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節
書友吧第1章 蹇叔哭師
《左傳》
公元前628年,一代霸主晉文公去世。秦穆公見文公已死,打算偷襲晉國東面的鄭國。蹇叔認為軍隊長途跋涉不會有好的結果,容易遭到晉國的伏擊,因此極力反對。秦穆公不聽勸阻,結果中途遭到晉軍伏擊,幾乎全軍覆沒。此文寫的是蹇叔在秦軍出師前的勸諫辭令,以及無力阻止后“哭師”的情形。
杞子自鄭使告于秦曰[1]:“鄭人使我掌其北門之管,若潛師以來[2],國可得也。”穆公訪諸蹇叔[3]。蹇叔曰:“勞師以襲遠,非所聞也。師勞力竭,遠主備之,無乃不可乎?師之所為,鄭必知之。勤而無所,必有悖心[4]。且行千里,其誰不知?”公辭焉。召孟明、西乞、白乙[5],使出師于東門之外。蹇叔哭之,曰:“孟子,吾見師之出而不見其入也!”公使謂之曰:“爾何知?中壽[6],爾墓之木拱矣!”
蹇叔之子與師,哭而送之,曰:“晉人御師必于殽[7]。殽有二陵焉:其南陵,夏后皋之墓也[8];其北陵,文王之所辟風雨也。必死是間,余收爾骨焉。”秦師遂東。
注釋
[1]杞子:秦國將領。
[2]潛:偷偷地。
[3]蹇(jiǎn)叔:秦國大夫。
[4]悖心:反叛之心。
[5]孟明、西乞、白乙:三人都是秦國的將領。
[6]中壽:中等的壽數(一說“滿壽”)。
[7]殽(xiáo):通“崤”,山名,在今河南洛寧縣北。
[8]夏后皋:夏代天子,名皋。
譯文
杞子從鄭國派人通知秦國:“鄭國人讓我掌管他們國都北門的鑰匙,如果秦國偷偷派兵前來,鄭國唾手可得。”秦穆公征求蹇叔的意見。蹇叔說:“讓軍隊疲憊不堪地去偷襲遠方的國家,我從沒有聽說過這樣的事。軍隊勞累,精疲力竭,加上遠方國家的君主也會有所防備,這樣做應該不合適吧?我們軍隊的一舉一動,鄭國必定會知道。軍隊辛苦奔波而一無所獲,一定會產生叛亂的念頭。再說行軍千里這么大的動靜,誰會不知道?”秦穆公沒有聽從他的意見,召見了孟明、西乞和白乙,讓他們從東門外出兵伐鄭。蹇叔送他們的時候哭著說:“孟明啊,我能看著大軍出發,卻沒機會看著他們回來了!”秦穆公派人對蹇叔說:“你懂什么?你活到中等的壽數就死了的話,現在你墳上的樹該長到兩手合抱粗了!”
蹇叔的兒子隨軍一起出征,蹇叔哭著送兒子,說:“晉國人一定會在崤山抗擊我軍。崤有兩座山頭:南面的山頭是夏后皋的墳墓,北面的山頭是周文王避風雨的地方。你們一定會戰死在這兩座山頭之間,我就在那里為你收尸吧!”隨后,秦國軍隊便向東進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