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報

會員
烏托邦之后:政治信仰的衰落
最新章節:
索引
《烏托邦之后:政治信仰的衰落》是施克萊出版的首部作品,是以她的博士論文為基礎,做了大量修改寫就的。這本書屬于思想史研究。施克萊站在“二戰”結束后、西方對啟蒙運動以來的歷史,特別是兩次世界大戰以來的歷史感到灰心喪氣的時候寫了這樣一本書。這本書的基本觀點是,啟蒙時代那種宏大、樂觀的政治理論已經失敗了,現在已經無法再提出這種類型的政治理論。事實上,不僅是啟蒙主流失敗了,啟蒙運動的批判者——主要是浪漫主義思潮——同樣處在一種非常沮喪衰頹的狀態,無法對時代問題作出回應。這本書對啟蒙思想、浪漫主義等重要的現代思潮作了極具洞見的診斷,奠定了施克萊對西方現代政治思想史的基本理解。
目錄(43章)
倒序
- 封面
- 版權信息
- Copyright
- 獻詞
- 前言
- 第一章 導論:啟蒙運動的衰落
- 第二章 浪漫主義心靈
- 背景:盧梭、戈德溫與康德
- 詩哲之戰
- 普羅米修斯
- 浪漫主義宗教
- 第三章 社會中的苦惱意識
- 進步的空洞性
- 參孫和非利士人
- 非政治者的政治
- 第四章 失敗的浪漫主義
- 現今的苦惱意識
- 在哲學與宗教之間
- 人類—受害者與自由
- 倫理:如何過沒有上帝的生活
- 政治無政府主義:革命的終結
- 人的狀況:技術與大眾秩序
- 第五章 基督教宿命論
- 社會神學與社會疏離
- 基督教希望與社會絕望
- 末日天啟新論:一種歷史哲學
- 異端:極權主義的起源
- 一個時代的終結
- 新的宗教戰爭
- 人之廢除
- 第六章 激進主義的終結
- 保守主義的挑戰
- 不自信的自由主義
- 保守自由主義的宿命論
- 理性主義與知識分子
- 民主與極權主義
- 社會主義的沉默
- 結語
- 政治思想的僵局
- 參考文獻
- 圖書和專題文集
- 期刊論文
- 索引 更新時間:2024-07-18 14:28:49
推薦閱讀
- 比較視野下的遵義會議精神
- 食人資本主義
- 大數據時代:思想政治教育環境新論
- 崇德向善:公民價值準則解讀
- 政治、政黨與壓力集團(上)
- 政策問題建構、政策設計與社會保障政策績效
- 世界政治的終極目標:安全、財富、信仰、公正、 自由
- 帝國主義與依附(修訂版)
- 寡頭統治鐵律:現代民主體制中的政黨社會學
- 國家核心競爭力三元素:人才、創新、制度
- 政治文明研究(2019)
- 現代國家構建的中國路徑:源自地方的嘗試性解答
- 印度共產黨(毛主義者)的理論與實踐研究
- 論自由
- 選舉民主的有效性與有限性
- 共和主義與德性
- 中華文化“走出去”與海外統一戰線
- 兩面之詞:關于革命問題的通信
- 東南亞四國的政治發展與國家建構
- 加強人民當家作主制度保障
- 永葆共產黨人政治本色
- 論王政
- 涉外民事糾紛的法律適用與中國司法實踐
- 無知之勇:日美必戰論
- 政府論(上卷)
- 拉爾夫·密里本德政治理論研究
- 問題意識導向下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研究
- 西方近現代公民思想理論
- 政府公共服務供給能力研究:以西部地區地方政府為例
- 儒家視野下的政治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