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是《刑事責任論》的修訂版,從刑事責任的構造出發,深入剖析了刑事義務的產生根源及其社會存在,明確了刑事責任的歸責要素,以及刑事負擔的實現。從而完成了作者關于刑事責任產生到確定、實現的理論論證。《刑事責任論》具有較高的學術價值,出版后為學界廣為推崇,認為其標志著中國刑法從以犯罪構成為根據的刑事責任向以主觀可譴責性為內容的責任主義的轉變。
馮軍 ·刑法 ·24.9萬字
隨著國際刑事法院參與國際司法事務日漸增多,國內外學界對之的關注程度與研究熱情也日益上升。在國際刑事法院整體運作中,檢察官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國際刑事法院檢察官制度研究》一書主要圍繞國際刑事法院檢察官制度如何設計及運作展開,重點研究檢察官在紛繁復雜的國際政治中如何保持其應有的獨立性與公正性。
楊柳 ·刑法 ·29萬字
本書從社會變遷的角度,立足新時代中國實踐的刑法理論自覺,對近二十年來我國刑法學和刑事司法的一些重要發展和熱點、焦點問題進行了系統性提煉和深入探討,主要內容包括:少年刑法的基本立場、人工智能的刑事可罰性、刑法的民法化、特赦制度的三重視角、托幼機構虐童司法疑難分析、《刑法修正案(九)》視角下刑法與反恐法的銜接、互聯網金融犯罪、內幕交易和泄露內幕信息罪、貪污受賄犯罪終身監禁等。在某種程度上,本書是對我國刑法學研究的一個階段性總結,具有較高的理論價值與實踐指導意義。
姚建龍 ·刑法 ·29.7萬字
王莽被砍下的人頭為什么會成為洛陽武庫中的累世國寶?趙襄子將智伯的人頭用作了什么,才會讓豫讓這樣的大刺客選擇蹲小廁?“傳”“首”于何時第一次連用,人頭“在路上”,會有怎樣的遭際?梟是如何變形為惡鳥,充當起中國古代禮教文化與專制集權接榫處的特殊零件“人頭”的藥引,將“傳首”“梟懸”楔入中國傳統文化的肌理?……人頭,這顆長在中國歷史耳垂與發際陰影中的小小胎記,它與生俱來是如此的隱蔽,卻不斷浮現于一個個逝去王朝的敏感部位。“傳首”“送頭”“梟懸”,一類二十五史中隔三岔五蹦出來的高頻詞匯,卻成為中國古代官方意識與主流表達所著意遮蔽或習慣性忽略的盲區。作者從我們祖先某些不幸的脖子上折斷、傳送、展出乃至封藏的頭顱入手,為我們揭開關于首級雖耳熟而未能詳的內幕,一卷驚心動魄的中國首級文化史次第展開。
馬陳兵 ·刑法 ·33.3萬字
本書超越死刑實體控制與程序控制的傳統研究框架,提出了死刑證據控制研究的新視角。通過創設沉沒證據理論、證據人文理論和證據圖景理論等新理論,開辟了我國死刑證據控制研究的新方向,充實了死刑控制理論的發展,為刑事訴訟法學與證據法學理論的發展作出了增量貢獻;通過創建DNA強制鑒定規則、證明標準分層設置制度和多元化證明責任制度等新制度規則,不僅助推了我國死刑控制立法的完善,也豐富了我國證據制度內涵。本書的理論制度研究有效踐行了法學與相關學科的跨學科研究范式,有助于推進證據法學的學科建設。本書的對策研究能夠有效指導司法實踐,控制死刑的適用。本書的研究順應了“限制與廢止死刑”的世界性趨勢,符合我國尊重與保障人權的憲法性要求,應和了黨的十八大報告、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有關“公正司法、加強人權保障”的法治精神。
呂澤華 ·刑法 ·24.6萬字
本書設計了“五步驟分析模式”,分析每個案例均按照“事實單元的劃分”“參與人員的列出”“涉嫌犯罪的檢驗”“犯罪競合的處理”以及“全案分析的結論”五個步驟展開。
陳璇 ·刑法 ·30.9萬字
本書通過對實際案例的案情分析、裁判要點、爭辯焦點進行分析,研究、總結了走私普通貨物罪中的若干問題、單位走私犯罪中的若干問題研究、海關人員走私犯罪與放縱走私罪、走私犯罪中原因自由行為的可罰性基礎、“水客”走私犯罪中的若干問題研究、復合法益鏈條的優先保護、走私彈藥罪中的若干問題。
黨世強 洪蜀亮 ·刑法 ·22.5萬字
本書特點:收錄全面:收錄了各部門法領域現行有效的常用法律、行政法規、部門規章、司法解釋,同時收錄大量指導性案例,絕大多數來自《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法院公報》。編排合理:含民事、刑事、合同、物權、行政、婚姻家庭、勞動爭議、工傷賠償、公司證券、道路交通、土地承包、建設工程、醫療糾紛、人身損害賠償、房屋拆遷與征地安置補償共十五分冊,按照各分冊的特點精心梳理,科學編排,兼顧法律體系與司法實踐的需要,力圖做到簡明易用,一目了然。權威實用:作為國家法律、行政法規標準文本的權威出版機構,我社具有法規編纂的專業經驗,并在實用法律工具書的編纂方面位居同類專業出版機構的前列。從《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法院公報》中所精選的案例,為最高人民法院正式選編的各級人民法院適用法律和司法解釋審理各類典型案件的裁判范例,具有很高的權威性和實用價值。
中國法制出版社 ·刑法 ·28.5萬字
定罪和量刑是刑事審判的兩項基本內容。長期以來,我國一直實行定罪與量刑合二為一的程序模式,使得量刑在程序上依附于定罪過程,而不具有獨立的訴訟地位。這種定罪與量刑一體化的程序模式在司法實踐中暴露出許多問題,日益受到國內學術界、司法實務界的關注。本書以量刑程序基本理論為研究對象,通過比較研究、實證研究等方法,對量刑裁量權的控制路徑選擇、國外量刑程序模式、中國相對獨立量刑程序模式,以及量刑程序中的證據與證明、控辯關系及被害人角色等基礎理論問題進行了較為深入的研究。同時,本書從刑法、刑事訴訟法和證據法的角度研究量刑問題,為學科之間的聯系與交流提供新的平臺,并在多學科的研究體系下推動量刑問題的深入研究和量刑制度的改革。
汪貽飛 ·刑法 ·26.1萬字
本書是一本文集,收錄了作者在北京大學任教以來發表的代表性學術論文,展現了作者多年來學術研究的心路歷程與思考心得。34篇代表性論文,共分為“罪刑法定與刑法解釋”、“犯罪體系與刑法教義”、“刑事政策與出罪入罪”以及“刑罰改革與死刑控制”四編。該書的出版,一方面為讀者理解、學習作者的研究思路和方法提供了集中的材料;同時,經過梳理后的文集,也為作者自己正視、反思自己的研究,提供了機會,對進一步提升作者自己的研究,推進該學科的研究都大有裨益。
梁根林 ·刑法 ·41.6萬字
本書是結合刑事政策學的最新發展和最新研究成果對第一版的全面修訂。作者嘗試與國際上通行的刑事政策理論接軌,在反思與評析我國刑事政策學領域的相關觀點的基礎上,系統論證刑事政策學的概念、理論體系、學科性質、發展脈絡、研究方法等,其邏輯起點在于對刑事政策定義、刑事政策分類、刑事政策體系的精深研究。刑事政策的根基是刑事政策存在的根據;刑事政策的基本觀念構筑了刑事政策的多維空間;刑事政策學中的基礎理論又是研究刑事政策學不容忽視的前提條件。對實然宏觀與微觀刑事政策與應然宏觀與微觀刑事政策的闡述豐富與完善了本書的學科內容與內在結構。
李衛紅 ·刑法 ·35.7萬字
本書立足于中國刑法第25條第2款關于共同過失犯罪的規定,肯定了共同過失犯罪存在的意義并區分其存在的各種類型,在此基礎上分別探討了過失共同正犯、過失教唆犯、過失幫助犯、過失同時犯在刑法意義上的責任歸屬及其根據。在風險社會的今天,過失犯罪呈現出爆發式的增長狀態,公害事件、食品安全、大型責任事故、火災頻繁發生,本書以這些真實案件為素材,探討解釋論在司法實踐中的運用。
李世陽 ·刑法 ·22.4萬字
2015年8月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六次會議審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九)》,2017年11月4日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次會議審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十)》。為了便于相關國家工作人員、廣大群眾學習、了解這部法律的內容,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刑法室參加刑法修正案(九)(十)立法工作的同志,結合工作體會,對刑法修正案(九)(十)修改、增加、廢止的條文進行解讀說明。
王愛立 ·刑法 ·24.5萬字
以法釋法,專業權威,辦案所需,教學所用。方便快捷:以主法條為干。迅速查找相關規定、突出重點:目錄標注重點。歸納相關規定要點、實例參考:收錄權威案例。提煉歸納裁判摘要、適用解疑:提示沖突法條。準確解釋適用關系。
法規應用研究中心 ·刑法 ·26.1萬字
本書針對客觀處罰條件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論、學者和實踐者對于客觀處罰條件定位與性質的分歧、客觀處罰條件的機能、客觀處罰條件與刑法及犯罪等的關系、客觀處罰條件立法現象對我國的啟示等問題進行了深入探討,對前人的一些相關研究進行了深入剖析,并對相關問題提出了自己的見解。
吳情樹 ·刑法 ·20.3萬字
本書是在作者主持的國家社科基金項目“法治時代刑事政策影響定罪研究”(2011-2014,良好結項)的基礎上修改而成的。近年來,我國學者開始意識到刑事政策與刑法教義學的關系問題,主張刑法教義學與刑事政策之間的貫通構想。本書是我國第一部探索中國刑法教義學與刑事政策的貫通構想的專著。本書的突出特色是系統地探索了刑事政策影響刑法教義學的一般原理,并將這種原理運用到司法實踐中去。本書有利于刑事政策與刑法教義學的良性互動,共同發展,有利于探索刑法學研究的新路徑和新方法,促進刑事一體化思想的發展。在研究方法上,除了采用比較分析方法和歷史分析法外,還采用了實證分析方法,通過對大規模樣本的司法解釋與法院判決書的實證研究,準確把握刑事政策影響刑法教義學的規律。
歐陽本祺 ·刑法 ·32.4萬字
本書主要是對危害國家案、危害公共安全案中的各具體罪名的概念、立案標準、定罪標準、證據參考標準、量刑標準、法律適用等六個方面根據最新的法律法規司法解釋進行全面的解析和闡釋,從而為公安部門立案提供參考,具有很強的指導性和操作性。
《最新執法辦案實務叢書》編寫組 ·刑法 ·43.2萬字
本書以刑法國際化的內涵為邏輯起點,展開對中國刑法國際化的探討,回顧了中國刑法史上三次典型的國際化事件,分析了中國現行刑法國際化的表現,并從發展的角度論述了中國刑法國際化的未來方向。作者認為,精神層面上刑法理念的國際化、制度層面上刑法規范的國際化與運作層面上刑事司法的國際化應是當代中國刑法國際化努力的三個方向。近百年來我國刑法國際化進程一直偏重于制度層面上刑法規范的國際化,卻忽視了精神層面上刑法理念的國際化與運作層面上刑事司法的國際化,這種狀況已經嚴重制約了我國刑法國際化的進度與深度。
蘇彩霞 ·刑法 ·27.5萬字
《刑法新解讀(升級第3版)》由中國法制出版社編著,刑法是規定犯罪與刑罰的法律。通俗地講,刑法就是解決什么樣的行為是犯罪以及對犯罪如何處罰的問題。刑法是我國的基本法律,并以其調整社會關系的廣泛性和調整手段的特殊性而區別于其他法律:它旨在通過刑罰的適用懲罰犯罪、保護人民,進而達到預防犯罪的目的。《刑法新解讀(升級第3版)》精選與刑法相關的法律、法規,并進行分類匯編,對重難點法條附以權威注釋,更專設“以案說法”欄目,生動形象地展示解決實際問題的實例。
中國法制出版社 ·刑法 ·34.1萬字
本書以我國刑法114條與第115條規定的“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為研究對象,結合近些年我國發生的熱點危害公共安全的刑事案件,從理論和判解的角度系統地對該罪進行解析。目前作者已經完稿。全書分為上下兩篇,上篇從學理角度對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進行類型化研究,并且從犯罪論和刑罰論方面著重分析構成該罪的行為要件、犯罪主體、犯罪故意與過失,本罪共同犯罪形態與未遂、中止形態問題,以及本罪的死刑適用問題。下篇針對近些年在我國發生的涉及公共安全的典型案件如“張明寶醉駕案”、“孫偉銘醉駕案”、“劉襄研制、生產‘瘦肉精’案”、“李躍等人‘碰瓷’案”等進行深入解讀,在犯罪定性上與刑罰定量上提出自己的見解。
孟慶華 ·刑法 ·28.8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