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舊時宮
- 嘆紅顏 今夕何夕
- 虞澀
- 1496字
- 2012-11-30 17:50:13
轉(zhuǎn)眼春日已過,便是夏來。
佳人臨窗,一襲淺碧衣衫襯得肌膚如雪,烏黑的發(fā)絲散落,明眸皓齒,竟叫那盈盈月光也黯然了。
庭前赤芍正是欲開未開之時,妖嬈中又透著羞澀,讓人看了只覺移不開目光,欲罷不能。而這場景正與窗內(nèi)佳人互為映襯,相得益彰。
蘇燁踏月而入時,看到的就是如斯美景。
“婚宴完了?”
菀茗淡淡問,無悲無喜。
今日正是絮姐姐成婚之日,而她因待字閨中,不得前去觀禮。想來只覺好笑,本是自家姐妹,竟連送別都不能了。
“沒有,我是逃席而來的。”
蘇燁步步走來,淡淡說著,卻看見菀茗眸中的責備。是呢,雖是同父異母,到底也是長姊,她的大好日子,自己卻離席而去,乍一看來,難免使人心寒。
“并非我躲懶,而是那一番繁華著實是看不下去了。”
菀茗一震,直直看了過去,正對上蘇燁眼中一汪清泉,頓時,心下了然。
那婚宴大戲敲鑼打鼓的上演,在人看來是天家威儀,是皇恩浩蕩,卻從未問過主角是否樂意,亦或是根本不在乎經(jīng)歷之人的感受。只要大戲能按部就班的完結(jié),亦算是一對新人功德圓滿了。
既如此,和看木偶戲有何區(qū)別?不看也罷。
“綰鵠,我?guī)闳€地方。”
未等菀茗應(yīng)聲,蘇燁拉起菀茗便往外走。菀茗并未反對,只是臉上有些泛紅。
牽著的手,在手心滲出了輕微的汗意,十指緊扣,那溫濕的薄汗竟像是傳到了心底,潤潤的,暖暖的,讓人無比安心。
“就是這兒了。”
蘇燁放開拉著菀茗的手,輕輕地推開有些斑駁的朱紅色大門。
這是一座破舊的宮殿,匾額有些歪斜,窗子常年失修,半掛在墻上,搖搖欲墜,落滿了灰塵。庭院中的花草明顯長久無人打理,呈現(xiàn)著雜亂的姿態(tài),庭中的秋千在月色中隨風晃動,發(fā)出輕微的“吱呀”聲,在沉寂的夜晚,頗有幾分慎人。
踏入了殿中,繞過屏風,點起燈的殿內(nèi)卻是另一番場景。
墻上掛著一幅美人的丹青。美人衣著清雅,鬢邊一支秋海棠頗顯風韻,朱唇輕啟,欲語還休,煞是動人。卻也能看出作畫之人畫功雖不是上佳,卻極為動情,僅畫出三分形來,卻有六分情態(tài),余下一分,供人回味。
畫作的下角蓋了一個小小的章印,紋絡(luò)有些模糊,細細辨認,依稀是個“琰”字。菀茗恍然,“原來是父皇的手筆……”
蘇燁頷首,菀茗轉(zhuǎn)眸輕笑:“如此說來,這是萱雅母妃的宮殿?”
“是,因母妃是難產(chǎn)而死,后又傳出鬧鬼的流言,眾人皆道此處不詳,便無人再敢居于此處,久而久之便荒蕪了下來。我幼時聽聞母妃生時是居于此地的,便求了父皇將這殿宇要了來。而殿中的物件都還保持著原有的位置,我從未見過母妃,如此一來,倒也感覺母妃是陪伴過我的。”
菀茗不語,只是默默打量著殿內(nèi)陳設(shè)。
墻邊擺著一架普通的瑤琴,側(cè)邊的架子上放著些古玩做裝飾,那古玩不算十分貴重的,可若放在尋常人家卻也算難得。桌上擺著一對青花瓷的花瓶,正中是一個描金香爐,香爐里似乎還有未燃盡的香灰。旁邊一套上好的藍田玉茶盞,乍一看上去,杯邊像是還殘留著主人的余溫。
“這兒你天天打理?”
也不管蘇燁是怎么回答的,菀茗只輕笑著上前,隨意撥弄著那架琴,琴弦因長久無人擺弄而有些松弛,音走了很多。菀茗也不理會,反倒來了興趣,索性坐下彈了一會兒,琴音雖不對,卻也能依稀聽出是《漢宮秋月》的調(diào)子。這曲子菀茗記得不熟,只是挑了能想起來的地方彈。因而有些斷斷續(xù)續(xù)的,再加上琴音不準,倒聽不出曲中原有的悲涼。
一曲畢,菀茗笑出聲來。
“我倒是第一次彈這樣的琴。”
“我何嘗不是第一次聽這樣的曲兒?”
兩人相視一笑,方才因談?wù)撈疠嫜刨F嬪而產(chǎn)生的壓抑感隨著這一笑,便有些疏散了。
菀茗偏頭笑語:“你琴藝不差,怎地懶成這樣,竟連調(diào)琴都不愿了?”
“要不這琴你幫我調(diào)調(diào)?”
“那你給我什么好處呢?”
蘇燁看著微弱的燭光下菀茗笑盈盈又帶了些調(diào)皮的臉,竟像是被攝了心魂,步步上前,在菀茗的額頭上印下了一個吻。
“這便是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