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節
書友吧 10評論第1章 我是唐哀宗(上)
年號天佑四年,一個看似普通卻特殊的年份,這一年是唐朝徹底被推翻亡國的一年。即便如此,唐哀宗李柷仍舊不肯死心,想挽救大唐。。。。。。
長安以東五百里清臺山。一抹霞光在清臺山上空漸漸地淡下去了,深紅的顏色變成了緋紅,緋紅又變為淺紅,很快天色就暗淡了下來。
連綿不斷的清臺山隨著最后一點霞光消失在了混沌之中,只留下幾只小小的火光在山中搖曳。
通往清臺山的小道蜿蜒曲折,山中枯枝難葉早已厚厚的蓋住進山的小道,顯然這條小道很久未曾有人走過了。
正值傍晚,山間的氣溫也降了不少,刺骨的寒風從林間襲來,卷起地上的落葉飛走了,稀稀疏疏的的草叢中野獸竄動捕食獵物。
隨即一聲深沉的、驕傲的狼叫,從一個山崖蕩漾到另一個山崖,回響在山谷中,漸漸地消失在漆黑的夜色里。即使如此,山道上仍有一群神情凝重的行人朝山上走去。行人步伐匆忙而又沉重,見天色已經暗了,打起了火把繼續朝前,絲毫不做逗留。
長長的隊伍中除了一位身穿白衣公子,其余全部武士模樣打扮。
這位白衣公子不是別人而是當今皇帝李柷,其余全是他的宮中帶出來的隨從。步伐匆匆不是為了上山求取所謂的長生不老藥,而是秘密會見大梟雄岐王李茂貞。
李柷面色凝重的朝上方望了望,問道:“劉公公還有多久到山頂?”
“陛下,還有一盞茶的時辰就快要到了。”說話的是一位年過六旬老太監氣喘吁吁的指了指上方。
李柷其實不是李柷,但現在又必須是李柷。是不是很矛盾?
李柷并非他的真名,三天前他的名字還叫作李超,想到這里心中那個苦啊!說出來都沒人信,三天前自己看熱鬧就穿越了?
當時情況是這樣的,李超照常下班回家買菜準備給女朋友做晚飯,由于那天是女朋友的生日,他便提前了一個小時回去,路過一個在建工地的時候看見里面圍滿了人,好奇心使得他也上去瞧瞧,這才知道原來工地上挖出一個唐代古墓。就在這時候掛起一陣風。。。然后就穿越了,對!你沒聽錯就是這么草率,就是這么不可思議的穿越了。
當他醒來的時候已經是皇帝了,當時得知自己成為萬千穿越者的一員,而且還是最高級別皇帝那一刻,你無法用語言形容他內心的激動,三宮六院七十二嬪妃,一人之上萬人之下,想到就很滿足很幸福是吧?可是老天爺偏偏要捉弄他,當他知道自己是唐朝末年最后一任皇帝李柷那個倒霉蛋的時候直接氣暈過去。穿越不可怕,穿越當上末代皇帝才可怕,想一想歷史上哪一屆末代皇帝有好下場?
事已至此只有接受這個殘酷的現實。當他接受了這個事實之后,才知道自己現在在干什么,正在做一件大事,一件想到就想抽自己兩耳光,確切的說是抽之前那個李柷兩耳光,正背著朱溫前往清臺山秘密約見李茂貞。朱溫是誰?就是歷史上推翻唐朝殺害李柷建立梁朝的朱溫。
李柷是個求生欲很強的人,當他知道自己已經成為李柷那個倒霉蛋的事實之后就開始著手之前李柷未完成的事情,比如聯系李克用密談李茂貞。只有兩人聯手才能抵擋住朱溫,才能守住大唐江山。
現在是天佑四年,也就是大唐滅亡最后的一年。既來之則安之,既然老天爺那個混蛋將自己搞到這里,那么自己只有認天不認命,唯有守住大唐江山自己才有活下去的希望。
李柷振作了一下精神加快腳步朝上頂而去。
“大伙快一點,時辰不早了。”劉公公站著隊伍前方捏起嗓門喊著。
長長的隊伍于是加快了行進的步伐。
當李柷一行人到達上頂的時候,李茂貞已經恭候多時了。見李柷走了上來,急忙上前道:“陛下一路上幸苦了。”
李柷打量了眼前這位大名鼎鼎的李茂貞卻是一位年過五旬的老太婆,雖然身穿男裝,但是然能能感受到她一身的霸氣和囂張。
李柷露出燦然的笑容朝李茂貞笑道:“李將軍久等了。”
李茂貞一臉堆滿了笑容,作揖道:“在下也是剛剛才到。李茂貞這是第一次與李柷見面,曾經聽聞過無數關于李柷膽小懦弱的傳聞,不過耳聽為虛,眼見為實,眼前這個白皙帥氣,一雙烏黑深邃的眼眸透著堅定和無畏看著自己,李茂貞對他第一印象還算不錯,沒有傳聞當作那么虛假。
李柷頭朝四周望了望,這清云山山頂確是一塊猶如刀削過一般的寬闊平地,除了右邊有一做古亭之外其余空空如也。
李茂貞的士兵矗立在山頂四周,以防止不速之客闖入此地。
“請!”
李茂貞邀請李柷朝身后古亭早已準備好的酒水而去。
李柷點點頭大步走了上去。
兩人在亭中坐了下來,李茂貞將李柷的酒杯滿上,舉起酒杯道:“陛下一路舟車勞頓來見在下,讓在下誠惶誠恐。”
李柷道:“李將軍不必過意,朕的處境你也知道,這次約見你在清臺山也實屬不易,朕還擔心你敢不來,看來是朕多心了。”
李茂貞楞了一下:“陛下約見在下,在下怎敢不來?”
李柷并不想在這些套話上費口舌,確切的說他沒時間多在外久留,因此在長安城外五百里的地方約見李茂貞。為什么是五百里的地方,那是因為現在整個長安處于朱溫的控制,李茂貞絕不可能貿然入長安與自己見面,以此兩人商議在五百里處的清臺山會晤,這樣來回也就是兩三天的時見,也不會讓朱溫起疑心。
原以為是之前那個李柷選的地方,后來從劉公公口中才得知選擇此處是皇后的主意,并且主張聯合李茂貞也是他的主意。由此可見當今皇后也就是自己老婆還是挺有謀略的。雖然沒見過,但還是挺好奇那位足智多謀的皇后長什么樣?
李柷將杯中酒水一飲而盡,瞬間辛辣的感覺襲來,在這山間涼風下也感覺暖和了一些。重重的將酒杯放下,回了回神一本正經的道:“李將軍那封密函你看了?”
李茂貞傾佩道:“皇后娘娘聰慧過人,實在是讓在下汗顏。皇后娘娘已經將所有利害關系在密函中細細道來,堪比女中諸葛,在下此次前來就是要從陛下口中確認此事。”
那封密函的內容李柷看過,是劉公公給自己看到,說是皇后讓自己一定要牢里上面的內容,以便于李茂貞會晤的時候回答。
李柷是個很會察言觀色之人,李茂貞剛剛夸獎皇后娘娘的話,表面上聽起來沒有什么不妥,可是細細一琢磨卻能聽出一些問題。首先夸獎皇后而不提自己這個皇帝,是諷刺自己,不對是諷刺之前那個李柷無能,不如皇后,堂堂一個皇帝要靠一個女人出謀劃策。
第二個問題就是李茂貞說要從自己口中確認此事,其實是試探自己到底有沒有本事,縱使皇后再厲害也只是一個女人,自己這個當皇帝的沒有點本事怎么說服別人提自己賣命,總不能什么事都找皇后吧。
李茂貞又不是傻子,斷然不會和一個毫無智慧謀略的傻子合作。
是時候展示真正的本事了!
李柷笑了笑,笑得有些怪異,李茂貞并沒有說話,而是這樣靜靜的看著他,等他說話。
沉默片刻意味深長的笑道:“李將軍難道沒有看出上面的內容有個致命的問題遺漏了嗎?”當時拿到皇后寫的那封密函的時候,李柷就反復研究。
李茂貞一驚,只是疑惑的哦了一聲看著李柷等待他的下文。
李柷淡淡的笑了笑,端起酒杯并不急于喝下去,大概這樣子更吊胃口吧。
片刻之后李柷才開口道:“那就是契丹人!”
“愿聞其詳。”
李柷道:“契丹阿保機一直窺視中原已久,而且實力兇猛,若我們傾囊相出攻打大梁,無疑是落得長安無兵可守縱使打贏了朱溫,想必長安以上大好河山也同時將會落入契丹人手里。得長安者得天下。朱溫不可怕,怕的就是那批財狼。”
其實這一點李茂貞看到密函的時候就已經想到過。契丹野心勃勃,在先帝時期發動幾次戰爭向攻打大唐,當時大唐實力雖然沒落,但實力尚在,當時契丹實力也遠遠比不上中原,而且朱溫和李茂貞還有李克用都還未割據一方,當時大唐派三人出兵,這才將契丹打回草原。
可今時不同往日,契丹一代霸主耶律阿保機登基,將低迷的契丹一步步帶入到了鼎盛,疆土也擴展的很快,對大唐的野心從未變過,無時無刻不想揮兵南下吞并大唐。
以此若按照密函行事無疑給了契丹人一個入駐中原的天賜良機。
李柷見他沉思,于是說道:“朕并不是貪生怕死之輩,為了自己活命而不顧你們乃至大唐的安危。所以朕想出另一個計策。”李柷知道要讓人幫忙就必須給人家好處,沒有好處的事情誰也不會干,李茂貞和李克用又不是傻子,斷然不會盲目忙自己,到頭來被契丹人撿了大便宜。
李茂貞問道:“陛下另一個計策是?”
李柷道:“我想引朱溫來長安。”說的斬釘截鐵沒有絲毫商量得余地。
李茂貞一驚道:“長安?未免太冒險了吧?”其實李茂貞身邊謀臣無數,早就分析出只有在長安實施才是天時地利最佳得地方。第一朱溫來長安定不可能將大梁全部兵力調來,只會調來一部分。第二長安與大梁相隔甚遠,縱使發生了戰事一時半會也支援不上。第三李茂貞李克用和朱溫三方軍力都在長安,也不用擔心契丹人前來。
李柷笑道:“李將軍是聰明人想必其中緣由不必我多說什么了吧?”
從剛才李柷侃侃而談并不僅僅剖析出大唐如今所處的境地還考慮到外族因素,由此可見此人并非傳聞當中那么毫無主見的昏君。
李柷斬釘截鐵的問道:“岐王是否愿意出兵?”岐王是先帝封賜的,李柷改口叫他岐王,意欲在提醒他你任然是大唐的將軍,你有今時今日的地位是先帝給你的,是時候報恩了!
李茂貞何等人也,當然聽出了他的弦外之音,尷尬得笑道:“只要李克用愿意出兵,我李茂貞又有什么借口不來?”
“好。不虧是我大唐的忠將。”
“不知晉王李克用那邊是否愿意出力?”
李柷自信道:“這你放心。你只要你記得今日你答應朕今天在著清臺山的承諾就行。”
“在下不敢不從。”
李柷從她話中聽出來些許無奈,論當今天下,李克用和朱溫實力不相上下,李茂貞實力稍遜,卻又連年與朱溫交戰,已是精疲力竭。今日這件大事,務必需要自己傾囊相出,稍有差池自己一點點累計起來的基業就毀于一旦。如果不與李柷合作,那么朱溫一旦竄唐登基,那么自己和西川王建將會是他平亂天下第一個目標。
李柷又道:“朱溫現在在大梁,我們有充足的時間準備一切。切記此事重大,務必小心。”
“在下謹記。”
李柷嘆道:“記住下次朱溫來長安之時就是我們鏟除奸臣之時。”李柷說的很無奈,他知道即使李克用李茂貞愿意與自己同盟,兩人絕對不會選擇直接攻打大梁。更不可能讓自己坐井觀天,讓他們去打的你死我活,自己安安穩穩的當皇帝。唯有自己以身冒險引出朱溫前來長安,方可解除兩人的猜忌,到時候合力鏟除朱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