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報

會員
津巴多普通心理學(第8版)
最新章節:
版權聲明
這本書是“當代心理學的形象與聲音”、著名心理學家菲利普·津巴多代表作的最新版,作為經典的心理學教材,本書包含了14個心理學入門需要學習的主題,包括心智、生物心理學、感覺與知覺、學習、記憶、思維與智力、畢生發展、意識狀態、動機與情緒、人格、社會心理學、心理障礙、心理障礙的治療,以及從應激到健康和幸福等內容。本書每章內容均由一個生活中常見的問題引出,并圍繞該問題提出相關心理學領域中的核心概念,在回答問題的過程中幫助學習者建立起對該領域的認知。同時,本書還通過“心理學很有用”“試一試”“寫一寫”“批判性思維的應用”等版塊加強了學習者在日常生活中對心理學知識的應用與深度思考。另外,與之前的版本相比,本書對各個心理學細分領域的新研究都做了大量更新,便于學習者和研究者對自身知識體系更新換代。本書適合高校與相關研究機構的心理學學習者與研究者使用,也適合所有心理學愛好者閱讀、參考。
最新章節
書友吧 9評論品牌:人郵圖書
譯者:傅小蘭等
上架時間:2022-06-17 09:51:43
出版社:人民郵電出版社
本書數字版權由人郵圖書提供,并由其授權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制作發行
- 版權聲明 更新時間:2022-06-17 10:11:50
- 關于教學課件
- 關于全書圖表資源
- 全書圖片版權說明
- 參考文獻
- 術語表
- 一封感謝信
- 本章小結:從應激到健康和幸福
- 批判性思維的應用:生活變化是否真的對健康有害
- 心理學很有用 行為醫學和健康心理學
- 14.10 融為一體:發展主觀幸福感,獲得快樂
- 14.9 選擇積極的生活方式:“買一送一”對健康的益處
- 14.8 心理學的應對策略
- 關鍵問題:我們怎樣將消極的應激變為積極的生活策略
- 心理學很有用 運用心理學來學習心理學
- 14.7 堅韌性、樂觀主義和韌性
- 14.6 心理控制源
- 14.5 A型人格和敵意
- 關鍵問題:誰最容易受到應激的影響
- 心理學很有用 對模糊威脅的認知評估
- 14.4 應激和免疫系統
- 14.3 應激的生理反應
- 關鍵問題:應激如何對我們的身體造成影響
- 心理學很有用 學生的應激
- 14.2 長期應激源
- 14.1 創傷性應激源
- 關鍵問題:導致痛苦的原因是什么
- 應激的多元化視角
- 余波的應激
- 核心概念
- 第十四章 從應激到健康和幸福
- 本章小結:心理障礙的治療
- 批判性思維的應用:循證實踐
- 心理學很有用 運用心理學來學習心理學
- 13.12 “憂心忡忡的正常人”和其他問題:不是每個人都需要藥物
- 13.11 抑郁癥和焦慮癥:心理療法與醫學治療的比較
- 13.10 精神分裂癥:心理療法與醫學療法的比較
- 關鍵問題:如何比較心理療法和生物醫學療法
- 心理學很有用 你推薦哪種療法
- 13.9 住院治療和其他替代方案
- 13.8 治療心理障礙的其他醫學療法
- 13.7 藥物治療
- 關鍵問題:生物醫學療法是怎樣治療心理障礙的
- 心理學很有用 大多數人從哪里獲得幫助
- 13.6 評估心理療法
- 13.5 認知行為療法
- 13.4 行為療法
- 13.3 領悟療法
- 關鍵問題:心理學家如何治療心理障礙
- 心理學很有用 準專業人員也能做治療
- 13.2 歷史和文化背景下的治療
- 13.1 進入治療
- 關鍵問題:什么是療法
- 核心概念
- 第十三章 心理障礙的治療
- 本章小結:心理障礙
- 批判性思維的應用:重訪精神病院——羅森漢研究的另一種視角
- 心理學很有用 運用心理學來學習心理學
- 12.14 心理障礙的文化背景
- 12.13 診斷標簽、貼標簽和去個性化
- 關鍵問題:給人貼標簽的后果是什么
- 心理學很有用 害羞
- 12.12 超越DSM-5:下一個系統是什么
- 12.11 神經發育障礙
- 12.10 精神分裂癥
- 12.9 分離障礙
- 12.8 軀體癥狀障礙
- 12.7 強迫癥
- 12.6 焦慮癥
- 12.5 雙相障礙
- 12.4 抑郁癥
- 12.3 DSM-5分類系統概述
- 關鍵問題:在DSM-5中,心理障礙是如何分類的
- 心理學很有用 精神錯亂辯護:問題有多嚴重
- 12.2 異常指標
- 12.1 心理障礙概念的轉變
- 關鍵問題:什么是心理障礙
- 醫院的工作人員是沒水平還是沒感情
- 核心概念
- 第十二章 心理障礙
- 本章小結:社會心理學
- 批判性思維的應用:恐怖主義是“瘋狂的狂熱分子犯下的毫無意義的暴力行為”嗎
- 心理學很有用 運用心理學來學習心理學
- 11.12 通過系統化的改變和重構來防止霸凌
- 11.11 系統命令鏈
- 11.10 斯坦福監獄實驗
- 關鍵問題:社會系統如何塑造影響行為的情境
- 心理學很有用 社會痛苦與身體痛苦像嗎
- 心理學很有用 刻板印象提升和價值觀肯定
- 11.9 偏見和歧視
- 11.8 認知歸因
- 11.7 愛
- 11.6 人際吸引
- 關鍵問題:構建社會現實,什么影響我們對他人的判斷
- 心理學很有用 穿上“耶魯鞋”
- 11.5 旁觀者問題:不作為的罪惡
- 11.4 米爾格拉姆研究的跨文化測試
- 11.3 服從權威
- 11.2 從眾
- 11.1 行為的社會標準
- 關鍵問題:我們的行為如何受到社會情境的影響
- 是什么使社會心理學與眾不同
- 核心概念
- 第十一章 社會心理學
- 本章小結:人格
- 批判性思維的應用:人格-情境爭論
- 心理學很有用 當人格出現障礙時
- 10.15 文化對人格觀的影響
- 10.14 自我敘述:我們自己的人格故事
- 10.13 內隱人格理論
- 關鍵問題:人們會使用哪些理論來理解自己和他人
- 心理學很有用 運用心理學來學習心理學
- 10.12 當前發展趨勢:社會系統中的人
- 10.11 社會認知理論:強調社會學習
- 10.10 存在主義方法:在存在中尋找意義
- 10.9 人本主義理論:強調人的潛能和心理健康
- 10.8 心理動力學理論:強調動機和精神障礙
- 關鍵問題:心理過程如何塑造我們的人格
- 心理學很有用 作為人格和幸福核心的積極性
- 10.7 時間人格
- 10.6 作為組合特質的人格
- 10.5 人格和氣質
- 關鍵問題:人格由哪些穩定的行為模式或特質組成
- 心理學很有用 解釋與眾不同的人和異乎尋常的行為
- 10.4 社會和文化對人格的作用
- 10.3 人格的兩種觀點:特質理論和過程理論
- 10.2 后天的影響:人格與環境
- 10.1 生物學、人類本性和人格
- 關鍵問題:我們的人格是由什么力量塑造的
- 人格是跨越時間和生活情境的一致性傾向
- 核心概念
- 第十章 人格
- 本章小結:動機與情緒
- 批判性思維的應用:測謊儀真的能測出謊言嗎
- 心理學很有用 檢測欺騙
- 9.13 我們對自己的情緒有多少控制力
- 9.12 情緒理論:解決一些早期爭論
- 9.11 喚醒水平、成績和倒U形曲線
- 9.10 情緒的神經科學
- 關鍵問題:什么過程控制了我們的情緒
- 心理學很有用 基于生理和文化的情緒性別差異
- 9.9 情緒與動機有什么關系
- 關鍵問題:情緒是如何激勵我們的
- 心理學很有用 性取向及其成因
- 9.8 性、饑餓和需要層次
- 9.7 性沖動:一種不是必需的沖動
- 9.6 意志力、蘿卜和巧克力餅干的問題
- 9.5 饑餓:一種自我平衡的驅力和心理動機
- 關鍵問題:饑餓和性在動機層次中處于哪個位置
- 心理學很有用 確定什么能激勵他人
- 9.4 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
- 9.3 本能理論、驅力理論和弗洛伊德的心理動力理論
- 關鍵問題:我們的動機優先級是如何確定的
- 心理學很有用 運用心理學來學習心理學
- 9.2 獎勵對動機影響的不確定性
- 9.1 人們為什么工作:麥克利蘭的理論
- 關鍵問題:動機是什么
- 核心概念
- 第九章 動機與情緒
- 本章小結:意識狀態
- 批判性思維的應用:對無意識的重新思考
- 心理學很有用 依賴與成癮
- 8.9 精神藥物狀態
- 8.8 冥想
- 8.7 催眠
- 關鍵問題:還有什么其他形式的意識
- 心理學很有用 睡眠障礙
- 8.6 做夢:夜晚的盛會
- 應對時差反應和其他晝夜節律變化的技巧
- 8.5 睡眠:我們生命中神秘的三分之一
- 8.4 白日夢
- 關鍵問題:意識每天會發生怎樣的周期循環
- 心理學很有用 運用心理學來學習心理學
- 8.3 昏迷及相關狀態
- 8.2 有意識和無意識的心理模型
- 8.1 研究意識的工具
- 關鍵問題:意識與其他心理過程有何聯系
- 核心概念
- 第八章 意識狀態
- 本章小結:畢生發展
- 批判性思維的應用:莫扎特效應
- 心理學很有用 對吉姆雙胞胎和你自己發展的回顧
- 7.14 成年晚期:開始整合的年紀
- 7.13 成年中期的挑戰:復雜性和繁衍
- 7.12 成年早期:探索、自主和親密
- 關鍵問題:成年人面臨哪些發展挑戰
- 心理學很有用 運用心理學來學習心理學
- 7.11 社會發展和情緒發展
- 7.10 道德發展
- 7.9 青春期的神經發展和認知發展
- 7.8 青春期的身體成熟
- 7.7 青春期和文化
- 關鍵問題:哪些變化標志著青春期的轉變
- 心理學很有用ADHD之謎
- 7.6 社會發展和情緒發展
- 7.5 認知發展:皮亞杰的理論
- 7.4 兒童是如何習得語言的
- 關鍵問題:兒童期的發展任務是什么
- 心理學很有用 不只是娛樂和游戲:兒童的“玩”在人生成功中的作用
- 7.3 嬰兒期:以新生兒期為基礎
- 7.2 新生兒期:新生兒的能力
- 7.1 胎兒期發展
- 關鍵問題:嬰兒擁有哪些先天能力
- 先天還是后天:我們如何判斷
- 核心概念
- 第七章 畢生發展
- 本章小結:思維與智力
- 批判性思維的應用:性別差異問題
- 心理學很有用 大腦訓練計劃:它們是否有效
- 6.16 遺傳力(不是遺傳)與群體差異
- 6.15 哪些證據表明智力受到環境影響
- 6.14 哪些證據表明智力受到遺傳影響
- 關鍵問題:心理學家如何解釋群體間的智商差異
- 心理學很有用 測驗分數與自我實現預言
- 6.13 動物智力的問題
- 6.12 智力的文化定義
- 6.11 智力的認知理論
- 6.10 智力的心理測量理論
- 關鍵問題:智力是一種能力還是多種能力
- 心理學很有用 你能為特殊兒童做些什么
- 6.9 美國心理學家借用比奈和西蒙的觀點
- 6.8 比奈和西蒙發明了學校能力測驗
- 關鍵問題:如何測量智力
- 心理學很有用 運用心理學來學習心理學
- 6.7 成為一個創新天才
- 6.6 判斷和決策
- 6.5 問題解決
- 關鍵問題:善于思考的人具備哪些能力
- 心理學很有用 圖式與腳本幫助你知道要預期什么
- 6.4 直覺
- 6.3 思維與大腦
- 6.2 表象與認知地圖
- 6.1 概念
- 關鍵問題:思維的組成成分是什么
- 什么是天才?任何人都可以成為天才嗎
- 核心概念
- 第六章 思維與智力
- 本章小結:記憶
- 批判性思維的應用:對“恢復的記憶”的爭論
- 心理學很有用 運用心理學來學習心理學
- 5.8 運用記憶術來提高你的記憶能力
- 5.7 過度作為之罪
- 5.6 遺漏之罪
- 關鍵問題:為什么記憶有時會出錯,對此我們能做些什么
- 心理學很有用 舌尖現象
- 5.5 內隱記憶和外顯記憶
- 關鍵問題:我們如何提取記憶
- 心理學很有用 閃光燈記憶:當……的時候,你在哪兒
- 5.4 第三階段:長時記憶
- 5.3 第二階段:工作記憶
- 5.2 第一階段:感覺記憶
- 關鍵問題:我們如何形成記憶
- 心理學很有用 你想擁有“攝影式記憶”嗎
- 5.1 記憶是被建構和重構的
- 關鍵問題:什么是記憶
- 核心概念
- 第五章 記憶
- 本章小結:學習與人類后天發展
- 批判性思維的應用: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學習風格”嗎
- 心理學很有用 重溫飛行恐懼
- 4.11 大腦機制、學習和“高級”認知學習
- 4.10 觀察學習:班杜拉對行為主義的挑戰
- 4.9 認知地圖:托爾曼發現大鼠在想什么
- 4.8 頓悟學習:科勒在加那利群島上研究黑猩猩
- 關鍵問題:認知心理學如何解釋學習
- 心理學很有用 運用心理學來學習心理學
- 4.7 操作性條件反射和經典條件反射的比較
- 4.6 改變操作性行為的檢查清單
- 4.5 懲罰之謎
- 4.4 強化的威力
- 4.3 斯金納與激進行為主義
- 關鍵問題:我們如何通過操作性條件反射學習新行為
- 心理學很有用 條件性味覺厭惡和化療
- 4.2 經典條件反射的應用
- 4.1 經典條件反射的要素
- 關鍵問題:經典條件反射解釋了哪種學習
- 簡單和復雜的學習形式
- 學習與本能
- 行為學習與認知學習
- 核心概念
- 第四章 學習與人類后天發展
- 本章小結:感覺與知覺
- 批判性思維的應用:閾下知覺與閾下說服
- 心理學很有用 運用心理學來學習心理學
- 3.11 眼見為實
- 3.10 知覺的理論解釋
- 3.9 模棱兩可和扭曲的知覺
- 3.8 知覺加工:在感覺中尋找意義
- 關鍵問題:感覺和知覺之間是什么關系
- 心理學很有用 疼痛的感覺和體驗
- 3.7 聯覺:跨越感官的感覺
- 3.6 對比視覺、聽覺和其他感覺
- 3.5 聽覺
- 3.4 視覺
- 關鍵問題:不同感覺有什么相同之處和不同之處
- 心理學很有用 感覺適應
- 3.3 信號檢測論
- 3.2 閾限:感覺的邊界
- 3.1 轉導:把刺激變成感覺
- 關鍵問題:刺激如何變成感覺
- 感覺與知覺
- 核心概念
- 第三章 感覺與知覺
- 本章小結:生物心理學、神經科學和人類天性
- 批判性思維的應用:左腦與右腦
- 心理學很有用 接觸式運動和創傷性腦損傷
- 2.10 大腦半球優勢
- 2.9 大腦皮層的腦葉
- 2.8 人腦的三層結構
- 2.7 窺視腦的窗口
- 關鍵問題:腦如何產生行為和心理過程
- 心理學很有用 精神藥物如何影響神經系統
- 2.6 內分泌系統
- 2.5 神經系統
- 2.4 神經元:神經系統的基本單元
- 關鍵問題:身體如何進行內部通信
- 心理學很有用 選擇孩子的基因
- 2.3 表觀遺傳學的美麗新世界
- 2.2 基因和遺傳
- 2.1 進化和自然選擇
- 關鍵問題:基因和行為如何關聯
- 1.4千克重的奇妙器官:它使我們成為人類
- 核心概念
- 第二章 生物心理學、神經科學與人類天性
- 本章小結:心智、行為和心理科學
- 批判性思維的應用:兒童疫苗注射會增加孤獨癥的患病風險嗎
- 心理學很有用 偽心理學的危害
- 1.9 心理學研究中的偏差和倫理問題
- 1.8 心理學研究的5種類型
- 1.7 科學方法的4個步驟
- 關鍵問題:心理學家如何拓展新知識
- 心理學很有用 心理學的變遷
- 1.6 心理學視角:你工具箱中的6種工具
- 1.5 20世紀激增的心理學視角
- 1.4 科學心理學的創立
- 1.3 心理與身體的分離
- 關鍵問題:心理學的6個主要視角是什么
- 心理學很有用 心理學專業
- 對本章問題的批判性思考
- 1.2 對心理學與偽心理學的批判性思考
- 1.1 心理學:超乎你的想象
- 關鍵問題:什么是心理學,什么不是心理學
- 核心概念
- 第一章 心智、行為和心理科學
- 致學生
- 譯者序
- 中文版序
- 內容提要
- 版權信息
- 封面
- 封面
- 版權信息
- 內容提要
- 中文版序
- 譯者序
- 致學生
- 第一章 心智、行為和心理科學
- 核心概念
- 關鍵問題:什么是心理學,什么不是心理學
- 1.1 心理學:超乎你的想象
- 1.2 對心理學與偽心理學的批判性思考
- 對本章問題的批判性思考
- 心理學很有用 心理學專業
- 關鍵問題:心理學的6個主要視角是什么
- 1.3 心理與身體的分離
- 1.4 科學心理學的創立
- 1.5 20世紀激增的心理學視角
- 1.6 心理學視角:你工具箱中的6種工具
- 心理學很有用 心理學的變遷
- 關鍵問題:心理學家如何拓展新知識
- 1.7 科學方法的4個步驟
- 1.8 心理學研究的5種類型
- 1.9 心理學研究中的偏差和倫理問題
- 心理學很有用 偽心理學的危害
- 批判性思維的應用:兒童疫苗注射會增加孤獨癥的患病風險嗎
- 本章小結:心智、行為和心理科學
- 第二章 生物心理學、神經科學與人類天性
- 核心概念
- 1.4千克重的奇妙器官:它使我們成為人類
- 關鍵問題:基因和行為如何關聯
- 2.1 進化和自然選擇
- 2.2 基因和遺傳
- 2.3 表觀遺傳學的美麗新世界
- 心理學很有用 選擇孩子的基因
- 關鍵問題:身體如何進行內部通信
- 2.4 神經元:神經系統的基本單元
- 2.5 神經系統
- 2.6 內分泌系統
- 心理學很有用 精神藥物如何影響神經系統
- 關鍵問題:腦如何產生行為和心理過程
- 2.7 窺視腦的窗口
- 2.8 人腦的三層結構
- 2.9 大腦皮層的腦葉
- 2.10 大腦半球優勢
- 心理學很有用 接觸式運動和創傷性腦損傷
- 批判性思維的應用:左腦與右腦
- 本章小結:生物心理學、神經科學和人類天性
- 第三章 感覺與知覺
- 核心概念
- 感覺與知覺
- 關鍵問題:刺激如何變成感覺
- 3.1 轉導:把刺激變成感覺
- 3.2 閾限:感覺的邊界
- 3.3 信號檢測論
- 心理學很有用 感覺適應
- 關鍵問題:不同感覺有什么相同之處和不同之處
- 3.4 視覺
- 3.5 聽覺
- 3.6 對比視覺、聽覺和其他感覺
- 3.7 聯覺:跨越感官的感覺
- 心理學很有用 疼痛的感覺和體驗
- 關鍵問題:感覺和知覺之間是什么關系
- 3.8 知覺加工:在感覺中尋找意義
- 3.9 模棱兩可和扭曲的知覺
- 3.10 知覺的理論解釋
- 3.11 眼見為實
- 心理學很有用 運用心理學來學習心理學
- 批判性思維的應用:閾下知覺與閾下說服
- 本章小結:感覺與知覺
- 第四章 學習與人類后天發展
- 核心概念
- 行為學習與認知學習
- 學習與本能
- 簡單和復雜的學習形式
- 關鍵問題:經典條件反射解釋了哪種學習
- 4.1 經典條件反射的要素
- 4.2 經典條件反射的應用
- 心理學很有用 條件性味覺厭惡和化療
- 關鍵問題:我們如何通過操作性條件反射學習新行為
- 4.3 斯金納與激進行為主義
- 4.4 強化的威力
- 4.5 懲罰之謎
- 4.6 改變操作性行為的檢查清單
- 4.7 操作性條件反射和經典條件反射的比較
- 心理學很有用 運用心理學來學習心理學
- 關鍵問題:認知心理學如何解釋學習
- 4.8 頓悟學習:科勒在加那利群島上研究黑猩猩
- 4.9 認知地圖:托爾曼發現大鼠在想什么
- 4.10 觀察學習:班杜拉對行為主義的挑戰
- 4.11 大腦機制、學習和“高級”認知學習
- 心理學很有用 重溫飛行恐懼
- 批判性思維的應用: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學習風格”嗎
- 本章小結:學習與人類后天發展
- 第五章 記憶
- 核心概念
- 關鍵問題:什么是記憶
- 5.1 記憶是被建構和重構的
- 心理學很有用 你想擁有“攝影式記憶”嗎
- 關鍵問題:我們如何形成記憶
- 5.2 第一階段:感覺記憶
- 5.3 第二階段:工作記憶
- 5.4 第三階段:長時記憶
- 心理學很有用 閃光燈記憶:當……的時候,你在哪兒
- 關鍵問題:我們如何提取記憶
- 5.5 內隱記憶和外顯記憶
- 心理學很有用 舌尖現象
- 關鍵問題:為什么記憶有時會出錯,對此我們能做些什么
- 5.6 遺漏之罪
- 5.7 過度作為之罪
- 5.8 運用記憶術來提高你的記憶能力
- 心理學很有用 運用心理學來學習心理學
- 批判性思維的應用:對“恢復的記憶”的爭論
- 本章小結:記憶
- 第六章 思維與智力
- 核心概念
- 什么是天才?任何人都可以成為天才嗎
- 關鍵問題:思維的組成成分是什么
- 6.1 概念
- 6.2 表象與認知地圖
- 6.3 思維與大腦
- 6.4 直覺
- 心理學很有用 圖式與腳本幫助你知道要預期什么
- 關鍵問題:善于思考的人具備哪些能力
- 6.5 問題解決
- 6.6 判斷和決策
- 6.7 成為一個創新天才
- 心理學很有用 運用心理學來學習心理學
- 關鍵問題:如何測量智力
- 6.8 比奈和西蒙發明了學校能力測驗
- 6.9 美國心理學家借用比奈和西蒙的觀點
- 心理學很有用 你能為特殊兒童做些什么
- 關鍵問題:智力是一種能力還是多種能力
- 6.10 智力的心理測量理論
- 6.11 智力的認知理論
- 6.12 智力的文化定義
- 6.13 動物智力的問題
- 心理學很有用 測驗分數與自我實現預言
- 關鍵問題:心理學家如何解釋群體間的智商差異
- 6.14 哪些證據表明智力受到遺傳影響
- 6.15 哪些證據表明智力受到環境影響
- 6.16 遺傳力(不是遺傳)與群體差異
- 心理學很有用 大腦訓練計劃:它們是否有效
- 批判性思維的應用:性別差異問題
- 本章小結:思維與智力
- 第七章 畢生發展
- 核心概念
- 先天還是后天:我們如何判斷
- 關鍵問題:嬰兒擁有哪些先天能力
- 7.1 胎兒期發展
- 7.2 新生兒期:新生兒的能力
- 7.3 嬰兒期:以新生兒期為基礎
- 心理學很有用 不只是娛樂和游戲:兒童的“玩”在人生成功中的作用
- 關鍵問題:兒童期的發展任務是什么
- 7.4 兒童是如何習得語言的
- 7.5 認知發展:皮亞杰的理論
- 7.6 社會發展和情緒發展
- 心理學很有用ADHD之謎
- 關鍵問題:哪些變化標志著青春期的轉變
- 7.7 青春期和文化
- 7.8 青春期的身體成熟
- 7.9 青春期的神經發展和認知發展
- 7.10 道德發展
- 7.11 社會發展和情緒發展
- 心理學很有用 運用心理學來學習心理學
- 關鍵問題:成年人面臨哪些發展挑戰
- 7.12 成年早期:探索、自主和親密
- 7.13 成年中期的挑戰:復雜性和繁衍
- 7.14 成年晚期:開始整合的年紀
- 心理學很有用 對吉姆雙胞胎和你自己發展的回顧
- 批判性思維的應用:莫扎特效應
- 本章小結:畢生發展
- 第八章 意識狀態
- 核心概念
- 關鍵問題:意識與其他心理過程有何聯系
- 8.1 研究意識的工具
- 8.2 有意識和無意識的心理模型
- 8.3 昏迷及相關狀態
- 心理學很有用 運用心理學來學習心理學
- 關鍵問題:意識每天會發生怎樣的周期循環
- 8.4 白日夢
- 8.5 睡眠:我們生命中神秘的三分之一
- 應對時差反應和其他晝夜節律變化的技巧
- 8.6 做夢:夜晚的盛會
- 心理學很有用 睡眠障礙
- 關鍵問題:還有什么其他形式的意識
- 8.7 催眠
- 8.8 冥想
- 8.9 精神藥物狀態
- 心理學很有用 依賴與成癮
- 批判性思維的應用:對無意識的重新思考
- 本章小結:意識狀態
- 第九章 動機與情緒
- 核心概念
- 關鍵問題:動機是什么
- 9.1 人們為什么工作:麥克利蘭的理論
- 9.2 獎勵對動機影響的不確定性
- 心理學很有用 運用心理學來學習心理學
- 關鍵問題:我們的動機優先級是如何確定的
- 9.3 本能理論、驅力理論和弗洛伊德的心理動力理論
- 9.4 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
- 心理學很有用 確定什么能激勵他人
- 關鍵問題:饑餓和性在動機層次中處于哪個位置
- 9.5 饑餓:一種自我平衡的驅力和心理動機
- 9.6 意志力、蘿卜和巧克力餅干的問題
- 9.7 性沖動:一種不是必需的沖動
- 9.8 性、饑餓和需要層次
- 心理學很有用 性取向及其成因
- 關鍵問題:情緒是如何激勵我們的
- 9.9 情緒與動機有什么關系
- 心理學很有用 基于生理和文化的情緒性別差異
- 關鍵問題:什么過程控制了我們的情緒
- 9.10 情緒的神經科學
- 9.11 喚醒水平、成績和倒U形曲線
- 9.12 情緒理論:解決一些早期爭論
- 9.13 我們對自己的情緒有多少控制力
- 心理學很有用 檢測欺騙
- 批判性思維的應用:測謊儀真的能測出謊言嗎
- 本章小結:動機與情緒
- 第十章 人格
- 核心概念
- 人格是跨越時間和生活情境的一致性傾向
- 關鍵問題:我們的人格是由什么力量塑造的
- 10.1 生物學、人類本性和人格
- 10.2 后天的影響:人格與環境
- 10.3 人格的兩種觀點:特質理論和過程理論
- 10.4 社會和文化對人格的作用
- 心理學很有用 解釋與眾不同的人和異乎尋常的行為
- 關鍵問題:人格由哪些穩定的行為模式或特質組成
- 10.5 人格和氣質
- 10.6 作為組合特質的人格
- 10.7 時間人格
- 心理學很有用 作為人格和幸福核心的積極性
- 關鍵問題:心理過程如何塑造我們的人格
- 10.8 心理動力學理論:強調動機和精神障礙
- 10.9 人本主義理論:強調人的潛能和心理健康
- 10.10 存在主義方法:在存在中尋找意義
- 10.11 社會認知理論:強調社會學習
- 10.12 當前發展趨勢:社會系統中的人
- 心理學很有用 運用心理學來學習心理學
- 關鍵問題:人們會使用哪些理論來理解自己和他人
- 10.13 內隱人格理論
- 10.14 自我敘述:我們自己的人格故事
- 10.15 文化對人格觀的影響
- 心理學很有用 當人格出現障礙時
- 批判性思維的應用:人格-情境爭論
- 本章小結:人格
- 第十一章 社會心理學
- 核心概念
- 是什么使社會心理學與眾不同
- 關鍵問題:我們的行為如何受到社會情境的影響
- 11.1 行為的社會標準
- 11.2 從眾
- 11.3 服從權威
- 11.4 米爾格拉姆研究的跨文化測試
- 11.5 旁觀者問題:不作為的罪惡
- 心理學很有用 穿上“耶魯鞋”
- 關鍵問題:構建社會現實,什么影響我們對他人的判斷
- 11.6 人際吸引
- 11.7 愛
- 11.8 認知歸因
- 11.9 偏見和歧視
- 心理學很有用 刻板印象提升和價值觀肯定
- 心理學很有用 社會痛苦與身體痛苦像嗎
- 關鍵問題:社會系統如何塑造影響行為的情境
- 11.10 斯坦福監獄實驗
- 11.11 系統命令鏈
- 11.12 通過系統化的改變和重構來防止霸凌
- 心理學很有用 運用心理學來學習心理學
- 批判性思維的應用:恐怖主義是“瘋狂的狂熱分子犯下的毫無意義的暴力行為”嗎
- 本章小結:社會心理學
- 第十二章 心理障礙
- 核心概念
- 醫院的工作人員是沒水平還是沒感情
- 關鍵問題:什么是心理障礙
- 12.1 心理障礙概念的轉變
- 12.2 異常指標
- 心理學很有用 精神錯亂辯護:問題有多嚴重
- 關鍵問題:在DSM-5中,心理障礙是如何分類的
- 12.3 DSM-5分類系統概述
- 12.4 抑郁癥
- 12.5 雙相障礙
- 12.6 焦慮癥
- 12.7 強迫癥
- 12.8 軀體癥狀障礙
- 12.9 分離障礙
- 12.10 精神分裂癥
- 12.11 神經發育障礙
- 12.12 超越DSM-5:下一個系統是什么
- 心理學很有用 害羞
- 關鍵問題:給人貼標簽的后果是什么
- 12.13 診斷標簽、貼標簽和去個性化
- 12.14 心理障礙的文化背景
- 心理學很有用 運用心理學來學習心理學
- 批判性思維的應用:重訪精神病院——羅森漢研究的另一種視角
- 本章小結:心理障礙
- 第十三章 心理障礙的治療
- 核心概念
- 關鍵問題:什么是療法
- 13.1 進入治療
- 13.2 歷史和文化背景下的治療
- 心理學很有用 準專業人員也能做治療
- 關鍵問題:心理學家如何治療心理障礙
- 13.3 領悟療法
- 13.4 行為療法
- 13.5 認知行為療法
- 13.6 評估心理療法
- 心理學很有用 大多數人從哪里獲得幫助
- 關鍵問題:生物醫學療法是怎樣治療心理障礙的
- 13.7 藥物治療
- 13.8 治療心理障礙的其他醫學療法
- 13.9 住院治療和其他替代方案
- 心理學很有用 你推薦哪種療法
- 關鍵問題:如何比較心理療法和生物醫學療法
- 13.10 精神分裂癥:心理療法與醫學療法的比較
- 13.11 抑郁癥和焦慮癥:心理療法與醫學治療的比較
- 13.12 “憂心忡忡的正常人”和其他問題:不是每個人都需要藥物
- 心理學很有用 運用心理學來學習心理學
- 批判性思維的應用:循證實踐
- 本章小結:心理障礙的治療
- 第十四章 從應激到健康和幸福
- 核心概念
- 余波的應激
- 應激的多元化視角
- 關鍵問題:導致痛苦的原因是什么
- 14.1 創傷性應激源
- 14.2 長期應激源
- 心理學很有用 學生的應激
- 關鍵問題:應激如何對我們的身體造成影響
- 14.3 應激的生理反應
- 14.4 應激和免疫系統
- 心理學很有用 對模糊威脅的認知評估
- 關鍵問題:誰最容易受到應激的影響
- 14.5 A型人格和敵意
- 14.6 心理控制源
- 14.7 堅韌性、樂觀主義和韌性
- 心理學很有用 運用心理學來學習心理學
- 關鍵問題:我們怎樣將消極的應激變為積極的生活策略
- 14.8 心理學的應對策略
- 14.9 選擇積極的生活方式:“買一送一”對健康的益處
- 14.10 融為一體:發展主觀幸福感,獲得快樂
- 心理學很有用 行為醫學和健康心理學
- 批判性思維的應用:生活變化是否真的對健康有害
- 本章小結:從應激到健康和幸福
- 一封感謝信
- 術語表
- 參考文獻
- 全書圖片版權說明
- 關于全書圖表資源
- 關于教學課件
- 版權聲明 更新時間:2022-06-17 10:1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