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世幽冥
最新章節
書友吧第1章 紅玉扳指
白氿因為得了兒子,在自己府中忙著大擺筵席,親朋好友得知了消息,也都給面子前來道賀,但是私底下嘴也不閑著,說什么的都有了,一個老太太說:“白不醉都五十多了,還能生出兒子了,孩子一定不是他的,不知道是哪個野男人的,”還有人說:“這是老天爺看他孤苦了大半輩子了,賜給他一個孩子為他養老送終啊”。反正是一時間白氿成了保平城茶余飯后最大的話題。
白府這幾天是幾十年來最熱鬧的日子了,因為自從白氿的酒鬼老爹白金銀死后也沒什么驚天動地的大事情了,白氿一高興就連擺了三天流水宴,他也是為了給自己積點陰德,畢竟五十九了才有了兒子,也不想沒看到兒子長大就死了。
兩天喝下來白氿這半條命差點就扔掉了,今天是最后一天流水宴了,他像前兩天一樣,早早的洗漱完畢,下人給他換上一件華麗的長袍,然后對著銅鏡看了看,白氿這一看心里揪的很,臉色暗黃,一臉的皺紋,白發里也很難在找到幾根黑頭發,怎么老的這么快,白氿自言自語的說著。走吧去大門口迎接客。畢竟還是大戶人家,來道賀的客人絡繹不絕,白氿上前一個個的打著招呼。
恭喜白老爺喜得貴子啊,一個帶著家眷的中年男人上前賀喜,白氿定眼一看,嚇了一身冷汗,這不是京城的和慶王爺白一輪嗎?忙上前去行跪拜之禮。
不知王爺駕到,有失遠迎,萬望恕罪啊,說著就跪下來給白一輪磕頭。
白一輪趕忙上前扶他,說:“咱們可是本家親戚,論輩分我還得叫你一聲叔叔呢,你這一跪不得折了我的壽啊,可使不得,快起來吧,”說著一手把白氿托了起來,白氿只覺的自己身體往上飄,心想你這力氣可夠大的啊!
我和福晉出來游玩,也沒帶什么賀禮,這樣吧,這只紅玉扳指就當是我的一點心意了。
這怎么能夠讓王爺破費呢!白氿嘴上雖然是這么說,手卻伸向了紅玉扳指,他當然知道這扳指的有多寶貴了。接過來一看,果然是好東西,現在是三伏天,熱的要命,只感覺這紅玉扳指在手里傳來陣陣涼意,整個人感覺精神了不少。
這紅玉扳指是清太祖努爾哈赤當年在圍場狩獵時在一只兔子身邊找到的一塊大石頭,當時努爾哈赤覺得這塊石頭很不一樣,具體哪里不一樣,他也不知道,就派人把這塊大石頭搬到了自己的行宮。次日,便叫來文武大臣來看這塊石頭,
朕,昨天在圍場打獵,見一只兔子趴在這塊大石頭上,一動不動,我拿出弓箭射之,一箭射穿了兔子的頭,鮮血染紅了石頭,當時我就納悶,一只兔子怎么會有那么多血,等我派人把兔子撿回來時,我在一看那石頭上竟然一點血都沒有了,你們說豈不奇怪。
今天叫你們來就是要你們和我一起研究研究這塊石頭,看它到底是什么東西。
今天沒有君臣之分,大家可以暢所欲言,
在場的大臣你一言我一語的,都覺的這只是一塊普通的青石,沒什么特別的,但也不好直說,一時間都沒人說話了,生怕自己說錯話。
努爾哈赤說到,“多爾袞,你來說說看。”
“是,皇上,這石頭肯定是上天派給我們大清的賞賜,能保佑我們大清福澤萬年,千秋萬代。
好,賞。
謝吾皇,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皇上,微臣覺得此石不是石頭,而是玉。
你是何人呢,努爾哈赤問道
回皇上話,在下是欽天監李屬。
哦,你說這是石頭是玉有何見解。
回皇上,玉乃是夏涼冬溫之物,皇上在射殺兔子時想必是那兔子在上面抱石取暖,而那兔子既然有這樣的智慧,想必也是修行百年之余了,這就不難解釋一只兔子怎么會有這么血了。皇上何不派人切開這石頭,看微臣說的是否真假。
好,來人,把這石頭切開,朕要看看這到底是什么東西。
不一會來了幾個玉石工匠,拿著專業工具開始切石。一陣忙乎過后,在場的人都驚呆了,這哪是石頭啊,分明是一塊寶玉,金黃透徹,散發著一陣陣溫潤的熱氣。
努爾哈赤走到它的旁邊,只感覺身心舒暢,一股熱氣襲來,感覺像是飄飄欲仙了。這真是好玉啊!朕還見過如此神奇的玉石。你們上前來看看,這怎么會有一塊紅色的東西在上面。
李屬忙回道:“這是那只兔子修行的元丹,是個不可多得的寶貝啊。”
努爾哈赤不悅:“這么好的玉石怎么能有缺陷,來人,把這塊紅色的玉石切掉。
是,皇上。
李屬你幫朕得到了這么好的寶貝,朕要重重的賞你,說吧:“你想要什么”?
回皇上,微臣不敢,微臣只想知道你會如何處置那塊紅玉。
朕不會要那塊染了色破玉。
那就賞給微臣吧。
努爾哈赤一想,你裝神弄鬼的,說什么兔子還有元丹。賞給你也好,反正自己也不喜歡,就還了你一個人情,何樂而不為呢!
“好吧,那就賜給你吧”。
謝主隆恩。
話說李屬拿到了那塊紅玉就叫人打造成了一只扳指,后獻給了親王爺白化,親王爺大喜,向皇上推薦了李屬,讓他做山東濟南知府。而親王爺是武將,常駐守邊境抵御外敵,說來也怪,自從得了此物,親王爺每到危難時刻都能化險為夷,反敗為勝。常打勝仗,皇帝當會器重了,就封賞親王爺后人世襲為王,與皇族通婚。
白氿把白一輪一行人請到了正屋大廳中,酒席早已備好了,白一輪倒也不見外,做在主位上向白氿舉杯慶賀。
老爺,有一個瞎子說要見你,說......,萬格氣沖沖的跑進正廳喊到。(萬格是萬八哥的孫子,此人性急,但是夠忠心,所以白氿一直把他當干兒子)
不得放肆,王爺在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