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存在與時間》讀本
最新章節
書友吧第1章 新版序
20年來,常有讀者說起他或她在讀《存在與時間》,苦于讀不下來,這時候,我總會向他們推薦《〈存在與時間〉讀本》。大多數讀者讀哲學書,不是要做研究,我斗膽相信,讀這本述略,也許比讀全譯本有更多收益。其實,我還相信,哲學不再有普通讀者,都放到學院里供學者研究,那哲學不哲學就沒啥意思了。
這本書首次出版快20年了,據說脫銷也有多年。承陳凌云美意,現在要在理想國名下再版。《存在與時間》是部經典。不過,我們今天說到經典,不可能把它們完全比作《論語》、《伊利亞特》。文字時代開始的時候,就那么幾部經典,不論篇幅長短,讀書人都可以反復通讀。今天,堪稱經典的著作成百成千,別說普通讀者,就算我這種人,一輩子除了讀書啥都不做,還是有很多大部頭沒去讀,難免盼望這些大部頭有個可靠的述要。
本著這樣的想法,《〈存在與時間〉讀本》初版前后,不止一位出版家朋友建議,組織一些學者為其他大部頭哲學著作編寫類似的述要,例如叔本華的《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斯賓格勒的《西方的沒落》;羅爾斯的《正義論》沒那么厚,但也不妨做個讀本。說起來,幾個人通讀過湯因比洋洋十二卷的《歷史研究》?多得多的讀者讀過索麥維爾為其前六卷編纂的節本或湯因比本人撰寫的一卷精粹本。大思想家篳路藍縷,逢山開道遇水架橋,不能指望他們一下子就把思想之路處處建得規整,我們小學者把已經開辟的道路稍作修整,于自己,是一種學習,于讀者,也算一件功德,至少比胡亂搭建自己的體系有益些。建議是好建議,可惜好事難為。但我心里還是盼望有后來者接下這個建議。
陳嘉映,201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