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再探黑宮
書名: 黑宮作者名: 德斯蒙德本章字數: 1688字更新時間: 2011-01-06 10:58:35
三十
再次回到Q村。
不知道為什么,我突然想著去黑宮看看。于是,很自然地就走到了黑宮的前面。
這座黑色的宮殿,帶著一望無際的黑色,好像一只巨獸,張開了大嘴,就要把我吞沒。
我猶豫片刻,終于邁開腳步走了進去。
首先是一條長長的過道,兩旁的墻都刷成了黑色。黑色的連綿不絕令人絕望。很遠很遠處,好像有一點白色,那促成了所有一切的起源。黑色中的白色,總是會讓人感到希望。然而,最讓人害怕的并不是黑色,而是黑色所帶來的肅穆和壓抑。
那是一種死亡的色彩。
我沿著這條路快步向前,心里打鼓似的。
我一直不明白,為什么村里人會以黑色為吉祥色。在中國,傳統的說法一直都是,紅色的吉祥色。紅作的淵源追溯到古代對日神虔誠的膜拜。紅色象征著太陽,象征著喜慶朝氣,中國漢代最早的祭祀,婚嫁服飾便是紅色的。而黑色,在百科上是這么解釋的,“黑色可以定義為沒有任何可見光進入視覺范圍,和白色正相反,白色是所有可見光光譜內的光都同時進入視覺范圍內”。在西方文化中,黑色一直是貶義的,代表著不詳,代表著死亡。當然,也不是沒有以黑色為吉祥色,以黑色為高貴的民族,比如肯尼亞的馬賽人以黑色為生命繁榮的象征,中國的彝族以黑色作為貴族的象征,但是,從根本上來說,村里人并非異族,也并非少數民族,以黑色為吉祥色,的的確確有些不同。
死去的爺爺這么跟我說過一個故事。在很久很久以前,村里人曾經遭受過很強烈的自然災害,比如連年的干旱,農作物枯死,接著,突然有了雨水,卻連綿不絕而匯成洪水。這些事還是一個過路的神父,將此災害平息下來的,這個神父帶來了西方的水利知識,帶領村人一起修建水利,儲備農耕用水。村里人將他視為神明,于是以黑色為吉祥色。
小的時候,我并沒有想那么多。
現在想來,這個故事存在著一個無法彌補的矛盾。
基督教以黑色為不詳、死亡、災難的象征,在西方也有黑色星期五之稱,可是,鄉里人將之作為吉祥色,恰恰犯了大忌。以尊重基督而言,這是完完全全說不通的。恐怕這背后還有其他的淵源。
一直往里走,過道會漸漸變得狹窄。從視覺的角度來說,這回營造一個綿長的假象,也就是,看起來很長很遠的,實際上沒有那么遠。
大約十五分鐘后,我就來到了院子,院子中央有一根巨大的柱子,也是黑色的。剛才之所以會覺得眼前全是黑色,很大關系就是因為這根巨柱。這個柱子四方造型,造型看起來并沒有什么出人之初,從遠遠看來,它補充了過道,造成了一個視覺差。
柱子上刻著一些我看不懂的文字。奇形怪狀的文字令我感到眩暈,也讓我想起了以前和梅子經常玩的一個游戲。那時候,我們還是小孩,大字不識兩個,我們總會找一棵樹,在上面刻上自己歪歪扭扭的名字。接著我們會互相看彼此寫的字,然后嘲笑對方的文字功底如何如何差勁。那時候,我們刻下的字大概也和這些象形文字差不多。
回憶到這件事,我輕輕地嘆了口氣。時間過去了這么久,我們的字是否仍然在那樹上呢?我暗暗下定決心,我一定要去找到那棵樹,再一次好好地看自己幼時刻下的可笑文字。這里面,其實更多的是一份童真,還有屬于孩童的無盡想象力和創造力。
繼續往前,循著爺爺此前帶領的路徑,來到了黑宮里供奉著死人靈位的地方。我慢慢地走進去,在很多很多的靈牌中找到自己父母的。此時此刻,我的淚禁不住就流了下來。
許多年來,我一直作為“自殺者”的兒子生存于世,我遭受過許多白眼,遭受過許多歧視。很奇怪是不?這個世界,對于一個失去父母的孩子,給予的往往不是應有的關心,而是歧視和排擠。我在美國那會,看過一本叫做《信》的日本推理小說,對于小說里主人公遭受的非議和排擠,我感同身受,當然,我父母并沒有像主人公的哥哥那樣殺了人,所以我所遭受的非議并沒有那么大那么夸張。
我靜靜地站著,站著。
頭低著,眼淚一滴滴地在地上點出一個個漂亮的圓跡。
我活著。爸爸媽媽,當你們死去的時候,我還活著。
而現在,我仍然活著。
孤獨地活著。
我想你們了,我的爸爸,我的媽媽。
就在我如此感懷的時候,我突然聽到身后有動靜。
我猛然一驚,轉過身去。
身后廖無一人,哪里有什么人?
我仰起頭,看著頭頂的天花板發呆,天花板居然是白色的。眼睛習慣了鋪天蓋地的黑色,突然之間發現身邊亦有滿天白色時,惶恐,害怕立時占據了我的整個身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