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報

會員
引領潮流:在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上走在全國前列
最新章節:
后記
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廣東要在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上走在全國前列。本書圍繞這一問題,先從廣東為何需要在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上走在全國前列入手,分析了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對廣東的意義,然后結合廣東在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上走在全國前列的基礎與短板,從以下五個方面分析了廣東應如何做來實現這一目標:1)建設實體經濟,推動制造業轉型升級;2)以科技創新和新產業構筑廣東產業體系新支柱;3)以現代金融推動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構建;4)聚四海英才而用之,助力現代化經濟體系的完善;5)淘汰高污染、高排放的產業和企業,為新產業發展留出空間。本書適合省內廣大黨員干部,尤其是發改部門、科技創新部門及對工業和信息化部門的工作人員閱讀。
目錄(36章)
倒序
- 封面
- 版權信息
- 編委會
- 總序
- 一 為什么要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
- (一)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提出背景
- (二)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戰略意義
- (三)現代化經濟體系的內涵與特征
- (四)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重點任務
- (五)以構建現代產業體系為重點,加快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
- 二 廣東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基礎與優勢
- (一)廣東現代化經濟體系基礎
- (二)廣東在全國具有突出的比較優勢
- (三)廣東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主要短板
- 三 如何把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
- (一)什么是實體經濟
- (二)為什么必須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
- (三)廣東實體經濟發展現狀及問題
- (四)廣東促進實體經濟發展的思路及重點
- (五)廣東促進實體經濟發展的政策建議
- 四 如何將戰略性新興產業培育成新支柱?
- (一)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是構筑產業體系的新支柱
- (二)廣東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現狀和不足
- (三)廣東發展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的路徑
- (四)廣東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重中之重
- (五)把戰略性新興產業構筑成新支柱的策略
- 五 科技創新如何支撐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
- (一)認識到位:創新的重要意義
- (二)趨勢把握:創新的發展趨勢
- (三)示范帶動:深圳高新技術產業發展成為全國的一面旗幟
- (四)問題導向:存在的主要問題
- (五)戰略引領:著眼國家戰略需求,主動承接國家重大科技項目
- (六)人才保障:加快引進國內外頂尖科技人才
- (七)企業培育:加強對中小企業創新支持,培育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和核心競爭力的創新型企業
- 主要參考文獻
- 后記 更新時間:2024-03-28 12:04:14
推薦閱讀
- 蜜蜂的寓言
- 注意力經濟:如何把大眾的注意力變成生意
- 經濟學講義:顛覆傳統經濟學26講(下)
- 生態經濟與生態文明
- 同化效應與對比效應:原生廣告披露對消費者態度和行為意向的影響
- 金融支持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問題研究
- 歐美大國智庫研究(谷臻小簡·AI導讀版)
- 新常態下民間借貸危機的內在機理及治理路徑與對策研究
- 綠色發展背景下“新四化”影響能源強度的機制與效應研究
- 政治經濟學季刊(2019年/第2卷/第1期)
- 亞當·斯密經濟學
- 貧困中的合作:貧困地區農村合作組織發展研究
- “十四五”中期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監測研究報告:站在中期看未來,立足當下謀發展
- 異度均衡
- 決戰大數據(升級版):大數據的關鍵思考
- 新結構經濟學思與辯
- 全國經濟專業技術資格考試真題分類詳解:經濟基礎知識(中級)
- 歧視與不平等
- 中國戰略性新興產業研究與發展·軸承
- 中國男裝產業發展報告
- 數智賦能:后發企業顛覆性創新的價值邏輯與實現機制
- 抗疫大考(21世紀商業評論)
- 資本全球化:一部國際貨幣體系史(原書第2版)
- 亞當·斯密在北京:21世紀的譜系
- 中國服務經濟理論前沿(1)(中國經濟科學前沿叢書)
- 消費主導經濟轉型初探
- 分享經濟可以這樣玩
- 文化和旅游產業融合質量評價及空間溢出效應研究
- 西方經濟思想史18講
- 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創新發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