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節
書友吧第1章 前言
近年來,“企業合規”一詞越來越熱。所謂“合規”,即合乎規定、遵守法律規則之意。對于企業來講,實現合規的主要目的在于防范各種法律風險,避免遭受行政、刑事等處罰,避免違反監管規則,并避免由此給企業發展帶來風險。
對于企業來說,要做到合規,是一件謹慎且復雜的事情。企業合規要求企業及其員工的經營管理行為要符合法律法規、行業準則等規定。這種合規往往體現于企業義務的履行,一般多為強制性義務,即必須作出某種行為或者禁止作出某種行為,如企業不能使用童工;股東不能抽逃出資;一些崗位必須經過崗前培訓才能上崗;等等。一旦企業沒有履行相應的義務,就要承擔一定的法律責任。
企業要想在市場中站穩腳跟,“合規”是基本要求。企業合規是企業業務持續與發展的重要前提。如果企業有不合規之處,輕者陷入糾紛泥潭,重者則被追以行政責任,甚至刑事責任。企業商譽由此而遭受重創,這極其不利于其運營與發展。對于很多中小企業來說,一個不合規的操作就可能使企業關停或倒閉。可以說,合規關乎著企業的命運。
為了幫助廣大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做到“合規”,我們撰寫了《企業這樣做不合規:企業合規風險經典案例精析》這本書。本書精煉選取了99個常見的企業和有關市場主體在經營過程中“不合規”的做法,采用案例的形式展開,向讀者指出其中的不合規之處,繼而分析該不合規將給企業帶來的法律后果及其他風險。對于這99個不合規的行為,企業可以通過目錄,一目了然,并結合自己的生產經營活動,發現存在的問題,進而改正。
本書內容不僅包含對法律法規的解答,還包括實務經驗以及利弊的權衡等。同時,本書所選取的“不合規”的事項,對于很多企業來說似曾相識,或者正在發生。比如,“因勞動者不想上社保,企業最終沒有為其上社保,不合規”“為了方便,多刻一枚公章使用,不合規”“給朋友公司幫忙為其空開發票,不合規”等。這些不合規的事情在企業生產經營的現實中很常見,相信我們一一指出后,一定能引起大家的重視,應避盡避,更好地做好風險管控,從而規范經營,塑造良好的企業社會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