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另起的新文化運動
會員

現(xiàn)代文學史一貫把《新青年》標記為新文化運動的起點。然而魯迅在《熱風·題記》中卻說,“新文化運動”是譏嘲《新青年》的人“另起”的名目,隨后“反套”到《新青年》身上。本書從名與實的縫隙切入,追問“新文化運動”一詞何時出現(xiàn),是誰的發(fā)明?又如何被“反套”在《新青年》身上?“五四”與“新文化”是如何被“焊接”在一起的?從而重審文學革命、“五四”與新文化運動之間的歷史邏輯。本書采取的研究策略,不是用“另一個”起點來對抗原有的起源神話。“另起”是動態(tài)的過程,新文化、新文學的“起點”本是復數(shù)的。每個事后追認的“起點”都對應著一種運動方案、一種歷史評判及一種文化遠景。新文化運動作為“起點”的標志性意義,從長時段看,終體現(xiàn)在語言文字的變革上。“五四”文學革命,亦可視作一場漫長的讀寫革命。從不同角度探討漢字存廢及閱讀方式、書寫習慣的變化,未嘗不是松動“起點”的另一種方式。重述五四新文化運動的發(fā)生史,困難之處還不在于歷史場景的還原。時至今日,我們完全有能力尋覓更多的歷史細節(jié),把故事講得無比繁復。真正的困難恰在于胡適所謂的“價值重估”,如何回應中國當下的思想氛圍,重新檢討五四一代的立場。“五四”可以說是中國現(xiàn)代文學的學科基石。長期以來這塊奠基石過于穩(wěn)固,以致我們忽略了它的存在。當“五四”的歷史地位逐漸松動,變成一塊“滾石”時,既給學科帶來前所未有的思想危機,而在危機中或也蘊含著自我更新的生機。

袁一丹 ·文化研究 ·20.7萬字

QQ閱讀手機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饶河县| 长沙市| 洞口县| 辽阳县| 革吉县| 克什克腾旗| 阳新县| 垣曲县| 大同市| 侯马市| 万年县| 招远市| 扎鲁特旗| 德兴市| 闻喜县| 礼泉县| 盐源县| 榆树市| 文化| 福贡县| 胶州市| 涪陵区| 盐津县| 恩施市| 锦屏县| 太白县| 阳曲县| 阜阳市| 巴林左旗| 苏尼特右旗| 三门县| 深州市| 孝义市| 礼泉县| 定日县| 乐昌市| 于田县| 布尔津县| 沂水县| 伊吾县| 西乌珠穆沁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