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既是對中國電建集團昆明勘測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十多年來三維設計及BIM技術研究與應用成果的系統總結,也是對水電工程設計施工一體化、數字化、信息化進行的探索和思考。全書共9章,內容主要包括:HydroBIM概念、體系架構與應用模式,HydroBIM-EPC信息管理系統,以及HydroBIM技術在典型水電工程前期勘測設計、傳統模式設計施工一體化、EPC總承包項目管理中的應用實踐。
張宗亮主編 ·水利工程 ·14.4萬字
本書是多年旱情遙感監測評估工作實踐的總結,其內容涵蓋了旱情遙感監測指標、旱情遙感監測數據源及處理方法、旱情遙感監測遙感指數模型方法、基于衛星遙感降雨產品旱情監測評估,基于可見光/微波的土壤水分反演及旱情監測、地表蒸散遙感估算、區域水體動態監測及旱情分析。本書理論先進,技術實用,內容豐富,對旱情遙感監測評估相關工作具有較好的理論與實踐指導意義。
黃詩峰 辛景峰 楊永民 馬建威等 ·水利工程 ·14.4萬字
本書在充分調研和資料收集的基礎上,結合全國各地河長制工作開展案例,汲取行業專家與領導的建議,介紹了河長制的起源、發展、定義、內涵、法律依據和河長制的主要內容,探討了河長制的組織實施、一河一檔基礎信息登記、一河一策編制、河長制信息化建設及河長制的制度建設等工作內容,有利于提高河長制工作人員理論水平和業務能力,為統籌協調各部門力量,運用法律、經濟、技術等手段維護河湖健康提供思路和經驗。
河海大學河長制研究與培訓中心組織編寫 鞠茂森主編 ·水利工程 ·15.7萬字
《高懸水庫防滲體系研究》嚴格依照新考試說明編寫,解讀全面、透徹,完全符合考試范圍和考試題型。面向高考,面向高三一輪總復習,以教材內容為主線,強化基礎知識,提高基本技能,掌握解題思路、分析方法、解題技巧,提升綜合能力。《高懸水庫防滲體系研究》為《水利工程設計與研究叢書》之一,內容以論述工程區地質條件和庫盆基礎分類研究、允許滲漏量標準研究、庫盆復雜基礎防滲體系研究、防滲系統結構及結構細部研究等;研究關鍵路線為高懸水庫基礎特性分析和不同防滲材料間結合形式等;研究采用了資料收集對比、室內試驗、現場原位試驗、三維建模計算分析、后期跟蹤觀測等手段,針對軟硬相間基礎及剛性基礎上的上水庫防滲體系進行了系統的分析研究,提出了與之相適應的防滲體系設計形式、不同防滲材料間結合形式和細部構造尺寸。《高懸水庫防滲體系研究》可供從事壩工建設的勘測設計、施工、運行、科研、教學等科技人員閱讀參考,也可作為相關領域大專院校師生的參考資料和工程案例讀物。
《高懸水庫防滲體系研究》編委會編著 ·水利工程 ·14.4萬字
珠江是中國南方最大的河流。流域涉及云南、貴州、廣西、廣東、湖南、江西6省(自治區)和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以及越南東北部,地理位置在東經102°14-115°53、北緯21°31-26°49之間,總面積45.37萬km2,其中我國境內面積44.21萬km2。水土保持管理中所指的珠江流域通常泛指珠江流域片,即包括珠江流域和海南省、韓江流域以及廣東、廣西沿海諸河、云南紅河和廣西的國際河流在內的所有范圍,涉及云南、貴州、廣西、廣東、海南、湖南、江西、福建8個省(自治區)。
陳三雄 廖建文 向慧昌編著 ·水利工程 ·14.4萬字
生態清潔小流域建設技術是一項綜合性、系統性、創新性工作,涉及多個學科、行業和部門,本書以近年來北京市生態清潔小流域建設和管理的實踐為基礎,以進一步推動和促進北京市乃至全國類似地區生態清潔小流域建設為目的,系統總結了生態清潔小流域建設與管理的經驗和做法,力求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生態與安全相結合。本書可作為水土保持行業從業人員的培訓教材,也可供相關科研人員、工程技術人員、管理人員參考使用。
中國水土保持學會組織編寫 楊進懷主編 ·水利工程 ·15.5萬字
本論文集收錄了29篇各地水利技術應用和時間中積累的經驗和研究成果,內容包括建設與管理和技術與應用兩個方面。展示了水利工作者的各類技術應用和實踐經驗,為廣大水利科技人員加強學術交流、拓寬建設與管理思路提供參考,對進一步推進水利科技創新,促進現代水利可持續新發展起到積極作用。本書適合于廣大水利工程及相關行業的技術和管理人員參考、閱讀。
水利建設和管理優秀論文集編委會 ·水利工程 ·14.2萬字
本書是關于我國水利科技貢獻率測算、水利科研成果評價體系方法探討方面的論著,全書在收集整理了大量國內外相關研究成果和實踐的基礎上,深入研究了水利科技作用機理,明確了水利科技進步對社會經濟發展的傳導機制,構建了基礎研究、應用研究、軟科學研究等三大類的科研成果評價指標體系;研究提出了今后水利重大科技需求和提升水利科技支撐能力的政策建議。
王冠軍 柳長順 王志強 劉小勇 戴向前等 ·水利工程 ·9.1萬字
本書緊密圍繞現行水工建筑物抗震設計規范和核電廠抗震設計規范,適當反映新修規范,介紹水工建筑物抗震計算的基礎理論和基本方法,并附有工程抗震計算實例。為便于進一步學習和查閱英文文獻資料,在介紹一些主要中文術語的同時也給出了相應的英文表達。全書內容主要有地震與地震波、水工建筑物震害、場地地震反應分析、水工建筑物抗震設計及抗震計算、結構-介質的動力相互作用、人工地震波擬合技術、水工建筑物抗震計算實例、水工抗震研究現狀及存在的問題等。本書可作為水利水電、水工結構、防災減災、港口海岸和近海等工程及相關專業的高年級本科教材。
張運良 李建波編著 ·水利工程 ·15.4萬字
本書依托于南水北調中線沙河渡槽工程,針對大型渡槽工程設計、施工中存在的若干關鍵技術難題開展研究,主要對大型預應力U形預制渡槽的結構選型與跨度、穩定性、溫度邊界條件及溫度應力、結構分析等設計理論進行研究,并對沙河渡槽施工與架槽方案、渡槽整跨預制關鍵技術、大斷面U形渡槽溫控技術、雙向預應力張拉及測力技術、止水形式與材料等施工方案與工藝開展研究,并開展了渡槽原型試驗研究。全書共分11章對上述研究成果加以介紹。本書反映了近年來大型渡槽設計、施工方面的一些創新和實踐,可供從事引調水工程、灌區工程等相關工程的咨詢、規劃、設計、施工、監理、管理以及渡槽工程研究人員參考,也可作為大專院校相關專業的參考書。
河南省水利勘測設計研究有限公司編著 ·水利工程 ·15.3萬字
本書在介紹基本測量方法及相關儀器的使用基礎上,著重介紹了水利工程施工測量的有關規定、要求和測量方法。全書共分十二個學習情境,分別為:工程測量基礎,測量儀器及使用,三項基本測量工作,測量精度評定,小區域控制測量,大比例尺地形圖測繪,數字測圖系統,地形圖的識讀與應用,施工測量基本方法,渠道測量,水庫大壩施工測量,水閘施工測量。《水利工程測量》可作為高職高專水利工程施工技術專業的教學用書,也可作為土建行業職業崗位的培訓教材,還可供專業人員及成人教育師生參考使用。
趙桂生主編 ·水利工程 ·15.3萬字
本書是在水電工程從多泥石流溝勘察與治理實踐的基礎上研究、總結和提煉的技術成果。全書系統地研究了泥石流的形成機理、影響因素、分類、流體特征及判別方法等,提出了泥石流勘察和預測的方法,建立了泥石流防治工程設計原則、標準與布置等安全控制技術體系,并提供了泥石流防治工程實例。
陳衛東 彭仕雄 付崢 余學明 李青春 宋書志等 ·水利工程 ·15.2萬字
本書收錄了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優秀成果150多項,這些成果涵蓋了水文水資源、防洪減災、農田水利、節水灌溉、水土保持、巖土工程、水力發電、牧區水利、高壩泄水建筑物、電站和泵站自動化、冷卻水工程、新型水輪機和水泵、水利水電工程環境等技術應用領域。
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 ·水利工程 ·15.2萬字
本書詳實回顧了漢江中下游治理工程建設管理歷程,如實記錄了中線水源區水質保護和對口協作進展情況,系統總結了工程建設管理經驗,全面展示了南水北調工程對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所產生的綜合效益和給人民群眾帶來的豐厚“紅利”,真實再現了廣大南水北調人克難奮進、頑強拚搏的時代精神,具有較強的史料、科技及教育價值,可為同類大型工程建設管理提供良好借鑒。
湖北省南水北調工程領導小組辦公室 湖北省南水北調管理局編著 ·水利工程 ·15.2萬字
《西青區水務志》為西青區水利專業志書,是繼上部志書(截至1990年)出版以來的一次續編,故上限為1991年1月與前志銜接,下限至2010年12月,以保持志書的連續性與完整性。本志書遵循修志的規定和要求,堅持“詳今略古,詳近略遠”的原則,力求突出專業特色和地方特點,堅持高質量編纂,力求做到可信、可讀、可用。
天津市水務局 天津市西青區水務局 ·水利工程 ·15.1萬字
本書是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城市道路雨水生物滯留凈化排放原理與技術研究”的成果基礎上編寫的,內容包括:緒論,道路徑流水量水質特性,生物滯留設施適宜植物篩選,生物滯留系統填料選配,道路生物滯留系統的降雨徑流規律,道路生物滯留系統的數值模擬,生物滯留系統設計方法。本書可供水利技術、市政排水、園林綠化等專業的研究、規劃、設計人員使用,也可供大專院校相關專業的師生參考。
張書函 孟瑩瑩 陳建剛等 ·水利工程 ·7.5萬字
本書是中央財政支持專業提升服務能力項目——水利工程施工技術專業課程建設成果之一。全書分為9個學習情景。主要講述各種水工建筑物的工作原理、形式種類、適用條件、設計方案和樞紐布置。每個學習情景后都附有技能訓練,供學習者選作。本書可作為高職高專水利工程施工技術、建筑工程施工技術等專業的教學用書,也可作為為水利工程、水利水電建筑工程、灌溉與排水技術、城市水利等專業的培訓教材或參考使用。
石青 楊愛榮主編 ·水利工程 ·15.1萬字
本書內容全面,實用性強,可供從事水利工程建設和管理的領導干部、專業人員及管理人員學習、使用、參考;也可作為相應專業崗位執業資格培訓教材。
水利部水利建設與管理總站 ·水利工程 ·14.5萬字
本書以南水北調東線、中線一期工程受水區為對象,重點研究了由水循環調控技術、水質調控技術和生態系統評估技術組成的調水工程受水區生態環境影響評估技術體系,包括:城市節水激勵機制與管理模式、農業資源性節水模式、面向生態恢復水資源配置模式、人工濕地公園構建技術、水庫(湖泊)水質調控技術、生態水文模型、受水區生態效益評估技術和調水工程人文生態景觀構建技術等內容。本書可供從事水利工程、水資源管理、水環境保護、生態修復等相關研究和教學人員參考。
甘泓 汪林 王芳等 ·水利工程 ·15.1萬字
本書主要介紹海河水系平原區水閘在防洪、排澇、水資源配置、擋潮、減淤、沖淤等方面的功能,對本區域水閘在基礎處理、基礎防滲、混凝土防腐防碳化、閘門防冰凍及防腐設計等方面的特點進行了研究,并對海河水系平原區幾座大型水閘工程設計加以詳細論述。本書內容翔實,資料豐富,實例具有代表性,可供從事水閘設計、科研、施工、管理等工程技術人員和教學人員參考,也可供關心水閘樞紐建設的廣大公眾閱讀。
杜雷功 王浩 劉萬新編著 ·水利工程 ·13.8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