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節
書友吧第1章 像一張網里的魚
這故事得從十幾年開始,那時網絡沒現在這么發達,人們社交場景也相對簡單。幾乎所有人都有那個經歷,虛擬世界的社交先從微博,QQ再到微信。
起初的聊天內容僅限于相互熟絡的個人和人群,從簡單的工作關系,發展到互加密不可分的好友。
都那是一個信息大爆炸的時代,由最近的周圍,一夜之間,甚至于一瞬間,將人們從幾千公里之外聚到一起,并能因此而發生一系列事情。所以人際關系,都能從虛擬世界中由此及彼。
是的,一點都沒錯!這樣的情緣以最快速,高效發展起來的,首先得是微信上開發出來的漂流瓶模式。并由此派生出非常廣泛的社交活動,隔山隔水都可以,千里萬里也沒問題。
可惡的是,相信很多人都有這種感覺。也不知道平臺管理者是出于什么理由,所有漂流瓶的匹配都必須是相距千里之外。
也許,這樣的初衷是好的,也應該如此,才能更好地杜絕產生不切實際的網戀,并由此引發其他更多的社會問題。所以,這樣簡單粗暴的地域距離真的能阻礙網戀的發展?
這么做真的能有效解決虛擬世界中戀情的產生嗎?要知道,人是感情動物,是情感非常復雜和微妙的結合體。何況是能產生愛情火花這種不可思議的感覺。
一旦形成,不是簡單的物理現距離可以隔斷的。
君不見,有多少名人過客為了愛情,都毫不猶豫地為之付出代價,有多少是令人感動和敬佩的。
出于無聊,杜小傳在微信上扔出不少漂流瓶。能和被撈到的人聊不上幾句能打動心的話。不是被各種有違道德的言論惡心,就是被各種或明或或暗的違法亂紀言語充斥著底線。其實,應該也正是因為這種虛擬社交方式實在太誘人了,人們的膽子越來越大,也敢于嘗試。
相信,活躍于交友網絡絕大部分人,或多或少都有過這種經歷。
小偉每天不停扔,和撈,用來打發夜里無聊時間。
直到那次撈起荷扔出平的瓶子,他倆先在詩歌上的做出一些簡單而有趣的相互呼應。
比如荷為此寫了一首詩:
離別
我們慢慢衰老
直至死去,離開不分先后
對于消失,誰也無法抗拒
我不是數日子的那人
坐在窗邊
多盼望有人點燃一堆篝火
我看著柴木在里面執著內心熾熱
外表冷漠
小偉緊接著回荷一首:
心愿
多少次回想
你穿上那件碎花裙子
似一只蝴蝶
停在花尖
就算空氣中不含有酒精
我也會被醉倒
就在太陽變成月亮前
想一遍,想那人,是不是在天邊
隨著聊詩歌的話題越來越多,小偉被荷的知性溫柔所吸引。相對應的,荷也被小偉的幽默睿智所打動。隨著一段時間的你來我往拼詩,聊詩。兩人在這個虛擬世界里漸漸進入一種說不清的境地,慢慢的形成了更多相互信任的良好關系。
但是,誰也沒先提出升級相互關系的要求。
還是小偉沒忍住,用一首詩試探:
那人
我喜歡這樣的生活
雖然知道自己已被騙上千遍
仿如枝條上的那一柄葉片
被風掀一掀
再被雨點一點
待到天空有星星出現
我還是那樣希望
你能來到這里
等我掃凈樹底下所有落葉
你與樹蔭坐在一起
說起從前
很明顯,小偉有多幸運,就有多感激能和荷在這個虛擬世界里相遇,并舒爽地聊著共同的話題。
相應的,荷也深深的喜歡上了這樣的相處模式。
便回了小偉一首自己的心聲:
活著
我們一直努力活著
是為一朝能遇上對的
比如,人,事,物,景
但是,對的不一定都能正確
比如,對的碗里裝著
不對胃口又不得不吃的面
你愛喝茶,我只飲白水
坐在對面的
也許永遠不是那人
有些路,有些人,有些事
無論對錯,總會相遇
這樣愉快的你來我往,大約再維持一個月左右,小偉又小心翼翼地提出,要不加好友的建議:“這樣聊起來更順暢。”
荷起先還是有一點猶豫,可能是她在之前被傷害得實在太深了,不敢再輕易相信別人,特別是男的,更別說是遠隔千里的陌生人。
兩人就這樣僵持了一天后,小偉又為此寫了一首詩:
害怕
害怕天下來雨
因為我看到天上有云在哭
害怕遇上天雨
一滴滴的,似是你的眼淚
落入荷塘底的底
可是,我的心不是大海
如何才能讓雨水停歇
當我想到雨不打算停歇時
不再猶豫
好家伙,荷像是被一支箭射中那樣,再也無法不同意小偉的請求,終于互加為好友。
并為此寫了一首詩:
代價
如果非要付出代價
用今夜的失眠,我閉門不出
不望夜空,不想你
只在黑暗中蘸著黑夜寫詩
寫一些關于一時的美好,幸福
就是不寫日子
因為日子太可怕
我無法保留,甚至失去
特別在沒你的城市里
這樣的代價
比上天入地還難
比要我剜走我的記憶還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