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節
書友吧第1章 一卷冰雪
日向先生的馬車輪子碾碎了積夜的冰雪。
作為鎮子里唯一的教書先生,日向先生平素以來都是小鎮里最受尊敬的人。
日向先生本名叫日向禮,當然,鎮子里的人無論老少都是叫他先生的。正如一些老人家說的那樣,名字雖說就是用來被使用的,可這樣好聽的名字,北地人本就嘴拙的口說出來,怕就不是那樣好聽了。
日向先生穿著得很簡單,衣服面料都是鎮子里一并為他做的。顏色灰撲撲如北地人緘默,溫暖暖又添上好多新棉。
他呵著氣打開門簾,縱已經習慣了徹骨寒冷,被那如刀的凌冽刮上臉頰的感覺也不好受。先生長得極文雅,清高纖長的身子,并不太過俊美的臉頰有著一雙被歲月和北地的風霜磨礪過后仍然澄澈的眼睛,承載著讀書人的力量。
他手里拿著的教材書卷已有些歲月,因為翻看得多了已經不成樣子。不過車上為學生們準備的書籍卻都是新的,還有新買的炭筆,他一并拿好進了書堂。
這間書堂是日向先生買下來的,配套的還有桌椅,以及一個小爐子,用來為書堂的學生烤火保暖。
誰也不太清楚日向先生是什么時候來的小鎮,畢竟這里實在是乏善可陳得很,連火之國的使臣經過小鎮時都會驚嘆:這里怎的還有個鎮子?
鎮子里的人只是知道,日向先生的樣貌很好看,聲音很好聽,知識很高,應該是要比天還高的。
至于天有多高,沒有北地人想要了解這些。北地人忙于生存,在生存之上,他們圍著篝火沉默,放歌,飲酒,在下雪的掃興日子會罵街。
仍舊是火之國人身份的北地人,與真正北地的雷之國人互相仇視,因為有著世代的血仇。與在后方春暖花開的火之國人之間,也不是很融洽,因為他們管北地人叫蠻子。
有人說過,日向先生他細皮嫩肉的不像北地人,但他對北地的感情,也不像其他火之國人。
年輕一代的小鎮少年基本都在日向先生這里學習過,來來往往,終是走的人比留著的人多。
或是因為家中無青壯,或是自己并不喜歡。總之,日向先生的書堂并不熱鬧。
已經扎根在北地的人,也已經愛上了這片瑰麗清冷的土地,學習著火之國軍隊制式的武藝,能與熊羆虎豹角力,也能和雷之國的蠻子們捉對廝殺。
今日來書堂的人依舊不多,但是日向禮很有耐心,發了新的教材和筆,從相應的進度教著學生們。從來不會斥責學生的日向先生,也不會因為任何學生的離開而有失望,倒是走了的人,每次見了先生都十分的愧疚。
林子蘇就是先生其中的一位學生。哪管風霜雨雪,他從未缺過先生一節課。
日向先生進來不久后,他就跟著進來了。師生之誼不必細說,互相點了點頭,先生難得微微一笑。
有人喜歡聽他講道理,他就愿意講,直到自己的道理不合時宜,或是學生不落窠臼開了新的道路,有了新的道理。
今天,日向禮講的東西并不多。
他似乎在思考著什么,雖然這場課的教學質量依舊很好。他覺得,如果自己心思不寧,是無法為學生真正答疑解惑的。
他轉變了思路,開始慢慢地引導這堂課的方向。等于是在驗收這些日子的教學的成果。
日向禮問出幾個問題。
“《戰國年鑒--義戰》篇說:‘目的比戰爭本身更有意義’,如何釋義這句話。”
“林生臨川的為人處世我不大喜歡,但是他的《小語》我是翻閱過許多遍的,這里也推薦給你們,有興趣可以來找我借閱。所以,我要問的問題是,如何看待自己不喜歡的人做出的成績。”
“《最后的武士》這幅畫結構精巧卻過于悲愴深邃,以你自身的角度來談,如何理解這幅畫的內涵。”
這三道涵蓋書籍,畫作,為人處世的問題都不是難題。或者說,是連日向禮自己的答案也不一定準確的問題。
他很期待這些還是白紙的孩子們的回答。
“先生,第一個問題,大概就是什么,什么…,我喜歡阿青,我還管人家阿青喜不喜歡我,哎呦!”
一位稍稍粗壯的少年憨頭憨腦的說出自己的答案,全場哄笑。那位叫阿青的女孩子就在旁邊紅著臉,狠狠地踩了少年一腳,這才有了那一聲哎呦。
日向禮微笑看著這一對,對少年的回答點了點頭,又因為他讓人家小姑娘難堪,搖了搖頭。
不是因為喜歡,就可以肆無忌憚。
開始活躍的課堂回答也多了起來,日向先生也是一個一個的點頭,被承認的少年少女臉色都帶著被人認可的紅暈,輕飄飄的坐下了。
等到熱鬧過了,日向禮將視線看向了林子蘇。
林子蘇正好抬頭,他看見了日向先生的眼睛,當真是澄澈好看得很。
他站了起來,對于自己的答案也并不是很有把握。
“第一個問題,戰國無義戰。”
自這一句落下,日向禮微微點頭,這回答算是借力打力,不過稍顯劍走偏鋒。
“第二個問題,你永遠會被道理折服,道理是不分喜歡不喜歡的。除非我不跟他講道理。”
第二個問題答完,日向禮點頭。這個回答算是直指核心,一針見血。
“第三個問題,武士被忍者包圍孤身奮戰的那副畫,對于色彩運用當真是極致。我猜畫師想表達的是,由于更加直接有效強大的武力的存在,老式的小貴族階級武士的作用弱化,造成的對立感。”
日向禮點頭,再問了最后一個問題:“如果是你,該怎么改這幅畫?”
林子蘇歪了下頭,答道:“我會畫一個扔了刀的武士跟一位忍者學忍術。”
課堂的少年少女們一下子笑了出來,和忍者學忍術,還是武士么。
日向禮想了那個畫面,那個被浪潮裹挾不斷前進的狼狽武士形象,仿佛躍然紙上。
他本就知道林子蘇經常語出驚人,卻還是被驚喜到了。
日向先生的書堂剛開時,林子蘇就來聽了。
日向禮對于這個很喜歡看書的少年,印象也頗為不俗。倒是起了更多回憶。
“大家的回答都很好。其實這些問題,有些連先生也不知道答案。你們各自都有自己的想法,這很好。今日的修習就結束了,大家早些回家。”
少年少女們都走了,只留下林子蘇一個人在日向禮身邊。
或許,只有日向禮知道,林子蘇為什么留下。
一本舊書放到林子蘇的手上,書名叫《小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