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婚姻,亦苦亦甜
- 成長
- 快樂的守望者
- 1661字
- 2011-12-26 09:35:10
文軒回到家,二叔陳明德和嬸嬸趙萍也都從外省趕回來了,陳明德和趙萍是在外省認識的,結婚后陳明德就和趙萍一起到了外省趙萍的家鄉發展。趙萍是個非常干練、非常有想法的女人,兩人在趙萍家鄉開了店,做著生意來。有一個女兒,家庭很幸福。
元旦那天,文軒當了伴娘,伍玲很想和趙萍他們一起去送親的,可是王秀堅決不同意,她嫌伍玲多嘴,到了人家那里多嘴多舌,惹人笑話,雖然趙萍用三寸不爛之舌極力說服王秀,但王秀的倔脾氣不是趙萍可以撼動的。最后,伍玲和王秀陳賢志呆在了家里。
因為當伴娘,文軒去了理發店做頭發,然后到影樓陪陳麗化妝。影樓里等待化妝的新娘很多,文軒看著新娘身上潔白的婚紗,墻上漂亮的合影,還有陳麗臉上幸福的笑容,曾一度因為父母婚姻造成的痛苦而滋生的不結婚的念頭突然動搖了。
“我真的要拒絕婚姻嗎?結婚可是女孩子一輩子最最最幸福的時候啊!”
文軒甚至想,自己將來也會是美麗的新娘。
突然意識到什么,文軒頓時羞紅了臉:“我在想什么呢!真是的!”
對于婚姻,文軒很快否定了自己念頭的動搖:“媽媽對伍玲還是那么不依不饒,把她看得緊緊的,生怕她犯錯誤惹人笑話。爸爸對伍玲更多的理解又要被媽媽忌恨,說他在干涉她的教育。”
文軒一想到昨晚和趙萍的談話就頭疼。趙萍不同意王秀的做法,覺得伍玲還是個孩子,不應該受到這樣嚴格的管教。知道王秀不想要伍玲,趙萍說:“讓我把伍玲帶回去,跟著我,我來養她!”陳賢志不同意,這是個出現過的問題,文軒理解也同意爸爸的做法。但趙萍并不放棄,她以一種解救危難的姿態做文軒的思想工作,希望能帶伍玲離開農村,過上更好點的生活。因為理解,所以堅持。趙萍也沒能說服文軒,她們躺在床上,談話進入僵局時,趙萍就講自己的經歷給文軒聽。講自己的姊妹關系家庭關系,講他們姊妹間是如何不分彼此,如何讓人感受到家的溫馨味道。“但文軒,在你們家,我說實話,那種家的味道完全沒有。”
文軒覺得她說得也對也不對。家里是缺乏一種東西,具體是什么說不太清楚。但家對于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含義,在不同的情況下也有不同的表現形式,是,家應該是不分彼此坦誠相待,但有些時候,有些條件下是不可能辦到的。自己所面對的家庭是充滿各種矛盾的。文軒不愿意去想,自己也解決不了。
一邊看著陳麗化妝,文軒一邊想著趙萍對王秀說過的一句話:“你既然生下了她,就要擔負起責任,要養育她。”
“步入婚姻也就意味著責任吧!”文軒想。“而且婚姻的責任是重大的,它不能輕易放下,那應該是一種一輩子也放不下的責任。對于婚姻帶來的種種問題,有的人可以處理好,有的人卻不能。我應該不是那種可以處理好的人吧,既然做不到,就不要陷入。有些事是可以選擇逃避的。”
婚車到了,坐在陳麗旁邊,文軒一直在想婚姻的問題,現在,她又想起另外一個人,幾年前的那個叔叔,陳麗的第一任男友。他是個外省人,當時陳麗把他帶回家,張慧陳志死活不同意,說太遠了,而且他也沒什么成就。那個時候,文軒能看到陳麗臉上的快樂,也能看到那個叔叔臉上的幸福,可是,最后,他們兩個還是活生生被拆散了。王秀告訴文軒說:“走的前一天晚上,你阿姨和叔叔都哭得很傷心,你奶奶也哭了。”文軒還不太懂陳麗的悲傷,只知道后來,陳麗消沉了,那個叔叔離開后還在聯系她,希望陳麗能到外省工作,陳麗也想出去,但張慧把陳麗看得緊緊地,王秀陳賢志等都給陳麗做思想工作,讓她不要再出去了,就在近地方工作,父母一大把年紀了也希望能常看到女兒。后來,陳麗在床上躺了很久,才開始有了精神。再后來,就是那個元旦的介紹對象。在所有大人們的勸詞中,文軒聽進去了一句話,是王秀對陳麗說的,她說:“你也要想想你的侄女們呀,要給她們樹立好的榜樣嘛。”樹立榜樣,這句話就像烙鐵一樣,落在文軒心里。
文軒偏著頭看著陳麗,陳麗對她笑著。文軒覺得這笑很美。但她想:“阿姨,做新娘的你現在會想起那個人嗎?那個你曾經為他那樣傷心難過的人,那個時候你一定以為自己會是他的新娘,可是……”文軒覺得自己很可惡,為什么要在阿姨新婚時胡思亂想呢?
婚宴結束后,文軒就隨著送親隊伍回去了。
又一場期待結束,下一站期待,就是返校后的成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