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節
書友吧第1章 北大微講堂
講座是北大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吸引著校內外莘莘學子和學術同行。在北大聽講座,也許是不少莘莘學子覺得很幸福的一件事。路途遙遠沒能占座?保安阻攔沒有學生證?演講引人入勝忘記記筆記?
“北大微講堂”帶你一起聽王恩哥、厲以寧、林毅夫、樓宇烈、葉朗、饒毅等學術大咖講學論道,與北大教授零距離接觸!
在世界文明之林中,中國文化的特點和根本精神是什么?傳統文化的三大支柱——儒、釋、道又有怎樣的內涵?西方世界在歷史上及當今是如何看待中國文化的?——樓宇烈教授為您帶來《中國文化的精神》;
若干世紀以來,物理學一直是自然科學的基礎和技術進步的主要源泉。北大校長王恩哥院士將在《物理與人類未來》的課堂上集中討論近代物理學如何擺脫經典物理學思想的束縛,完成了一場意義深遠的革命,并為后來層出不窮的高新科學與技術發展奠定了基礎。此外,也將試圖探討物理學與人文、社會、藝術之間的關系以及可能對人類未來產生的影響。
一個天才,為了堅持智力追求,不惜放棄天倫之樂;用數學分析生物,成功地進行學科交叉;在學術群體外圍,做出科學的核心發現;十年做了一系列實驗,用一篇論文開創了新學科。一個伯樂,不是科學家,卻能抓住關鍵的科學問題;他不在學術界,卻能判斷雇員的智力水平;他不顧他人評價,堅決相信自己的判斷;他不顧自己資源有限,長期支持一個人的研究。——饒毅教授將在《天才與伯樂》中,講述兩個人的故事,啟發我們思考科學、人生和人才的關系,引領我們關注師生關系與科學研究。
“美在意象”的理論框架是接著北京大學的朱光潛教授和宗白華教授美學理論的一種嘗試,葉朗教授從“美在意象”出發,意象、感興、人生境界這三個概念構成理論核心,重視心靈的作用,重視精神的價值。《美學的基本理論與北大的美學傳統》一課,是對北大美學傳統和中國美學傳統的繼承,也對時代要求做出了一種回應。
在這個平臺上北大著名講授將與大家分享他們的人生和學術智慧。“吾嘗終日而思矣,不知須臾之所學也;吾嘗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北大微講堂,給您送去大師的智慧,讓您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眺望未來,思考當下,品味非凡,成就自我!我愿做那只“在北大聽課的貓”,永遠徜徉在北大微講堂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