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孔子的話,絕大多數是針對人性而發。雖然時隔千年之久,滄海已成桑田,但自古以來鮮有變化的就是人性,所以說,即便是千年之后的現代人品味起孔子的那些智慧,依然可以獲得很大的啟益與幫助。東籬子編著的這本《孔子學堂》一書,深入體悟了中國人無可替代的精神根底和心魂所在,是在用孔子的智慧擺渡現代人生。現代人追求物質而輕忽精神生活,《孔子學堂》重新解讀孔子的思想,感悟那延續千年的智慧,足以讓我們歸根復命,走出一個美好的未來。
東籬子編著 ·中國文化 ·13.5萬字
《荀子》一書的歷代版本超過百種,互有短長。本書對五十餘個《荀子》重要版本逐一考訂,指出每個版本系統之特徵,探索各系統間的源流遞變,並評論各版本得失。在此基礎上,作者選《荀子》重要版本進行校勘,撰成《荀子宋槧善本重要異文校勘記》;選《荀子》中《勸學》《脩身》《不茍》《榮辱》四篇進行注釋、今譯。
高正 ·中國文化 ·13.2萬字
知家譜以知其祖,知年譜以明其史。我們對家譜和年譜的研究,體現了中國文化中對“根”的訴求和追尋。沿著家譜的脈絡,我們看到一個個家族在歷史中的倒影,家族的概念已經深入人心、骨髓,甚至滲入文化的肌理;順著年譜的傳承,我們聽到民族在時代中低吟,民族的變遷凝結成了傳志、史證,甚至簡單的數字。本書以年譜、家譜為線索,穿引起中華民族歷代不息的尋根之旅。
來新夏 徐建華 ·中國文化 ·10.6萬字
《世說新語》中的魏晉風度和名士風流常常令后人神往不已,人們也常常津津樂道于名士們的故事。這本關于《世說新語》的“通識”,不止講這些趣味盎然流傳千載的故事,更通過對《世說新語》一書來龍去脈的爬梳,講作者編纂故事和設置門類的巧思;不止講魏晉風度,更進一步揭示《世說新語》所隱含的魏晉時代精神和重大議題;不止講名士風流,更描繪了一幅魏晉名士的全景圖卷。從而引領讀者真正進入《世說新語》的世界,構建閱讀《世說新語》的知識骨架,親身融入鮮活的魏晉文化,捕捉名士們早已逝去的流風遺韻。
劉強 ·中國文化 ·9.3萬字
本書通過對我國清時期大量文明遺產(包括各類工藝品、美術作品、音樂舞蹈作品、文學作品、建筑、器具、各類文獻等)嚴謹詳細地審視,透過生產方式、生活方式、信仰方式、思維方式等多重因素對這些審美對象的滲透和影響,以及這些審美對象自身發展演變的規律的考察和研究,為我們清晰地展現和勾勒出中國清代審美文化史的演進軌跡。全書文字通暢易懂,并配以大量精美插圖,從而大大降低了接受難度。
王小舒 ·中國文化 ·7.6萬字
《茶經》成書于780年,它開創了中國茶文化,更是中國傳統生活美學的集大成者。這本書不僅僅講述了茶樹的栽種、茶葉的制作、品茶的方法,更融合了作者對文化的考察,有鑒賞之道、收藏之法,更有悠閑生活的方法和意趣。它不僅可以作為制茶的實用手冊,更可以作為愉悅心情、陶冶情操的讀本。塵世千百惑,不如讀《茶經》,讀本書,喝杯茶,那就是快樂的。
(唐)陸羽著 李凡解讀 李知彌 石家小鬼繪 ·中國文化 ·2.8萬字
《中華經典誦讀本》一書有著自己鮮明的特色。首先,本書確立專題主題的立足點較高,能面向全體學生,堅持育人為本,多樣化的主題緊扣當今核心價值觀導向,突顯詩文誦讀材料中蘊含的愛國精神、民族正氣、憂患意識、愛崗敬業、熱愛自然、博愛胸襟、正義公平等正能量,有助于對學生進行人生觀、價值觀的教育,有助于打造學生人格底色。
高海燕編著 ·中國文化 ·7.7萬字
《畫聊齋》是一部以《聊齋志異》為主題創作的繪本畫冊,由青年作家顧湘譯寫十大聊齋名篇,人氣畫師九千坊手繪五十幅國風畫作,用靈動的文字與奇美的畫風還原了中國人心中的奇幻鬼狐世界。全書共收錄了《翩翩》《黃英》《小翠》《晚霞》《王六郎》《促織》《竹青》《嬰寧》《聶小倩》《嶗山道士》十個代表名篇,深刻演繹了情愛與恩義的往來、人性與禮教的對抗、善惡與真假的變幻、俗世與異界的輪回等命題,構建出一個充滿了中國古典審美的奇幻人間。讀者既能在這些有情有義的狐妖花仙、敢愛敢恨的鬼魂精怪身上,重新尋回我們生而為人的真誠、善良、與美好,也能在一幅幅手繪國風插畫中,感受《聊齋志異》的奇崛想象和夢幻氣韻。
(清)蒲松齡原著 顧湘編譯 九千坊繪 ·中國文化 ·3.7萬字
本書介紹中國的民間游戲百余種,有:彈弓、紙藝、放風箏、拍洋畫、斗雞、疊羅漢、過家家、萬花筒、丟手絹等。
蔣藍 ·中國文化 ·5.2萬字
節日禮儀凝結著古老而豐富的文化內涵,體現著深邃而重要的文化價值,承載著一個國家與民族的精神信仰。學習節日禮儀對于汲取傳統文化精髓、傳承與保護本民族文化,具有不容忽視的重要作用。本書涵蓋多個傳統節日的文化內涵及其需要注意的禮儀細節,結構完整,內容豐富,可讀性強,是了解節日禮儀、實踐節日禮儀的實用指南。
韓玉龍 ·中國文化 ·7.6萬字
這是一套介紹中國民間剪紙的叢書,通過中國民間剪紙藝術透視中國的傳統文化。本冊主要介紹了中國鄉村類經典剪紙并加以闡釋其美學價值和內在含義。
舒惠芳 ·中國文化 ·2.7萬字
這是一套介紹中國民間剪紙的叢書,通過中國民間剪紙藝術透視中國的傳統文化。本冊主要介紹了中國草木類經典剪紙并加以闡釋其美學價值和內在含義。
舒惠芳 ·中國文化 ·3.9萬字
本書沿承詩畫流脈,集百家之長,共編入數十位重點詩人的創作人生、上百首經典詩作,解析詩的重點及典故,考據詩的遣詞用字,讓數十幅歷代名畫與唐詩情景相融,給你無與倫比的人間詩畫。
慈懷讀書會編著 ·中國文化 ·7.7萬字
陽明心學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精華,是增強中國人文化自信的切入點。本書以通俗易懂、深入淺出的方式,通過17個問題向青少年介紹了王陽明苦難輝煌的一生,生動講述了王陽明立功、立德、立言的傳奇人生,揭示了陽明心學的精華——“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引導青少年領略王陽明博大的胸懷與深邃的思想,感悟他坦蕩的胸襟與光明峻偉的人格,從而獲得精神啟迪,提升生命境界。本書裝幀精美,插畫古樸、大氣,帶給孩子思考的同時以美的視覺享受。
伍鴻亮 ·中國文化 ·3.7萬字
北師大博士生導師啟功寫給大眾的國學文化通識課。北京民間有一句諺語,批評知識不足、發言錯誤的人:‘他沒吃過豬肉,難道還沒見過豬跑嗎?’啟功借用這個諺語,稱那些最淺近、最常見的知識為“豬跑學”。本書為啟功的“豬跑學”講記:文學源流、思想變遷、文化藝術、典籍巨著是怎么回事,《論語》《千字文》《紅樓夢》該怎樣去讀……尋覓中華文化綿延數千年的根脈,一本書讀遍文史哲藝。
啟功著 李強編 ·中國文化 ·14.4萬字
本書是一部專門為大眾讀者編寫的介紹中國傳統節日的讀本,按照冬、春、夏、秋四個季節的時間順序編排,依次講述了春節、元宵節、清明節、中華母親節、端午節、七夕節、中秋節、中華教師節和重陽節九個節日的禮俗,回顧了中國傳統節日的產生原因與衍變歷程,并結合俗諺、民謠等材料將傳統節日的現狀呈現出來,展示了全國各地人民在新時代對傳統節日的慶祝方式。尤其注重近代以來傳統節日在人們心中的映照,深入挖掘了各節日的文化內涵及豐富的理想因素,最后回歸對生命本身的體悟,啟迪心智。
李漢秋 ·中國文化 ·10.9萬字
本書是“中華傳統價值觀叢書”之一種。該叢書以人為本,以立人為宗旨,以個人為軸心,輻射出個人與自我、個人與社會、個人與自然三個探討的領域板塊,主題分別是個人與家庭、師友、與國家、與社會的關系來討論的話題。本書《尊師重教》主題是知識與師道。從先秦至清代有影響的典籍中篩選出主題名篇,逐篇予以解題、注釋。
萬德敬 高淑君 和談編注 ·中國文化 ·15萬字
物有本末,事有始終,知所先后,則近道矣。這是格物致知的本來含義,本末倒置,會一葉障目,看不到事物的真相。以格物致知的方法,探究華夏文明的本,展現華夏文明的精華真相。華夏文明之本在《周髀算經》中的“日中立桿測影,此一者天道之數。”這是華夏文明的第一性原理。一些經典的中國神話,其本是“日中立桿測影”。中國核心哲學,對其格物致知,發現其本也是“日中立桿測影”。蓋天說、渾天說、宣夜說等天文學,對其格物致知,發現其本也是“日中立桿測影”。“日中立桿測影”勾勒了蓋天說等華夏宇宙圖像,形成了對時間的認知歷史,再加上源自渾天說的宇宙起源猜想盤古開天辟地,組合成了媲美霍金時間簡史的華夏時間簡史。
續燈 ·中國文化 ·11.5萬字
本書介紹中國的風俗習慣百余種,有:春節、門神、年畫、守歲、燈會、賽龍舟、賞月、生肖、迎親等。
齊東野 魯賢文 ·中國文化 ·7.1萬字
《龜藏:藏在龜殼里的甲骨文及河洛中國》是一本以甲骨文為中心,進而解讀中國傳統文化的“淺學術大眾普及讀本”,為系列作品“深藏中國”的第一部(剩余三部分別為《山藏:藏在秋山里的和田玉與山水中國》《泥藏:藏在春泥里的畫琺瑯與禮樂中國》《胚藏:藏在胚胎里的通天犀與生育中國》)。《龜藏》中的“龜”指甲骨文及其所承載的文化基因。本書以“龜藏”為名,淺層含義即發現“龜”所暗藏的故事。全書分“甲骨文背后的雙面人生”“河圖洛書里的中國”“商王和貞人的世界”“美麗殷商:你去哪兒了”四部分,同時配有大量文物文獻價值和歷史藝術價值并重的圖片。
劉滴川 ·中國文化 ·10.3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