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總結了戰略環境評價、"三線一單”環境管控的理論與方法,回顧了我國戰略環境評價與"三線一單”工作實踐,以"連云港市戰略環境評價”及"三線一單”試點工作為基礎,講述了戰略環境評價中"三線一單”工作的主要內容,包括總體技術框架、生態環境現狀評價、生態環境影響預測、"三線一單”環境管控、發展調控策略、戰略環評與"三線一單”管理平臺等,提出了地市級戰略環境評價報告框架和主要圖件的建議。
李王鋒等 ·環境科學 ·8.6萬字
本選題采用的“結構—功能—壓力”模型來構建欽州灣生態環境評價指標體系,涵蓋了欽州灣海洋生態、環境、社會、經濟等諸多方面共46個指標因子來綜合評價欽州灣生態安全狀態。本選題參考了大量的資料,對海灣生態環境安全評價方法進行了梳理。
張廣平 ·環境科學 ·8.4萬字
《我們星球上的生命》是一部寫給全人類的警醒之作,來自備受尊崇的大衛·愛登堡爵士一生的獨特見證和思考。94歲的大衛·愛登堡一生都在做一件事情:走遍全球,探索自然世界。在非同尋常的人生歷程中,他閱盡了自然界豐富壯麗的奇觀,也目睹了全球生態環境遭遇的戲劇性變化。曾經繁茂的熱帶雨林和浮游植物群落封鎖住了大量碳,幫助維持大氣平衡,而今雨林梢枯、水體酸化;山地大猩猩瀕危,活了一個多世紀的海龜在海洋塑料垃圾中掙扎求生……荒野退化,生物多樣性驟減,大氣層碳含量攀升,一樁樁局部性滅絕事件動搖著地球的生命支持系統。人類自20世紀50年代以來的“大加速”使這個世界滑向失控和衰退。現在,大衛·愛登堡站在切爾諾貝利的廢墟上,向全世界發出警告。人類對地球的行為正在復制導致二疊紀大規模生物滅絕的風險條件。希望并非渺茫。大衛·愛登堡懷抱對生命世界的敬畏和熱愛,呼吁人類捐棄分歧,聯起手來應對共同的命運。他提出重新野化世界、保持萬物可持續性的觀點,并針對國家和個人給出切實可行的建議和措施,包括采用甜甜圈模型,轉向綠色增長,變革飲食結構,讓出更多空間等。
(英)大衛·愛登堡 ·環境科學 ·8.3萬字
我國鋼鐵企業在溫室氣體減排方面仍面臨許多問題,一是企業缺少明確的溫室氣體減排目標,減排動力不足;二是鋼鐵行業低碳技術仍處于發展和完善階段,有的減排技術成本過高,難以推廣;三是我國鋼鐵企業缺少能源管理和溫室氣體排放控制相關知識,對溫室氣體排放量計算、產品碳足跡相關方法學等不夠熟悉;四是部分鋼鐵企業不具備提出本企業減排溫室氣體技術方案的能力,不能及時、準確識別減排潛力和機會。本選題詳細給出了鋼鐵企業溫室氣體排放量和減排量的核算方法,從各個角度分析了鋼鐵企業可能存在的減排機會,討論分析了國內外鋼鐵行業生產現狀與趨勢、能源利用與碳排放的現狀與趨勢,闡述了我國鋼鐵行業節能減排所面臨的國際國內壓力,闡釋了鋼鐵企業碳元素流動的基本原理,分析了減排技術的一般性遴選方法,列舉了未來幾年重點減排技術的潛力,并進行了成本分析,最后給出了關于各種有利于減排的措施和手段的政策建議。
楊宏偉 郭敏曉 ·環境科學 ·8.3萬字
本書將城市排污河道作為城市生態復合系統的子系統,通過水質試驗監測確定主要控制的氮、磷營養鹽和有機污染物排放強度、時空分布特征及污染水平,解析氮、磷營養鹽和有機污染物的污染情況,提出氮磷營養鹽和有機污染物的控制方法與途徑,以及區域內主要污染物減排限排途徑調控策略。本書還對城市排污河道及重點污染源附近沉積物中重金屬、有機質的污染狀況進行全面分析評價,并針對排污河道疏浚底泥,進行了多種生物修復技術的對比實驗研究,最終提出適合該排污河道復合污染沉積物的生物修復技術。本書適合于環境工程、環境科學、給排水科學與工程和城市規劃等相關專業的高校師生、科研人員閱讀參考,對城市河湖水生態系統建設和水環境管理具有重要參考價值,對拓寬視野、豐富知識結構、培養具有跨學科或專業交叉滲透知識結構的人才具有重要作用。
李亞男 ·環境科學 ·8.2萬字
本書針對石油污染土壤生物修復的實際情況進行了厭氧降解菌的探討,為厭氧生物修復技術提供了理論基礎。本書系統介紹了降解石油烴產甲烷菌群的初篩、高效產甲烷菌群的建立、混合菌中單菌鑒定及混合菌培養條件的優化、生長激活劑對菌群產甲烷的影響及降解石油烴產甲烷的機理初探幾部分內容。通過微生物降解石油烴產甲烷技術,提供對殘余石油進行高效利用的有效途徑。本書適用于石油化工、生態環境、生物工程等領域的工程技術人員、科研人員和管理人員參考,也可供高等學校環境科學與工程、生態工程、化學化工及相關專業師生參閱。
胡恒宇 ·環境科學 ·8.2萬字
本書主要介紹了人工林木材解剖和物理特征對木材碳素儲存量的影響、不同經營措施(立地條件、氣候條件、培育措施)對木材碳素儲存量的影響、木材碳素儲存量的分形研究、木制品碳素儲存周期的評價、木材的綠色保障等研究內容,彌補了我國木材碳素儲存研究的不足,為提高木材碳素儲存量、定向經營高固碳效果的人工林紅松提供了理論基礎和數據支持。
秦磊 郭明輝 李堅 ·環境科學 ·8.1萬字
本書共7章,主要介紹了河流濕地公園的概念及其特點,自然資源和文化資源現狀,重點討論了濕地公園的保護、恢復和利用規劃等內容,針對不同河流濕地的特征,從臨沂市自然景觀資源、民間工藝、人文景觀資源、歷史文化等方面提供了臨沂市5個河流濕地的規劃案例,希望通過對具體問題的探討和解決為河流濕地公園資源保護和規劃設計提供有益的參考與幫助。本書具有較強的針對性和參考價值,可供從事濕地公園規劃、設計的科研人員和管理人員參考,也可供高等學校環境科學與工程、生態工程、旅游及相關專業師生參閱。
謝寶東 ·環境科學 ·8.1萬字
近年來,隨著霧霾天氣的頻繁出現,公眾的環境健康意識逐漸增強,人們對室內空氣污染對人體健康有哪些危害、如何選擇空氣凈化器與新風系統等室內空氣凈化相關問題的關注度和認知度越來越高,中國的空氣凈化市場也迎來了爆發式增長。由中國人民大學環境學院鄭祥教授領銜主編的《中國環保行業可持續發展戰略研究報告(室內空氣凈化卷)》一書在對大氣環境質量變遷、室內空氣污染及其影響、空氣凈化系統相關標準等內容進行簡要闡述的基礎上,對中國空氣凈化行業的自主創新能力和產業競爭力進行了系統評估,從研發投入產出、宏觀產業政策、市場競爭格局、商業模式演變等角度對中國空氣凈化市場的現狀與發展趨勢進行全方位解析,可以為空氣凈化行業的政府主管部門和從業者提供決策參考。
鄭祥 ·環境科學 ·8萬字
近年來,我國二氧化碳排放總量持續增加,成為全球最大排放國,占全球排放量的30%左右,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超過了世界平均水平,甚至也超過了歐盟平均水平。目前,我國建筑行業重點排放單位溫室氣體減排仍面臨一些問題。建筑行業涉及的利益相關方較多,本指南重點針對建筑建造和建筑運行使用的相關主體,給出了建筑行業重點排放單位溫室氣體排放量和減排量的核算方法、減排機會選擇原則;重點分析了我國建筑行業能源消費和溫室氣體排放現狀與發展趨勢,梳理了我國建筑行業節能減排的主要政策措施及面臨的困難;總結了國際上建筑行業溫室氣體減排經驗及對我國的啟示;識別了建筑行業溫室氣體減排機會,并詳細分析了技術進步、用能結構優化、建設模式轉變的具體減排機會;提出了針對性的減排政策建議,為實施建筑行業溫室氣體減排提供指導。
張建國 ·環境科學 ·7.9萬字
本書內容包括:微生物的基礎知識,重金屬污染廢水的微生物修復學,吸附微生物的形態和特性,重金屬污染廢水的微生物吸附,生物吸附浮選及生物吸附沉降,微生物吸附及微生物吸附浮選機理,微生物吸附劑的綜合利用及金屬回收等。本書可供從事廢水處理、微生物學在環境中的應用技術研究的科研人員閱讀,還可供環境專業大專院校師生參考。
代淑娟 周東琴 魏德洲 劉長風 ·環境科學 ·7.9萬字
本書分析了河流水體、魚體和表層沉積物重金屬含量狀況,應用多種模型方法實現了河流重金屬生態風險評估,并構建了河流三相介質空間重金屬綜合生態風險評估模型,并將評價結果應用于松花江重金屬優控污染物的篩選;集成SQLServer2008、VisualStudio.NET2010及Arcengine10開發了C/S模式下河流重金屬污染預警信息系統,整合一維水質模型和二維水質模型,結合河流水文特征,設置紅、橙、黃、藍四級預警,實現了重金屬突發事件污染擴散的可視化模擬與空間展布;從七大方面提出了河流重金屬污染防治對策,并給出了2020年、2030年河流重金屬污染防治階段性目標建議。本書可供環保領域政府部門、科研院所、環境監測站等單位研究人員閱讀參考,也可供高等學校環境保護相關專業師生學習參考。
周軍 馬彪 高鳳杰等 ·環境科學 ·7.6萬字
全書共分為七章,第一章指出了海河流域河口水環境與水污染現狀,以及生態環境不斷惡化的問題。為高強度人類活動干擾的河口水環境風險評價研究奠定基礎;第二章從流域角度,通過分析流域生態風險時空分布差異,確定高風險研究區;第三章對典型河口不同介質污染物的污染指數進行了分析;第四章研究了水質對于海河流域典型河口細菌的群落特征的影響;第五章建立了生物膜完整性指數,基于其對環境因子的響應,對海河流域河口健康進行了評價;第六章建立了構建了水質、水量及食物網綜合作用下的濕地AQUATOX-PRFW模型,應用該模型,評估了海河干流河口濕地生態系統功能,辨識了影響濕地凈生產力主要環境因子,探索了河口濕地凈生產力時空變化規律及環境影響機制;第七章對研究進行了總結,并依據研究結論進行了展望。
劉靜玲 史璇 孟博 ·環境科學 ·7.5萬字
《45種危急狀態避險技巧:讓你輕松逃生》介紹了生活中常見自然災害、戶外活動傷害、家庭事故的錯誤處理方式和正確的急救措施應對方法,強調了如何簡單而有效地自救,通過增添豐富有趣的知識鏈接,補充必要的急救知識,旨在幫助讀者掌握急救法則,在關鍵時刻把握時機進行自救和對家人的救護。
于得江 ·環境科學 ·7.2萬字
濕地是水陸之間的過渡區域,也是地球上生產力最高的生態系統之一,具有涵養水源、調節氣候、凈化水質、降解污染物和保護生物多樣性等多種重要生態功能。濕地生態水文過程包含水文過程和生態過程兩個方面,水文過程是濕地植被生長和空間格局變化的重要驅動因子,同時也影響著濕地生源要素在植被和土壤系統中的遷移轉化過程,進而決定著濕地生態系統的結構和功能。當前研究的核心是水分與生物之間的關系,尤其是濕地水文格局時空分異與生態過程之間的相互作用和反饋機制。本書主要基于鄱陽湖濕地水文過程和水分條件的時空變化特點,介紹鄱陽湖濕地植被景觀格局及優勢植物生長發育過程對水文變化的響應,并剖析優勢植物在生源要素(氮、磷)遷移轉化過程中的作用及其固碳功能;通過室內模擬實驗探討水分條件和植物分解對濕地土壤氮磷營養元素變化的影響。本書內容對于正確認識鄱陽湖濕地物質循環關鍵過程及其生態服務功能具有一定的科學價值,可為從事濕地生態學、自然地理學、水文學等方向研究的科研人員提供有益參考和借鑒。
周云凱 ·環境科學 ·7萬字
本書構建了以較為全面的環境質量為基本框架的地區環境經濟分析評價方法體系,基于泰爾指數,從四個板塊分析我國各地區間環境經濟的分化情況;考慮環境因素的地區經濟收斂及其增長動力,探討了各省區市環境質量發展情況、經濟環境地區分化情況,并用經濟指標和環境指標,從人均GDP的角度分析了地區經濟收斂情況,得出地區β收斂與否與樣本周期長短有關的結論,提出了地區經濟環境協調發展的政策,并認為經濟增長是解決地區差距的根本途徑。
張自然等 ·環境科學 ·6.7萬字
當前,我國面臨著空氣污染和氣候變化的雙重挑戰,城市層級空氣污染治理的政策體系已相對完善,但開展空氣質量達標和碳排放達峰(以下簡稱“雙達”)協同規劃的城市仍然很少。本書建立了城市尺度溫室氣體和大氣污染物排放清單編制方法,在此基礎上提出了空氣質量目標導向下城市“雙達”的協同分析框架,同時選取鄭州市、石家莊市、湖州市作為典型案例,闡述了城市“雙達”的路徑和策略。為實現城市“雙達”目標,除末端控制措施外,必須進行能源、產業和運輸結構的深度調整,能源綠色轉型和落后產能淘汰具有較為顯著的協同效益,在決策中應優先考慮。本書給出的方法框架、分析示例與政策建議,可為城市“雙達”實踐提供研究參考和決策依據。
薄宇等 ·環境科學 ·6.6萬字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地震、洪災、火災、車禍等突發災害時有發生。面對災害,很多人因缺乏自救知識而驚慌失措,錯過了最佳自救時間,導致悲劇的發生。面對突發災害,能否及時有效地采取自我救助措施,將會決定生命的延續與否。同時,掌握了遇險緊急救助的方法,也可以幫助周圍的人擺脫險情。本書是現代家庭必備的自救手冊,適合不同年齡層次的人群閱讀。本書內容分為自然災害篇、火場危害篇、交通事故篇、水上安全篇、日常意外篇等,增強讀者的生存能力,讓讀者能更好地保護自己、救助他人!
劉瑞軍編著 ·環境科學 ·6.6萬字
本書共分為4章,在概括垃圾分類的基本知識、標準規范、發展歷程和環境危害,國外垃圾分類歷史經驗和國內垃圾分類探索的基礎上,詳細介紹了生活垃圾分類中政府的角色、企業如何運營垃圾分類和市民應如何做好垃圾分類等內容。本書是“環保行動系列叢書”中的一分冊,內容全面豐富、通俗易懂,既適合廣大中小學生、垃圾分類從業人員、社區管理和工作人員作為常識來了解,也能為大專院校以及相關行業的研究人員提供重要參考。
韓丹主編 ·環境科學 ·6.5萬字
涂鐵石英砂價格低廉、使用方便,又兼具石英砂所沒有的吸附性能;磁種絮凝-高梯度磁分離除磷技術將化學除磷的徹底性與高梯度磁分離的快速、高效的特點很好地結合起來。本研究采用涂鐵石英砂這一新型濾料和磁種絮凝-高梯度磁分離這一新工藝,分別對重金屬離子廢水和含磷廢水進行深度處理,并研究了水處理過程中的溶液化學行為。
黃自力等 ·環境科學 ·6.4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