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遇緣
- 晉陽魂夢
- 高采雨
- 3763字
- 2013-10-18 10:01:59
在天龍山石窟的日子過得飛快,也許美好的日子都像指尖的沙,握得越緊流逝得越快。
在山間的營帳中,長恭講了一些小時候的事情。
其實(shí)每當(dāng)營帳中的燭光閃起,我總會想起并州營中,長恭醉酒與我秉燭夜談的溫馨時刻。
他娓娓道來,我靜靜傾聽,仿佛整個山間只有我與他,知己促膝,共剪西窗燭……他說道他與幾個兄弟關(guān)系還好,只是別的兄弟還有母親的愛,只有他更孤獨(dú)更凄慘一些,偶爾婁太后,也就是他祖母能照看他一兩次,婁太后的兒孫們太多了,高歡有十五個兒子,其中六個是婁太后的親生,還有許多數(shù)不清的孫子,能探望他的時間雖過于貧乏,卻也是兒童時期唯一能感受到的一點(diǎn)溫暖。據(jù)說高澄是婁太后最疼愛的一個兒子,她總說這個兒子才是真正的老虎,或許也正是這個原因,高洋才憎恨妒忌高澄,設(shè)計謀害了自己的親哥哥。
生在帝王家,一個充滿殺戮與權(quán)力爭斗的家族,遠(yuǎn)不如平民百姓家能感受到親情與幸福,我答應(yīng)他,從石窟回去后陪他進(jìn)宮去看望婁太后,再帶點(diǎn)這天龍山的山珍野味。
在清凈的天龍山上,我感受到長恭的寂寞與凄涼,當(dāng)然,也深深感受到他對我真誠的愛護(hù)與珍惜,還有重視。
即使我們身在天龍山石窟為皇帝祈福,然而他隨身帶著王府的施工圖紙,每日閑下來便讓我做主隨便修改,本來不想把自己當(dāng)成個女主人的,但是一想古代的居住還是有很多不便之處,要是王府建好了,假若我去了也能沾點(diǎn)光嘛,比如浴室,廚房之類的。
“若水,洞窟佛像已經(jīng)重塑完畢了,就剩下一些收尾工程,交給匠人們?nèi)プ霭?。府?nèi)的布局圖你看看,需要加什么?”他果然又遞給我看,這次嘛,本大小姐就不客氣了,接過麻黃紙繪制的圖紙,鋪展在營帳內(nèi)羊氈毛的地毯上,正適合畫國畫呢,這架勢!
“要設(shè)計一個浴室,浴室內(nèi)用密度高的松木板拼接一個大大的浴池,浴池要與熱水房有木槽連接,這樣隨時都能有熱水供應(yīng)……”我在圖紙上改改畫畫,話說來到古代,最不滿意的就是洗浴,很不方便,用木桶來回接水倒水,天氣冷的時候更受不了。
嗯,還要改造一下廁所,也要設(shè)計成室內(nèi)的,地下挖通下水道,有水槽接過來隨時沖刷做到干凈衛(wèi)生,對了浴室的排水也要連接下水道,沒有管道就用夯土加木料,嗯,這經(jīng)過改畫的設(shè)計圖紙,將來建造出來一定很棒,我把毛筆一甩,遞給長恭過目。
“天啦,我的若水,聰明的寶貝!你是怎么想出來的?”他激動地說:“我一定要讓工匠們按照圖紙建造出來,給你一個最完美的家!”
“家?”
“當(dāng)然,這里將是我們最溫暖的家。等石窟的修繕任務(wù)一完成,我親自去新府安排,你就放心吧!”他將圖紙仔細(xì)收起來,在家的憧憬里滿心期待,我知道他在佛前所祈的心愿,國泰民安,還要一個屬于自己的一直缺失的家。而我只希望所愛的人平安幸福,國家富強(qiáng)這樣的愿望,責(zé)任太艱巨了,國家能保全多久不是他與我能改變的,當(dāng)然,我已經(jīng)得知,沒有了長恭,北齊國也就完蛋了。
可憐的長恭,他那么年輕就……
終于,石窟修建完工,那唯美的壁畫,惟妙惟肖的佛像,令我們嘆為觀止,告別的時刻,都那么依依不舍。
“若水,我們以后每年都來膜拜佛祖,好嗎?因?yàn)檫@是我和你一起親手筑造起來的,在我們的心里……”
“是的,長恭?!蔽叶@樣的心意,就像我心中所念一樣,“佛和感情都在心底,但是,此刻我甚至舍不得離去……”
“我也是,不久后,還會回來的。我們的心愿佛祖一定明了,這里留了僧人常駐,香火不斷,放心吧?!?
“嗯,原以為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卻哪里知道: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蔽夷畛鰜韮墒讌⒍U的詩。
“好一個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呀!”突然有一個陌生而洪亮的聲音從遠(yuǎn)處傳來,打斷了我和長恭在佛前的對話。
一位白發(fā)高髻的道人撫摸著花白的胡須自石窟外飄然而入,一襲土布藍(lán)色大袖長袍,樸實(shí)卻又高逸。此人渾身上下散發(fā)著一種得道修仙的巨大氣場,長恭的下屬和僧侶們都不曾阻攔,云游僧道總是這般自由自在,不管身處何方都如入無人之境吧,我睜著漆而亮的雙目驚訝而視之。
道人徑直走到我面前說:“女施主,了不得啊,您方才所說兩句皆是禪意深刻的畿子,每一首都很難參悟,連貧道都不曾悟透如此禪機(jī)?。空媸菓M愧慚愧呀!”
“真人不必自謙,此畿子并不是出自小女子之口,只是借來一用而已。”
“哦,可否告知是哪位高僧所出,貧道能否有緣得見請教一二?”
“道人與僧人不是兩種派別嗎?怎么?”我心中疑惑,真人道長的不就是道士嗎,與和尚不是水火不相容么?西游記里面好像有個滅法國還是寶象國的,專門殺和尚,對道士倒是很尊崇呢!
“道曰今生,佛說來世,此為不同也。我道家順成人,逆成仙,今生悟道修仙矣,佛家修煉至涅槃境界,來世脫離生死輪回也?!迸?,聽他所講,道士們修煉的是今生,五行逆轉(zhuǎn)也許就是得道成仙長生不老之事,而佛教認(rèn)為人生是苦,生死都是苦,要脫離這苦就要修煉到涅槃的境界,脫離生死的輪回了。
見我頻頻點(diǎn)頭,他接著說道:“說到底,這佛與道其實(shí)殊途同歸,悟道修行,種善因得善果,種惡因得惡果,萬法皆空,因果不空?!?
原來是這樣啊,道士和尚都在修煉,雖然一個去成仙,一個去涅槃,但是修煉的目的其實(shí)一樣,積德行善得到善果,那么悟的東西也一樣了,無非是人生,生死,世界,宇宙的,他們的禪語和悟道都是對這個未知世界的一種領(lǐng)悟和先知先覺吧。
其實(shí)我也懵懵懂懂,但是聽到道士簡潔精短的話,一番思索還是有所收獲,不知不覺又點(diǎn)頭了,而旁邊的長恭直聽得暈頭轉(zhuǎn)向,看得目瞪口呆。
“看來女施主是有緣人,便為貧道引見一下這位高僧吧!”
這次我不再點(diǎn)頭,只有傻眼了,我去哪里找這二位和尚給你引見呢?
細(xì)想這兩句畿子好像分別出自創(chuàng)立禪宗之北宗和南宗的神秀與慧能和尚,這倆和尚都極為了不得,難怪他心生仰慕之情。
記得是說佛教禪宗傳到了第五祖弘忍大師,他要從數(shù)百名弟子中選擇一個繼承人,就對徒弟們說,大家都做一首畿子,看誰做得好就傳衣缽給誰。這時大弟子神秀在半夜起來于院墻上寫了一首畿子:
身是菩提樹,心為明鏡臺。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
意思是,要時時刻刻的去照顧自己的心靈和心境,通過不斷的修行來抗拒外面的誘惑和邪魔。是一種入世的心態(tài),強(qiáng)調(diào)修行的作用。而這種理解與禪宗大乘教派的頓悟是不太吻合的,所以當(dāng)大家看到這個畿子都說好的時候,弘忍看到了并沒有評價,因?yàn)樗郎裥氵€沒有頓悟。后來,廟里的一個做飯的火頭僧——惠能禪師聽到了這首畿子,他是個文盲,便讓另一人替他寫了一首畿子在神秀的畿子的旁邊: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這個畿子是一種出世的態(tài)度,是說世上本來就是空的,看世間萬物無不是一個空字,心本來就是空的話,就無所謂抗拒外面的誘惑,任何事物從心而過,不留痕跡。這是禪宗的一種很高的境界,領(lǐng)略到這層境界的人,就是所謂的開悟了。
弘忍后來傳了衣缽給慧能,惠能連夜遠(yuǎn)走南方,在莆田少林寺創(chuàng)立了禪宗的南宗。而神秀后來創(chuàng)立了禪宗的北宗。
這故事好像是到隋末唐初時候的事了,起碼一百年后,可惜現(xiàn)在這道人是不可能見到這倆大和尚的。
“若水,你倘若知曉,便告于真人吧?”長恭見我沉思不語,怕冷場尷尬便催促我。
“哦,抱歉了,真人怕是無緣得見,此二位僧人行跡飄忽不定,無人知曉去處?!蔽彝锵У馈?
“不妨,此無緣卻亦有緣,而今得以聽到這兩首畿子,便是天大的緣份?!钡篱L又獨(dú)自反復(fù)低吟兩首畿子:“心中有無塵?塵本是心,何畏心中塵,無塵亦無心?無心亦無塵!妙哉,妙哉!哈哈!”
我與長恭靜靜立于道長面前,道長參悟良久,方回過神來。
“由以往因緣致有今日之相遇,貧道與施主自是有緣人。兩位施主,可有未解之題,貧道自會竭盡全力?!?
我靈光一閃,有緣人?有緣人!道長!對了,銅鏡!
于是迅速從我脖子上摘下紅纓絡(luò)絲帶,一面小小的銅鏡出現(xiàn)在道長面前。他撫摸上去,嘖嘖稱奇。
“有什么不同嗎?”長恭奇怪地問道。
“這是一面漢代變形四葉駕鳳鏡,鏡面陰寒無比,所鑄鳳凰氣勢非凡,不是普通女子所用啊,如若不去精邪,隨身攜帶只怕有損神魂。”
“???若水,你有沒有不舒服?”長恭倒先急著關(guān)心我的身體。
“沒有沒有,真人,請您仔細(xì)瞧瞧此鏡有何不妥?”
“此鏡相傳為漢武帝劉徹所煉鑄,采用埋藏地底千米之深的精銅礦冶煉,銅礦本身已經(jīng)吸取了大地精華之氣,又加入了背陰山脈之中的錫礦,所以陰氣甚重,其精華相凝聚能通陰陽,也就是在不同的時空有氣息流動。此鏡為漢武帝寵愛的皇后衛(wèi)子夫所喜愛,鏡中亦有龍鳳之氣息。”白胡子的道長說著便望著我觀察了約莫兩三分鐘,看得我心中發(fā)毛,難不成我中邪了?
“哈哈,今日果真是遇緣之日啊,觀女施主面相,這鏡子竟與女施主也是有奇緣,此因緣既是前世的修煉,也是可遇而不可求的!貧道略懂開光之法,現(xiàn)下便將《金光神咒》加持于此鏡,定能去精邪、辟穢物,與女施主氣息相符,如此護(hù)身、轉(zhuǎn)運(yùn)、祈福,有無窮盡的好處呀!”
“真的嗎?那太謝謝真人了!不知真人需要什么賞賜,本王定能滿足。”
“王爺不必客氣,這是貧道感謝女施主所贈禪語應(yīng)該做的,請王爺借佛窟一用,此處正是注入真靈的最佳之地,天龍山龍吟虎嘯,佛窟法力無邊,實(shí)在是因緣使然……”
石窟內(nèi)全部人等都退出了洞外,長恭拉著我的手,有些緊張,不知道他緊張什么,而我卻明白,這位云游道長也許為銅鏡加持了法力和靈性后,我就可以通過銅鏡連接未來的時空,真的能回到現(xiàn)代了。如今,我舍得離開長恭嗎?我偷偷望著他緊張而擔(dān)憂的神情,唉,一切順其自然吧,我回去了,還有這一世的若水陪著他呢,我想,我和若水已經(jīng)心神相通了,她,也是愛著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