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對于針灸學而言,民國是一個至關重要的時代。傳統的知識不斷被質疑與解構,新的知識體系又沒有完成構建,保守主義的針灸師與頗具新思維的中醫醫家之間既有學術共同體內部的共享利益,同時又有學術觀點與新舊之爭。日本明治時期經歷了針灸近代化歷程,民國時期日本針灸醫籍的譯入,也影響了中國針灸的理論與實踐。本書是關于民國時期針灸問題的學術論文集,分為民國針灸文獻、民國針灸醫家、民國針灸教育與傳播、民國針灸學術變革4個部分。
張樹劍主編 ·中醫 ·22.2萬字
本書匯集了作者數十年中醫臨床上適用過的從古到今名醫名家的重要方劑,涉及12方面272類常見病癥,追求實用有效,從醫者容易掌握,既有繼承守正,又有發展創新。本書所選每個方劑都注明出處,編者結合自己五十多年研究成果和臨床經驗,對每一方劑做出公正簡明的評價,文筆精煉,言簡意賅,沒有虛構和渲染,對廣大臨床中醫師和中醫院校師生均具有極高的臨床應用和學術研究價值,其內容必然會吸引廣大中青年中醫工作者的愛好和閱讀,產生較大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余元泰編著 ·中醫 ·21.4萬字
本書精心挑選了用之有效、流傳最為廣泛的偏方驗方2000余首,并對這些偏方驗方按照疾病分類,分為日常保健、常見急癥、內科疾病、骨科疾病、婦科疾病、男科疾病、兒科疾病、皮膚科疾病和五官科疾病偏方驗方等,先對疾病進行簡明概述,然后配以針對疾病所選用的偏方、驗方和其他療法。書中所選取之方,取材簡便,操作簡單,容易上手。本書可供廣大中醫藥愛好者和常見病患者及家屬閱讀參考。
王盛才主編 ·中醫 ·19.8萬字
本書收集國醫大師呂景山教授常用對穴247組,按穴位功能分23類。每組對穴均有穴名由來、單穴功能、伍用功效、主治病癥、操作方法、經驗體會等項。巧妙運用穴位之間的辨證關系,達到理想的臨床療效。本書內容新穎,組方簡便,圖文并茂,具有較強的實用性,是學習經絡穴位和掌握針灸技巧的特色參考書。
呂玉娥主編 ·中醫 ·19.6萬字
書分九章,理法方穴術皆有涉獵。鉤玄針灸要穴,提要九針所宜,論手法探幽述真,匯驗方摘萃集錦,讀書心悟不乏獨到見解,診余隨筆旨在啟人思路。重點著墨經得起重復驗證的治療方法,分別列于證治輯要章節之中,其中既有古哲今賢的捷法效方,也有二十幾位老師親傳的秘方絕招,更多的是作者臨證三十余年經驗與教訓的實錄。其中經筋病從西醫解剖著眼,臟腑病按中醫經絡論治,對于針灸臨床頗具指導意義。本書發皇古義、融會新知,立足臨床、務實求效,對于臨床針灸工作者,是一本值得閱讀的參考書。
王文德 ·中醫 ·18.2萬字
本套書內容主要包括概述、主要病因病機、辨證注意點、辨證思路、辨證思維程序示范、醫案、常用中成藥與經驗方,重點突出辨證思路及病例思維程序示范,詳細介紹各病癥的辨治過程,給臨床提供指導作用。本套書作為中醫系列教學參考書,注重實用,可適用于中醫學類專業學生的臨床教學及畢業后教育的各個階段。
陳湘君 ·中醫 ·18.1萬字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天壇醫院是以神經外科和神經科學集群為突出特色?!冻R娚窠浵到y疾病的中西醫結合診療方案》從臨床診療實用需求出發,簡要概述了神經內科和神經外科常見與優勢病種的概念和中醫認識,系統闡述了疾病的西醫診斷要點、治療原則和治療方案,中醫病因病機、辨證論治、中成藥處方及針灸治療,以及中西醫結合診療思路和處方,重點突出了西醫、中醫、中西醫結合的診斷要點、治療一般原則和用藥的基本規律,并推薦一種或幾種治療方案以供參考。本書包含的病種有腦梗死、腦出血、癲癇、多發性硬化、視神經脊髓炎、多系統萎縮、肌營養不良、吉蘭-巴雷綜合征、免疫性腦炎、血管性癡呆、頭痛、頭暈、失眠、小兒抽動癥、硬膜下血腫、腦外傷、膠質瘤、垂體瘤、腦膜瘤、腦積水、顱腦術后發熱、焦慮、抑郁等。內容豐富,重點突出,具有很強的實用性和便捷的操作性,所選擇的中、西醫藥物以國家基本用藥為主,適合廣大臨床醫師參考使用。
樊永平主編 ·中醫 ·17.1萬字
該書精選國醫大師賀普仁教授“病多氣滯,法用三通”的學術思想、選穴思路、治病組方之法以及練習醫功之法;結合賀老國家級學術傳承人的臨證醫案以及傳承弟子在臨證發揮的心得體悟,加以點評,詳細解讀賀老治病選穴的思路。此書重在實用,精選賀老學術思想中的精華,給讀者以更為直觀的傳授。由國醫大師賀普仁教授長女,國醫大師賀普仁傳承工作室負責人,國醫大師賀普仁教授的代表性學術傳承人,北京針灸三通法研究會副會長賀書元及賀普仁弟子等主編。
賀書元等主編 ·中醫 ·16.4萬字
本書以中醫體質學的創始人王琦教授編著的《中醫體質學研究與應用》一書為基礎,力求簡述理論、注重實踐。上篇為中醫體質學總論,介紹概論、理論淵源、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規律;下篇為中醫九種體質各論,更強調判定標準與臨床應用,介紹了九種基本體質類型、九種體質標準化的研究與建立、中醫體質學臨床應用;書后附有中醫體質分類與判定自測表。本書旨在把中醫體質分類與判定方法介紹給更多的讀者,使更多的人了解和掌握這種健康狀態評價方法,用以指導預防保健和醫療實踐,并從中受益。本書適宜讀者為臨床醫生,特別是基層醫生,也可兼及對中醫藥養生保健感興趣的普通讀者,可作為學習和實踐中醫體質理論和判定方法的常備工具書。
李國坤 ·中醫 ·14.7萬字
《神農本草經》是中國現存最早的醫藥經典。該書收錄藥物達365種,其中有200多味藥至今常用,并創造性地將它們分為上、中、下三品?!渡褶r本草經圖典》是在《神農本草經》的基礎上精選精繪編集而成的一部書。本書在尊重原著的基礎上,從藥物的名稱、本經原文、注釋、譯文、來源和用法、百草醫方六方面對每味藥物進行細致的文字描述,對每種藥物進行了實名考證,標明古今異同,充分體現了文化內涵。書中配有精美中藥彩圖,細致還原每一味藥物的形態特征,準確辨識藥用植物,以期全面、完美地展現這部醫學圣典。
張衛主編 ·中醫 ·14.5萬字
本書介紹200味常用有毒壯藥,書中會有近500幅彩色圖片。同時書中配套制作部分藥物的采集、鑒定等視頻和動畫。作者團隊長期從事壯醫藥的教學、科研工作,有足夠的學術水平和技術條件保證圖書科學性和創新性。
龐宇舟 方剛主編 ·中醫 ·14.4萬字
這本書是中醫腫瘤專家王三虎從事抗癌過程的真實、動態記錄。由其弟子跟師記錄病案,抄寫方藥,總結老師辨證用藥規律撰寫而成,動態提供真實病例,全面反映眾多信息,展現當代名醫風采,抒發臨床學習心得。對在臨床工作的醫生和學生有重要的啟示。
王歡 王娜娜主編 ·中醫 ·14.3萬字
該書主要內容除中醫外治發展史、中醫基礎理論部分、臨床常用辨證方法,重點對30余種常用的中醫外治方法,從概念、分類、辯證、評估、適應癥、禁忌癥、作用、物品準備、操作流程、注意事項、常用穴位、并發癥的預防與處理十三個方面,進行詳細的闡述。該書還包括根據作者40年的臨床經驗,對常見病癥,遵循君臣佐使的配穴原則的穴位配方;人體穴位折頁圖和消毒隔離技術規范相關部分。該書是一部臨床實用、規范中醫操作技術的中醫專業高級科普圖書,10余萬字的內容讓讀者了解中醫外治發展沿革和基本的中醫理論,通過對辨證、作用、適應癥、禁忌癥等的論述,能夠指導讀者臨床選擇恰當的治療方法;技術操作一讀就明白,一學就會用,照做就規范,人體穴位折頁更加方便讀者查詢經絡與穴位。
王紹霞 陳武進主編 ·中醫 ·13.5萬字
“湯液經法圖”的實質,就是一幅在陰陽五行理論框架下中醫診病用藥的原理圖。但是,與現有的辨證論治理論有所不同的是,在疾病診斷方面,“湯液經法圖”側重于八綱辨證中的虛實,以五臟虛實確定病因病機。在組方用藥方面,“湯液經法圖”側重于藥性理論中的五味,以五味補瀉確定治則治法。而就某一臟腑的病證來說,虛證當補之,實證當瀉之,虛實夾雜則補瀉兼施,輔以化味調之,以此來綜合配伍組方。例如,肝應風應木,風邪外感引起的惡風、頭痛、汗出屬于肝虛為主的虛實夾雜病證,于是以辛味補肝(桂枝和生姜)為主,以酸味瀉肝(芍藥)和甘味調肝緩肝(甘草和大棗)為輔,即成桂枝湯,用以祛風解表,配伍結構為“二辛一酸二甘”。如遇到“項背強幾幾”的患者,則增加辛味藥麻黃辛溫疏風,增加甘味藥葛根柔筋緩急,即成葛根湯,用以解表舒筋,配伍結構為“三辛一酸三甘”。由此可見,運用“湯液經法圖”原理識方解方,精準有效,一目了然。
金銳 ·中醫 ·13.4萬字
本書從陰陽升降、五行相易、天人相應等中醫基礎理論談起,按照陰陽五行、臟腑生理歸類并分析經典方、常用方。同時因處于共同的中醫學理論框架,本書將六經辨證、臟腑辨證、衛氣營血辨證等不同的辨證方式融匯于臟腑升降一氣周流理論之中,從協調陰陽升降周轉的角度,以五行周易之道分析、歸類方劑,從更高維度的全局分析理解某一局部的生理病理以及對應方藥,較之平常方劑書另有一番新意。本書圖文并重,論理嚴謹,方義分析簡明清晰,對于中醫方劑學的學習和研究具有參考價值,可供中醫方劑、藥物及臨床工作者閱讀借鑒。
崔翰博編著 ·中醫 ·13.4萬字
本書內容包括武漢市評選出的10名中醫大師的個人小傳及23名中醫名師的個人小傳。
武漢市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 ·中醫 ·12.5萬字
高利教授集多年臨床驗驗,帶領其團隊成功治療了一批被現代醫學認為不可能好轉的病例。如運動神經元病、閉鎖綜合征、重癥腦炎等疑難雜病。本書精選了一批典型醫案,可供臨床醫生參考。
高利主編 ·中醫 ·12.3萬字
《黃帝內經》是我國傳統醫學經典著作之一,也是我國醫學寶庫中現存成書最早的一部醫學典籍,堪稱中國養生寶典與生命智慧百科全書,每一個追求健康長壽的人都不應該忽視的一部奇書。本書以通俗易懂的白話形式向您呈現這部中華巨典,并配以藝術性的圖解方式,使本書融知識性、藝術性于一體,讓您在輕松把握書中的每一個重點、難點的同時,還可以享受別具一格的插畫風格。
李健 ·中醫 ·11.7萬字
本套書分成上下兩冊,配有輕松有趣的漫畫,以簡潔明了的語言為讀者解讀那深奧晦澀的古籍。上冊著重于養生方面的內容,下冊則把目光投向治療領域,對精心選取的與大眾聯系緊密的這兩個部分予以深入剖析講解。每個分冊又做了更為精細的分類,把闡述相同內容的原文集合一處。書中全面詳盡地闡釋了諸如飲食、起居、情志、自然、病因、病機、不同疾病的治療等30多個養生專題知識。
張嘉銘 王婧編著 ·中醫 ·11.4萬字
焦樹德(1922-2008),國家第一批名老中醫,中醫大家,中國中醫藥學會中藥學會理事、中國中醫藥學會中醫風濕病學會主任,他提倡具有中醫特色的創新,在診治類風濕性關節炎方面頗有心得,本書記錄了焦樹德教授100個臨證精選醫案,每案后有其學術繼承人閻小萍教授精辟按語。本書按原本風貌出版奉獻給大家,期望更多的同道、后學者悟之、學之、承之、揚之,為我國中醫藥事業的繼承和發揚工作努力。
閻小萍 ·中醫 ·11.3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