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夏的屋檐
當生活變成發條玩具,有人選擇在咸澀海風里重拾呼吸的節奏。周遠在廣告公司做了七年項目經理,日復一日與PPT、甲方的深夜電話為伴。某天加班到凌晨三點時,他發現自己的右手開始不自覺抽搐——就像那臺用了五年的卡紙打印機。于是他把褪色的公文包塞進儲物柜,帶著一箱未拆封的胃藥,逃向地圖邊緣的鶴棲鎮。這個連連鎖超市都沒有的漁港小鎮,卻有晾在石板路上的海帶泛著翡翠光澤,有老裁縫鋪的收音機永遠停在戲曲頻道。他租住的閣樓窗戶卡著半截粉筆頭,據說是前任租客——一位總畫不好日出的美術老師——在某個醉酒的清晨留下的。房東林夏在小鎮開著間總被誤認成古董鋪的藥房,用曬干的紫蘇葉包陳皮梅子,拿腌菜壇子當畫布涂鴉。她教會周遠許多無用卻溫柔的事:如何從浪花聲判斷漲潮時辰、怎樣在暴雨前搶救曬場的艾草、以及用瓦罐煨粥時要留條縫讓蒸汽哼歌。當周遠第一次完整看完海上日出,當他把泡面換成林夏塞來的黨參雞湯,那些被都市馴化的焦慮與失眠,終被咸濕海風腌漬成褪色的便簽紙。而閣樓地板縫隙里發光的琉璃珠、美術老師遺留的半幅油畫、深夜總在碼頭徘徊的白鷺……正悄悄叩響另一段故事的扉頁。
·連載 ·4.2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