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最新章節

書友吧

第1章 絲縷鄉愁 濃情愛意——詩集《順著月光來看你》賞評并序

孫建軍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讀杜鵬詩集《順著月光來看你》,便聯想至千年前另一位杜姓詩人的名句,看來我有些被感動了。時下,每年有多少部詩集問世,恐怕難以計數,然而能讀至讓人有所感動者,確實少之甚少。其因為何?便不妨于杜鵬即將出版之詩集《順著月光來看你》中品味,說一點感動與慨嘆,道一番感悟與沉思,作為心得交流,詩藝切磋,當不失為一次美好的相遇。

杜鵬積近年詩作成集,命名為《順著月光來看你》,十分詩意的書名付梓之前,恰是我順著月光來讀他的詩。掩卷即認為,杜鵬可謂出手不凡,即將出版的首部作品,堪稱好詩集。

說面前擺著一部好詩集,理由至少有二:首先好在題材集中。開篇至落尾雖分三輯,卻將鄉愁吟詠一貫到底。題材看似單一,內涵恰恰由此而豐富。絲絲縷縷的鄉愁表達,或閃跳于意象之上,或蘊藏于意境之中,點滴絲縷,多姿多彩。僅此一點,便可供一些初出詩集,生怕不能全面便“雜燴式”選編的詩友借鑒。其次好在愛意濃情。整部詩集飽含的鄉土情感,亦是一貫到底,親情與友情,童真與物象,命運顛沛與時空記憶,交錯妙造,無一不被純真愛意所浸染,因而具有了魂牽夢繞的感染力。

杜鵬能寫出這樣一部詩集,與他的人生經歷是相關的。他是四川通江人,1974年出生,1996年參加工作,鄉村教師。他說,在偏遠村小聞聽山風,他在月光中沉淀下來,邊教書邊寫作。也許正是這樣的環境,讓他沒有追逐潮頭的文學機會,反而使他的創作基礎十分接地氣。

“黃昏了,父親把夕陽坐成一片紅/他折下幾根枯藤,反復地編織/編織雞鴨和牛羊,編織風車和犁鏵/編織著一輩子的左鄰右舍//他說,這一走/只剩下夢和方向了/今后的老骨灰,只有趁著/故鄉黑夜的風,悄無聲息地/摸著月光回來。路,不會陌生”(《走不出故鄉》)。

讀這樣的詩行,又讓我聯想起古人名句“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極天涯不是家”。鄉愁是什么,鄉愁就是孤獨,而孤獨是文學創作的基本動因。所以詩歌營造的意象和意境,正是這一層孤獨追尋解脫并升華的投影。一如杜鵬于鄉土的河川之上懷想先賢。

“端午,我不敢涉入江水/我擔心水走失了晴天/冷冷的月不再安靜/我在岸邊,從黃昏的裂縫里/打撈你潛伏江底多年的諫言//天空的雨,并不顯得樂觀/偌大的云,容不下你的思想/岸邊的草,舉起火焰的祭祀/我找你投江前的疾呼,沒看到佩劍/只有那一岸懷念的燈火”(《我想你的孤獨和思想》)。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蔽抑晕膶W的孤獨,并不是自我封閉的黑暗深淵,因為詩歌飽含著愛意,于是所有的孤獨將化之為博愛與大愛。

愛,如若心跳脈動:“黃昏,再次扯出/黑夜的內幕/一顆顆星星揪著舊事/無法交出上火的藥丸/所有的內傷/隨流星下墜/孤傷的羽毛/在燈下,是何等的柔軟/我把自己/在黑夜,慢慢收攏”(《借黃昏的一枚羽毛說話》)。

孤獨因有愛的相依,便能造化境界為一種崇高,深沉而溫暖,悲憫而美麗,奇幻而真實,微弱卻又自由地成了一種永恒的向往,為此我們才說,美是真理的光輝。

詩本當是美的:“她帶著最樸素泥土/談到麥苗,綠色填補了饑餓/把露珠舉到了頭頂/談到菜地,彎腰就可以拾起炊煙/干凈的葉片還原了生態的奔跑/也談到空氣的元素,醉了鳥鳴/綠了山坡,透明里沒有塵埃//每次說完,母親卻放慢光陰/擔心鄉村的話題觸痛高樓的腰身/她不習慣樓梯的高度/和一些陽光照射不到的陰影/生怕秋風吹瘦了鄉音”(《帶著故鄉行走的母親》)。

這樣的詩行里,語言是清新的、質樸的,卻又由新穎的意象調動得恰到好處,虛實相生而富有了詩意語言的張力。借此,我們可以討論一下詩歌創作的語言問題了。

當下,似乎有一種泛濫級的,標榜為新銳或時尚的詩觀,儼然主導著一些青年詩人的語言選擇。他們一看到語言清新質樸的詩作,劈頭便是不屑一顧的定論:太過老舊了,這怎么能為詩歌語言做出貢獻呢?然而觀其筆下詩行,定會有不少人大喊頭痛。倘若認真解讀,表象上不過用了些生造詞匯,顛倒語法,歪擰形象的手法,而內在里,卻是將錯位的孤獨,深淵式的處境誤以為詩歌意境的表達。這樣的所謂詩作,往往把作者自己感動得一塌糊涂,而諸多讀者卻不知所云。假如孤獨沒能與愛意融合為光明的向往,那恰恰才會墜入自我封閉的黑暗空間。然而,杜鵬的詩歌語言不矯揉造作,顯得清新質樸,描繪得意境深遠,回味中蘊含淡淡的清香。

誠然,詩的形式和語言,在創新的動力之下才會不斷獲得生命力,但是,就詩歌創作而言,人文情懷終極所指的方向是恒定不變的,就像絲縷鄉愁的孤獨,必然釋然于濃情愛意中而升華為詩意的美好與崇高。所經,不是語怪就出好詩句,恰恰是真情定有好詩篇。

真情所至,風也動容:“原想,在春天里/把愛情埋葬在向陽的泥土里/留在恒溫的時光里/留在那溫柔編織的路口/奢望鳥兒的翅膀溢滿冬日的暖陽/月亮倉促地出現了盈虧/朦朧的光走進了你的閨房/你穿著婚紗的影子在時間游走/所有的挽留在夜路上打了死結/我醉臥在陳舊的石欄邊/風吹散了蝶戀花的唇香/在輕柔的水邊/聽蛙聲攪亂了午夜的岔路”(《站在風里》)。

杜鵬說,他只是有著對文學的愛好,一直在默默地寫,先前甚至沒有此生還要出版詩集的奢望。并且,他說得那樣平淡如水,這般的從容不迫。我以為這正是他這部詩集顯得出手不凡的成功所在。那就不妨借此討論一下我們讀詩寫詩的人生態度,對于理解心靈的孤獨與生命的愛意,定然是十分有益的。

假如有人說,“文字比生命長壽”,我并不完全贊成,因為在這個權力欲與物欲化糾結的環境里,作家的存在似乎越發功利了,需要他們的書先暢銷進而出名,有了名進而需要行政化的社會地位等等。杜鵬與我都上不了這個臺階,我們出版的那些稱為“詩集”的物品,可能真不如自己的生命長壽。況且信息爆炸,自媒體五光十色的當下,似乎已經斷了藏于深山,三百年重見天日再驚世駭俗的后路。我倒是贊成一位朋友的說法:“生命比文字鮮活”。而我們只是喜歡用文字構建的詩行,表達或表現自己的生命而已。

肯定不必為這一種孤獨悲哀,僅僅如此,我們也將收獲與眾不同的精彩。恰似印證泰戈爾的名句:天空沒有留下翅膀的痕跡,但我飛過!

讀杜鵬的詩作,讓我又一次感悟到:生活對于人生是一次苦泅,我們不可預知有無滅頂之災。然而生命的意義在于這努力的過程。因為正透過這些困擾和苦難,某種美好的東西出現了。凡是滿懷著愛與智慧去生活和工作的人,都能在他們對自然和藝術的真誠中找到護身符。

他們將不被邪惡傷害:“靜好的天空/不在乎白云的任性/星星停留夜空/只為找你起程的炊煙/雨水漲滿了整個河流/一朵花被走失的蝴蝶打濕腰身/彩虹將你的裙擺引入高空/風一過,破碎似夢/灰暗的情節蝕骨之痛//你把最美的故事/留在浮云上。集結更多的重量/我用余生所有的力量/等你的傾瀉而下//守候讓一匹馬在原野上奔馳/最美的等待,靜默在柵欄外”(《我的沉默不語》)。

我想,我與杜鵬的心是相通的:創造的目的不是獲取功利。真正有創造力的人將與創造融為一體,而沒有創造力的人才站在創造的一旁,炫耀創造投射在他身上的浮光。

我從事文學專業工作30年,其間發現一個規律,絕大多數成名作家一生的作品,其實很難超越自己40至50歲這個時段。杜鵬正處于這個時段,我對他后續的精彩作品抱有很大的期待。

于是我還想借此對杜鵬說,功利者的美感是破碎的美感,創造者則尋求大真、大美與大善。所以詩歌創作是一種磨難,甚至讓生活不幸,卻也讓靈魂不朽,高尚永存!

是為序。

2021年6月2日于聽風堂

孫建軍,國家一級作家,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四川省作家協會第五、六、七屆主席團委員。

上架時間:2024-01-31 17:32:41
出版社:太白文藝出版社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已經獲得合法授權,并進行制作發行

QQ閱讀手機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乐县| 灵武市| 舟山市| 仪征市| 玉林市| 垫江县| 灵台县| 临泽县| 武城县| 木兰县| 崇仁县| 德安县| 沂水县| 漠河县| 永康市| 衡山县| 罗定市| 龙山县| 乐平市| 台南县| 天等县| 修武县| 同心县| 获嘉县| 临潭县| 雅江县| 富阳市| 当阳市| 南昌县| 济南市| 古蔺县| 穆棱市| 开阳县| 石阡县| 宣威市| 定襄县| 土默特左旗| 冀州市| 广水市| 宣武区| 东港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