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最新章節

書友吧

第1章 與其待時,不如乘勢

所謂學會乘勢而行,也就是學會依據時局的變化不斷調整自己的生意。生意場上的機會,說到底是時局變化給生意人提供的發展自己的事業的契機。對于生意人來說,其實不管什么時候,也不管時局怎樣,都會有機會存在,所謂時局不穩有時局不穩時的機會,時局安定有時局安定時的機會。這里的關鍵,在于生意人自己懂不懂依據時局的變化,去發現自己的機會,會不會依據時局的變化調整自己的生意,以把握住自己的機會。

有些事情,表面上看起來時機尚未成熟,還存在某種巨大的障礙,而實際上,促成這事的各種外部條件已經具備,也就是具有了天時、地利、人和的機會,這時,我們就要果斷出手,乘勢而動,打破陳規,去獲取成功。如果我們等待那些陳規清除后再去做,就會喪失真正的成功機會。

胡雪巖是中國歷史上以商人身份代表政府向外國引進資本的第一個人。而在他之前,清朝政府還沒有向洋人借款的先例,當時的官府明確規定不能由任何人代理政府向洋人貸款。例如曾是軍機首領深受朝廷器重的恭親王就曾擬向洋人借銀一千萬兩用于為海軍購置軍艦,所獲朝廷批示卻是:“其請借銀一千萬兩之說,中國亦斷無此辦法。”朝廷重臣恭親王的碰壁,甚至讓一向果敢又決斷的左宗棠對向外商借款能否獲朝廷批準也常常心存猶豫。直到胡雪巖向他說明辦大事要乘勢而動的道理,并幫助他分析,形勢之后,左宗棠才下定了決心。

胡雪巖分析了這次獲準的必然性:

首先,洋人已看出清政府鎮壓太平天國,收復東南地區的決心,這對洋人經商也有極大的好處,所以非常愿意借款給朝廷。而恭親王那時向洋人借債買船,這是與洋人爭奪水運生意,即使朝廷允許也會受到洋人的多方為難,因此,朝廷大多數人不以為然,恭親王也打了退堂鼓。

其次,這時形勢逼人,軍務重于一切,眼下的要務是鎮壓太平天國,國庫的空虛使朝廷也不可能斷然拒絕洋人的貸款。

再次,左宗棠手握重兵,且平亂有功,深得朝廷的信任,由左宗棠提出借款一事,分量自是不同凡響。

據此三點,胡雪巖斷定,此次由左宗棠給朝廷提議向洋人借款一事,準能成功。

事實確實如胡雪巖分析的那樣,朝廷批準了向洋人借款。而他開創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由商人代表政府引進外國資本的失例。

“與其待時,不如乘勢”,這里所說的勢,是指那些對于促使事件的成功起著關鍵性作用的各種外部條件同時具備,即恰逢其時、恰在其地,幾好合一,對于事件的成功能夠起積極作用的機會集合而成的某種大趨勢。具體說來,這種“勢”也就是事物發展到一定程度時,由時、事、人等因素交互作用形成的一種可以助成“畢事功于一役”的合力。這里的“時”即能夠促使事情成功的有利時機。所謂“彼一時,此一時”,同樣一件事,時間不同了,條件也會發生相應的改變,彼時去辦,也許無論花多大的力氣都無法辦成,而此時去辦,可能“得來全不費功夫”。這里的“事”是指具體要進行實施的事情。在處理事情時,我們應認識到:一定的時機辦一定的事情,同樣的事情此時想辦就能夠辦成,彼時卻也許不可辦亦不該辦。可辦則一辦即成,在條件不具備時,則無論怎樣努力也無法成功。這里的人即具體辦事的人。一件事不同的人辦會辦出不同的結果,即使能力不相上下的兩個人,也有可能出現同樣的一件事,這個人辦得成的,另一個人卻不一定能辦成。所謂乘勢而行,也就是要在合適的時機由恰當的人選去辦理能夠辦成的事情。

勢是一種力,是指那些促成事情成功的各種外部條件同時俱備,即是恰逢其時、恰在其地、幾好合一、好的機會集合而成的一種大趨勢。不少商人,希望以一己之力搖旗吶喊,造成對自己有利的態勢,殊不知這樣做往往得不償失。真正高明的商人必然是順流而下,乘勢而行。所謂乘勢而行,也就是在恰當的時機,由合適的人,去把事情辦成、辦好。

胡雪巖為幫助左宗棠籌辦船廠和籌措軍餉向洋行借款,成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以商人身份代表政府向外國引進資本獲得了成功的商人,就是乘勢而行的成功手筆。

在胡雪巖之前,保守的清政府還沒有向洋人借款的先例。且有明確規定不能由任何人代理政府向洋人貸款。例如曾是軍機首領的恭親王奕訴就曾擬向洋人借銀一千萬兩用于買船,然而,所獲批示卻是:“其請借銀一千萬兩之說,中國亦斷無此辦法。”遭到上諭斥責,毫無商量余地。

左宗棠籌辦船廠和籌措軍餉無著,胡雪巖便幫他動起了向洋人貸款的念頭。雖然左宗棠一向果敢有決斷,但對向外商借款一事能否獲朝廷批準也心存猶豫,是胡雪巖一番關于當下時勢以及辦大事要懂得乘勢而行的剖析,使左宗棠堅定了向洋人借款的決心。

胡雪巖說:“做事情要如中國一句成語說的,‘與其待時,不如乘勢’,許多看起來難辦的大事,居然順順利利地辦成了,就是因為懂得乘勢的緣故。”

同樣是向洋人借款,那時要辦斷不會獲準,而這時要辦卻極可能獲準,這是時勢使然。時勢造成了諸般條件同以往不同。

一則那時向洋人借債買船,受到洋人多方刁難,大多數人不以為然,恭親王奕訴開始打退堂鼓,朝廷自然不準去借洋債。而此時洋人已經看出朝廷決心鎮壓太平天國,收復東南財賦之地,自然愿意借款以助朝廷軍務,朝廷自然不大可能斷然拒絕。

二則那時軍務并不十分緊急,向洋人借款買船尚容暫緩。此時軍務重于一切,而重中之重又是鎮壓太平天國,為軍務所急向朝廷提出借洋款的要求,朝廷也一定會批準。

三則此時領銜上奏的左宗棠本人手握重兵,且因平定太平天國有功而深得朝廷信任,由他向朝廷提出借款之事,其分量自然也就不一般了。借助這三個條件形成的大勢,向洋人借款不辦則罷,一辦則準成。

后來事情的發展果然如胡雪巖所料,一件看起來很難辦的大事,就這樣順順利利地辦成了。

事實上,要辦大事,取得大成功對時機的選擇與把握是至關重要的,它可以說是乘勢的靈魂。

在許多事情的處理與運作過程中,特別是在商場的行事中,即使你是一個地位顯赫、舉足輕重的人物,即使是你的意見很富有科學性、意見絕對正確、決策十分果斷準確,如果你想讓你的意見或決策起到更大更有力的作用或影響,你也必須選擇恰當的時機,乘勢而發。否則,說早了沒用,說遲了徒然誤事;說的場合不佳,效果不大,甚至帶來負作用。這就是人們常說的所謂“與其待時,不如乘勢”。

“待時”和“乘勢”在時間差上有著重要的區別。“待時”就是等待時機去做,“乘勢”則是把握形勢而上,變被動為主動,一舉成功。

不顧內外環境、條件而盲動,企業會毀在這種激情之下;天時、地利、人和,時機成熟,于己有利,瞄準目標,重拳出擊,方能以較小的投入取得較好的效果。

胡雪巖游刃商界,深知最佳時機的重要。他認為,做生意必須急緩得當,才能做成大事。作為一個商人要有耐性和耐心。

絕大多數人常犯的錯誤是:過于急著去掙錢,而不是等待時機成熟再出手。在生意場上經歷過風風雨雨的人,雖然追求成功的決心不變,但是有時發展快一點,有時發展慢一點;有時做的大一點,有時做的小一點。這是事經商的規律同其他事物一樣,總是螺旋式上升,波浪式前進。沒有一帆風順、沒有永遠前進的道理。因此,有時在時局演變當中,等一等反而是最有利的。

但是,等一等絕不是消極等待,而是把握了手的最佳時機,刻出手時才出手。也就是待各種條件均具備,等待最佳時點,等到獲得最大效益的時候。俗話說:“緊行無好步”,“心急吃不了熱豆腐”,“欲速則不達”,講的都是同一個道理。洋人進行自由貿易。正是從時局的變化中,胡雪巖看出了時局發展大方向。那就是,遲早要與洋人長期合作做生意。在胡雪巖看來,中國政府從來不會體恤為商的艱難,傳統的重農輕商思想,使中國政府不會為維護中國商人的利益與洋人去論斤爭兩。因此,在沒有政府政策保護的情況下,與洋人的生意能不能順利,最終只能靠中國商人自身的能力。既然如此,也就不如先“放點交情給洋人”,以免交惡太深,為將來留個見面的余地。因此,即使現在他已經壟斷了市場,為了長遠利益,在價格上略作一些讓步,也在所不惜了。

這就是胡雪巖眼光精明,能夠時時準確地把握時局之所在。這一票生意做下來,胡雪巖確實沒有賺到錢,但是這票生意卻使得胡雪巖為自己鋪就了一條與洋人做更大生意的道路。事實證明,胡雪巖在這一筆生意中在價格上做出讓步,“賣”給洋人的交情,馬上就為他賺來了與洋人生絲購銷的三年合約,為胡雪巖今后發展更大規模的洋莊生意,為他以后借洋債發展國際金融業,為他馳騁十里洋場,建樹商界的成就,創造了一個很好的開端。

成功語錄:做事情要如中國一句成語說的,“與其待時,不如乘勢”。許多看起來難辦的大事,居然被我順順利利辦成了,就是因為我懂得乘勢的緣故。

品牌:中版集團
上架時間:2021-11-19 17:25:21
出版社:四川文軒在線電子商務有限公司
本書數字版權由中版集團提供,并由其授權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制作發行

QQ閱讀手機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涟源市| 鄂托克前旗| 微山县| 罗源县| 乐业县| 公安县| 宁河县| 阜城县| 敦煌市| 元氏县| 安龙县| 定陶县| 永德县| 永川市| 新巴尔虎右旗| 阿克| 洪湖市| 丹寨县| 临汾市| 泗水县| 施秉县| 搜索| 肥乡县| 穆棱市| 陆良县| 六安市| 新晃| 呼玛县| 辽中县| 工布江达县| 东明县| 诸暨市| 辉县市| 岐山县| 温泉县| 绥中县| 黑山县| 金湖县| 资源县| 静宁县| 安国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