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套教材的編寫體現國家關于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的相關政策,遵從國家衛生健康員會頒布的“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標準(試行)”的總則與細則,結合住培考核大綱(理論和臨床實踐),精益求精,打造具有中國特色的畢業后醫學教育培訓國家精品教材;凸現畢業后教育特色,打造我國畢業后醫學教育的“干細胞教材”;體現全面性和規范性,打造具有針對性、實用性、適用性的培訓教材。強調創新性、兼顧性,提高可讀性,樹立大教材觀,使教材建設成為推動住培發展的重要動力。
楊慧霞 狄文 朱蘭主編 ·醫藥教材 ·41.1萬字
1.詳細介紹基于物聯網、移動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和移動醫療技術的智能護理系統的原理、建設、應用和管理,通過具體豐富的應用實例,深入分析如何將信息化思想和方法貫穿于具體的日常護理工作中,以提高臨床護理人員和護理管理者運用信息化手段提高護理工作效率、提升護理質量,并實現護理數據的全方位多層次整合,以及運用大數據推進護理科研成果評價。
趙霞 周毅 吳慶斌 曹曉均 ·醫藥教材 ·40.8萬字
本次修訂全國高等學歷繼續教育規劃教材29種(含12本專本共用)。本套教材將采用涵蓋紙質教材、數字資源以及網絡課程、平臺功能融為一體的“融合教材”編寫模式,堅持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基本技能和思想性、科學性、先進性、啟發性、適應性,同時注重內容安排合理,深淺適宜,適應成人學歷教育教學的需求。注重遵循醫藥學成人學歷教育教學規律,體現醫藥學成人學歷教育的特點。在繼承和發揚上一版教材基本精神的同時,旨在提高全國高等學歷繼續教育規劃教材的實用性,使更多的醫療工作人員從中受益。
黃子通主編 ·醫藥教材 ·40.5萬字
數字骨科已漸成為骨科學領域研究及臨床新的方向與熱點,在國內多次骨科學術會議上舉行了“數字骨科學”的專題研討、在雜志上開設立重點刊號;上海已開設數字骨科網站;國內多家大學、醫院均設立了數字骨科的研究團隊;目前國內已有一大批熱衷于數字骨科學研究與臨床的專業技術隊伍。近三年作者已先后出版了《數字化骨折分類》、《計算機輔助外科入門技術》二部專著,召開了中國工程院主辦、中國工程院醫藥衛生學部與該校聯合承辦,西京醫院、《中華創傷骨科雜志》聯合協辦的“中國工程科技論壇(第129場)---數字外科高層峰會,并于會上成立了中華醫學會醫學工程學分會數字骨科學組。《數字骨科學》于2009年6月出版,出版以后受到骨科相關研究者及臨床醫生的好評,有力的促進了數字骨科學的發展,鑒于國內數字骨科學研究的快速發展,第1版內容焏需補充新的研究成果,調整內容,去除一些與臨床關系不大的、泛泛冗余的內容,補充與數字骨科密切相關技術的具體細節,特別是近幾年數字骨科新的研究進展,增強書的前沿性、實用性和前瞻性。
裴國獻 ·醫藥教材 ·39.6萬字
本次修訂全國高等學校醫藥學成人學歷教育臨床醫學專業(專科起點升本科)教材29種(含12本專本共用)。本套教材將采用涵蓋紙質教材、數字資源以及網絡課程、平臺功能融為一體的“融合教材”編寫模式,堅持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基本技能和思想性、科學性、先進性、啟發性、適應性,同時注重內容安排合理,深淺適宜,適應成人學歷教育教學的需求。注重遵循醫藥學成人學歷教育教學規律,體現醫藥學成人學歷教育的特點。在繼承和發揚上一版教材基本精神的同時,旨在提高全國高等學校醫藥學成人學歷教育教材的實用性,使更多的醫療工作人員從中受益。
陶儀聲 ·醫藥教材 ·39.6萬字
飛速發展的超聲成像技術異軍突起、日新月異,已成為當今臨床上不可缺少的診斷手段之一。本書是以實用性為主導的超聲醫學教材。該書內容從聲學基礎原理、數字化信號獲取和分析、檢查方法、檢查內容、診斷和鑒別診斷及臨床價值等方面進行闡述;覆蓋范圍包括心臟、血管、腹部臟器、淺表器官、骨系和肌肉等。全書內容簡明扼要、文字簡潔、調理清楚、實用性強,對臨床工作有很強的參考價值,可作為醫學院校教材使用,亦適用于醫院超聲工作者、臨床醫師參考閱讀。
張小麗等主編 ·醫藥教材 ·39.4萬字
本套教材繼續堅持三個對接的原則,強調“三個轉化”,強化“三個臨床”,提高“三種能力”,培養“三種素質”。本套教材延續上版教材PBL和CBL的教學模式,凸顯其專業特征、培訓特色。按照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標準中規定的相關學科專業設置規劃教材品種,根據調研、論證結果以及第1版教材使用期間的意見與建議,新增6個品種,一共46個品種。
姜玉新 何文主編 ·醫藥教材 ·39.2萬字
本次修訂全國高等學校醫藥學成人學歷教育護理學專業(專科起點升本科)教材19種(含3本專本共用)。本套教材將采用涵蓋紙質教材、數字資源以及網絡課程、平臺功能融為一體的“融合教材”編寫模式,堅持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基本技能和思想性、科學性、先進性、啟發性、適應性,同時注重內容安排合理,深淺適宜,適應成人學歷教育教學的需求。注重遵循醫藥學成人學歷教育教學規律,體現醫藥學成人學歷教育的特點。堅持以人為本的現代護理理念,從理論到實踐努力做到與臨床接軌,堅持整體護理理念,注重教材內容的實用性。
李小寒 羅艷華 ·醫藥教材 ·39.2萬字
本書立足于基層全科醫生,注重基層醫療實踐理論與技能,突出全科醫生基層診療能力及基層公共衛生實踐能力,書中所涉及的案例都是基層醫療衛生實踐工作的總結,讓全科醫生看得懂、學得透、用得上的基層實用培訓教材。
杜雪平 席彪 ·醫藥教材 ·39.1萬字
全科醫生是一類重要的復合型醫學人才,被稱為居民健康的“守門人”。目前,我國合格的全科醫生尚十分匱乏,遠遠不能滿足基層醫療衛生服務的迫切需求。為了落實加強全科醫生和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逐步建立和完善全科醫生制度的要求,啟動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全科醫生培訓規劃教材”第2版的編寫工作,供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以及轉崗培訓使用。本書主要供參加規范化培養的全科住院醫生在臨床教學基地培訓時使用,內容包括概述、常見臨床問題、常見慢性疾病的診斷標準和治療規范以及雙向轉診的時機及一些重大疾病的后續治療。
祝墡珠主編 ·醫藥教材 ·38.8萬字
于曉松 季國忠主編 ·醫藥教材 ·38.8萬字
劉克辛 ·醫藥教材 ·38.3萬字
本書將作為縣級醫院醫師臨床工作的基本參考手冊,主要闡述了在患者在轉診過程中的轉診原則,轉診條件,轉診流程及轉診要求等內容,達到規范化的管理,同時做到衛生資源的合理規劃,合理地利用資源,轉診制是解決“看病難、看病貴”的一項重要舉措,對于減少由于城市綜合性大醫院承擔大量常見病、多發病的診療任務而造成的衛生資源浪費,以及縣級醫院和社區醫療服務機構需求萎靡、就診量過少等現象具有重要意義。
施秉銀 陳凜 ·醫藥教材 ·38.3萬字
本書根據全科社區醫生遇到的常見案例,從全科醫療(心血管系統、神經系統、呼吸系統、消化系統、內分泌系統、泌尿系統、風濕類疾病和血液系統、中醫)、公共衛生(兒童保健、婦女保健、傳染病社區管理、精神衛生)和社區護理三方面介紹相關內容。
杜雪平 王永利 ·醫藥教材 ·38.2萬字
教材的編寫體現國家關于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的相關政策,凸現畢業后教育特色,建設具有中國特色的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國家精品教材,打造我國畢業后教育的“干細胞教材”。遵從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新近頒布的“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標準(試行)”的總則與細則。立足于住院醫師在特定培訓階段、特定臨床時期的需求與要求,既高于院校教育階段,也注意與專科醫師培養階段的差異。在教材中體現PBL和CBL的教學模式,凸顯其專業特征、培訓特色。堅持三個對接的原則,強調“三個轉化”,強化“三個臨床”,提高“三種能力”,培養“三種素質”,實現“三醫目標”。強調“規范化”和“普適性”,編寫全國統一的規劃教材,重要目的就是實現培訓過程與內容的規范化。臨床流程、思維與診治應該按照相關的臨床診療指南、診療規范、臨床路徑、專家共識,或者編寫專家組一致認可的診療規范來進行組織與編寫,不能是院校或專家個人的經驗與觀點。
魏來 李太生 ·醫藥教材 ·38萬字
本次修訂全國高等學校醫藥學成人學歷教育臨床醫學專業(專科)教材13種。本套教材將采用涵蓋紙質教材、數字資源、平臺功能融為一體的“融合教材”編寫模式,堅持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基本技能和思想性、科學性、先進性、啟發性、適應性,同時注重內容安排合理,深淺適宜,適應成人學歷教育教學的需求。注重遵循醫藥學成人學歷教育教學規律,體現醫藥學成人學歷教育的特點。在繼承和發揚上一版教材基本精神的同時,旨在提高全國高等學校醫藥學成人學歷教育教材的實用性,使更多的醫療工作人員從中受益。
方建培 ·醫藥教材 ·37.6萬字
本套教材共14本,包含基層常見重癥、慢性病、護理、康復、預防、教學、基地管理等多項內容,由國內基層衛生領域一線專家編寫而成,在編寫過程中,緊緊圍繞培養目標,牢牢抓住基層衛生工作重點;注重教材編寫的“三基”“五性”“三特定”原則,注重整套教材的整體優化與互補。本套教材的培養目標是滿足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及人員的需求,培養職業素養良好、專業技能扎實、協調溝通能力良好的基層衛生服務人才,為居民提供更為優質、更為廣泛的醫療保健服務,真正落實“預防為主”的理念,實現對居民全生命周期的照護,本套教材可供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在崗人員培訓、全科醫生轉崗培訓和特崗計劃、全科醫生師資培訓、農村訂單定向醫學生培養等使用。
吳毅 謝欲曉 ·醫藥教材 ·37.5萬字
本書主要介紹心血管疾病專科護理的內容。目的是使心血管護士更加熟悉心血管護理領域中的新技術、新技能;掌握心血管病醫學基礎知識、心電圖識別及緊急處理、疾病護理、用藥護理、介入手術護理、危重癥監護與搶救、心臟康復、二級預防、慢病延續護理。能夠系統評估患者身體健康狀況,及時明確護理診斷或發現護理問題;根據護理診斷或護理問題與患者、家屬和其他健康護理小組成員合作,制定患者的護理計劃并準確實施;及時評價護理結果,滿足心血管病患者的需要;掌握心血管患者溝通技巧及心血管病健康教育內容,具備良好的人際溝通能力、交往能力、健康宣教能力,能夠促進患者及醫護人員的相互合作,為患者及家屬提供正確的健康教育和康復指導,給予患者及家屬心理上的支持,促進和維護患者的健康。
李慶印 童素梅主編 ·醫藥教材 ·37.3萬字
隨著康復醫學理論與實踐的發展,特別是近年來早期康復和專科康復的發展,使康復醫學成為重要的臨床學科。臨床康復學作為康復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最能體現康復醫學的基本特點,高水平的臨床康復醫學人才的培養則是康復醫學發展中面臨的重要課題。本書作為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和國內首部臨床康復學教材,主要用于康復醫學專業方向本科教育及康復治療學專業本科教育之用,同時也可作為選修康復醫學課程的本科生或研究生的參考教材。
關驊 ·醫藥教材 ·37.1萬字
劉成玉主編 ·醫藥教材 ·36.4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