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為“現代職業教育茶葉加工與審評檢驗系列教材”之一。本書是在完成國家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示范學校建設計劃項目基礎上,對近年有關綠茶研究的文獻資料及生產實踐,進行收集、整理與分析而撰寫完成的。全書共分六個模塊,包括初識綠茶、探究鮮葉、綠茶初制、綠茶精制、綠茶品飲及綠茶審驗等內容。本書適合作為各類院校茶學相關專業教材,也可以作為企業培訓教材和科研人員參考用書。
張星海 方芳 ·農業基礎 ·9.9萬字
本書就目前我國北方地區常見的觀賞灌木育苗、生產現狀及生產中的關鍵問題做了詳細的介紹。首先綜述了苗圃地的建立、各種傳統繁殖技術以及育苗新技術、出圃與質量評價、整形修剪原則方法及病蟲害防治等內容,接著從樹種簡介、繁殖方法、整形修剪及栽培管理等方面對北方常見的幾十種觀賞灌木的育苗技術進行了具體、詳細的介紹。本書內容通俗易懂、圖文并茂,具有極強的可操作性和可讀性,適合廣大農民、家庭苗圃管理者及相關企事業單位的有關人員閱讀、參考。
鄭志新主編 ·農業基礎 ·17.5萬字
本書對食品企業所涉及的食品檢驗的原理、儀器設備、實驗室的布置、及實驗室安全等各項制度進行概述,重點介紹了食品檢測常規項目的檢測方法及檢測過程中的注意點及可疑結果的判斷,并詳述了各項認證要求、材料準備、申報流程以及注意事項,以便于企業實際操作,有助于提高企業化驗員的質控水平。
付曉陸等 ·農業基礎 ·19.7萬字
本書為“現代職業教育茶葉加工與審評檢驗系列教材”之一。本書是在完成國家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示范學校建設計劃項目基礎上,對近年有關黃茶研究的文獻資料及生產實踐,進行收集、整理與分析而撰寫完成的。全書共分七個模塊,包括初識黃茶、探究鮮葉、黃茶初制、黃茶精制、黃茶品飲、黃茶審評、理化檢驗等內容。本書適合作為各類院校茶學相關專業教材,也可以作為企業培訓教材和科研人員參考用書。
張星海 冉茂垠 ·農業基礎 ·11萬字
農業起源與人類起源、文明起源并稱考古學三大“起源”問題。它是距離我們最近的一次“起源”事件。它引發的一連串變革,可與工業革命對近現代世界產生的影響相媲美。它是歐洲考古學泰斗柴爾德眼中的“新石器革命”,也是這本書探討的“史前的現代化”。中國幅員遼闊,氣候多樣,環境復雜,在不同地域生活的狩獵采集者各有其生存策略,不同地區農業起源的過程也完全不同。從狩獵采集到農業產生,發生了哪些轉折性事件?為什么在有的地方農業呈燎原之勢,而有的地方遲遲不肯出現農業的萌芽?本書介紹了關于農業起源問題的各種定義和理論方法,利用當今氣象站資料模擬了史前狩獵采集者的生計策略,結合考古發現回答了中國農業起源過程中種種復雜的問題,為我們重現這一變革中的細節。
陳勝前 ·農業基礎 ·31.9萬字
本書內容包括肥料-土壤中有害因子:多環芳烴、增塑劑、抗生素、重金屬離子、三聚氰胺等檢測方法研究;國家標準制定;在蔬菜、水稻、小麥等農作物中的有害因子遷移、吸收等限量研究;以及國際上最新的肥料有害因子檢測動態及農作物安全和環境修復的綜述。
孫明星 ·農業基礎 ·11.5萬字
中國是世界蘋果生產和消費第一大國。氣候變化導致中國蘋果生產呈現西移北擴趨勢,也對中國蘋果產業發展與蘋果種植戶收入產生嚴重負面影響。本書聚焦蘋果產業可持續發展、蘋果種植戶收入增長關鍵問題,研究氣候變化與蘋果種植戶的適應,對提高中國蘋果種植戶氣候變化適應能力和優化產業政策具有重要的理論和現實意義。
馮曉龍 陳宗興 霍學喜 ·農業基礎 ·12.1萬字
對水果產業發展概況進行了分析,對水果質量安全風險評價理論與方法進行綜述。并以慈溪為例,應用各種風險評價指標對水果質量安全進行進行了研究,并提出了相應的對策。
王冬群 王旭強 ·農業基礎 ·7.7萬字
本教材按照《農產品經紀人國家職業標準》來設計主要教學體系,但內容上又結合浙江農業產業發展和農產品經紀人自身的工作要求,增加了農產品營銷、農產品國際貿易、農產品電子商務、農產品經營發展趨勢等內容。本教材采用任務驅動模式編寫,每個大的任務下面又有若干子任務。讓學生通過對任務的分析和完成,掌握農產品經紀人理論知識在實際中的具體應用。全書采用“案例導入”方式編寫,每個案例都配有分析提示,使學生帶著相關問題及思考開始每個任務的學習。每個任務的結尾有“本任務小結”,幫助學生理解和把握本任務的知識要點。
周勝芳 陳方麗 ·農業基礎 ·26.3萬字
進入新石器時代以后,中國人開始進行植物馴化來生產食物。在長期的農業生產過程中,國人不但發展出輝煌的中華文明,而且也造就了世界上一個主要的栽培植物起源中心。作者結合地理環境、區域開發、發展生產的指導思想和民族融合等,總結了我國栽培植物種類繁多的原因,指出稷、水稻、大豆、桑樹、苧麻、桃、柑橘、茶、漆樹等是獨具中華文明特色的一類作物。它們在中華傳統文化形成過程中發揮獨特作用。作者同時充分利用現有的植物區系、植物地理和遺傳學資料,分糧食、蔬菜、水果、纖維、油料、糖料、飲料和嗜好等門類,對我國種類紛繁的農作物進行了較為全面的考察研究。書中還分析了不同歷史時期,不僅作物的名稱發生變化,用于發展生產的栽培植物也在不斷變化,提出為了人類的未來,保護生物多樣性,維護潛在的作物資源非常必要。
羅桂環 ·農業基礎 ·31.3萬字
本書以林木生物質快速熱解為主線,闡述了國內外林木生物質能資源轉化、利用技術的現狀及發展趨勢,以及林木生物質快速熱解、液化、氣化等專業知識,就林木生物質能源化進行了較為系統的評價和論述,對于我國林木生物質能的開發和利用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任學勇 常建民 ·農業基礎 ·10.8萬字
本書包括養殖場規劃與建設、品種確定與挑選、飼料與飼喂、飼養與管理、防病與治病、人員管理與物資管理、經營與銷售等7章。每章介紹養奶牛生產技術的一個方面,其中每篇經驗文章介紹一個養殖實用知識,全書涵蓋養奶牛生產經營的各個環節。每篇經驗文章力求做到短小簡練,主題鮮明,做到既符合生產實際,又符合養殖科學的要求。這些知識涵蓋了奶牛養殖的各個方面,突出實用性和可操作性,使讀者一看就懂、一學就會、一用就靈。
肖冠華 肖冠軍 ·農業基礎 ·22.5萬字
本書共分兩章,第一章對雞腿菇的生物概念和市場概念比較集中的問題進行了系統的解答。在第二章栽培中,相對詳細地將作者多年來接受咨詢的問題進行了劃分和歸類,如基本問題、菌種問題、發菌管理、出菇管理、病蟲害防治等,共有三百多個問題。本書適合一線生產者作為床頭書或口袋書使用,亦可作為科研、教學工作者的參考書。
張春萌 ·農業基礎 ·9.2萬字
本書介紹了水稻控制灌溉技術的特點、原理和實際操作要點,繪制了水稻控制灌溉技術模式圖,并就實際運用中常見的問題進行了問答形式的總結。內容包括:水稻控制灌技術簡介、水稻控制灌溉的特點、控制灌溉的優點、水稻控制灌溉基本原理、水稻控制灌溉技術模式、分區技術模式、水稻控制灌溉技術問答。本書簡單實用,貼近實際,適合廣大農業科技技術人員和廣大農戶推廣使用。
彭世彰 羅玉峰 王衛光編著 ·農業基礎 ·2.6萬字
本書在介紹設施栽培葡萄栽植、整形修剪和病蟲害防治技術的基礎上,著重介紹水分單因素脅迫和水肥雙因素調控對設施葡萄果實生長發育、葉片葉綠素、相關保護酶等生理生化指標的影響機制,分析了水、肥調控對葡萄耗水規律、產量、品質及土壤微生物的影響機理,研究提出了最佳的水肥調控模式。同時,還介紹了設施栽培葡萄從休眠到果實采摘的周年管理技術。本書對實現設施栽培葡萄的精準水肥管理、提升果實品質、協調土壤微生物群落結構、預防和減輕病蟲害蔓有一定的參考價值和實踐意義。
張芮 ·農業基礎 ·15.7萬字
本書系統介紹了生產更多雛鴨、讓鴨多產蛋、讓肉鴨長得更快、使鴨群更健康、盡量降低生產消耗、增加產品價值、注意細節管理、注重常見問題處理等鴨場盈利的關鍵點,為鴨場提高生產水平、獲得更多盈利提供技術支撐。本書適合鴨場(專業戶)和養鴨技術人員參考閱讀。
魏剛才 陳奎 王鋆 ·農業基礎 ·18.9萬字
中華農學會是近代以來歷史最久、組織最穩固的全國性農學團體,本書引用大量未刊檔案,結合報刊、方志、文集、日記、書信以及當事人回憶等資料,全景式重建中華農學會發展演變的歷史,深入探討其組織源流、人脈聯系以及與周圍環境的關系,揭示其不同時段的歷史特質和時代影響。通過梳理近代農業知識與農業制度轉型的內涵和過程,本書對農業如何由技術問題演化為社會改造問題,對變革農村舊式生產關系、陳腐社會制度,建成社會主義“新農村”,具有歷史和現實的啟示。
楊瑞 ·農業基礎 ·28.9萬字
中國的糧食夠吃嗎?食品安全問題如何解決?農業生產如何既保證產量又減少污染?本書是一本面向非農業專業人士的農業科普圖書,從大眾最關心的問題出發,不講農業技術,不講晦澀難懂的大道理,也不使用專業的語言,而是用人人都能看懂的平實的語言,通俗易懂地介紹中國農業,從糧食安全、食品安全、土地制度、職業農民培養、農業經營方式、農業發展前景等多個方面來為讀者講解中國農業的歷史和現狀,講解大家關心的身邊事和熱點事。本書敘及的數據,最新截至2023年,尤其重點反映了新時代新十年中國農業發展情況與取得的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涉及糧食、食品、土地制度與權利、農業成本和風險,以及誰來種地與怎么種地等問題。內容有趣,講解生動。
張云華 ·農業基礎 ·7.8萬字
水資源在21世紀的今天,是十分珍貴的一種資源。水資源的浪費也是現存的一個十分重要的問題。如何合理利用水資源,避免浪費現象的發生是各個行業都要面對的一個重要的問題。本書主要在農業的角度闡述了這個問題。文中講述了在干旱區成齡葡萄的澆灌技術——微灌中,如何合理地應用水資源,并對這一技術進行了深入的研究,以及敘述了一些應用實例。本書可作為從事這一行業研究的工作者的參考書,也可作供相關專業學生參考閱讀。
張江輝 白云崗 王全九 ·農業基礎 ·23萬字
本書由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高技術產業司與中國生物工程學會組織編寫,是《中國生物產業發展報告》系列圖書的第15本。全書包括7篇,共41章,對生物產業發展戰略與政策、生物產業發展現狀與趨勢、生物技術發展前沿與熱點、生物專利、生物產業投融資、國家生物產業基地情況、重點行業協(學)會發展報告等進行了闡述和說明,從多角度對中國生物產業狀況進行了清楚的透視和實在的分析,對中國生物產業發展戰略進行了認真深入的思考與討論。本書可供生物產業的開發、生產、銷售、管理人員以及政府有關職能部門工作人員閱讀參考。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高技術產業司 ·農業基礎 ·25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