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系統地介紹了當今研究的主要新概念武器彈藥,包括新概念火工品與火炸藥、新概念戰斗部、化學能高超聲速武器與彈藥、電熱發射動能武器與彈藥、電磁炮武器與彈藥、電磁裝甲武器、信息對抗與定向能武器、環境武器、非致命武器與彈藥幾大類;從軍事需求和技術推進兩個角度出發,結合當今新概念武器彈藥研究狀況,主要介紹上述各類新概念武器彈藥的基本概念和內涵、基本原理、基本結構、支撐技術、研究進展、發展方向和未來軍事應用等知識。
向紅軍等 ·武器工業 ·27.7萬字
本書較為詳細地介紹了履帶式步兵戰車的簡況、著名戰車技術分析、履帶式步兵戰車的總體設計、武器系統設計、動力系統設計、傳動系統設計、防護系統設計和電子信息化系統設計等內容。全書內容翔實,實例眾多,對于從事裝甲車輛設計與開發的技術人員有很好的參考價值。
馮益柏主編 ·武器工業 ·41.6萬字
《我的機器人創客教育系列》被列入北京市科普項目,叢書依托北京理工大學特種機器人技術創新中心,從不同角度講述仿生機器人基礎知識,叢書以科普教育為主線,以青少年學生最喜愛、最熟悉的典型生物為機器人的仿生對象,以系統性、科學性、趣味性、探索性、參與性、體驗性為特色,強調理論鋪墊、技術打底、動手為主、體驗至上,讓青少年在理論與實際結合的過程中,在動腦與動手結合的過程中,在老師引領與個人體會結合的過程中,獲取知識,增長才干,愛科學、愛創新,真正成為具有創新意識和創新追求的好苗子。叢書以作者所在科研團隊原創成果(機器人產品模塊、教具)為對象,體現原創性。叢書共6冊,適合作為初高中學生等青少年群體作為學習機器人的入門讀本。本分冊為《仿狗機器人的設計與制作》。
李和言 鄭長松 賀堅鋼 ·武器工業 ·27.6萬字
本書較為詳細地介紹了坦克傳動系統的基礎知識、坦克傳動系統設計的基礎理論、機械傳動系統設計技術、液力傳動系統設計技術、液壓傳動系統設計技術、電傳動系統設計技術和坦克操縱與行駛系統的設計技術等內容。本書突出實用性、先進性和操作性,理論敘述從簡,側重于用實例和實用數據說明問題。全書結構清晰嚴謹,語言流暢,數據翔實可靠,信息量大,圖文并茂。本書對于坦克裝甲車輛設計人員、科研生產人員有很好的參考價值。
馮益柏主編 ·武器工業 ·37.9萬字
坦克裝甲車輛可靠性、維修性與保障性是坦克裝甲車輛充分發揮作戰使用效能,保持持續戰法能力的重要質量特性。本書較詳細地介紹了坦克裝甲車輛可靠性設計基礎理論與設計技術,維修性設計的基礎理論與設計技術,保障性設計的基礎理論與設計技術等。通過實際案例,說明這些理論在實踐中如何應用。本書對于從事坦克裝甲車輛研究、設計、制造、管理的技術人員有很好的參考價值。
馮益柏主編 ·武器工業 ·31.1萬字
本書較為詳細地介紹了綜合電子信息化系統的基礎知識,坦克通信系統的設計、坦克電氣系統的設計、坦克電子裝置的設計、坦克綜合電子信息化系統的設計、坦克指控系統的設計以及坦克電磁兼容性與電磁屏蔽方艙設計等技術內容。本書突出實用性、先進性和可靠性,理論敘述從簡,側重于用實例和實用數據說明問題。全書結構嚴謹清晰,數據翔實可靠,信息量大,圖文并茂,對于坦克裝甲車輛設計、生產、新產品開發的技術人員有很好的參考價值。
馮益柏主編 ·武器工業 ·35.2萬字
本書分析了裝備體系試驗的軍事需求和國內外研究現狀,界定了裝備體系試驗的基本概念,總結了裝備體系試驗的特點與要求,闡述了裝備體系試驗原理與方法、組織實施與技術問題等基本理論和應用理論,探索了裝備體系試驗的設計基礎、評估指標體系設計、想定設計、科目設計、環境設計、仿真系統設計,以及裝備體系試驗評估基礎、裝備作戰效能試驗評估、裝備作戰適用性試驗評估、裝備體系適用性評估和裝備在役適用性評估等試驗設計和試驗評估技術,并結合具體實例給出裝備作戰試驗和裝備在役考核示例。
郭齊勝等 ·武器工業 ·22.3萬字
《我的機器人創客教育系列》被列入北京市科普項目,叢書依托北京理工大學特種機器人技術創新中心,從不同角度講述仿生機器人基礎知識,叢書以科普教育為主線,以青少年學生最喜愛、最熟悉的典型生物為機器人的仿生對象,以系統性、科學性、趣味性、探索性、參與性、體驗性為特色,強調理論鋪墊、技術打底、動手為主、體驗至上,讓青少年在理論與實際結合的過程中,在動腦與動手結合的過程中,在老師引領與個人體會結合的過程中,獲取知識,增長才干,愛科學、愛創新,真正成為具有創新意識和創新追求的好苗子。叢書以作者所在科研團隊原創成果(機器人產品模塊、教具)為對象,體現原創性。叢書共6冊,適合作為初高中學生等青少年群體作為學習機器人的入門讀本。本分冊為《仿魚機器人的設計與制作》。
趙曉凡 ·武器工業 ·31.6萬字
再制造工程是實現裝備戰斗力提升與效益最大化的有效途徑,是實現軍民融合發展的重要技術手段。再制造是以廢舊產品作為生產對象,針對失效零件展開的再制造成形加工,具有不同于制造、維修、材料循環等行業的鮮明技術特點,具有獨特的生產技術工藝與管理內容。這本《再制造工程基礎》內容針對再制造面臨的“工程設計—技術實現—生產管理—實踐應用”的關鍵問題,以信息化和智能化為牽引,結合了作者在再制造工程基礎領域的設計、技術、管理及應用等方面的研究成果。既考慮到再制造工程的基礎理論性,提出了相關基礎理論及方法,也考慮到工程實踐性,給出了具體的應用案例,同時注重再制造的技術發展,提出了智能化、信息化再制造技術,對再制造工程設計與技術的研究及實踐具有較強的指導意義。
朱勝 姚巨坤等 ·武器工業 ·26.2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