壟斷犯罪立法研究
沒有公平的競爭環境,便沒有真正的市場經濟。隨著改革開放的推進和市場經濟體制在我國的初步建立,各類競爭行為日趨慘烈,國家也致力于建立一個公平的競爭環境。但毋庸諱言,在實踐中,各類反競爭行為也日益突出,壟斷行為便是其典型之一。為規制此類行為,立法者于007年出臺了《反壟斷法》。然而,該法只確立了民事和行政責任,卻沒有建立起相應的刑事制裁體系。各國(地區)實踐表明,沒有刑事制裁的保障,對于壟斷行為的規制就不能達致最佳效果。因此,在綜合世界先例和具體國情的基礎上,前瞻性地研究如何構建有中國特色的壟斷犯罪立法體系,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論意義和實踐意義。本書正文共分四個部分。第一部分論述了壟斷行為犯罪化的根據.第二部分討論了壟斷犯罪構成要件的設置。第三部分探究了壟斷犯罪的刑事責任。第四部分闡明了壟斷犯罪罪名體系的建構。
·13.8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