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節
書友吧第1章 前言
著名動物行為學家簡·古多爾(Jane Goodall)曾在坦桑尼亞的叢林中,與一群野生黑猩猩共同生活了三十多年。通過零距離的觀察,她發現,雌性大猩猩對待幼崽的方式和她們自己當初被撫養的方式基本相同,如果猩猩媽媽膽怯,那么它的女兒也會膽怯,長大后也成為膽怯的媽媽,再把膽怯傳給后代,于是,這支血緣下來的幾代黑猩猩,都不自信,在群體中都處于從屬地位,等級較低。相反,另外一只叫弗洛的母猩猩,她態度安靜從容,總是與孩子們舒服地偎依在一起,只有在孩子真正有危險時才采取行動。她的孩子也與她一樣,有著安靜從容的性格。弗洛地位顯赫,深受尊敬,她的后代也一直擔任頭領。
我們經常說一句話,奮斗改變命運。其實這句話在邏輯上有問題,如果結局是可以改變的,那就不叫命運了。假如我們相信有命運這種東西,它必定是不受我們自己控制的,是在我們具有掌控能力之前就已經被安排好了的。那么,是誰在安排我們的命運呢?
任何社會、任何時代,都既有幸運兒,也有倒霉蛋,影響人生軌跡的因素很多,但說到底,命運都是由自身素質決定的。但這個素質又是怎么來的呢?命運不是別的,它就是一種生命的邏輯,是一種必然性。很多時候,我們一出生,甚至還沒有出生,這種必然性就已經形成了,因為你生在什么樣的家庭,有著什么樣的遺傳基因,接受什么樣的養育方式,這些就已經給你的成長奠定了基調,已經決定了你有著什么樣的素質,這是你本人無法改變的。所以說,父母就是孩子的上帝。
養育方式會極大地影響孩子一生。俗話說,三歲看老,三歲之前不僅是生理發育的關鍵時期,也是人格形成的關鍵時期,成年后的心理問題,根源有一大半都可以追溯到這個時期。而一歲之前,又是關鍵中的關鍵。但恰恰是這個最最關鍵的時期,卻被很多家長忽略了,致使一個養成孩子好身體、好性格、好智力的最佳時機,被大大方方地浪費掉。到了上學以后,才開始為孩子的學習著急,到了青春期,又為孩子的叛逆頭疼,卻不知道,這一切的根源,早在一歲以前就已經埋下。
我一直呼吁媽媽回家,為了孩子一生的幸福,媽媽們就犧牲個一年兩年吧,專專心心養孩子,因為養育一個孩子,實在是太細致、太辛苦,但同時也是太重要的一件事,沒有什么能夠代替媽媽的親自養育。不過,很多媽媽并非不想回家,“媽媽回家”這件事,實在取決于很多因素,媽媽們也無可奈何。
但無論如何,孩子的成長都需要大人付出時間和精力,付出極大的愛。養育孩子,既是一種本能,也是一門學問,既需要智慧,也需要耐心。
這本書從飲食、排泄、睡眠、健康、行為、心智六個方面,介紹了養育0—1歲寶寶的主要常識。除了對傳統養育方式的說明外,還介紹了一些最新的研究成果,包括養育方式對寶寶心理發育的影響,探討如何在日常生活中養成寶寶的健康體魄和健康人格,促進寶寶智力發展。為了使本書便于閱讀,特別加入了富有趣味的“嬰語”解讀,希望這本書能夠既是一本實用育嬰手冊,也是一本趣味休閑讀物,既有科學道理,也有人文色彩——希望如此。
其實,養成一個健康聰明的寶寶,不需要花很多錢去搞什么智力開發,對嬰幼兒來說,吃好、拉好、睡好、玩好,并且始終心情愉快,這就是最簡單的法寶。
愿所有寶寶都成為“四好”寶寶,愿所有孩子都有幸福的一生。
2011 05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