的多了,也就見怪不怪了,依云只注意到,這左墻上,也是有畫的,是浮雕繪制,只是,前邊他自己沒有注意,此時再看,已經是看不進去,更看不懂這是什么意思,這般的想,也已經終于登到了盡頭,向右一轉身,噫!好一個大茶館,中間一條大道,兩邊各是小的隔間,好大的面場,一直遙遙的到了百余步開外,所以的造型都是依托于竹木結構,依云自正呆呆站立著,店小二繞道他身前,道:“客官倒是面生的很,里邊請,這里有三種坐席,這外邊的,您也看到了,中間的都是散座,兩邊的是包廂,包廂是竹木特質,通風舒爽,適宜親友獨處,包廂與包廂之間均隔一個雅座,是臨窗的,可賞風景,一直走到盡頭,便是評書區,評書區均為散座。”“嗯,我自己去看看。”依云只是想去看看其間到底是什么構造,自己看,遠遠比別人說的又是清楚,依云聽了他這般的介紹,就想要去邁前徑自去看,只是這店小二側身一探,已經搶的依云身前,道:“客官,可需要點點什么?這二樓品茶區,只提供茶喲。”依云想,既然來了,也不能干是餓著,那也說不過去,不如先叫了,找個好地方,吃了再說。當下問道:“這除了喝的茶,可有正頓餐飯?”店小二笑道:“有的,粽子餛飩餅蒸筍,炒飯面條肉海鮮。樣樣齊全。現在已經是午后一二時了,不知道客官想要些什么,之前我說的這些,不分樓層,但若是飲酒,請回居一樓。”這么一溜兒的說出來,想來是平時多次提及,定然已經是滾瓜爛熟倒背如流,“來個炒飯,來碗餛飩,茶酒的話,就先不要了。”店小二要道,“那炒飯,客官可是要豬肉羊肉牛魚肉的哪種來炒?”又是一溜兒,依云卻是又想了想,“牛肉吧。”這時小二稍稍讓了一步,再做“請”狀,道:“客官隨意就座,食物隨后送到。”依云也不理他,隨后開始往里走,茶樓里只是稀稀拉拉的坐著幾個人,卻是全然不像是一樓中飲酒的人多,但遠遠望去,盡頭又有十多個人聚在一起圍坐著,想來那兒必定是有人在評書罷,只是漫不經心的走著,先左右看著,一眼看,先是發現了,中間散座每每隔了幾座,中間穿插了不少搖錢樹盆栽,兩眼看,又發現了包廂門上也均刻有圖紋,只是怕里面有人,沒有走近去看,身旁擦過那些散座喝茶的人,也幾近聽不到人說話,和一樓中那些喧嘩盡然是不同的,依云走到接近評書區的位置,找了個靠窗的散座,緩緩坐了下來,只見圍著這評書先生的,有提著鳥籠的老頭兒,有身材魁梧的壯漢,有西裝革履的中年人士,還有幾個游人,更有幾個看似是七八歲大的小娃娃,只見他們手撐著圍欄,抬著頭望著那評書先生,一會捧腹大笑,很是夸張,一會又面面相覷,真不知他們是能聽得懂還是聽不懂。
再看那評書先生,生的低矮,但是身穿長袍馬褂,在那里一人獨說,唯一醒木一塊,紙扇一把,說到盡興之處,銜接有肢體動作,舉止甚是文雅,倒是因為身穿灰色長袍,顯得很是有些清癯。
依云只坐下來,左左右右的看了又看,卻又是想,穆柔若是在此,與我飲茶聽評書,共賞窗外之景,也可正好。他總是這般的想,這想法總是突如其來,但又似是一遇到了什么好地兒,便偏偏就想到了與她。不自覺的竟然臉紅的發燙了起來。忽的聽得“啪!——”一聲,依云被猛地一怔,已經從剛剛的幻想中醒來,卻又聽得一聲聲“好!”想來是說到了振奮人心之處,但只見那評書先生,緩緩起身,雙手抱拳,左右各一躬,道:“預知后事如何——”哪知這些個人兒啊,除了那幾個游客之外,包括那幾個小孩兒,竟然是異口同聲的道:“請聽下回分解!——”聲音脫了老長老長,想來都是他的忠實聽眾。尤其是那孩子們,歡呼雀躍的,不知道是為了那振奮人心處呢,還是純粹的只為湊湊熱鬧。倒是那些年長的,卻是顯得意猶未盡,心情激動久久不能平復。只見那評書先生道:“明天同一時間,本人仍會在此,為大家繼續奉上丑官兒。”“楊老,再講點兒唄,再來點。”“是啊,再來點,沒聽夠呢!”這不知誰這么一起哄,眾人便是又叫了開去,那評書先生也不多說,竟然是收拾東西準備走,大家也只是說說,但想天天都是這么個時間,人家也需要休息嘍,都作散狀,只是那幾個小孩兒還是繼續的在那喊著,“再來,再來。”倒真的像不是為了聽說書,只是為了起哄湊熱鬧。那評書人走到旁邊,摸了摸幾個孩子的頭,孩子們笑著哄跑開去,他只提起一個隨身小包,坐到了一個靠窗位置,叫了另一個店小二模樣的人過去,想來都是這店里,服務員,也全部是作店小二裝扮。【之前寫到評書,即為說書,流傳下來的民間評書,大多帶有口頭方言特征,它通過“冊子”(一部書的詳細提綱,也稱“梁子”)和口傳心授方法流傳下來。之前提到的“丑官兒”,乃是《施公案》,是行話術語,就比如說評書,行話術語叫做“使短家伙的”。】
依云這般的盯著他看,看他那般模樣,他只望著窗外,不知他在等著些什么。只是依云正看中,卻見他也忽的轉過頭,看向了自己,這一來可把依云來了個大不好意思,這可是自己先盯著人家看的。只是看他并無他意,只是和依云溫和一笑,頭便又轉了回去,當作是沒有看見。依云本也想回之一笑,卻發現自己慢了好半拍,此時那人已經轉回頭去,自己也不好意思再盯著人家看,便低下頭,也不知道在想些什么。只是覺得那人倒像是在哪里見過一樣。
尷尬之間,卻聽得身后有人叫:“哪位客官點的餛飩,炒飯。”依云回頭,只見是剛剛那店小二端著一個托盤,便揮手叫到:“這兒。”那小二步速加快,但依然穩健,馬上就到了依云跟前,右手單托了盤,微微俯身,左手將右肩上的抹布拽下,在桌上來來回回擦了兩圈,一甩搭回肩上,隨即緩緩將餛飩、炒飯放到桌上,道:“客官請慢用。”手拿托盤,快快的撤了。
依云正自尷尬此時有了吃的,也便不再看那評書先生,倒也覺得沒有什么了,低頭專心的吃著東西。最近吃了不少泡面的依云,此時,終于是轉變的,再加上今天去爬山實在是走了不少路途,埋頭狼吞虎咽了起來。
“你知道!你知道!你知道!?——”沒吃多久,便聽得身旁不遠的包廂之中有人這般喊,似乎是非常生氣,可是這尾音卻脫的這般的長,聲音刺啦啦的,在這安靜的茶樓二層上聽的這聲很是清楚,依云想,這聲音,這聲音,不正是楊老師么。他在這里又做什么呢。
卻接著聽到:“你以后——好自為之,這是一次警告,也是一次教訓——自己好好想想吧——”依云回頭,卻見門簾一掀,已有一人扭頭往出走,看那矮小身形,再想那剛剛刺啦啦的長音,或許真是楊老師呢?
只聽他邊往外走,沖著包廂里說道:“羊有跪乳之恩,鴉還有反哺之義呢!——”
這般完了果斷的走出,目光直射,一下子便看到了依云,那人,還果真就是楊老師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