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內容包括了有千古名樓——岳陽樓、魯肅為操練水軍修建閱軍樓、神仙協助木匠修建岳陽樓、唐朝文人雅士齊贊岳陽樓、北宋騰子京募捐重建樓閣、歷代官員對樓閣的維修、重修以后的岳陽樓全貌、樓閣上下的精美雕飾藝術、湖北名樓——黃鶴樓、因神話傳說而得名的樓閣等內容。
王金鋒 林風編著 ·歷史文化 ·5.2萬字
這是一本為建筑、規劃和設計專業人士,以及廣大藝術愛好者而著的有故事的羅馬建筑史。本書將不僅為您詳盡介紹羅馬各個時代的城市和建筑的特征及發展脈絡,還會抖開歷史的塵土,為您講述這些建筑背后的故事,再現羅馬從共和國走向帝國、從愷撒的世界變成基督的世界這樣一個波瀾壯闊又跌宕起伏的歷程。本書配有510余幅精美的插圖輔助您的閱讀。
陳文捷 ·歷史文化 ·9.5萬字
本書以上海世博會中國國家館為發想,以世博會歷史上較有代表性的建筑作為對比,結合中國當代建筑設計的現實情況,論述了中國建筑和世界建筑的差距,探討了建筑設計的本質意義,以及在當前的社會大背景下,中國建筑落后的主要原因。
王博 ·歷史文化 ·6.7萬字
建筑是人類站立在地球上的最恢宏的風姿。人類建筑文明的發展與社會文明的發展是同步的。一座偉大的建筑,容納了人類物理力學的豐厚底蘊,彰顯了人類手工業制造者的巧奪天工,承載了人類開拓創新的勇氣與決心。每一座建筑背后都有一個動聽的故事,每一座建筑的年輪都記載了一段鮮為人知的歷史,每一座建筑的腳步都烙印了人類文明的輝煌。
張克群 ·歷史文化 ·6萬字
建筑先是人生的戲劇,然后才是視覺美的造物。用“相貌”來代替造型的觀念,對于一般讀者,更容易以擬人的想象去透視鋼骨水泥、紅墻綠瓦后面的人生。為建筑看相,就是籠統、完整、哲理地看建筑。我希望不論行內行外,大家都以一種幽默感去看這個世界,看形形色色的建筑;都能若有所感而會心一笑。在這本書中,作者談建筑的造型、色彩、比例,談建筑與文學、音樂、社會、政治的關系,談建筑中的雅與俗、古典與浪漫、傳統與現代……雖漫談不拘,用意乃在闡說建筑在文化中的位置。
漢寶德 ·歷史文化 ·10.3萬字
這是作者于1944年出版的、旨在讓日本國民了解本國建筑,進而產生民族自豪感的小書《日本建筑的真相》(日本建築の実相)。該書深入淺出,從日本建筑特色的產生原因入手,簡明扼要地講述了日本古建筑史,闡明了日本傳統建筑的特性,日本建筑在世界建筑史的地位分析,以及日本建筑應何去何從。為便于讀者理解,編輯和譯者在書中插入了作者另一本專著《日本建筑研究》(日本建築の研究)的部分文字和圖片,取名為《日本建筑小史》。時隔七十多年,其中的很多觀點對現在的我們仍有借鑒和啟發。
(日)伊東忠太 ·歷史文化 ·8.1萬字
本書通過清晰明了的講解、生動詼諧的語言,解讀頤和園的前世今生,探尋頤和園中的犄角旮旯,品讀頤和園長廊畫的故事,帶您領略的皇家園林文化和藝術。本書包括歷史淵源、昆明湖、萬壽山和長廊畫四部分內容,從清漪園到頤和園的發展變遷,從頤和園中建筑園林布局到美輪美奐的長廊畫藝術,全面解讀頤和園的歷史、文化與建筑,使讀者從中領略頤和園的獨特魅力和豐厚的歷史文化內涵。無論是對建筑感興趣的人還是建筑從業者、導游人員、旅行愛好者,本書都能滿足您的審美與文化需求,成為您閑暇時全面了解和欣賞頤和園的必備指南。
本書通過清晰明了的講解、生動詼諧的語言,解讀北京城的發展過程、城市格局與建筑特色。本書包括給北京建個檔案、細說四九城、大街與小巷、城外也熱鬧四部分內容,從城內到城外,從皇城到小巷,解讀北京城的歷史、文化與建筑,使讀者從中領略北京城的獨特魅力和豐厚的歷史文化內涵。
張克群 ·歷史文化 ·6.9萬字
中國古建筑具有悠久的歷史傳統和很高的審美價值。相對于西方古建筑的磚石結構體系來說,中國古建筑有其獨特的建筑理念、結構體系和風格特點,體現了華夏民族的空間意識、哲學觀念和藝術水平。全書對中國古建筑的樣式、形制、美學風格等等進行了分門別類的講解,結構清晰、行文流暢、圖文并茂,激發人們的想象和思考,引領讀者深深感悟華夏古建筑的流風遺韻。此書為我社已出“幽雅閱讀”叢書的精裝版,定位于當代人閱讀中國古代傳統文化藝術。
王其鈞 ·歷史文化 ·6.8萬字
此書是圓明園研究專家、圓明園文物收藏家劉陽所著的一部最完備的圓明園圖文史。它結合清史,講述了圓明園自初見、輝煌至衰落的全部歷史,收錄了圓明園被焚毀前至焚毀后,長達百余年的全部影像??梢哉f,它應會成為圓明園相關圖書中讀者受眾最大的一部。
劉陽 ·歷史文化 ·2.6萬字
本書一共介紹了20世紀以來的205個瑞士及周邊建筑案例。每個案例都在給出基本信息的同時,附上了額外的介紹。這些額外的介紹有些是技術細節,有些是文化背景,有些是設計感悟,有些是國情對比,有些是背后故事。這使得本書不僅可以作為一本瑞士建筑旅行指南,更是一本瑞士當代建筑案例合集。作為旅行手冊,讀者可以根據目錄之后的“主題線路推薦”制定特色線路。作為建筑介紹,讀者可以根據“閱讀話題推薦”更深入地了解各個案例的來龍去脈。作為作品合集,讀者可以根據正文后的“建筑師索引”了解該建筑師的重要作品。作為史料匯編,讀者可以根據正文后的“年代索引”了解特定時期的瑞士建筑全景。但無論如何,本書大目的是讓讀者獲得一個切入瑞士建筑的角度,無論通過旅行還是閱讀,終建立對瑞士建筑的個人化理解。
于洋 ·歷史文化 ·14.7萬字
庭院、斗拱和藻井作為中國古建筑的三大重要元素,其源遠流長。學術界對于它們的探討一直以來沒有停息過。建筑實踐更是受到了這些中國元素的影響,特別是在重要公共文化建筑中,它們一直被創新性地詮釋。但是,目前絕大多數的學術研究對于這些建筑元素都是圍繞在其類型學和結構功能方面的,在人文上的研究甚少。或許正是因為缺少人文上的基礎研究,導致了現代建筑實踐中把庭院、斗拱和藻井僅僅作為一種空間、結構和視覺元素。本書追溯庭院、斗拱和藻井在早期中國的淵源,以及它們在漢代一系列與天國和升天主題相關的演繹。本研究的基礎材料主要為考古發現的新石器時代遺址,商周青銅器和宮殿廟宇遺址,漢代石墓、畫像石和銅鏡等,以及古文字和文獻資料。通過研究可以看到庭院、斗拱和藻井在早期有效地表達了中國古人的宇宙觀、世界觀和人生觀。
謝景 ·歷史文化 ·6.8萬字
您知道北京故宮太和殿上、下檐的斗栱是什么類型的嗎?知曉太和門里的天花是什么彩畫嗎?清康熙年間的殿試在哪里舉行呢?每年的皇家祭祖又是在哪里進行的呢?本書主要選取了北京故宮中軸線上的午門、太和門、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乾清宮、交泰殿和坤寧宮,東路上的奉先殿和皇極殿,以及西路上的養心殿等十一處城門或殿宇,以北京故宮建筑中不可少的元素——斗栱,串聯起全書的內容。從外朝的國家大事到內廷的頤養天年,從建筑形制到禮儀、節氣,翻開本書,一幅幅與之相關的精美手繪圖將緩緩展開,陪您一起了解北京故宮。本書適合對傳統建筑、對故宮感興趣的讀者閱讀。
尹家琦 ·歷史文化 ·1.9萬字
本書基于作者收集的大量有關長城的第一手資料,通過輕松易讀的語言和圖文并茂的形式,以對長城的了解和講述為主線,配合所繪制的手繪作品與圖示,復原和剖析曾經的及現存的長城的知識及構造,并展示及解讀大量碑刻類文物實例。本書包括長城的定義、長城的履歷、巨龍的身軀、個性的敵樓、迅捷的警報、強大的武備、不凡的關隘、失去的記憶、毀滅與傷痛九章內容,以常人不熟悉和不了解的角度,解讀一個與眾不同的長城。本書適合愛好歷史文化與建筑的廣大讀者閱讀。
連達 ·歷史文化 ·15.9萬字
一部關于美、建筑與人生的經典巨著,普魯斯特男神之作;講述哥特式建筑的杰作,享譽英美藝術界,影響后代建筑及建筑美學,為好幾代人評判藝術價值提供了標準。1849年,羅斯金寫下了《建筑的七盞明燈》。那是一個追求機械化的時代,工業量產、效率、速度,因著經濟大家沖向了一個羅斯金眼中崩壞的世界。就在這樣的背景下,羅斯金對哥德式建筑的追求便成了影響當時極深的想法。書中從不同的面向分析哥德式建筑,提出建筑的七盞明燈,包括奉獻、真理、美麗、生活、記憶與順服。“獻祭之燈”與“真實之燈”談論建筑的生命力,來自建筑師、創作者、工匠建筑師、創作者、工匠的付出;“力量之燈”與“美感之燈”則自探討建筑的美,一種來自心靈、精神層次的美;在“生命之燈”中,羅斯金認為作品在生產勞動的過程中,會將創作者、作品和用戶關聯在一起;“記憶之燈”與“遵從之燈”重新定義我們該如何看待歷史。
(英)約翰·羅斯金 ·歷史文化 ·17萬字
本書以時間為軸,以地標性建筑為線索,介紹了自先秦時期到現代的中國建筑,將中國的建筑發展史及各個時期的建筑風格娓娓道來,并輔以豐富多彩的插圖,將中國建筑的形象清晰地展現在讀者面前。本書共分為十一章,重點介紹了先秦時期的木構建筑、秦朝時期的經典建筑、兩漢時期的宮殿建筑、魏晉南北朝時期的佛教建筑、隋唐時期的宏大建筑、五代遼宋金時期的多元建筑、元明時期的建筑群、清代的皇家建筑、中國近代的中西融合建筑以及中國現代的城市建筑。本書內容豐富、史料翔實,文字簡潔明雅,是一部富有實用價值的中國建筑知識普及讀本。
肖鵬 ·歷史文化 ·15.2萬字
這是一本為建筑、規劃和設計專業人士,以及廣大藝術愛好者而著的有故事的歐洲文藝復興和巴洛克建筑史。本書將為您詳盡介紹15—18世紀意大利、法國、英國、西班牙、葡萄牙、德國、奧地利和俄羅斯等國的建筑歷程,為您講述布魯內萊斯基、阿爾伯蒂、伯拉孟特、米開朗基羅、帕拉第奧、貝尼尼、博羅米尼、小芒薩爾、勒·諾特爾、雷恩和諾依曼等這個時代偉大的藝術巨匠,以及美第奇家族、尤利烏斯二世、路易十四和彼得大帝等這個時代了不起的藝術贊助人的傳奇故事,為您打開通往天才世界的探奇之門。本書配有470幅精美的插圖輔助您的閱讀。
陳文捷 ·歷史文化 ·10.9萬字
本書通過簡明的建筑講解、有趣的歷史和故事、詼諧的語言風格,展現了中國古村落、古城古鎮的隱秘角落中輝煌的民間建筑風采。不過與其說這本書是介紹建筑,不如說是個小型的建筑展覽。村鎮的建筑大多數是民居,未經大師之手設計,也談不上什么流派,但卻反映出普通百姓的愛好和寄托,以及民間匠人精湛的技藝。小小一本書,帶你踏上尋根之旅,走近那些漸行漸遠的民居村落,走近那永不消逝的鄉愁記憶。
張克群 ·歷史文化 ·3.8萬字
鄉村與城市是互補關系,隨著國家政策的不斷放開和鼓勵,其必然要有所發展和演變。當前,鄉村民宿業蓬勃發展,能抓住機遇的人應該因時而上,迅速轉型,這樣既有可能賺到真金白銀,又能展現情懷。本書就是要探索有志于開發鄉村民宿事業的同仁如何借此機會破局和突圍,在今后的十年掌握自己的命運。鄉村如何帶我們回到夢中的桃花源?莫干山鄉村民宿的實踐范本說明莫干山的民宿不是簡單的民宿,背后的故事是一條“互聯網+”和萬眾創新相結合的線索。我相信未來五到十年,鄉村民宿會成為投資者和參與者的桃花源。若要五年之后有所收獲,那么現在就要開始去研究??傊l村民宿一直在持續遞進往上走,在近幾年呈現井噴式的發展。本書通過對莫干山地區的12家鄉村民宿案例進行深入的調研和分析,從民宿火爆的原因、民宿的類型及體驗設計等多個方面解剖民宿,旨在為民宿開發者和參與者提供思路。
俞昌斌編著 ·歷史文化 ·13.4萬字
中山老建筑眾多,分布于各個鎮區,大多被列入中山市歷史保護名錄。本書稿采用目前最受年輕讀者歡迎的圖書設計形式,運用優美的散文和版式設計,配以精美的手繪插畫,以全新方式展現中山具有歷史意義和保護價值的老建筑。作者把這些隨歲月流逝的老建筑比喻成“時間的影子”,希望以此喚醒人們對于歷史老建筑的保護意識,珍惜前人為我們留下的珍貴財富。
楊嘉文 王曉晶 ·歷史文化 ·4.6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