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涂鐵石英砂價格低廉、使用方便,又兼具石英砂所沒有的吸附性能;磁種絮凝-高梯度磁分離除磷技術將化學除磷的徹底性與高梯度磁分離的快速、高效的特點很好地結合起來。本研究采用涂鐵石英砂這一新型濾料和磁種絮凝-高梯度磁分離這一新工藝,分別對重金屬離子廢水和含磷廢水進行深度處理,并研究了水處理過程中的溶液化學行為。
黃自力等 ·環境科學 ·6.4萬字
《火災原因調查:鑒定·問題·處置》依據物證鑒定、微觀鑒定、定量描述、完整證據鏈等,從普遍現象和具體過程等方面全面分析了目前火災原因調查中的問題。《火災原因調查:鑒定·問題·處置》共分五章,首先簡要講述火災原因分類、火災事故調查的程序、火災證據等內容;然后從起火點認定中的問題與處置、火災原因調查中的基本問題與處置、電氣火災原因調查的問題與處置、其他火災原因認定中的問題與處置方面詳細講述火災原因調查的問題及處置方法。對促進火災原因物證鑒定研究新機制的形成,對于火災原因認定水平的提高有積極意義。《火災原因調查:鑒定·問題·處置》可作為火災調查人員開展火災調查工作的指導用書,同時也可供火災調查領域研究人員閱讀,還可供高等院校相關專業師生參考。
黃超 徐長苗 ·環境科學 ·17.5萬字
本書在綜合科學考察的基礎上,詳細論述了湖北自然保護區的生物多樣性資源及其保護工作。內容包括自然保護區的自然地理環境特征(地質、地貌、氣候、水文、土壤等)、野生脊椎動物資源(獸類、鳥類、爬行類、兩棲類、魚類等)、植物資源(種子植物區系、自然植被、國家珍稀瀕危及重點保護野生植物、資源植物)、保護區經濟管理(歷史沿革、社會經濟狀況、旅游資源特色、區劃與管理)、保護區總體評價(自然環境與資源評價、管理水平評價、面臨的主要問題與對策)等。
葛繼穩 王虛谷主編 ·環境科學 ·16.4萬字
本書是一部論述低溫等離子體技術及其在大氣污染治理中應用的著作,介紹了低溫等離子體的產生過程、機理,給出了脈沖電暈放電、直流電暈放電、交流電暈放電、介質阻擋放電等多種放電的基本原理、理論以及該技術結合吸附、催化等技術的協同效應。書中結合作者多年來的研究成果,展示了該項技術用于大氣污染物的治理研究,主要論述了該技術對揮發性有機污染物、室內空氣、油煙廢氣、惡臭廢氣以及SO2和NOx煙氣的研究所果。本書可供從事等離子體技術、污染控制技術等學科領域的科研人員、工程技術人員參考,也可供高等學校環境工程、能源工程及相關專業的研究生和高年級本科生參閱。
梁文俊 李晶欣 竹濤 ·環境科學 ·22.2萬字
在我國西北、華北和東北地區分布的沙漠風積沙是一種特殊的地質材料,具有區別于其他成因砂類土的特殊工程性質。《中國沙漠風積沙工程性質研究及工程應用》結合目前我國在沙漠區的部分工程建設實例,對風積沙的物理化學性質、力學性質、擊實特征和壓實機理、凍脹性、毛管性和鹽脹特征、抗拔性、施工工藝和流程、施工質量檢測,以及風積沙穩定和固化技術等方面的試驗研究成果進行了匯總和分析。本書內容豐富,實用性強,可供在風積沙地區從事工程勘察設計、施工管理、檢測咨詢工作的工程技術人員和研究者參考。
高玉生 程汝恩 李英海 屈志勇 劉洪啟 ·環境科學 ·16.7萬字
《助力垃圾分類重構回收體系兩網融合與垃圾治理探索》以生活垃圾分類收運體系和再生資源回收體系“兩網融合”為主題,邀請了業內20余位專家,探討了垃圾分類及回收體系建設的相關內容。《助力垃圾分類重構回收體系兩網融合與垃圾治理探索》主要包括在垃圾分類背景下城鄉再生資源(可回收物)回收體系的政策和制度設計,當前垃圾分類及再生資源管理工作的難點、重點、痛點,典型城市、典型企業管理運營模式對我國垃圾分類工作的啟示,信息化溯源、智能分選、前端減容等技術在垃圾分類領域的應用前景分析四部分內容。《助力垃圾分類重構回收體系兩網融合與垃圾治理探索》適合再生資源行業、生活垃圾處理領域、城鄉環境衛生治理領域、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置行業、循環經濟領域等的主管部門管理人員、從業人員、企業管理人員、專家學者,以及關心生活垃圾分類減量、資源回收循環利用、綠色生活和生態文明建設的廣大讀者閱讀。
中國再生資源回收利用協會主編 ·環境科學 ·15萬字
本書介紹了與生活垃圾分類和處置相關的幾項創新技術及其優化組合,推出了一種適合中國國情的生活垃圾收運處置顛覆性創新模式:“兩網融合”的互聯網環衛收運體系+生活垃圾混合收集運輸+終端干濕分離+干垃圾潔凈氣化技術產生合成氣+濕垃圾干式厭氧技術產生天然氣+兩種可燃氣體直燃發電或提純利用。本書分三篇共十四章,第一篇全面介紹了國內外生活垃圾收運處置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第二篇介紹了適合中國國情的最新技術創新成果,包括“兩網融合”的收運體系、生活垃圾終端干濕分離技術、熱解氣化技術的優化創新——潔凈氣化技術、新型干式厭氧技術、一系列技術創新的優化組合——生活垃圾清潔處理技術及示范工程應用;第三篇介紹了垃圾收運處置現有運營商業模式及創新模式。本書適合從事生活垃圾收集及處理處置的政府環保部門、設計研究院、科研院所及相關企業的管理人員和技術人員閱讀,也適合高等學校相關專業的師生參閱。
文一波 ·環境科學 ·12.3萬字
《中國二氧化碳地質封存環境風險評估》共分8章。第1章主要介紹二氧化碳捕集、利用與封存的緣起和基本原理;第2章主要介紹二氧化碳捕集、利用與封存的技術特征;第3章主要介紹二氧化碳捕集、利用與封存在全球中長期減緩氣候變化中的作用,即大規模實施和推廣二氧化碳捕集、利用與封存的重要意義,以及相關政策法規;第4章主要介紹中國的二氧化碳捕集、利用與封存的研究、管理和實踐進展;第5章主要介紹二氧化碳捕集、利用與封存可能存在的環境風險和環境影響;第6章精選國際和國內二氧化碳捕集、利用與封存項目的典型案例,分析其運行特征和環境評估;第7章主要介紹《二氧化碳捕集、利用與封存環境風險評估技術指南(試行)》的核心內容,當前存在的問題和不足,以及下一步的重點研究方向;第8章主要介紹中國二氧化碳地質封存環境風險評估培訓第一期(呼和浩特)的基本情況以及現場獲取的問卷調查分析主要結果。本書強調基本原理和技術實踐的結合,期望能體現二氧化碳捕集、利用與封存相關環境風險評估的系統性、完整性和全面性,并能涵蓋技術的科學性、前沿性和交叉性。《中國二氧化碳地質封存環境風險評估》可作為從事二氧化碳捕集、利用與封存、環境評估等相關專業科技人員的培訓教材,也可供對二氧化碳捕集、利用與封存、環境變化以及應對氣候變化等感興趣的科技人員參考。
中國二氧化碳地質封存環境風險研究組 ·環境科學 ·4.3萬字
《綠色環保從我做起叢書》用趣味漫畫詮釋科普知識,傳達全新的科學學習理念,教會孩子用科學的方法探索知識,感知自然的奇趣、科學的奇妙,激發青少年的好奇心和想象力,養成科學的思維方法。《生態文明》通過生動有趣的漫畫和深入淺出的文字,向讀者介紹了生態意識文明、生態行為文明、生態制度文明和生態產業文明等精彩內容,讓您全方位、多角度地理解生態文明的內涵。《生態文明》旨在普及環境知識,倡導環保理念,適合所有對環保感興趣的讀者和青少年閱讀。
宋煜 ·環境科學 ·2.8萬字
大氣中的CO2主要來自地球系統本身,還是主要來源于人類活動大量排放?這是當前大家關注的“全球氣候變化”的核心問題。本書系統介紹了地球系統釋放CO2(含CO、CH4等)的理論、事實、衛星遙感、影像分析及其應用,其內容包括:地球系統碳循環與碳平衡原理;地球系統釋放CO2的事實;對CO2等氣體的衛星觀測數據及其分析結果;分析結論。本書重點論證了CO2衛星遙感的科學性,運用大量數據分析了CO2時空分布的自然特征,并對征收“碳消費稅”的科學依據和合理性提出質疑。
承繼成 趙英俊主編 ·環境科學 ·14.2萬字
本書是一部論述焦化生產節水減排與廢水處理回用和“零排”技術的專著。本書共分8章,主要內容為:①焦化工業節水減排的技術途徑、措施、規定與“零排”可行性分析和設計要求;②廢水特征、有機物組成、難降解的原因及其解決途徑;③廢水處理現狀、研究進程、回用與“零排”工藝選擇、技術措施、消納途徑與設計規定和要求;④實現回用與“零排”的技術組合與工藝集成及其工程應用。本書以焦化廢水節水減排和回用與“零排”為主旨,總結當今國內外最先進的焦化廢水節水減排與回用和“零排”的技術并進行歸納和對比分析,結合各類處理技術典型工程實例,突出其實用性和可操作性。本書可供環境工程、市政工程等領域的科研人員、設計人員和管理人員使用,也可供高等院校環境工程、市政工程及相關大專院校師生參考。
王紹文 王海東 張興昕等編著 ·環境科學 ·25.3萬字
本書主要的結構框架可分為以下五部分:第一部分為背景,從總體上回顧了我國海綿城市建設事業的發展歷程和重要的發展階段。第二部分為規劃,針對海綿城市的規劃編制總體概況以及相關規劃要點進行了詳細的分析。第三部分為設計,也是本書的一個重要篇章,詳細討論了海綿城市的設計程序和設計中低影響開發設施的設計布局,并就公園、建筑與小區、城市道路、城市水系等五個方面的設計技術流程、設計要點進行介紹。第四部分為考核,基于國家海綿城市績效評價與考核辦法。第五部分為投融資與管理,專題分析投融資與管理方案,這對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內推行海綿城市建設PPP具有較好的參考和借鑒價值。
衛超 ·環境科學 ·15.2萬字
本書在第一版的基礎上,在簡述制藥工業三廢的定義、分類、來源與特性,制藥工業三廢的組成,制藥工業三廢對環境的污染,中國環境污染防治法規體系和立法狀況等內容的基礎上,詳細介紹了制藥工業廢水、廢氣廢渣的處理技術,并結合制藥工業三廢綜合處理,以工程實例形式說明了制藥工業三廢的綜合處理技術、方法和控制工藝流程。本書可供從事制藥、化工、環境保護管理等工作的相關人員參考,也可供大專院校藥學、制藥工程、環境科學等相關專業的師生使用。
王效山 夏倫祝 ·環境科學 ·25.6萬字
本書基于“中國制漿造紙行業二噁英減排項目”的實踐,按照基礎篇、管理篇、技術篇、實踐篇,分別介紹了二噁英概況、《斯德哥爾摩公約》及我國履約概況、制漿造紙行業二噁英排放情況、我國制漿造紙行業二噁英污染防治相關政策法規及技術標準、我國制漿造紙行業二噁英污染防治技術支撐情況、二噁英削減清潔生產技術工藝、二噁英監測技術、相關工程案例及運行經驗等內容,并系統介紹了二噁英污染防治的背景、路徑以及經驗等。本書具有較強的知識性和技術性,可供從事制漿造紙、環境保護等領域的工程技術、科研和管理人員參考,也可供高等學校環境工程、化學工程及相關專業師生參閱。
陳亮 程言君等 ·環境科學 ·10.7萬字
隨著我國經濟的高速發展,能源相對緊缺的局面日趨嚴重,而尋求新的可再生能源已經是必然趨勢。生物柴油作為一種清潔的可再生能源,因其十六烷值高、無毒、無硫以及可生物降解等突出優勢成為備受關注的研究熱點課題。而我國發展生物柴油,具有十分豐富的原料資源。其主要原料除各類油料作物外,也可為廚房殘余油脂,其中包括食品加工廠、餐館、快餐連鎖店及大型企事業單位食堂等產生的廢油脂等。生物柴油制備技術現多采用化學酯化酯交換工藝,將廢油脂或其他油脂轉變為生物柴油。但現有酯化酯交換技術連續性較差,其他相關工藝技術不斷發展,同時也取得了很大進展。生物柴油產業鏈的后續延伸區域多元化,在作為原料使用的同時,作為化工原料的市場日趨擴大。因此推動廢油脂制備生物柴油產業的可持續發展,推進能源替代,減輕環境壓力,控制城市大氣污染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陳廣飛 馮向鵬 趙苗 李冀閩 ·環境科學 ·10.6萬字
本書擬從微細粒子的性質、危害,分析、測定入手,重點著眼于:對固體或液體微細粒子從氣相中分離截留原理、技術與方法,對不同粒子大小及形態采用不同機理與技術、方法進行分離;不同工況下的熱(高溫)過濾、和對不同有害氣體的催化SCR過濾;采用被動吸附過濾式的凈化原理、主動式的凈化原理(無濾網型)和雙重凈化原理在空氣凈化器的應用;與此相應重點介紹了各種濕式洗滌器、織物過濾器、纖維過濾器、熱(高溫)過濾器、催化SCR過濾器;同時還介紹了適用于微細粒子采用上述不同機理氣固分離的過濾介質,及新型多功能過濾介質的應網與發展趨勢。本書也對上述設備的適應性、選型、適用范圍、應用場合進行了介紹。
都麗紅主編 ·環境科學 ·26.5萬字
本書系統總結了生活垃圾焚燒飛灰的組成特征與污染特性,梳理了國內外飛灰管理相關法律、法規與政策,以技術理論研究與實踐案例相結合的方法,詳細闡述飛灰中重金屬、二英和氯鹽解毒預處理技術體系以及飛灰在水泥原料、微晶玻璃和陶粒等領域的資源利用技術;構建了飛灰在安全處理處置中的風險評估模型,以此對國內典型地區飛灰原灰以及預處理解毒飛灰資源化過程和資源化產品應用過程可能涉及的環境風險進行了評估,期望研究成果對我國垃圾焚燒飛灰安全處理處置過程的風險管控提供決策支持。本書注重技術理論與研究實踐的有效結合,旨在為我國飛灰安全處理處置提供理論、管理及實踐的指導,可供從事垃圾處理處置及風險評估等領域的工程技術人員、科研人員和管理人員參考,也可供高等學校環境工程、市政工程及相關專業師生參閱。
錢光人主編 ·環境科學 ·13.8萬字
為幫助國推污染控制認證相關從業人員、產品生產組織、主管機構更好地理解和實施相關制度文件,促進相關人員和組織對文件的統一認識,國家認監委、工業和信息化部組織編制了本指南文件文件。本指南文件文件對國推污染控制認證的制度、目錄、例外要求、實施規則等文件進行了詳細解讀,從認證申請人及認證實施機構實際操作的角度出發,對國推污染控制認證的實施步驟進行了細致闡述,并針對制度、文件執行過程中的常見問題進行了解答。
宋紅茹主編 ·環境科學 ·11.9萬字
全書共分為11章,內容主要包括緒論,結構基體、結構催化劑和結構反應器,結構催化劑和反應器中的傳遞現象,結構催化劑的制備,汽車尾氣污染物的消除,柴油機尾氣的凈化,固定源VOCs污染物的催化氧化分解,固定源氮氧化物的脫除,低NOx排放的催化燃料燃燒,催化結構過濾器凈化爐氣,結構催化劑和反應器的其他應用。本書可以作為高等學校化學、化工、環境等相關專業本科高年級學生、研究生的教材,也是環境催化相關工業和設備制造領域的技術人員、管理人員的重要參考書。
陳誦英 鄭經堂 王琴 ·環境科學 ·32.9萬字
低碳生活可以理解為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低能量、低消耗、低開支的生活方式,是一種時尚的環保主張。低碳生活是健康綠色的生活習慣,要求人們樹立全新的生活觀和消費觀,減少碳排放,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發展。《低碳生活》(全彩版)既包含生動形象的漫畫,又包含豐富有趣的環保科普理念和知識,緊緊圍繞低碳生活理念展開,向讀者介紹了生活中方方面面的低碳常識,主要包括低碳小常識、家庭低碳生活、家居低碳節能、低碳休閑娛樂、低碳辦公五部分精彩內容,幫助讀者全方位、多角度地理解低碳生活的內涵,并從身邊小事做起,深度參與低碳行動,促進人與自然的可持續發展。本書旨在普及環保知識,倡導綠色環保理念,圖文并茂地教會我們如何過上綠色自然的低碳生活,找到屬于自己的綠色時尚新生活,適合所有對環保和低碳生活理念感興趣的大眾讀者,尤其是青少年和兒童親子閱讀。
金冶 呂佳芮主編 ·環境科學 ·2.6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