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城市居民碳排放空間分異機制研究
會員

減緩和適應氣候變化是21世紀區域可持續發展研究的重要議題。伴隨著全球城市化水平的持續提升,城市社會經濟活動對資源環境造成了巨大的壓力,城市也由此成為溫室氣體減排的關鍵區域。城市居民能源消耗作為終端消費領域和工業生產的原動力,其產生的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對全球氣候變暖構成了嚴重的威脅。在城市空間優化重組、人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居民生活方式急劇轉變的背景下,如何實現城市低碳發展成為當前亟待解決的科學問題。因此,開展處于社會轉型期的中國城市內部精細尺度能源消耗公平性研究,明晰社區尺度的碳排放格局,探索其分異機制與減排模式,具有重要的理論和實踐意義。本書以人地關系和區域可持續發展理論為基礎,以空間組織、情景化生活方式理論為重點,遵循“測度—格局—機理—政策”的基本研究框架,選取城市空間變化顯著、居民生活方式轉變明顯、城市居住區類型多樣、居民碳排放空間分異明顯、低碳社區建設訴求強烈的開封市建成區為案例區,構建居住區家庭碳排放核算體系,結合大樣本問卷調查、相關遙感及國民經濟數據,揭示城市居民能源消耗CO2的空間分布規律,闡釋家庭(微觀)和居住區(中觀)兩個層面居民碳排放的作用機理。本研究的主要貢獻為:(1)建立城市居民碳排放的情景化生活方式分析框架,有助于模擬社區形態與居民生活方式耦合下的碳排放分異機制,揭示城市系統中慢變量(社區形態)與快變量(居民生活方式)對社區碳排放的作用規律,探析居住環境對家庭碳排放的鎖定效應。(2)根據構建的居住區四維空間形態指數,運用客觀的聚類方法,進行居住區空間形態類別劃分,嘗試將城市尺度空間形態的概念體系和研究方法在居住區尺度上進行深化,為探索低碳社區的構建提供理論依據。

榮培君 ·環境科學 ·14萬字

貴州省自然保護區遙感監測成果報告
會員

按照國務院對地理國情監測工作總體部署和測繪地理信息事業轉型發展需要,在第一次全國地理國情普查貴州省普查工作完成后,自2017年起,貴州省以每年6月30日為時點,持續開展基礎性地理國情監測,主要監測地表覆蓋變化,直觀反映水草豐茂期地表各類自然資源的變化情況。在符合國家監測規范成果的基礎上,分析選擇了適合自然保護區監測的指標體系,開展了以保護區為單元的監測和基本統計工作。本書根據2017—2019年度基礎性地理國情監測成果和相關專題信息,選擇了貴州省行政區范圍內的16個國家級和省級自然保護區為監測對象,監測統計形成報告、生成圖表,組成全書內容。全書共分四章,第1章緒論,第2章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第3章省級自然保護區,第4章結束語。第2章與第3章是本書主要內容,以獨立的自然保護區為統計單元,依照保護區概況、地形、植被、水域、荒漠與裸露地、人工堆掘地、交通網絡、居民地與設施等的順序安排,按照相應的地理國情基本統計指標和統計流程,生成相應的統計報表,形成相應的統計數據,用圖、表的形式表達基本統計成果內容。

貴州省自然資源廳編著 ·環境科學 ·5.7萬字

QQ閱讀手機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陇西县| 乳山市| 虹口区| 长沙市| 澳门| 贵港市| 镇原县| 南华县| 岳普湖县| 邳州市| 华蓥市| 铜川市| 保定市| 鄄城县| 靖边县| 奇台县| 廊坊市| 瑞丽市| 英超| 朝阳县| 临海市| 桂阳县| 张家川| 唐海县| 大厂| 内黄县| 东方市| 沅陵县| 象州县| 周宁县| 濮阳市| 彩票| 县级市| 洪雅县| 东平县| 永吉县| 万全县| 楚雄市| 三明市| 商洛市| 沁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