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法律規范沖突是法律規范之間的沖突。語義學上,法律規范是法律文本內的規范語句所表示的意義。法律規范由道義模態、實體內容,以及與其相關的要素組成。法律規范沖突是指立法者違反作出規范的理性基準所制定的復數法律規范,在共同適用于同一個案的場合,因其構成要素的不兼容而導致它們不能被全部實現的法律規范重合狀況。法律規范沖突的概念可以被分解成各有側重的三個層面:道義模態沖突、實體內容沖突與背景要素沖突。
袁勇 ·理論法學 ·18.2萬字
本書收錄了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部分學者在中南海、人民大會堂及“百名法學家百場報告會”上所作的講座文稿,涉及依法治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法律制度和憲法、民法、刑法、經濟法、知識產權法、香港基本法等問題和領域,展示了法學所作為國家高端法治智庫參與國家法治建設所取得的非凡成就,從一個側面再現了我國法治建設的發展軌跡,是了解、認識、研究我國法治建設進程不可多得的寶貴素材。
李忠 ·理論法學 ·27.5萬字
本書從宏觀、中觀、微觀三個層面,全面、深刻地研究古代東方法,具體內容包括:上篇論述古代東方法的一般問題,涉及其起源、種類、法律淵源以及與政治、經濟、社會的關系等;中篇論述古代東方法的部門法,涉及身份法、刑法、民法、婚姻法、訴訟法等;下篇論述古代東方法中的重要問題,聚焦于刑法,特別是刑罰,以及其他方面的一些問題。相較第一、二版,第三版增加了下篇,既是一種專題研究,也是對古代東方法研究的拓展與深化;同時,對前兩版的整體內容進行了一定程度的修正、增減及潤飾,并結合最新研究成果,對某些內容作了深度闡述。本書有史有論,把古代東方法與馬克思主義的社會形態學聯系在一起,確切論述古代東方法的特點及其在近現代的變化,是一部有關古代東方法的權威學術著作,在法律史學界有著極高的聲譽,對古代東方史研究也有較高的參考價值。
王立民 ·理論法學 ·34.3萬字
我國是一個歷史悠久、幅員遼闊、人口眾多的社會主義人國,我國的立法與其他國家有著本質的區別。如何做好立法工作、提升立法質景是一個關乎全國人民利益的重要問題。《大國立法的邏輯》從歷史邏輯、理論邏輯和實踐邏輯三大維度解讀我國立法的邏輯,不僅展現了我國中央與地方立法關系的發展演變歷程,也闡述了當前我國立法的制度設計與實然狀況,為理解、思考及改善我國的立法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參考和啟示。
封麗霞 ·理論法學 ·28.1萬字
《西方法理學研究的新發展》圍繞國內法學界近十年來對西方法理學的研究,對其主要領域的研究進展、重要的理論演進過程、主要學術觀點的討論等都做了詳盡而又精煉的梳理與探討。沿襲學科發展的內在理路,本書還上溯清末民國,并對未來中國的西方法理學研究趨勢和方向提出了展望,力爭提煉出其內在結構性和規律性因素,向讀者展示中國的西方法理學研究全景與最新進展,為西方法理學在中國的知識再生產及未來“中國法理”的誕生,提供參考和鏡鑒。
支振鋒主編 ·理論法學 ·33.1萬字
《新時代公務員法原論》是在新時代背景下,全面、系統地闡述了《公務員法》的基本原理和主要制度。本書在體例結構上以公務員法基本理論為基礎、公務員動態的管理過程為主線、突出公務員的權利保障與義務履行的結構模式安排章節體系。全書分為六章,依次為公務員法的基本理論、公務員入職管理制度、公務員履職管理制度、公務員退出管理制度、公務員的權利與保障制度、公務員的義務與責任制度;在內容闡述上既立足于現有的法律、法規和相關規定,又提出了作者的個人見解;在資料使用上既詳盡,又新穎。本書對公務員法學的最新脈絡及發展局勢,有廣泛且深入的介紹和剖析,力求反映公務員法學理論研究與制度建設的新成果,是一本理論性、知識性和應用性都較強的著作。
楊彬權 ·理論法學 ·28.1萬字
自動駕駛汽車是人工智能最為重要最為典型的應用場景,也是傳統汽車向智能汽車發展的未來趨勢。自動駕駛汽車具有很大的社會價值,但也帶來了一系列私法挑戰,涉及法律地位、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產品責任、責任保險、隱私與個人信息保護、汽車數據權屬與利用等。與此同時,當前全球自動駕駛汽車都處于道路測試向示范應用、商業應用的關鍵階段,如何助推自動駕駛汽車大規模商業化落地,迫在眉睫。為此,本書充分考察域內外治理經驗,立足本土國情,針對上述挑戰與需求予以系統回應。本書希望通過對自動駕駛汽車法律問題的分析,引起人們對自動駕駛汽車更多的關注和討論,確保自動駕駛汽車以一種最為溫和的方式駛入我們的生活,最大限度減少新技術可能帶來的影響和騷動。
鄭志峰 ·理論法學 ·22.9萬字
本書不僅要介紹經典的解釋方法,還要在跨學科與法教義學的背景下超越之。具體的主題有:法源、古典與現代的解釋方法以及憲法和歐盟法作為更高位階法律的影響。此外,還有要求更高的法律之具體化(如處理一般條款、法官法和法律原則)、確定法續造的正當界限、不同解釋方法之間的檢驗順序,以及與實踐密切相關的案件事實詮釋學。
(德)托馬斯·M.J.默勒斯 ·理論法學 ·62.4萬字
本書秉持古為今用、洋為中用、推陳出新的理念,尋求依法治國全面推進之源;基于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方法論和基本原理,中國共產黨人治國理政的經驗和教訓,追尋依法治國全面推進之理;結合法治普遍規律、現階段中國國情和推進國家治理現代化、建設法治中國的豐富實踐,探尋依法治國全面推進之案。
張振芝 ·理論法學 ·18.5萬字
《遠游與慎思》是劉仁文先生的一部海外司法觀察隨筆集,為商務印書館“法律人生”系列叢書之一種。書稿中的大多數篇章均為作者行走異國他鄉感懷體悟所得。全書共集結主題文章100篇,分為五大板塊:信步海外、遙望對岸、孤獨司法、走向寬容、思者無疆。字里行間,體現出學術的人文關懷,流露出樸素、厚重的情懷。
劉仁文 ·理論法學 ·20.4萬字
自《社區矯正法》《社區矯正法實施辦法》頒布實施以來,全國各地積極開展社區矯正實踐探索與理論研究。本書集結了各地社區矯正機構工作人員以及理論研究人員的59篇優秀論文,分為落實總則要求、執行人員、調查評估、監督管理、教育幫扶、特殊群體社區矯正、檢察監督、智慧矯正8個專題,其中落實總則要求專題又分為理論探討和總體實踐情況兩部分。本書緊緊圍繞各地社區矯正實踐工作進行深入研究,全面分析了我國社區矯正工作的現狀及面臨的困難,并提出了相應的對策建議,以期為我國社區矯正事業的改革與發展提供參考與借鑒,推動社區矯正理論研究的進一步繁榮。
司法部預防犯罪研究所主編 ·理論法學 ·39.4萬字
本書是由面向全國法學生舉辦的"法律的經驗研究高級研修班"(第二屆)上的授課內容整理而成,匯集了國內外來自法學界、社會學界和人類學界的多名學者圍繞“法學研究中的定量與定性”這一主題的精彩演講內容;整本書分為四大部分,即社科法學研究中的定量與定性、社科法學研究的選題與方法、社科法學研究大家談和法律和社會科學2014年會實錄。全書緊密結合具體案例,通俗易懂,非常適合有興趣了解和學習跨學科法律研究的人們品讀。
周尚君 尚海明主編 ·理論法學 ·21.3萬字
信任是社會最重要的整合機制之一。沒有共識和信任,人類將不可能建構持續的社會關系和穩定的社會秩序。改革開放30多年來,中國社會發生的最大變革是人與人、人與國家之間的關系逐步轉向以契約制度為中介的信任關系。法治是培育制度性信任的最好的土壤,法治能夠控制公權力的恣意行使,使公民對于政府在某種具體情況下會怎樣如何運用公權力、將會如何影響到個人的權利形成預判,法律的穩定性、明確性能夠使人民產生信任感。
李佳 ·理論法學 ·11.2萬字
法律解釋一直是法理學以致整個法學的核心問題之一,如何對法律進行解釋,并將解釋的結果應用到實踐中,是所有部門法不可回避的問題。但關于法律解釋的原理和方法,學界和司法實踐都有比較大的爭議。本書系統分析了法律解釋的一般理論,并著重對文義解釋、論理解釋等解釋方法進行了剖析。本書回應了當下法學和法律界對法律方法和法律解釋的認知與實踐需求,明晰了該領域研究的努力方向,深化了法律解釋的相關研究,并將法律解釋與司法實踐結合起來考察,具有積極的學術與實踐價值。
魏治勛 ·理論法學 ·29.4萬字
從20世紀20年代譯介、引入西方具有法社會學思想的理論著作和法社會學名著至今,法社會學在中國也已走過近百年的歷史。但將法社會學真正作為一門學科或專業課來建設、研究,則是新近二十年的事。雖然有了這些發展與成績,但有兩個關鍵問題引起了研究者的關注與追問,就是法社會學究竟研究什么,即研究對象和研究范圍問題;怎樣研究,即研究方法問題,這兩個問題不僅困惑著中國的學者,在國際社會也是一個仍在不斷探索與存在諸多爭論的問題。本書筆者抱著對這些問題的思考與追問,在長達八年潛心研究與教學的基礎上,閱讀了近百本法社會學經典及相關著作,研究了大量的中西文獻和國際社會著名學者的最新研究成果,并具體考察和分析了當下中國社會的諸多法律現實問題,通過對理論與現實的不斷雙向反思與體悟,做出了自己的解釋與探索。本書在全景式掃描當代法社會學前沿研究動態的基礎上,緊緊圍繞法社會學學科的這兩個關鍵問題,勾勒了法社會學學科領域的基本框架和知識體系,內容囊括了當前國際社會在法社會學研究中最經典和最矚目的研究重點和熱點,比如,法律與社會的基本關系,法律的社會基礎,法社會學的研究方法,法社會學的未來走向,法律規范,法律角色等等。
何珊君 ·理論法學 ·26.7萬字
在清代的地方志、官箴書、官府文書等許多不同類型的文獻當中,常可看到聲稱某地區存在“健訟之風”的記載。上述現象,與學術界以往慣于強調的“無訟”乃是中國傳統法律文化的價值取向和典型特征的說法形成了某種反差。本書結合文本向度、話語實踐向度和社會實踐向度的不同視角,對歷史文獻中那些關于“健訟之風”的書寫展開分析,將其視作一類充斥著權力關系的話語,認為此種話語所展現的更多是一種表達性現實,而不能被直接當作對其時歷史社會現狀的完全如實反映,追問主要是哪些主體基于何種目的對“健訟之風”進行書寫,并對此種話語加以傳播,以及為了強化“健訟之風”話語的某些預期功能,這些主體又運用了其他哪些話語來加以配合,采取了哪些在其看來有針對性的實踐行動。本書勉力追隨瞿同祖所開創的那種研究范式的學術旨趣,在方法上踐行法律和社會研究的歷史進路,并不以單純回到中國古代的歷史現場去復原有關“健訟之風”的史實作為最終目的,而是重在帶著社會科學意義上的理論關懷,去剖析關于“健訟之風”的史料記載背后所潛藏著的一些重要理論問題,希望從歷史的維度,推進我們對于傳統中國的法律、社會與國家的深入認識。
尤陳俊 ·理論法學 ·33.8萬字
“法律門啟”一套三本,是北京大學法學院為紀念北大120周年校慶組織學院老師編寫的研究文萃。基本按照學科來分,但又不完全按學科來劃分。之一主要包括法理、憲法、行政法等基本理論制度問題的探討;之二主要包括民商、知產、經濟法等具體領域法律問題的探討;之三主要包括刑法、訴訟法和國際法方面的文章。每本文萃主要來自法學院在職老師近幾年在主要核心法律期刊上發表的具有自己學術代表性的文章。每位老師一篇,個別老師未提交。
北京大學法學院 ·理論法學 ·50.7萬字
美國是金融市場、金融體系為發達的國家,美國金融法的域外適用增強了美國金融法影響他國及國際金融法律制度,增加了企業的合規風險與成本,影響國際關系,成為國際社會關注的重要現實議題。《美國金融法規域外管轄:法理、制度與實踐》稿以美國金融法規為對象,重點圍繞《多德-弗蘭克法案》域外管轄,從法理、制度和實踐層面論證金融法域外管轄的正當性,挖掘其適用方式和所需要的條件支撐。《美國金融法規域外管轄:法理、制度與實踐》力圖論證“真實聯系”因素所建立的控制能力和正當性是確立管轄的兩個核心因素。在此基礎上,《美國金融法規域外管轄:法理、制度與實踐》力圖論證域外管轄系統性風險的跨境影響效果應成為金融法域外管轄的正當性“真實聯系”依據。在法理分析基礎上,《美國金融法規域外管轄:法理、制度與實踐》重點從如下兩個角度論證《美國金融法規域外管轄:法理、制度與實踐》關于域外管轄制度的法理分析:(1)美國的立法、司法和執法管轄制度;(2)DFA關于證券、銀行和互換交易等三個領域的相關規定及其域外適用的司法和執法實踐。美國聯邦法的域外管轄增強了美國配置全球金融資源的能力,值得從法理、制度和實踐角度予以討論分析。《美國金融法規域外管轄:法理、制度與實踐》的出版對于挖掘美國金融法域外管轄及其背后的支撐制度具有重要的理論和現實意義。
郭華春 ·理論法學 ·21.2萬字
英國著名法學家梅因在《古代法》這一名著中做出了一個著名論斷:“所有進步社會的運動,到此處為止,是一個‘從身份到契約’的運動”。這一論斷極富洞見但也廣受爭議。本書是“梅因:從身份到契約”專號下輯,圍繞這一著名論斷,研究并討論了梅因的比較歷史法學思想,及其在人類社會不同法律傳統中的體現。本書不僅適合從事法理學、法史學領域專業學者閱讀,而且適合民商法、國際法等部門法領域的專家參考。
高鴻鈞 ·理論法學 ·31萬字
1997年,黨的十五大將依法治國確立為黨治國理政的基本方略。二十年來,尤其是黨的十八大以來,依法治國從理論到實踐、從頂層設計到具體改革、從立法執法到司法守法等各方面、各環節、各領域,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巨大成就。為全面梳理二十年來依法治國的主要歷程和重大成就,總結全面依法治國的理論創新和實踐經驗,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組織相關領域的專家學者完成了本書的撰寫,以期為進一步推進法治中國建設提供經驗支持、理論支撐和學理服務。
李林 ·理論法學 ·38.2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