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北京宮廷宗教建筑研究
本書包括三個部分:首先是歷史溯源,提供一個總體宗教發展的背景和宮廷宗教建筑的演變情況,主要著眼于宗教史研究成果的介紹,為正文的展開做了鋪墊。其次是清代宮廷宗教建筑具體而微的個體介紹,著重回答與文化相關的幾個問題,即為什么建、如何建、如何使用、歷史演變等情況。這部分主要反映本書研究基礎工作的成果,包括具體的考證和推斷。這一部分的展開在大的方面以空間位置為線索,從最核心的紫禁城逐漸向外擴散,直至西郊離宮御園中的宗教建筑。在一定的地理位置內部,一般以宗教屬性作為細目展開,這樣便于進一步在宗教文化方面進行討論。第三部分就是在充分占有第二部分資料考證的基礎上進行綜合分析,重點在于循著建筑特有的線索解讀文化現象,因此不乏建筑上具體特色的探討,如空間關系、建筑尺度、藝術特點等,以建筑印證歷史、文化。同時將考察的范圍略為放大到建筑的管理系統和不同帝王個人的宗教態度等方面的研究上,以期有一個全面的認識。這一部分是本書的核心內容,結論在論述中自然產生。全書試圖通過宮廷宗教建筑所涉及的多個方面來研究、探尋清代宮廷宗教文化的本來面目。
·18.5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