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18歲,你走了
- 成長
- 快樂的守望者
- 2056字
- 2011-12-26 09:35:10
七月到了,文軒在學校度過了自己十八歲的生日。十八歲的生日,沒有成人儀式,沒有大蛋糕。文軒一大早起床收到的第一個生日祝福是李悅的,第一份生日禮物是李悅送的日記本。十八歲本該好好慶祝的,成人了嘛!可是,文軒覺得很孤獨:爸爸沒有打電話給她,自己推心置腹的好朋友王蘭沒有對她說生日快樂,只有媽媽打電話讓她買點自己愛吃的東西。十八歲除了自己送自己的禮物外就只有李悅的日記本了。“怎么所有人都忘記了今天是我的生日呢?爸爸忘記了,王蘭忘記了……我沒有許多的生日禮物,可我是多么想要一個布娃娃啊。”
第二天,文軒的床上多了一只小狗,不大,卻是文軒有生以來第一個布娃娃。王蘭說昨天忘記了,禮物是早買好的,就是送晚了。文軒摟著王蘭又蹦又跳,她實在太高興了。晚上,她就把小狗抱在胸前,摟得緊緊地,室友們都說這么熱的天會長痱子的,可文軒不聽,她就要抱著睡。每晚睡前她都會躺在床上把小狗舉得高高,細細地看,然后滿足地抱在懷里進入夢鄉。
高考一過,文軒就是高三學生了,這是學校領導說的,但文軒真正接受高三學生這種身份卻要晚得多。七月份正是一年中最熱的時候,高三學生被留在了學校補課,他們搬進了高三的教室,被灌輸著高三的刻苦拼搏精神,開始了那場無硝煙的戰爭。
“如今,我們是名副其實的高三學生了。”補課的第一天,搬好教室后,文軒在日記本上寫下這天最大的事。
然而,對于文軒他們班,進入高三的第一件事,不是進入高三狀態,而是接受歐陽信離開的事實。返校補課的當天,成績就出來了,他們的數學,還是沒能縮小差距,文軒覺得,提不上去的成績是老師離開最重要的原因。一個人的信任沒了,他就會特別失望,甚至絕望。那天晚上,文軒正趴在窗臺上看夕陽,歐陽信拿了一疊試卷丟在窗臺上,叫科代表拿去發了,文軒清楚地看見歐陽信臉上的不快,看到他甚至都沒有進他們的教室,就走了。第二天正式上課了,數學課走進教室的不是歐陽信,文軒上一刻還在幻想的心落地了,換了老師,歐陽信真的走了。
政教處漂亮的女老師周蓉讓同學們抽了一身冷汗,同學們都說這下日子不好過了。因為同學們對這個老師的普遍印象都是“兇”。
新數學老師要大家明白的第一個事實是:每個人都必須盡快和新老師的教學相融合,決不能在新老師的課堂上想著自己以前的老師是怎樣上課的。假如自己進入不了現在這個老師的課堂,那么到最后吃虧的還是自己。
一開始文軒很排斥新老師,因為她覺得這個老師代替了歐陽信,這是不可原諒的。她還大膽地想著,全班聯名上書,向學校要求換回歐陽信老師。但她的偉大構想很快就破滅了,她發現,同學們很喜歡新老師,許多不喜歡數學的同學都在努力地學習數學,去辦公室問數學題的人也越來越多。這是從未出現過的,簡直是奇景。
一次,趴在陽臺上和嚴言聊天,無意中嚴言說道:“其實我們應該為歐陽信感到高興,當重點班的班主任,上重點班的課,那才是他應有的位置,也只有在那兒才有他真正意義上的舞臺。而我們班只能不斷地帶給他打擊,一次次破掉他的記錄。”嚴言的話讓文軒很有感觸,她想到那次,歐陽信發火說:“你們真是‘奇跡’哈!我居然能教出你們這樣的學生,我都不敢相信,完全不敢相信!”
文軒無力地趴在欄桿上,樓上飄來些小紙片,正是從歐陽信的重點班地段上飄來的,文軒憤憤地嘀咕道:“你們歐陽老師沒有教你們嗎?”文軒把歐陽信的離開怪罪于許多人,包括新老師周蓉,也包括那個重點班。嚴言“噗嗤”笑了,說:“其實歐陽老師把他們教好了的,他們都說他教得好,成績提高很快。”
文軒呆呆地看著那飄落的紙片,想:“歐陽老師找到了他的舞臺,我卻永遠回不到他的課堂。再也聽不到他侃大山,再也沒有人為我們講異地的風俗飲食,大概他也再不會在大街上拖著長長的調子和跟我們打招呼了吧。”想到這些永遠回不去的快樂,文軒心中竟有千萬分的不舍。
當時間一天天地流逝,歐陽信再不會回來的事實日益被接受,文軒心中最后的幻想破滅了。那時,她開始明白集體的含義。雖然那次考試自己有了很大的進步,超過了班上所以女生,僅次于科代表,但歐陽信還是走了,因為全班的平均分差別人還是那么遠,所以,他失望地走了。文軒開始明白,集體才是留住老師的關鍵。
在周蓉的數學課上,文軒常常想起歐陽信的課,那么幽默那么搞笑。周蓉似乎發現了什么,她多次和文軒交談,問她所講的題目能不能聽懂,讓文軒有什么問題就直接去辦公室問。一來二去,文軒對周蓉漸漸產生好感,也慢慢不再排斥她了。
文軒仔細回想歐陽信在的這一年,覺得老師真的付出了很多心血在這個班,而且老師對自己也很關心,她想,老師是走了,可老師真的是對自己有恩對班上有恩的。于是,她和班長商量,看同學們有沒有什么話想對歐陽信說的,大家可以做個紀念冊送給他,算是感謝老師吧。一開始,有些同學還不愿意,說歐陽老師不喜歡這個班才會走,送紀念冊什么的反倒讓他不高興。但最后班長說服了大家。于是班上的同學各自寫了一封信,也有同學自己制作了小禮品什么的,集在一起放在了歐陽信的辦公室。歐陽信看了這些信非常感動,還專門跑到他們教室感謝同學們。
這也許就是與歐陽信最后的接觸吧,高三了,大家都在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