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圍繞臨床診治以及慢病管理過程中患者最關心的問題以及影響患者臨床療效的問題,以真實的臨床故事及專業分析為抓手,以專業理論知識與通俗化解釋為核心內容,提出具體的實施方案。克羅恩病屬于不死的癌癥,需要長期維持治療,患者會遇到很多的問題,但無法找到客觀、正確的答案。本書為患者提供規范、標準、客觀、真實的科普知識,增加患者慢病自我管理的依從性和有效性,協助患者選擇正確的生活調理觀,為疾病達到穩定的維持緩解以及改善患者生活質量提供幫助。
陳延 張北平主編 ·中醫 ·8萬字
《本草備要》為清·汪昂撰于1683年,增訂于1694年。《本草備要》為臨床實用中藥著作,自刊行以來,風行海內,其刊行版次之多,為古代藥書之冠。該書選藥精當,突出重點藥效,使用方法翔實,既適合于初學中醫藥者,也是中醫人員實用便捷的臨床用藥參考書。書名“本草備要”,意即所載藥物學內容既完備又扼要。該書據汪昂增訂原本整理。全書精選常用中藥479味,分列8部(草、木、果、谷菜、金石水土、禽獸、鱗介蟲魚、人)。各藥內容簡要實用,用大字重點突出藥物的功效特點與主治范圍,又用小字隨文簡釋該藥取效的原理、主治疾病的特點、臨床用藥的技巧和方法以及同類藥物的作用比較等。書中穿插與該藥療效相關的醫案、典故等,讀之令人趣味盎然,方便記憶。
(清)汪昂撰 鄭金生整理 ·中醫 ·14.9萬字
本書以患者開始接受放化療治療為時間軸,從化療階段、急性放射放映階段、慢性放射放映階段、放療后,分別列舉各階段患者可能出現的具體身體變化及可能出現的并發癥,對該階段患者及護理人員日常需要注意的事項加以提醒,并從中醫角度給出康復及調理的具體功法及調理方指導。
彭桂原主編 ·中醫 ·15.3萬字
本書所收清代《藥品辨義》《藥義明辨》兩書,為辨義本草代表作,目前尚無校注本。《藥品辨義》記載225則藥物條目,《藥義明辨》收錄藥物300種。兩書均以探討藥物生效之理、臨床用藥之理為主,收藥精而少,論說簡而明,屬臨床實用簡要藥書。鄭金生先生撥冗作序,并給予學術指導。校注者將歷史學研究的思路和方法引入本草文獻研究,多有與中醫文獻學者不同的視野與見解,得到鄭老的肯定和贊許。辨義本草興起于清代前期,以辨析藥理為主要內容,以切于臨床使用為宗旨,對前代本草既有繼承亦有商榷,見解精到,其學術價值尚有待發掘。校注者宗“辨章中醫學術、考鏡文獻源流”之旨,對書中400余處引文逐一溯源并加以考證,因枝振葉,沿波討源,以期還原文獻本真。
周云逸校注 ·中醫 ·16萬字
《針灸研究的科學問題》該書以針灸的臨床和機制研究為主線,集中介紹近年來的針灸研究成果,圍繞當前針灸學界普遍關心的學術領域進行性闡述,邏輯嚴密,論理清晰,對針灸科研工作者有一定能夠的參考價值。本書主編為我國知名針灸專家劉存志教授,在針灸界有一定的影響。全書主要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主要集中在目前針灸研究領域的熱點,闡述目前針灸領域的研究方向;第二部分系統評價針灸臨床試驗,介紹臨床常見病的針灸治療,討論影響臨床療效的因素,以期完善針灸研究領域的試驗設計;第三部分詳細介紹針灸的生物學機制研究。
劉存志主編 ·中醫 ·16.9萬字
本書的撰寫恰恰滿足了家長上述的諸多需求,它像百寶箱一樣,裝滿了各種照料兒童的正確方法和有效途徑。全書共分為四個章節呈現,以兒童保健為切入點,不僅介紹了小兒的體質和五臟特點,生長發育規律以及不同年齡階段的養護要點,更是選擇了越來越受到廣泛青睞且較為安全、溫和的中醫方式,將小兒的急癥、慢性病和傳染病的家庭養護娓娓道來。尤其在中醫的養護知識方面特色鮮明,首先教會了家長辨認不同的疾病證型,又從飲食、起居、情志等方面給出了貼心細致的提示,最后還為大家列舉了安全實用的食療方和簡單易學的中醫護理技術。通篇選用淺顯易懂的語言,加以喜聞樂見的手繪插圖形式,深入淺出地編寫成此書,旨在最大限度地幫助家長掌握兒童營養、兒童保健和疾病養護方面的知識,為寶寶打造全方位的健康基礎與安全屏障,讓寶寶少生病、健康快樂地成長。
于睿 馬影蕊主編 ·中醫 ·8.7萬字
本書從胃食管反流病針灸治療的古今文獻、針灸診斷、取穴與刺灸法、針灸診治規范化流程及典型案例等方面,詳細而系統地將作者多年研究和針灸臨床診療胃食管反流病的經驗和心得體會,通過圖文結合的方式介紹給讀者,實用性強,適合中醫臨床醫師閱讀參考。1.胃食管反流病是常見病,易被誤診。其在中亞、歐洲的發病率高于我國,針灸治療該病臨床切有良效,進一步宣傳與推廣針灸治療胃食管反流病可促進針灸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傳播,助力以針灸為代表的優秀中華文化走出去的國家戰略,造福世界人民。2.作者從事教學、臨床和科研一線工作,對針灸診治胃食管反流病有極為深入的研究。3.作者先后在《養生堂》《百姓健康大講堂》等欄目錄制針灸診治胃食管反流病相關專題,具有較豐富的中醫針灸科普推廣宣傳經驗。4.本書結合作者多年宣講文稿,圖文并茂,通俗易懂,實用性與可讀性具佳。
白興華 ·中醫 ·14萬字
疼痛是臨床常見的癥狀之一,可以見于多種疾病中。針灸診治疼痛性疾病,有著悠久的歷史和豐富的經驗。李玉堂教授,江蘇省名中西醫結合專家。作為我國第一位針灸學研究生,繼承家學的基礎上,完成了南京醫科大學六年制臨床醫學專業學習,又師從邱茂良教授。扎實的中西醫基礎,促使其對針灸治療疼痛性疾病,有著獨特的思考和認識,尤其是對于疼痛性疾病的部位層次解剖的診斷和針對針灸操作方面,有特別的見解和經驗。本書主要概述李玉堂教授“分層立體止痛術“的學術見解,并總結臨床常見疼痛性疾病的分層解剖診斷和分層立體止痛的經驗,以圖文并茂的形式,呈現李玉堂教授的操作手法。本書特色之一:強調疼痛性疾病的分層解剖診斷、分層立體治療;本書特色之二:老專家操作圖片和短視頻。
張建斌 朱振富主編 ·中醫 ·10.5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