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系統介紹了結腸系膜切除術的胚胎發育基礎,解剖基礎,手術關鍵步驟,術后并發癥,以及最新進展等。資料新穎;國內尚無該類專著出版。本書系統介紹了結腸系膜切除術的胚胎發育基礎,解剖基礎,手術關鍵步驟,術后并發癥,以及最新進展等。資料新穎;國內尚無該類專著出版。
王杉 葉穎江 鄭民華 ·綜合 ·9.9萬字
本書精選《金匱要略》中的61個臨床常用的方證,每一個方證包括【原文】【解析】【應用】【病案】四部分,【解析】主要針對歷代醫家見仁見智的方證加以重點闡述。【應用】是對經方應用相關文獻資料的梳理和總結,汲取精華,指導臨床。【病案】精選名醫醫案1~2個,既要反映出該方的獨特療效,又要引領臨床,起到示范作用。本書適宜于廣大臨床醫師閱讀,也可供高等院校師生在本科與研究生教學中參考使用,更是從事仲景學說研究人員的重要參考書。
于俊生 于惠青 ·綜合 ·18.6萬字
主要內容:兒童多動癥是兒童期最常見的疾病,學齡期患病率約3%~11%,在早期影響兒童的學業、伙伴關系和人格發展,成年后部分人會出現違法犯罪、反社會性人格或各種精神障礙,影響成材。本書修訂書針對患有多動癥或者懷疑自己的孩子有多動癥的家長,深入淺出的介紹了兒童多動癥的新的病因學說,對其評估、診斷和治療的方法,幫助家長正確認識此病癥,正視自己的孩子,進行行為矯正,提高學習成績、改善同伴關系,以及正確的藥物治療的方法。同時也為家長講解了相關的兒童其他行為問題,例如對立違抗、網絡成癮、厭學等的家庭解決方案,為家長提供指導和幫助。
蘇林雁 ·綜合 ·12.1萬字
本書重點詳細介紹目前預防艾滋病母嬰傳播工作各環節的知識要點、操作規范和步驟等,內容包括艾滋病母嬰傳播流行狀況與預防,預防艾滋病母嬰傳播的咨詢與檢測服務,孕產婦預防艾滋病母嬰傳播的預防措施,預防艾滋病母嬰傳播中新生兒的管理,婦女、小兒艾滋病的臨床特點、診斷、治療和干預,預防艾滋病母嬰傳播綜合關懷與支持(PMTCT+),預防艾滋病母嬰傳播的倫理問題,健康教育與預防艾滋病母嬰傳播,預防艾滋病母嬰傳播中的職業暴露與防護,實驗室檢測技術。
王臨虹 ·綜合 ·10.4萬字
首先通過對眼球基本結構的介紹,使人們了解眼睛視物的基本原理。作者在長期的醫療實踐中,匯集了大量人們對眼睛認識的誤區,對眼睛防病治病的誤區,對如何保護視力的誤區。本書的特色是深入淺出、通俗易懂、文章短小精悍、圖文并茂、抓住日常生活中人們對眼睛最關心,最常見的選題進行編寫。力圖有趣、實用、值得收藏。
王一心 ·綜合 ·7.6萬字
婦科內分泌是婦產科領域的新興學科,此領域知識及技術發展快速,幾乎每5年更新一次,可以啟動修訂。本書主編團隊權威,編寫經驗豐富。在本書修訂中將查漏補缺,進一步對內容修改完善。本書從婦科內分泌臨床實際出發,以問答的形式,對婦科內分泌常見的200個問題,進行歸納總結。再上一版的基礎上進一步更新進展,深入淺出,通俗易懂。可供低年資醫生及基層醫生參考,也可為患者答疑解惑。
阮祥燕 Alfred O.Mueck ·綜合 ·12.6萬字
本書將中醫學基礎、中藥學基礎、中成藥應用知識進行有機整合,從基礎到應用一氣呵成。適用于無中醫藥基礎的讀者。本書的特點是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和生動的日常生活實例(延伸閱讀部分)來解釋復雜難懂的中醫藥理論,使讀者能有興趣讀、讀的進去、學得扎實。同時,在對中醫理論的解釋上,摒棄了一些老舊的觀點,結合了現在最新研究觀點和現代科技知識,在比較中使讀者掌握中醫藥的特點。
劉恩釗 ·綜合 ·10.5萬字
本套叢書不僅涵蓋了常見臨床技能的操作,擬定了每個臨床技能操作的規范規程,而且結合臨床易致醫療事故與差錯的情景還原成實訓案例,以實情實景引導臨床技能操作,全面培養學生的臨床思維能力和臨床操作能力,受眾廣范。適用于實習醫師培訓、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全科醫生培訓及各種臨床技能大賽的培訓。特別適合模擬情景教學的應用。叢書共6個分冊:內科、外科、婦產科、兒科、神經科、眼耳鼻喉科學分冊。分冊中將進一步增加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需要掌握的臨床技能及相關臨床情景,必將對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中臨床能力培養起到良好的作用。
湯永紅 ·綜合 ·7.6萬字
目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期間,國家要求學校延期開學,但很多學校采取“停學不停課”的措施,開展網絡授課,孩子宅居家中,觀看電子產品的時間明顯增多,如何合理用眼,預防近視發生發展成為讓很多家長頭疼的問題。本書內容根據此次疫情期間兒童青少年及家長關心的相關問題展開,具有很強的針對性、指導性和可推廣性。旨在為兒童青少年在疫情期間宅居家中如何規范用眼、如何預防近視發生、發展提供參考。
呂帆 瞿佳 ·綜合 ·1.4萬字
20132016年廣州腦科醫院與耶魯大學精神科的SomiaMohamed教授合作學習開展該精神康復技術,且合作應用該技術治療了多位中國患者,在康復和預防復發方面卓有成效,因此萌生了以合作開展的患者為實例,加以整合、融會貫通理論,介紹該技術的想法。本書介紹了精神分裂癥患者的疾病管理與康復技術,力圖為精神分裂癥的治療提供一套易操作、有效的干預方式。
鄭英君 寧玉萍 ·綜合 ·12.1萬字
本書擷取歐陽琦教授200余則醫案編輯成書,其內容遍及內、婦、男、五官、皮膚諸科,尤重內科,按肺系病、心系病、腦系病、脾胃肝膽病、腎系病、氣血津液病、肢體經絡病等分類,獵涉百余種病證。案雖幾百,但案案凸顯王老“雜病治肝、多臟調燮、綜合治理”的學術思想和“善用經方、不乏驗方、用藥平和、易于效仿”的學術特點。
周慎 ·綜合 ·17.8萬字
該書是《中西醫結合慢性病防治指導與自我管理叢書》的一個分冊,全書由知名中醫藥學專家編寫。本分冊以臨床常見的慢性疾病為綱,分別介紹該病的就診導航、個人調理、藥食宜忌速查、醫患互動空間等。對于患者及亞健康人群具有較高的參考價值。
夏紀嚴 ·綜合 ·3萬字
藥物涂層球囊(drugcoatedballoon,DCB)作為一種新的介入治療技術,其本質上是一種在表面涂有抗增殖藥物的球囊,通過其擴張時向冠狀動脈血管壁釋放抗增殖藥物,從而達到抑制血管內膜增生預防冠狀動脈再狹窄的效果。本書以案例的形式闡述藥物涂層球囊應用,包括操作要點、技巧、安全性;再狹窄病例藥物涂層球囊的應用;冠脈小血管病變和冠脈特殊病變藥物涂層球囊的應用等,并有全國知名的專家點評病例。
葛均波 陳韻岱 ·綜合 ·6.5萬字
這是來自醫療科技前沿的全新觀察。傳感器和人工智能主導的數字化醫療轉型,正在很大程度上改變診療和健康管理方式。在全球大健康領域,這個趨勢已經受到廣泛關注。《未來醫療》一書展示了諸多前沿應用,回答傳感器和人工智能設備如何及時預防以及干預疾病。由傳感器輔助的數字護理,幫助醫生持續捕捉疾病信號;遠程虛擬醫療方便更多患者獲得便捷、可靠的醫學建議;智能診療設備不僅有助于醫生提高診斷水平,也將改善醫院的管理運營。這些應用關系到未來就醫場景中的不同群體,為每個人提供價格合理、更可持續的個體化醫療服務。基于傳感器和人工智能革命,未來醫療有望成為醫療科技領域新的增長極,打造一個以人為中心,讓AI輔助看“病”、讓醫生專注看“人”的智能系統。
(美)賈格·辛 ·綜合 ·17.4萬字
北醫三院重癥醫學科專家、生命守護者薄世寧醫生重磅新作,一部生命關懷之書。20多年ICU一線親歷,19個生死徘徊的真實故事。被丈夫放棄的妻子、喚醒孩子的母親、想要回家的老人……他們經歷病痛,卻未曾放棄好好活著。這些故事中有面對疾病的逃避與抗爭,有親人的不舍和愧疚,還有危難時人性的幽暗與光輝。作者以醫學科普和人文敘事雙重視角,還原ICU真實緊急的救治過程,科普危重癥醫學常識,探討當我們面臨疾病沖擊時,如何做好生死攸關的關鍵決策:省錢還是保命、放棄還是堅守、如何做最優決策、如何建立醫患信任等。這本書不僅是一位醫生的人文思考和人生體悟,更是讓大家重新認識事關生死的困境與危機,并從中尋求更好的應對方式。
薄世寧 ·綜合 ·19.4萬字
本書定位科普新知,作者從多年從業經驗入手,以通俗語言和獨特視角闡釋藥物與藥學發展脈絡,結合實際案例,探討藥學、醫學、人、社會之間的關系,相互作用與影響,旨在給讀者提供藥學基礎知識、提升大眾藥學基本認知。作者在闡釋正確理念和認知同時,結合普通大眾實際需求,并適當聯系學科發展前沿,使讀者領略藥物和藥學發展前景的同時,對于安全用藥形成基本認知。本書涉及用藥安全文化、健康與生命質量衡量、人類生死觀、藥物治療價值判斷等社會學和公眾就醫文化方面的問題,以期引起讀者思考,養成正確的就醫、用藥行為方式,在遇到醫療和藥物治療具體問題時能夠舉一反三,用科學的思維和正確的方式應對。全書內容邏輯縝密,專業扎實,表述上深入淺出,故事性和可讀性強,強調以專業視角解讀藥學通識,內容服務于普通大眾,書中關于藥學的大部分認知和觀點來自作者獨立思考,區別于專業教材,在藥學科普類讀物中獨樹一幟。
張曉樂 藥學通識編委會 ·綜合 ·15.8萬字
醫學人文題材,從一個急診科醫生的視覺出發,寫出發生在急診室悲歡離合的故事,作者文筆細膩,內容現實,生動,打動人心。文中既有知識的科普,又充滿了醫者對生活和生命的思考。醫學人文題材,從一個急診科醫生的視覺出發,寫出發生在急診室悲歡離合的故事,作者文筆細膩,內容現實,生動,打動人心。文中既有知識的科普,又充滿了醫者對生活和生命的思考。
范志偉 ·綜合 ·8.6萬字
本書詳細記述了一名非霍奇金淋巴瘤高危患者的親身經歷,記錄了患者由病發時的臥床不起,困頓無助,到后來的向死而生,完全緩解的點點滴滴。作者將治療過程、心路歷程一一道來,并總結了自身的治療及康復經驗,希望給廣大淋巴瘤患者帶來治愈的信心。
小恬然 ·綜合 ·5.4萬字
全書收錄了9個“非典型”真實抗癌故事,每個故事的作者是以康復者“過來人”的角色去回顧和復盤從確診到治愈的全過程,包括發病前的癥狀、確診過程、求醫問藥、治療方案的選擇、康復治療、日常生活飲食起居等等,以及抗癌路上所走過的彎路、寶貴經驗的總結,基本覆蓋了結直腸癌患者從確診到治愈過程中所遇到的所有問題。對于患者,如何面對變化、怎么調整心態、如何看醫生、如何與病和平共處等等。對于病人家屬,如何適應新情況、如何認清自己的角色、如何做心理建設、如何跟病人相處以及應對外界等。而這些,正是本書要告訴讀者的。我們希望,本書能夠幫助患者及家屬調整心態、正視病患、燃起戰勝癌癥的信心;傳遞正確觀念即癌癥不可怕,理性面對,遵醫囑正規渠道治療,杜絕偏方、神醫。對患者及家屬有具體到可操作層面的實用幫助。
重生 ·綜合 ·10.7萬字
新生 ·綜合 ·9.6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