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別小看睡眠問題。長期打鼾可能降低智力;長期值夜班,提高患癌率……作為從業多年的睡眠科臨床主任醫師,作者為我們呈現了眾多親自診治的病例:睡夢中,人不但可能吃光冰箱,還可能睜眼開車甚至毆打伴侶;清醒時,也可能因為大笑而睡倒在地……而這些癥狀背后的機理,潛伏在我們每個人的腦子里。打開本書,你將同時收獲閱讀懸疑故事的快樂和指導睡眠健康的科學信息。
(英)蓋伊·勒施齊納 ·人類故事 ·17.5萬字
郭映熙編著的《世界名人未解之謎中國名人未解之謎》以知識性和趣味性為出發點,擇取了人類歷史上影響較大、有研究價值和廣受關注的名人未解之謎,內容涉及政治、軍事、文化、藝術等諸多領域,力爭為讀者提供權威、豐富、全面的名人信息,使讀者不僅能獲得知識上的收益,也將得到精神上的愉快體驗。
郭映熙編著 ·人類故事 ·28.8萬字
口水從哪里來的?人為什么會放屁?手肘被磕為何如此酸爽?眼見真的為實嗎?人體,美麗,又神秘。作者在學醫期間,為一個事實所震驚——人體很重!一條腿有10公斤重,搬起來相當吃力;手臂,看似很輕,也有4~5公斤重,超乎想象。奇怪的是,這些每天都帶在身上的“部件”,我們卻對它們的重量毫無概念。這是為什么呢?能解答這一問題的科學,就是醫學——結合多種現代技術,探究人體與疾病真相的科學。在本書中,你將了解到人體鮮為人知的神奇功能,醫學先賢的故事,人類與微生物的戰爭史,以及那些你似懂非懂的現代醫療技術。一場從古至今,從頭到腳,遍覽人體與醫學之美的旅行,即刻出發!
(日)山本健人 ·人類故事 ·10.3萬字
未來有兩層含義:還未到來;終究會來。未來是不確定的,不確定,容易讓人疑慮、擔憂。這樣的想法你我都有,甚至,現在也沒變。不過,未來學家說,從前,先哲預知了現在;現在,我們也可以嘗試解碼未來。科學地預見未知的未來世界是可行的嗎?我們能夠在一定程度上精確預見未來事件嗎?究竟什么才是人類的未來?……
(南非)邁克爾·李 ·人類故事 ·8.2萬字
在《抑郁、焦慮和藥物的那些事》中,有11年臨床治療經驗的知名心理學暢銷書作家勞倫·斯萊特以學者、醫者、患者三重身份,帶領讀者一起探索精神醫學領域中那些改變人類世界的藥物和前沿技術。斯萊特通過引人入勝的敘事方式,以劃時代的藥物為切入點,呈現了近100年來人們與“心魔”的抗爭歷程——從藥物的誕生過程與坎坷的上市之路,到藥品監管機構、制藥公司與醫學人士的各種考量,再到患者,包括作者本人35年的服藥治療經歷。從這本書中,讀者不僅能看到患者、醫生、科學家與疾病之間的頑強斗爭,感受到人類的智慧與人性的堅強,還能從患者報告以及作者親身的體驗中認識到,現有的常用藥物對他們來說有多有效,又有哪些需要特別注意的副作用與鮮為外人所知的長期影響。如果你對重要的醫學進展與深刻的人性議題感興趣,抑或正在直接或間接受“心魔”所擾,這本書會讓你獲得你所需的信息與更廣闊的視角,豐富你的醫學與人文素養,甚至給你勇氣與希望,幫助你做出有利于提升人生質量的決定。
(加)勞倫·斯萊特 ·人類故事 ·16.8萬字
這是一本非常適合青少年閱讀的神話故事類圖書。無論是為了提升閱讀能力還是增加寫作素材而言,本書都具有一定的閱讀價值。本書精挑細選了經典世界神話故事,并且都極具趣味性,孩子們在閱讀中可以通過對祖先神話的了解,逐漸去體會其中所蘊含的中華本源文化的總體精神,介紹了希臘、阿拉伯、印度、波蘭、埃及等多個有著悠久文化的民族中極具代表性的神話故事。這些故事反映了遠古人類的生活和思想,推動了后世文學和藝術的發展,盡早接觸這些歷經長久的歲月而流傳下來的神話故事,可以使孩子們了解到世界各民族不同的文化,從而激發出豐富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李問渠 ·人類故事 ·5.1萬字
發生在18世紀中葉至19世紀中葉的“工業革命”是英國歷史上的一個關鍵點,并導致了深遠的社會變革。隨著革命性制造技術的出現,生產率迅速提高,蒸汽機成為可靠動力的來源,最初一批鐵路為工業建設提供支撐。人們從農業轉向工商業,城市不斷發展,但污染和擁擠環境帶來的疾病也成為了新的問題。許多人因為新機器的誕生失去了工作,另一方面,工廠的工作條件和工資水平也十分堪憂。隨著中產階級的繁榮,工人群體動蕩不安,對工人的剝削導致了工會和抗議運動的發展。本書分析了英國工業革命的主要特征,以及工業化向其他國家擴散的過程。作者還關注了技術和商業組織的變化及其對不同社會階層和群體的影響。
(英)羅伯特·C.艾倫 ·人類故事 ·6.7萬字
人類進化與進步四部曲套裝融合了哲學、歷史學、人類學、社會學、遺傳學、進化生物學、經濟學等多個學科領域,這不僅僅是一本書,還是科學進入歷史領域的里程碑,這是一本給全人類的尋根指南,一部人類祖先的瘋狂混血史。
(美)大衛·賴克 史蒂芬·平克 (肯尼亞)理查德·利基 (希臘)尼古拉斯·克里斯塔基斯 ·人類故事 ·105萬字
利伯曼在《人體的故事》中呈現了他多年來針對人體進化展開的深入研究,詳細講述了農業革命和工業革命對人類產生的巨大影響:農業社會能產出更多糧食,使人類擺脫饑餓,但也使人類喪失了飲食的多樣性;工業革命在不到10代人的時間里改變了我們的工作和生活方式,使我們體型更大、壽命更長,但疾病纏身。人體的緩慢進化和文化的快速進化之間的沖突,導致我們一步步落入了當前失配性疾病頻發的泥沼。“進化”既是原因,也是解決方案,是幫助我們尋找病因、預防并治療失配性疾病的一劑良方。
(美)丹尼爾·利伯曼 ·人類故事 ·24.4萬字
這是一本介紹人類學知識的趣味科普書。22個關于人類進化的故事,揭開我們的身世之謎。美國加州大學人類學教授李相僖用詼諧幽默的語言、貼近生活的故事、專業的人類學知識回答了“你是誰?你從哪里來?要到哪里去”這一系列問題,解釋了我們是如何一步步從普通的動物進化為智慧的人類,又為此付出了多少沉重的代價。
(美)李相僖 (韓)尹信榮 ·人類故事 ·11.3萬字
作者通過回顧人類的進化史并進行實地科學實驗后發現,人類的集體頭腦在基因進化中起到關鍵作用,并參與塑造了人類的生物特征。得益于相互學習的能力,早期人類學會用火、烹飪、用容器盛水,了解植物并發明了彈射武器。反之,這些行為,也轉而促進人腦容量增加,使人類的生理機能和心理發生關鍵性變化。集體頭腦還創造并重組了人類對一些事物的認知,如杠桿、螺絲、書寫等。本書展現了人類的基因和生物特性與文化演進之間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這種文化與基因之間的互動,推動人類踏上一條非凡的進化之路。
(美)約瑟夫·亨里奇 ·人類故事 ·23.5萬字
病情危重,通常指病人有一個或多個重要器官無法正常運作。18歲少年在異國被感染后患上嚴重敗血癥,他能存活下來嗎?一名法官在庭審期間突然倒地不起,心跳與呼吸全無,他真的“死”了嗎?懷孕母親遭遇嚴重心臟衰竭,她和寶寶能平安邁過這道坎嗎?手術后,患者原本5米長的腸道僅剩20厘米,她今后還能正常進食嗎?……1952年,因感染病毒而命懸一線的12歲女孩在世界上第一間重癥監護室中重獲新生。以這個故事為起點,重癥監護室資深醫生馬特·摩根講述了重癥醫學背后的歷史沿革與科學發展。摩根醫生借助職業生涯中遇到的上述真實病例,使我們逐步了解重癥監護室的日常運作,深入認識人體不同器官的功能與奧秘,并告訴我們,在生死關頭應如何救人或自救。一名重癥監護室醫生通常需要掌握13000種疾病診斷、6000種藥物和4000種外科手術。對普通人來說驚心動魄的時刻,卻是他們經歷的每分每秒。重癥監護室的醫療團隊傾盡所能,幫助病人度過生命的至暗時刻。許多病人最終康復出院,另一些不幸離世的病人也沒有被忘記,正是他們的故事改變了我們對死亡的理解,也讓我們更明白生命究竟意味著什么。
(英)馬特·摩根 ·人類故事 ·12.6萬字
說到今日社會的兩性問題,大家紛紛把目光集中在女性身上,很少有人探究我們這個物種的男性生物,探究他的強項和弱點。《裸男》旨在為大家提供一個基本的出發點,以便重估人類男性的本性。首先會講到他成功的演化歷程,然后會對男性的身體進行一番從頭到腳的審視——眼睛、鼻子、胡子、胸膛,直到臀部、腿和腳。在逐個羅列這些生物學特征的同時,也會講到地方習俗和變化的社會風尚對這些特征的影響,以及它們修正、壓制或助長這些特征的種種方式。從某種意義上說,《裸男》是關于“赤裸裸的男性”的一部自然史,也是一幅動物學性質的肖像,視“裸男”為一個引人入勝的樣本,代表一個遠非稀有卻依然瀕危的物種。
(英)德斯蒙德·莫利斯 ·人類故事 ·20.7萬字
從古至今,人類都在通過觀察星空理解宇宙,這段歷史漫長而艱辛。本書不會去詳陳天文學的最新進展,而是作為一份歷史指南,回顧人類的宇宙觀如何定義現實的本質與生命的意義,看看我們業已擯棄的神祇與魂靈、神話與魔獸、天上宮闕與恒星天球是什么樣子,了解科學宇宙觀如何最終稱霸世界,又如何塑造了今天的你我。這是一個關于人類的故事,主人公有祭司、女神、探險家、革命者和君王。故事的開篇不是大爆炸,也不是科學的誕生,而是第一批仰望星空的人類以及他們所發覺的星空奧秘。本書選擇了歷史上人類仰望天空的十二個時刻。故事從西方物質宇宙的興起講起,進而敘述物質宇宙模型如何主宰我們的生活。這條故事線的起點是最早的巖畫和環形石陣,中途會談到信仰、民主、科學等偉大傳統的誕生,終點是尋找外星生命以及人類最近的太空和虛擬世界之旅。此番探究既有助于解釋今天的你我究竟是誰,亦可指引人類的前途。人若身在事物之中,往往難以看清其局限,那就讓我們潛入深邃的宇宙認知史中細致勘察一番,或許可以觸及乃至越過既有世界觀的邊界。
(英)喬·馬錢特 ·人類故事 ·22.6萬字
過去數十年來,我們擁抱著工業化與全球化帶來的全新生活方式,也比以往任何時候更能感受到流行病的存在。然而,我們對流行病的認知充斥著誤解、輕視或恐懼。在《流行病的故事》中,屢獲大獎的科普作家索尼婭·沙阿向我們展現了關于流行病鮮為人知的真相,深刻揭示了暗藏在每次疫情背后的氣候、社會、文化等因素。流行病侵害著人類健康,有時甚至令國家陷入危機。但另一方面,它也改變了人類的進化軌跡,塑造了人類的行為與文明。人類與流行病之間的較量將持續存在。在后疫情時代,我們更需要借助科學與歷史的力量,全球緊密合作,為未來可能出現的流行病風險做好準備。
(美)索尼婭·沙阿 ·人類故事 ·18萬字
這是一本別開生面的、有趣又有價值的工具書。它提供了人類精神上最偉大成就的入門之路。作者根據多年的讀書經驗,為讀者精選并評介了一百多種中國古今名著。本書意在引導讀者閱讀自己喜愛或對自己有益的書籍,讓讀者自己去挖掘一生無窮盡的寶藏,不斷拓寬知識領域,達到博學多知。
碧泠 ·人類故事 ·13.1萬字
酒的話題自古以來是道不盡、說不完的。本書竭盡所能地將中國歷代酒的掌故、傳說、神話……收集于一身,希望這些輕快的文字帶給讀者一些茶余飯后的談資,留給讀者一些歷史上有關酒的得失與啟發,以至于趨利避害,揚長避短,更好地駕馭現實生活中的“酒”。
異鳴 ·人類故事 ·20.1萬字
每一天,都要愛自己。這本書一直在告訴你,你的身體有多么重要!關于人體,我們總是有很多疑惑,一些習以為常的機體運作,可能蘊含了大大的道理與樂趣。只有懂得身體,才會產生“要重視啊”的心境。這是一本講解人體知識的趣味科普書,書里的95條人體知識,包括人體構造、抗衰、減重、脫發、運動、睡眠、情緒等。讀一讀,把“愛自己”這條準則持續做下去吧!
(日)工藤孝文 ·人類故事 ·5.8萬字
你只是10%……本書是AlannaCollen著作《10%Human:HowYourBody'sMicrobesHoldtheKeytoHealthandHappiness》的必讀指南。
利民·鄧 ·人類故事 ·3.9萬字
重現神奇物種征服世界之旅!是什么讓英國人放棄咖啡,從此只喝茶?茭白筍不是天生就長那樣,而是受到真菌感染?讓豆子變成美味醬油、讓米變成清酒,創造出王者之酒、藍紋奶酪、臭豆腐的,都是真菌;產黃青霉的發現協助同盟國打贏二戰;在顯微鏡下長得像圣誕樹的綠色木霉,是自然界的樹木醫生;里氏霉菌讓你的牛仔褲出現石磨水洗效果,黑麥角菌能讓人走一趟天堂或地獄;愛爾蘭大饑荒、獵巫行動、造就了羅馬暴君尼羅的罪魁禍首,也都是真菌;當然,不能不提眾多美味的菇品,從洋菇、金針菇、香菇、松茸,還有被視為神丹妙藥的冬蟲夏草和靈芝等……也許你從未注意,你的生活已被真菌包圍,這些不起眼的微生物,掌握著生死存亡的關鍵,甚至改變了人類文明的發展進程!最小的真菌你看不到,最大的真菌比45座鳥巢還要大!真菌細胞生物學研究者顧曉哲博士,以淺顯易懂的文字,講述真菌在人類社會所扮演的角色。每個品種都有詳細的介紹,讓你了解它的前世今生,輕松活潑的文字加上定制的簡明漂亮的插畫,讓每一株真菌都格外生動的呈現在你的眼前。讀完本書,就像搭乘一臺充滿畫面的時光機,以真菌的角度看盡人類文明史。
顧曉哲著 林哲緯繪 ·人類故事 ·7.4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