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是邏輯仿生符號主義AI第一代原型機的詳細的搭建計劃。主要內容涉及AI核心智能系統:語言、認知、情緒以及反映模式機制的構建。本書中凡是對AI做出的機制層的描述都有對應的人類智能的印證,都有對應的模塊描述;凡是有模塊描述的都有對應的實驗設計。著者5年前出版了《思維工程導論》,之后帶領著100多人的團隊經歷了5年工程實踐,如今把過去5年的研究成果匯聚于此書。這本《思維工程》已不是泛泛而談的科普讀物,是為顛覆性技術的實踐做的最后的準備。
錢小一 ·人工智能 ·34.3萬字
本書是為青少年讀者撰寫的一本通俗易懂地講解人工智能如何產生并發展到今天的簡明讀物。青少年是國家與社會的未來,人工智能對國家與社會的影響目前已經顯現,但更多更重大的影響將發生在未來,所以目前讓青少年了解人工智能,使他們對之產生興趣,期待探索它研究它非常重要。作者分十多個題目,從多個方面(科學思維、機器算法、人工智能對人類日常生活的影響、未來法律經濟和政治生活中的人工智能,乃至人工智能給未來人類社會帶來的挑戰等)講述人工智能給我們社會發展帶來的益處、機遇及挑戰和風險,讓青少年在對人工智能產生興趣的同時,也比較多地了解它的方方面面,從而為他們正確認識人工智能,推動其更好地為人類社會發展服務打下扎實的基礎。
高奇琦等 ·人工智能 ·8.3萬字
飛行汽車、宇宙開發、量子計算機、共享汽車、大數據分析、替代白領工作的軟件機器人、癌癥治療……縱觀全球,不斷涌現出一批能夠產生技術創新的初創企業,有的企業估值甚至高達數千到數萬億日元。今后,什么樣的企業能夠崛起,并在10年后取代GAFA呢?本書將揭開“改變世界的那些公司”之神秘面紗。
《日經商務周刊》 ·人工智能 ·7.9萬字
本書主要講述人工智能的基礎知識與基礎理論,并通過大量的人工智能應用幫助讀者快速了解人工智能相關技術。本書共10章,分別為人工智能概述、人工智能基礎知識、機器學習、深度學習、計算機視覺、自然語言處理、知識圖譜、人工智能技術應用場景、智能機器人和人工智能的挑戰與未來。本書內容豐富,講解細致,注重技術發展變化。本書既可作為高校大數據專業、云計算專業、人工智能技術專業、信息管理專業、計算機網絡專業的教材,又可作為人工智能與大數據愛好者的參考書。
李錚 黃源 蔣文豪主編 ·人工智能 ·16.8萬字
ThisbookisidealfordataprofessionalsandwebdeveloperswhowanttousethepowerofGoogleCloudAIservicesintheirprojects,withoutthegoingthroughthepainofmasteringmachinelearningforimages,videosandtext.SomefamiliaritywiththeGoogleCloudPlatformwillbehelpful.
Arvind Ravulavaru ·人工智能 ·3.4萬字
本書全面講解PaddlePaddleFluid框架在深度學習領域的應用。全書共15章,分別是PaddlePaddle深度學習開發環境的搭建、PaddlePaddle快速入門、線性回歸算法實戰、卷積神經網絡實戰、循環神經網絡實戰、生成對抗網絡實戰、強化學習實戰、模型的保存與使用、遷移學習實戰可視化工具VisualDL的使用、自定義圖像數據集識別項目實戰、自定義文本數據集分類項目實戰、動態圖的使用、開發具有AI能力的服務器接口、移動端深度學習框架PaddleLite的項目實戰。本書實例豐富,適合機器學習愛好者、程序員、人工智能方面的從業人員閱讀,也可以作為人工智能相關專業的師生用書和相關培訓學校的教材。
潘志宏 王培彬 ·人工智能 ·5.7萬字
算法已在多大程度上影響我們的生活?購物網站用算法來為你推薦商品,點評網站用算法來幫你選擇餐館,GPS系統用算法來幫你選擇好的路線,公司用算法來選擇求職者……當機器最終學會如何學習時,將會發生什么?不同于傳統算法,現在悄然主導我們生活的是“能夠學習的機器”,它們通過學習我們瑣碎的數據,來執行任務;它們甚至在我們還沒提出要求,就能完成我們想做的事。什么是終極算法?機器學習五大學派,每個學派都有自己的主算法,能幫助人們解決特定的問題。而如果整合所有這些算法的優點,就有可能找到一種“終極算法”,該算法可以獲得過去、現在和未來的所有知識,這也必將創造新的人類文明。你為什么必須了解終極算法?不論你身處什么行業、做什么工作,了解終極算法都將帶給你嶄新的科學世界觀,預測以后的科技發展,布局未來,占位未來!
(美)佩德羅·多明戈斯 ·人工智能 ·19.8萬字
元學習是當今人工智能研究的熱門領域之一,被視為實現通用人工智能的基礎。本書介紹元學習及其原理,講解各種單樣本學習算法,例如孿生網絡、原型網絡、關系網絡和記憶增強網絡,并在基于Python的TensorFlow與Keras中實現它們。讀者能夠從本書中了解先進的元學習算法,如模型無關元學習、Reptile和元學習的上下文適應。此外,本書還探索如何使用元隨機梯度下降法來快速學習,以及如何使用元學習來進行無監督學習。本書適合機器學習愛好者、人工智能研究人員和數據科學家閱讀。
(印)蘇達桑·拉維尚迪蘭 ·人工智能 ·6萬字
本書通過講述卡通人物小智穿越時空來到2049年,度過了一段奇妙而有趣經歷的方式,將晦澀難懂的人工智能知識通俗化和趣味化,使學生能夠學習到人工智能相關知識,如神經網絡、機器學習;并結合生活化場景讓學生更容易理解人臉識別、語音識別、文字識別等人工智能應用。在每節課的“AI課堂”活動中,制作圖形化編程軟件,通過讓學生動手實踐編寫與課程相關的程序,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計算思維。本書將人工智能知識與日常生活場景相結合,使人工智能知識融入青少年能夠看得見、摸得著、聽得懂的生活場景,是一本符合中小學生學習認知能力的人工智能知識科普讀物。
鄧偉 蔡琪編著 ·人工智能 ·4.6萬字
自早期以來,神經網絡就一直是人工智能的支柱。現在,令人興奮的新技術(例如深度學習和卷積)正在將神經網絡帶入一個全新的方向。在本書中,我們將演示各種現實世界任務中的神經網絡,例如圖像識別和數據科學。我們研究了當前的神經網絡技術,包括ReLU激活、隨機梯度下降、交叉熵、正則化、Dropout及可視化等。
(美)杰弗瑞·希頓 ·人工智能 ·11.3萬字
人類歷史上的歷次技術革命,都帶來了人類感知和認知能力的不斷提升,從而使人類知道更多,做到更多,體驗更多。以此為標準,李彥宏在本書中將人工智能定義為堪比任何一次技術革命的偉大變革,并且明確提出,在技術與人的關系上,智能革命不同于前幾次技術革命,不是人去適應機器,而是機器主動來學習和適應人類,并同人類一起學習和創新這個世界。大數據是智能社會運轉的根本動力和燃料。以百度為代表的搜索引擎公司,由于對數據資源的獲取和使用類似深度學習的商業模式,也與大數據—深度學習—提取模式—創造用戶價值這一研發文化相匹配,使其天然具備了人工智能的基因。本書從硬件集群、計算能力、大數據資源、人工智能文化等方面提出了智能化的基本標準,并且從制造業升級、金融革新、無人駕駛、管理革命、智能生活等多個維度,描繪即將到來的智能社會,反思人類即將面臨的種種挑戰。“人工智能”正式寫入2017年政府工作報告,折射出未來人工智能產業在我國經濟發展與轉型中的重要性。本書內容涵蓋了人工智能發展的主要領域,刻畫了人工智能未來發展的場景和商業模式,對我國各行各業應對智能化轉型提供了很好的指引和借鑒。
李彥宏 ·人工智能 ·16.3萬字
人工智能作為一個嶄新的交流對象正在逐漸進入人類的日常生活。伴隨著人工智能的崛起,隨之而來的是對傳播模型的革新。人工智能的獨特性所帶來的對人際交流默認假設的沖擊很有可能會引發對交流觀點的顛覆。人—人工智能交流對時間維度的改變,對交流對象可控性的放大,以及對信息的無意識無批判等,這些都會如同大壩上打開的細微小孔,最終引來整個大壩的決堤,進而如河流改道一樣,將人類的交流引上不同的道路。幾千年來,人類傳播的歷史一直在提供語言失敗的證據;通過語言,我們很難實現思想的無障礙交流。在這次人工智能革命中,我們能否跨越語言的局限,直達交流的最終目標——有效的思想交換?本書將對這一問題展開全面深入的討論。本書首先從媒體技術發展的角度探討人工智能這個正在崛起的交流對象所代表的趨勢。繼而第二章從使用的角度,逐一討論人機傳播的交流模式、倫理、一致性、人性、人格、擬人化等方面的特點,以及這一交流區別于人際傳播之處。第三章將討論人—人工智能交流的效應,包括陪伴效應、自我映射效應等。第四章將在上述討論的基礎上對未來作出展望。
牟怡 ·人工智能 ·8.7萬字
經過近幾年的發展,人工智能已經從實驗室走出來,被應用到人們的實際生活和工作中。那么,人工智能的應用是怎樣落地的呢?它又給人們帶來了哪些變化?本書就是帶著這些問題,為讀者做出解答。首先,本書重點講述了人工智能的發展歷史、技術支撐等內容,其技術支撐點包括大數據、云計算及深度學習;然后,本書選取農業、工業、金融、醫療、泛娛樂、生活、文化產業及教育8個領域,通過大量的實際案例,對人工智能的商業應用落地進行了詳細介紹。總之,本書立足于時代發展,以豐富的案例向讀者介紹人工智能的落地應用,力求為從事人工智能業務的企業提供借鑒。本書適合所從事工作與人工智能相關的企業管理者、專家、創業者及高等院校相關專業的師生閱讀。
張澤謙 ·人工智能 ·11.8萬字
本書為青少年機器人創新教育課程教材,以樂高機器人套件為教具,主要圍繞機械結構展開,給孩子最初的科學創新啟蒙教育。主要內容包括認識機器人、奇妙的結構、機器人與結構、蹺蹺板、一起釣魚、神奇的天平、秤、重力傳送帶、滑梯與小車、極速傳動、看誰跑得快、加速風車、迷你起重機、小小龍門吊、風力磨坊,全書共15課。本書適用于小學(6~12歲)機器人創新教育,也適用于社會上機器人創新教育培訓機構選用,更可以作為廣大家長朋友在家給孩子進行創新教育的指導用書。
隋金雪 邢建平編著 ·人工智能 ·1.8萬字
本書共5章,介紹了聲發射信號處理方法、研究現狀,結合人工智能發展探討了機器學習在聲發射信號消噪和識別中的應用,研究了K-means聚類算法與小波分析對聲發射信號進行去噪的方法,以及小波分析提取聲發射信號特征的方法,并利用人工神經網絡對聲發射信號特征進行分類識別以確定聲發射信號的類型。本書介紹了部分人工智能前沿動態,適合聲發射信號處理、人工智能方向的研究人員閱讀,也可作為相關專業研究生的參考資料。
周俊 朱文耀 王超 ·人工智能 ·2.3萬字
本書系統地講解了機器學習的基本知識,以及在實際項目中使用機器學習的基本步驟和方法;詳細地介紹了在進行數據處理、分析時怎樣選擇合適的算法,以及建立模型并優化等方法,通過不同的例子展示了機器學習在具體項目中的應用和實踐經驗,是一本非常好的機器學習入門和實踐的書籍。不同于很多講解機器學習的書籍,本書以實踐為導向,使用scikit-learn作為編程框架,強調簡單、快速地建立模型,解決實際項目問題。讀者通過對本書的學習,可以迅速上手實踐機器學習,并利用機器學習解決實際問題。
魏貞原 ·人工智能 ·6.4萬字
人工智能并不是一個新鮮的概念,自提出到現在已經有半個多世紀的時間,期間經過了跌宕起伏的發展歷程。作者從專業的角度,深入淺出,梳理了人工智能發展的歷程,其經歷的不同階段概況,如今最前沿的發展現狀以及面臨的困境,并探討了其未來發展的可能性,堪稱一部精彩的人工智能進化史。作者瑪格麗特·博登具有深厚的跨學科背景,她將心理學、醫學、哲學等領域的知識融會貫通,與自己對人工智能的研究相結合,生發出獨特而深刻的洞見,被譽為“人工智能領域的女性女人”。
(英)瑪格麗特·博登 ·人工智能 ·9萬字
將來,電影《頭號玩家》將成為現實。人類將花費越來越多的時間在類似游戲那樣的虛擬空間中生活,形成一個由游戲規則形成的虛擬世界。虛擬現實技術將成為進入這個虛擬世界的入口,人工智能技術成為構建虛擬世界與現實世界共同運行的規則基礎,機器人將負責在人工智能指揮下成為執行AI規則的執行者,負責現實世界大部分功能的正常運轉。換言之,未來的社會結構將由虛擬和現實共同組成,現實世界是基礎,但虛擬世界將會是人們活動的主要空間。期待這樣的未來嗎?
光速追獵者 ·人工智能 ·18.1萬字
本書為您揭示:面對極速變快、復雜的社會,“三大沖突”映射到未來,人類或將面臨兩輪崩潰或翻轉的“生死”大沖擊。危機與機遇交織呈現,如何抉擇?未來,區塊鏈、時間戳與智能等技術被深度運用,社會模式或將被改寫,萬物可溯與追算“你被丟失的90%的價值”成為可能。如何理解?人工智能,單一、少許維度的超級能力,“非通用”與“難破意識”的范式牢籠將會讓其長久性地被困限于工具范疇(“智能與意識的分離”子虛烏有)。不過,人工智能對未來生產力的成倍提升,或將真正開啟“讓90%的人最終徹底擺脫無用階級”的偉大旅程,而絕非淪為“無用”。當然,在過渡期內,人們將會面臨挑戰。如何應對?大數據悖論、陷阱與誤解,讓其被神話(如“數據主義”“數據宗教”等)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在共享、透明的大趨勢下,大數據也將成為等同于電能、信息與空氣等人類生存、發展所需的一種“習慣性擁有”。如何認知?未來,互聯網或將被替代,人類將會在兩大超級“新時空”中生活、進化,成為新人類。如何準備?
王驥 ·人工智能 ·16.3萬字
數據流處理技術是目前的研究熱點,掌握數據流處理技術有助于更好地研究利用大數據,挖掘出數據背后潛在的價值。本書圍繞物聯網追溯系統的研發及數據流處理過程中的聚類、追溯、預測與建模關鍵技術進行了研究。全書共6章,第1章是緒論,主要介紹物聯網的概念及中國農業物聯網產業化發展現狀及其國內外大數據的研究現狀和熱點。第2~5章,主要極少數據流聚類算法、數據流追溯方法、數據流預測方法、數據流預測方法、數據流建模方法。第6章,介紹了物聯網追溯系統的研發和軟硬件環境配置,并對本書的主要內容進行總結和展望。
曹振麗 ·人工智能 ·7.4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